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纵横捭阖·
《夏宜楼》中的西洋望远镜

科普小说是科学与文学的渗透体, 其将科学知识融入虚构的文学故事中, 以读者喜闻乐见而又通俗易懂的形式加 以传播与普及,是一种重要的科普形 式。清代作家李渔的《夏宜楼》堪称关乎 西洋望远镜的一篇科普小说。

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兼小说 家,李渔(1611~1680)著有短篇小说集 《十二楼》,而《夏宜楼》便是其中一篇。 故事以书生瞿吉人与闺秀詹娴娴的爱情 婚姻为底色,对明清之际引入中国的望 远镜这一西洋科技产品,做了番饶有情 趣的科普宣传。

第一,李渔以西洋望远镜为关钥,历 经故事情节的“窥浴”、“窥病”、“窥诗”、 “窥文”四部曲,将望远镜隔远观物的实 际用途展现得淋漓尽致。

“窥浴”:在第一回“浴荷池女伴肆顽 皮慕花容仙郎驰远目”中,詹家婢女解带 宽裳在府里荷花池戏水游玩,瞒不过瞿 吉人的“法眼”。而据小说交代,“夏宜 楼”乃一幽隐处所,但其中的深闺秘事却 不胫而走。“窥病”:而后,瞿吉人意欲求 亲,而詹笔峰不肯招白衣女婿,命其考取 功名之后再提亲事。娴娴闻得此事因愁成疾,又为瞿吉人的“千里镜”所见,故遣 媒婆向小姐嘘寒问暖,并自称有“神眼”, 可见远近之事。“窥诗”:后小姐做诗,4 句 未尽而搁笔,瞿吉人以“千里镜”见之后, 乃续后文,送示娴娴,小姐惊而疑其为 “神人”。“窥文”:后瞿吉人入京会试,中 二甲而还,但同榜有3 人皆来詹府求亲。 娴娴伪托亡母入梦,言瞿姓者为佳婿,詹 笔峰将信将疑,于神位前祷告求应,所写 疏文又为瞿吉人在“千里镜”中所窥见, 乃转告娴娴,娴娴遂伪称亡母入梦,背出 疏文,詹笔峰终被说动,应允二人婚事。

第二,除却将西洋望远镜作为推动 故事情节的重要物件,以具体实例叙说 其隔远望物的实际应用外,作为插入语, 李渔在第二回“冒深陷才郎不测断诗句 造物留情”中,详述了若干关乎望远镜的 理论知识,涉及望远镜的来历、构造以及在中国国内的仿制情况[1]。 首先,关于其来历:“这件东西名为 千里镜,出在西洋”;“自明朝至今,彼国 之中有出类拔萃之士,不为员幅所限,偶 来设教于中土,自能制造,取以赠人。”

其次,关于其构造与用途:“此镜用 大小数管,粗细不一。细者纳于粗者之 中,欲使其可放可收,随伸随缩。所谓千 里镜者,即嵌于管之两头,取以视远,无 暇不到”;“至于十数里之中,千百步之 外,取以观人鉴物,不但不觉其远,较对 面相视者更觉分明。”

最后,关于其在中国的仿制:“数年 以来,独有武林诸曦庵讳某者,系笔墨中 知名之土,果能得其真传。所作显微、焚 香、端容、取火及千里诸镜,皆不类寻常, 与西洋土著者无异,而近视、远视诸眼镜 更佳,得者皆珍为异宝。”

有论者认为《夏宜楼》是“科幻小说”[2], 而实际上应以“科普小说”冠之。因为科 幻小说旨在讲述尚未实现的、想象出的 科学或技术与个体或社会的关系,而望 远镜在李渔生活的时代,已早非幻想之 物。1608 年,荷兰眼镜师汉斯·利波希制 造出了世界上第1 架望远镜;1609 年,伽 利略发明了40 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1 架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而后, 来华耶稣会士汤若望在1622 年将望远 镜带入中国。卢安德、艾儒略等来华传 教士亦有携入。其后,民间亦开始有人 仿制望远镜,最早是薄珏。崇祯八年 (1635 年),张献忠进犯安庆,薄珏受应天 巡抚张国维之礼聘,制造铜炮及望远镜,在战争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3]。在薄珏 用玻璃制成望远镜之后不久,孙云球也 开始用水晶磨制各种光学器具,其中便 有望远镜。而且李渔在《夏宜楼》中关于 望远镜的知识便来自孙云球所著之《镜 史》[4]。可见,李渔所做的是传播与普及 望远镜这一业已出现的科技产品,而非 对虚幻之物的构想。

然而,李渔作《夏宜楼》在主观上并无 明确的“科普”意识。他在详介望远镜等 光学仪器的科学知识后,却道“这些都是 闲话,讲他何用?”;另《夏宜楼》的结局是, 瞿吉人借千里镜窥探,假冒神通,非但娶 得佳人,并因之“收用”群婢。李渔以艳羡 的语气写瞿吉人以科技占尽群芳,说明望 远镜的出现本是满足于享乐与方便权 宜。故可说,李渔以无心之手,书写出了 一篇关于西洋望远镜的科普小说。

望远镜在西方本用以观测天体,为 人类探索未知和科学研究服务,而瞿吉 人却将其功能进一步为己所用,实现自 身的世俗目的。《夏宜楼》在普及宣传望 远镜这一西洋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再次 表明了传统中国实用主义的科技观:科 技与世俗生活的须臾不离。

参考文献

[1] 李渔. 十二楼[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2] 金涛.《夏宜楼》: 李笠翁的科学小说[N]. 科学时报, 2011-03-31.
[3] 王士平, 刘恒亮, 李志军. 薄珏及其千里镜[J]. 中国科技史料, 1997, 03.
[4] 孙承晟. 明清之际西方光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 03.


(编辑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