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事件·
2013年引人关注的科技事件(II)

2014年翩然而至,2013年恋恋不舍地关闭了时光之门。

回顾2013年,有光荣与喜悦,有喧腾与寂静,有质疑与争鸣,甚至还有"对峙"与"反目",大大小小的科技事件构成了全年科技界一道道色彩斑斓的风景。哪些科技事件在2013年这段时光轴上尤其令人过目难忘?新年伊始,立足"科技事件"栏目的视角和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栏目将分2期为您"盘点"推出2013十大科技事件。

6. 艾滋病研究起伏难测

艾滋病病毒。图片来源:搜狐网

2013年艾滋病研究领域可谓波澜起伏。2013年3月3日,一名在美国密西西比出生时因母婴传播携带艾滋病病毒的2岁半患儿,被宣告实现"功能性治愈"。这例为艾滋病治愈带来曙光的"密西西比案例"是由其主治医生Hannah Gay的大胆治疗方案造就的——在婴儿出生30小时后立即使用3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猛药。该案例提示不同感染人群可以使用不同方法治愈,也凸显出早期治疗的必要性。2013年7月3日,艾滋病研究者Timothy HenrichDaniel Kuritzkes又向全球宣布激动人心的消息,"波士顿病人"——两名感染艾滋病病毒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其淋巴癌后,艾滋病可能已被功能性治愈。可惜美景须臾,两名患者分别在停止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12周、32周时检测到艾滋病病毒,研究人员刚刚升起的攻克世界医学难题艾滋病的希望再次落空。不过,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果"令人失望,也令人清醒"。

7. 科学家频频说不

历代科学家的工作构建出当下科学体系,然而种种因素难免让科学进程出现杂音,为了还原科学最初面貌,科学家开始对一些现象频频说不。12月9日,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细胞生物学家Randy Schekman公开撰文称自己的研究团队将拒绝给3大顶级科学期刊Cell、NatureScience杂志投稿。他认为上述3种期刊选材"浮华",用"不恰当的激励损害"科学研究,误导年轻研究人员,"歪曲科学进程"。Schek⁃man号召科学界一起采取抵制行动。尽管受到争议,但Schekman的反思意识令人警醒。此前,科学家还集体对"影响因子"说不。2013年5月,Science刊登了由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在内的75家机构和150多位知名科学家支持签署的《关于研究评价的旧金山宣言》,该宣言指出,"科学界应该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工作;影响因子不能作为替代标准用于评估科学家的贡献,以及招聘、晋升和项目资助等各种评审。"

8. 部长之怒——科研经费为何屡被挪用

2013年10月11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因科研经费"恶性问题"公然发怒。近3年审计机关对国家各部委、各省份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布的数百份年度审计报告进行审计,发现2007-2012年间涉及"问题科研经费"的至少39份。其中被挪用、挤占的科研经费都用于:工资福利;餐费;会议、考察、出国;买车、交通、零花钱;建造房屋、装修、买家具等各方面,侵占手段五花八门。科研经费屡被挪用原因何在?以下被认为是可能的原因:现行的经费管理模式被认为死板僵硬,拨付不及时且预算、审查等管理僵化,可能诱发财务报销造假风险;内地科研人员与海外机构相比被认为待遇普遍偏低;现行科研体制被认为发生异化,"吃经费"已经成为一种体制内生的潜规则,实质性把关程序已经沦为摆设。《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称,遏制科研经费腐败关键在于要实施有效的制度设计,要做到标准明确,监督、分配、使用分离,强化审计,严厉问责,信息透明,将科研经费置于阳光下。

9."万人计划"出炉——遴选百杰冲击诺奖惹争议

2013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万人计划'首批名单出炉记"一文引发关注。万人计划是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定位于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支持,计划遴选3个层次人才,第1层次100名,《人民日报》称其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第2层次8000名,为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物;第3层次20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其中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引发争议。关于诺奖能否冲击、该人才定位是否妥当的争论不绝于耳。《东南快报》发表评论称,诺贝尔奖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鼓励,而我国在研究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却十分明显。近年虽有改观,但这种为冲击诺奖而遴选人才的目的性,依旧没有完全走出以往窠

10. 院士增选制度频遇风口浪尖

2013年"院士"二字故事多。年初"烟草院士"事件回响犹在。2013年9月11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案开庭供词又将院士增选制度推上风口浪尖。张曙光供述称其收受2300万元贿款皆因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需要花钱"。在媒体还原张曙光参选院士过程的报道中,一个在学术上寂寂无名者通过金钱公关险些进入中国学术界最高殿堂——张在第2次参选院士期间仅以1票之差落选。《南方周末》称称之为学术尊严的惨胜。2013年复旦大学副教授王宇澄举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后者是王宇澄的导师。随着事态发展,王正敏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的4名推荐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刘新垣、戚正武、洪国藩、姚开泰4位院士,向中国科学院联名写信要求对王正敏除名,联名信中列举了王正敏涉嫌论文造假的内容,并表示他们当年只看了推荐材料,并没有审查《增选候选人论著目录附件材料》,自责称"审查上不严格"。院士制度近年来频遭诟病,上述事件被期待成为推动院士制度改革的契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这些事件曾带来何种冲击,基于它们的总结和反思,将在无形中影响我们以后的科学生活,并给我们以有益启迪。

期待2014年。

本刊记者/李娜
(责任编辑 汤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