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科技界声
生命可贵,但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一个人的付出和所做的事情。作为一个80多岁的“80后”,能够走路很幸福,能够自理更幸福,能够工作十分幸福,而有所贡献就无比幸福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 杨叔子
《中国科学报》[2014-03-14]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航空工业基本执行“6·11”工作制,即1天工作11小时,每周工作6天。每天晚上22:00之前我们的办公楼里都有人在干活,而且是自愿的,没有人提任何要求。在战争年代,爱国者可以策马扬鞭,报效祖国;而在和平年代,“ 直升机人”在祖国蓝天同样能追逐这样的梦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 吴希明
《中国科学报》[2014-03-14]
公众在讨论转基因时,非理性的声音不时会盖过理性、客观的分析。这看似奇怪,但其实恰恰说明我们的科普工作还不到位,国民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现代科学传播在中国只有100年左右的时间,这100年里还有战争和混乱,我们的科学土壤还很不厚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周忠和
《中国科学报》[2014-03-14]
中医药的科学价值正越来越受到国外医学界的认可。遗憾的是,国内许多部门未能充分尊重中医药的科学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 吴以岭
《光明日报》[2014-03-14]
新型城镇化应是“农民转为市民”的城镇化,让2~3亿农民真正进城,而不是如几十年前那样把农民排斥在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之外以及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之外;也是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沿海与中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三大差距”的城镇化。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张正河
《中国科学报》[2014-03-14]
城市是一个世纪尺度的艺术品,建设不能那么快、那么粗、那么奢侈、那么随意,而应该遵循细、活、慢、适、俭的生态原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如松
《中国科学报》[2014-03-12]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那么除了需要培养人的创造力,更需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人格。一个科学家的价值观能反映出他的科学精神是什么,我认为是理性、求真、创新!而支撑一个科学家原始创新的勇气和耐力,正是其独立、坚强的人格。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徐旭东
《科技日报》[2014-03-12]
只要科研人员所做的科研是前沿的,方向正确就要鼓励。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让这些潜心科研、一辈子为科研奉献的人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科研就可能繁荣起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综合论证研究所研究员 尹卓
《中国教育报》[2014-03-11]
学术团体是有信仰的一部分人聚集起来的,这是很要紧的前提。科学诞生时就有共识——参加科学团体的人,必须有学术信仰,不是来“投机倒把”的。所以做事要认真——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 高抒
《科技日报》[2014-03-11]
比起“两弹一星”时期,现在科学家不缺钱,但创新氛围反而差了。有钱以后,怎么做科学?我认为科学文化非常重要。中国没有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缺少大师,却有一系列科研乱象,其中的关键是缺少科学文化。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新民
《科技日报》[2014-03-11]
大师的成长虽然有其自身的内在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能否为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特别是作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大学,能否构建一个适宜于各类人才持续成长发展的大环境,使具备成为大师条件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深入地开展研究和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这是大师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基础。
——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 傅永春
《光明日报》[2014-03-14]
科学家,特别是“大家”的成长,多经历漫长而艰苦的岁月,成“大家”要比盖大楼难得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所处的时代背景,对所从事专业的客观需求,领导管理科技的理念和政策,相关领域的发展和互动,学术团队的素质和协同,特别是科学家自身的意志、毅力、智慧和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教授 程天民
《中国科学报》[2014-03-14]
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我们办大学,不能办成象牙塔,要打开校门,倾听更多来自社会的声音。大学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以选择的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有足够的学识和能力,去选择自己认可的道路。
——浙江大学校长 林建华 《钱江晚报》[2014-03-13]
(编辑石萌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