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相比而言,去美国读研的整体难度
比去澳洲等其他国家或地区要高。从国
内来看,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
边缘的状况。欧美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更
有优势更强势,质量更高。尤其是物理、
化学、生物、电子之类的硬学科,中国没
有什么优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科技日报》[2014-05-13]
 图片来源:《长沙晚报》
自由的学术风气对学术进步非常重
要,北大始终承认并尊重老师的个性,北大
学者从来都不是一个声音,北大也不同意
只提倡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统治全球,只
有一朵花的世界是不美的,我们提倡百花
齐放。北大人就应该既做好学术、引领时
代,更应该务实创新,传承北大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校长
周其凤
《长沙晚报》[2014-05-13]
医学多学科交叉不是“掘井”的问
题,而是百川东流到海的过程,多学科知
识汇到“海洋”里,善于运用海洋文化才
是医疗的智慧。“通才+专才”的人才模
式,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
学习热情的两头燃烧才能给患者带来更
多光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副院长周玉杰
《中国科学报》[2014-05-14]
厘米级以上的空间碎片可导致航天
器彻底损坏,毫米级或微米级空间碎片
的撞击累积效应将导致航天器性能下降
或功能失效。空间碎片陨落对地面人员
财产的现实威胁也日益严峻。
——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
《科技日报》[2014-05-13]
中国作为第2大经济体,还没有城市
群像以东京、伦敦、巴黎为核心的城市群那样,在世界经济的节点中占有举足轻
重的位置。在京津冀地区要承认北京的
核心城市地位。这不是说符合北京一家
的利益,而是要符合全中国的利益,要符
合全国的战略利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
《瞭望东方周刊》[2014-05-12]
尽管城市的抗灾能力比乡村要强,
但很多风险会伴随城镇化而放大,而且
城镇化本身也制造了一些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教授郑功成
《中国科学报》[2014-05-12]
城市聚集了人口与财富,也聚集了
风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程晓陶
《中国科学报》[2014-05-12
高科技也意味着高风险,任何一个
地方考虑不周全,都容易出问题。“玉兔”
在遥远的月球,想要“维修”它难度很
大。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玉兔真实
的“病因”还没有查明,所以还无法准确
“对症下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
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
龙乐豪
《现代快报》[2014-05-13] 移动互联网丰富的应用对信息消费
和经济发展都作出了主要贡献,移动互
联网仍然“在路上”,机遇与挑战同行,风
光与风险相伴,一切皆有可能,但唯有创
新是永恒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
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邬贺铨
《中国科学报》[2014-05-13] 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着迫切
需求,单靠一个研究所是做不出多大的
东西的,我们也不能把自己锁在自己的
小院子里。对研究所来说,开放是未来
的发展趋势,如果机制打不开,发展会严
重受限。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
叶甜春
《中国科学报》[2014-05-14] 有几个成果是考核出来的?对于科
研人员来讲,兴趣和责任感、使命感才是
真正需要的内在动力。在科技界大多注
重物质鼓励的大背景下,我认为更应该
鼓励科学精神、追求科学的态度。
——山东省科学院院长王英龙
《中国科学报》[2014-05-14] 在兴趣的驱使下,各种创新灵感也
会不约而至。作为科研工作者,最难忘
新科研成果出现的那一刻。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员朱英杰
《中国科学报》[2014-05-12] 教师的质量与水准直接影响其在世
界大学中的地位,他们犹如学校的金字
招牌。现在,世界最著名的大学大多数
都拥有最著名的教师。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
《光明日报》[2014-05-13]
近代中国自科举制废除以来,教育
改革的主张和势头从未中止,但至今未
能取得令国家和国民满意的效果,其中
一个原因就是过于急功近利,习惯于以
眼下解困代替长远筹划。最后沦为“带
泥吃萝卜——洗一段,吃一段”,随错随
改,随改随错,屡改屡错,屡错屡改,陷入
怪圈而不能自拔。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
《中国科学报》[2014-05-14]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有人说,中国近代前100年的历史就
是“海归”如何带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
程,我同意。那后面100年呢?如果还是
这样,我为中国感到悲哀,作为教育工作
者,我们应该培养引领者,而不是跟随
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中国新闻网[2014-05-12]
(编辑 石萌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