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空气污染治理需要多管齐下,政府 既要有压力,又不能急功近利。在没有 预案的情况下,蛮横喝令或“一刀切”地 关停企业,会造成失业率飙升,影响民 生。全社会必须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改 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秦大河

《中国科学报》[2014-03-26]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困境,在于不 创新没有核心竞争力,创新没有市场生 存力的两难选择。我国不能错失机遇, 要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来鼓励企业创 新,完善政策配套,让关系到13 亿人生命 健康的生物医学技术完全掌握在中国人 手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程京

《中国科学报》[2014-03-25]

研发总投入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以及试验发展三者比较合理的比例是1∶ 1∶3。这一数据是综合研究了世界上主 要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规律得出的,中国 的发展也不可能脱离这一规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程津培

《人民日报》[2014-03-28]

医生、医院服务的智慧是什么?不 仅仅是给病人解除病痛,而是通过我们 服务的拓展,向患者传递一种正能量:对 原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反思,调动他们自 己的抗疾病能力,主动去选择更好的生 活方式,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行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郑树森

《钱江晚报》[2014-03-28]

未来100 年人类会进入量子调控新 纪元,会有一批新的技术叫量子技术。 影响最大的是量子计算机,大概还有10~ 20 年以后才能实现,但是量子密码,现在 已经到了实用阶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
郭光灿

《中国科学报》[2014-03-28]

很多时候,数学的作用不是直接的, 但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讲究 严密性,重逻辑,所以数学好的人,做事 更严谨、细致,条理清晰。我希望我的学 生不仅学好数学,也要懂得生活。

——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
苏德矿

《钱江晚报》[2014-03-23]

有人说我是中国现代科技馆的创始 人,实际上我和我的团队只是践行者。 今年我75 岁了,似乎还没有75 岁的感 觉,我依然眷恋这个事业,继续为科普事 业思考与探索,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愿 望。

——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李象益

《中国科学报》[2014-03-21]

科普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 识,我从这十几到20 年的科普工作当中, 体验最深的是一定要弘扬科学精神,而 且应该传播各种各样的科学方法,使人 们深刻地理解科学,还要灌输一种观念, 即一定要遵守科学道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欧阳自远

《科技日报》[2014-03-28]

作为一名大学一线教师,我的“上 帝”就是学生。本科生教学始终是我无 法割舍的最爱。我是奉献者,更是受益 者。与一茬又一茬年轻学生的互动、交 流,使我得以保持年轻、乐观、阳光的心 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综合楼、研教楼 就是我充电和加油的地方,失去它们,我 的精神头儿会打折。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郑斯宁

科学网[2014-03-21]

科教融合重在和而不同、卓尔不群, 这才是教育和科研的精髓。只有避免同 质化,才能走出不一样的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曹雪涛

《中国科学报》[2014-03-20]

中国不能产生有效创新的原因不是 人种问题,不是文化问题,不是社会制度 问题,而是人才政策、国企、国家科技奖 励制度造成的问题。人才政策是阻碍创 新最大的根源。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吴飞鹏

《中国科学报》[2014-03-24]

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创新性人 格特征的培育,从事创造性劳动所应具 备的正确价值取向和远大理想的树立, 应该从小抓起,持之以恒。

——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
钟秉林

《光明日报》[2014-03-29]

我把甜玉米育种看作是一项艰苦而 又甜蜜的事业,它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已 融入我的整个生活中。能让更多甜糯玉 米新品种走上餐桌,能让种植这些玉米 的农民增收致富,是我最大的梦想。

——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
陈永欣

《中国科学报》[2014-03-21]


图片来源:人民网

我想教育必须要有足够的前瞻性, 必须要看得远,教育家必须有一个战略 性的思维,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性的思想, 这个开放性的思想让你能够对未来社会 的变化有足够的敏锐性,你才知道怎么 办出好的教育。

——清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

人民网[2014-03-26]

(编辑 石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