·科技纵横捭阖·
科技英语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科技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 主要分支,是以英语为载体来描述科技 现象与科技活动的一个话语系统。较好 地掌握科技英语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上更 畅通地交流学术信息,有利于科技在世 界范围内的快速传播,因此,在科学技术 飞速发展和中外科技交流日益频仍的今 天,对科技英语人才的吁求愈加强烈。 这也使得科技英语在传统英语语言文学 教学之外异军突起,成为大多数理工科 院校的英语专业所设置的热门特色课 程。

但表面繁荣的背后,科技英语人才 培养也面临一些普遍性问题,导致培养 质量不高,甚至沦为某些院校招生宣传 的一个幌子,缺乏实效,成了表面文章。 笔者通过走访多所高校,探究了科技英 语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症结。

一是科技英语教学普遍缺乏专业师 资。科技英语旨在培养“科技”+“英语” 的复合型人才,这必然要求从事科技英 语教学的人员是双料师资,但目前从事 科技英语教学的师资多是由先前担任纯 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队伍中分化转型而 来,因囿于语言层面与文科背景,对科技 领域基本没有接触与了解。另外,科技 英语不像普通英语那样偏重于感性形象 思维,也不常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感 情色彩较浓的修辞手段,而是要准确地 表达客观规律,按逻辑思维模式清晰地 描述科技现象[1],这对原先从事语言文学 教学的教师而言,亦是一大挑战。这就 导致教师多是辅助学生做些表层的英文 文字疏通与篇章翻译,对科技术语、科技 现象与科技活动无足够的知识贮备,对 科技英语的语言特质无清醒认知,以致 无法进入对科技文献的深层次研读,更 遑论对学生科技思维的培养。

二是缺乏对科技的感知与体验。目 前科技英语的教学大多停留于课上知识 的讲解,忽略了实地考察与现场实习。 科技英语教学本身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 人才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对科技现 象与科技活动的认知与再现能力,加之, 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发展与创新日新月 异,若学生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获取, 就会对鲜活的科技现象与科技活动缺乏 切实的感知与体验,对科技知识缺乏透 彻的理解,更谈不上将之付诸科技实践。

三是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当下 的科技英语教材多偏重于一些实用性科 技知识的描述与罗列,而对于中西科技 史以及科学技术哲学不曾涉及,显示出 较强的功利色彩。从本质上看,科技英 语人才有别于传统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显 著之处在于其具备了自然科学的思维模 式和逻辑判断方式。也惟其如此,方能 够迅速而准确地对科技现象与科技活动 作出积极反应。目前以科技知识传授为 主调的科技英语教材还不能满足这一要 求。

基于以上3个问题,笔者通过考察再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3点建议。

1)由于文科出身的英语教师不可能 在短时间内对科技领域有精深的把握, 所以师资问题的解决不妨采取“借鸡生 蛋”的办法。一方面,可以聘请理工科各 领域的专业教师担纲科技英语方面的部 分概论性或双语教学课程,以专家的身 份为学生普及和讲解基本的科技知识; 其次,可以设立双学位制,与理工科院系 合作培养,让科技英语方向的学生选修 理工科的相关性课程,并获得一定的学 分。通过上述2种举措可弥补纯英语专 业学生的科技知识“短板”。

2)针对科技英语教学偏知识而轻实 践的倾向,建议加大学生的课外实习力 度。这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好理工科院 校自身创办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 中学习,锻炼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 还需要加强对外办学,积极开辟校外第 二课堂。通过各种渠道扩大与厂、矿、油 田、外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开辟科技英 语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具备良好语言基 础以及相关科技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校 外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训练,藉以培养学 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科技英语教材选用要多元化。从 长远来看,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是 衡量科技英语人才培养成败的试金石, 而只有引入诸如中西科技史、科学技术 哲学之类的教材方可潜移默化地训练学 生的自然科学思维习惯。诸如李约瑟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艾尔曼的《以他们自 己的方式:科学在中国,1550-1990》都 是不可多得的涉及中西科技思想比较研 究的力作;科学技术哲学方面则有恩格 斯《自然辩证法》、库恩《科学革命的结 构》、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等,亦可作 为训练学生自然科学思维的教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对英语 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 他们有语言层面的扎实功底,还要求不断 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对于理 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而言,因为有着较 强的科技实力与浓厚的科技氛围,如能 针对当前问题采取相应得力的改进措 施,定能够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科技英语 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少文. 科技英语[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文/任增强
作者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 语言文学系讲师,
海外汉学研究所所长。
栏目主持人 关增建,电子信箱:guanzj@sjtu.edu.cn。
(编辑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