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科技界声

虽然中国政府向研究体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他们总想着把自己的项目做到最大,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却没有多少裨益。因此,不管中国的资金体量、人才储备有多大,首先要考虑的是中国人到底想做什么,要怎么做。要分出主次矛盾,然后再统筹协调资金的投入。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 Peter H. Raven
《科学新闻》[2014-01-07]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对整个核武器事业和从事核武器事业团队的肯定。我们的核试验,是研究所、基地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程开甲
《科技日报》[2014-01-11]

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也坚持;钱多的时候坚持,钱少的时候也坚持。如果有一天,超导又有新的突破,我相信一定有中国人的身影。超导研究已经扎根于中国。我相信,中国科学家在探索新的、更适于广泛应用的,甚至是室温超导体方面一定能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赵忠贤
《中国科学报》[2014-01-10]

科学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目前的重点,不是疫苗该不该打,而是应加大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因地、因时、因对象地普及疫苗生产过程、疫苗质量和疫苗使用相关知识,同时,完善与疫苗不良反应相关的鉴定、救助和补偿工作机制。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晓明
《科技日报》[2014-01-02]

大数据技术将给中医药科研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极大的便利。丰富的中医临床数据一旦被全部汇集起来,将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资源宝库,将具备无与伦比的特色优势。

——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刘保延
中国科技网[2014-01-02]

医务研究发展和推广的进程相对较慢,一个疾病的诊断或治疗的方法推广可能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需要极大的热情和奉献精神。

———浙江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教授 沈华浩
中国科技网[2014-01-12]

中医中药作为传统医药,继承的同时仍需要创新。创新驱动中医中药产业的发展,将会对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研究员 王阶
中国科技网[2014-01-12]

2013年选出的12个国内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中,中国食品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缺乏足够的信任,任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负面报道都能引起消费者的极度恐慌,这也是中国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浓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陈君石
科学网[2014-01-10]

中国是适合科研成果生根和成长的土壤,因为科研人员会面临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现实问题,而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将可能在科研领域引领其他国家。

——美国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 倪军
《科技日报》[2014-01-10]

现在,我们更多地从中国实践的角度来定义智库,认为智库只是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从整个社会发展历史来看,智库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带领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流的和先进的思想和精神。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王元
《科技日报》[2014-01-12]

对于我国年轻的科学与技术研究者而言,其研究动力中的兴趣成分恐怕还是少了一些。科学精神包括献身精神,当今很多科技工作者表现出过分追逐功利的现象至少说明许多人的科学献身精神不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
《中国科学报》[2014-01-06]

在很多人看来,通识教育的作用只是在于对学生进行一些知识面上的补充。事实上,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与品行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世界的方法,乃至认识世界角度的塑造与锤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高全喜
《中国科学报》[2014-01-09]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选读化学是因为喜欢从事客观理性的分析工作。人们总认为化学家制造污染、毒物,其实这是一个靠化学才能正常运转的世界。化学对于我来说不只是工作,也是兴趣,是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 任咏华
《中国科学报》[2014-01-03]
(编辑 石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