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
我的科研心得

科学研究可以是一项兴趣盎然的工作,也可以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如何对待科学研究,如何开始科研生涯,如何在科研中坚持下去,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我把自己在读文献、选课题、做实验方面的心得和经验与大家探讨并分享。

文献调研有利于了解课题进展,有利于开拓思路,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1步。精通文献调研如同拥有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泛舟于书海的指南针。

首先,文献要仔细归类,并标明借鉴价值。借助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等,可方便地查找、管理文献。其次,看文献时先看综述性文章,大概了解本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等。之后看相关论著,系统地理解课题。再次,看文献要集中时间。若有间断,之前看过的会遗忘,只能重新阅读,浪费时间。此外,阅读文献过程中要做好笔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要及时记录,科研的突破有时候来自于瞬间灵感。对于有借鉴价值的好论文要多读几遍,提取精髓。我通常会将好文献打印成纸质版,便于标记,且可以利用实验间隙阅读,长期积累受益匪浅。

导师不止一次告诉我们,文献调研阶段不能走马观花,前期文献调研的深度与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课题能走多远。文献调研应贯穿于整个科研过程。

课题选定是开展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创新性和可行性综合考虑的结果。博士1年级时我经过文献调研与课题筛选,初步选定了课题,却发现相关研究的报道并不少见,我担心如此选题会使课题创新点不明确。后来,中国知网的一篇文章使我树立了信心。文中指出所谓的创新并非狭义地指开创某一个新领域,研究范围的拓宽、研究深度的加深或是课题的选取填补了某方面的研究空白等都可称之为创新点。所以对课题的创新点首先要有正确认识。选题还要考虑工作量是否适中,工作量过小不足以达到博士论文分量,选题过于宽泛,工作量过大亦不可取。

课题选定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计划好实验的各个部分以及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合理分配时间。初期进展一般会比预想中慢,只有安排好时间,并严格努力地完成,才能避免因时间紧迫而手忙脚乱。基础研究实验结果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文献更新很快,要适时修订实验方案和研究计划。

实验是科学的根本,所有结论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验结果之上,因此,客观、真实、详尽地记录实验过程与数据非常必要。实验结束后,要仔细整理当天的记录,并处理数据。实验记录要经常翻阅,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可能会对最初的判断与结论做出修改。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并不可怕,有时同样可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在实验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要经常与导师及该领域内的专业人士讨论交流。他们的一句话往往会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关键,令我们活跃思维,增强信心。研究过程非常艰难和枯燥,这期间最重要的是坚持。从每一个可能的切入点去逐步改进,或许一个小小的改进就能使实验柳暗花明。

欲速则不达,科研工作需要我们拥有从容的心态、睿智的思维、宽广的胸襟以及不断否定自我的勇气。我们应沉下浮躁的心态,耐得了枯燥,守得住寂寞,认准目标,不懈努力,坚定地追求,我相信我们终究会拥有一个充实而丰富的人生。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生 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