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科学技术  2025, Vol. 47 Issue (11): 132-137    DOI: 10.3404/j.issn.1672-7649.2025.11.023   PDF    
基于Adams的摇摆台液压缸驱动能力仿真分析
高洪涛, 李利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15
摘要: 液压缸的驱动能力是影响摇摆台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驱动力矩的影响程度,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对摇摆台的复合运动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出驱动力矩的计算公式;根据摇摆台机构简图,利用Adams软件建立摇摆台动力学模型,相互接触部件添加约束关系,赋予主要部件物理特性,对液压缸的驱动能力开展仿真分析。得到满足摇摆台性能所需液压缸的驱动力矩、速度以及液压缸长度等指标。仿真结果为液压缸的设计和液压系统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摇摆台     液压缸     Adams     驱动能力     仿真    
Simulation on the driving capability of hydraulic cylinder of swaying platform based on Adams
GAO Hongtao, LI Li     
The 713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Zhengzhou 450015, China
Abstract: The driving capability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swaying platform.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driving torque, the dynamics analysis of the compound motion of the swaying platform is carried out by Lagrange equation and the formula of driving torque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sketch of swaying platform, the dynam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adams and constraints are added on the part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are given to carry out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 driving capacity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s. The driving torque, speed and length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s are obtained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swaying platfor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control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Key words: swaying platform     hydraulic cylinder     Adams     driving capability     simulation    
0 引 言

摇摆台是一种广泛用来模拟船舶运动姿态的空间运动机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摇摆试验台对船舶在各种海况下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真实再现船舶的实际运动状态,为舰载设备的研制提供可靠、经济的试验环境。摇摆台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仪器仪表等技术于一体的大型高精度物理仿真系统,以缩短舰载设备的研制周期, 节省开发费用。大型、重载摇摆台通常由液压系统驱动,液压缸的驱动能力直接决定摇摆台的带载能力、摇摆速度等性能指标。

摇摆台主要分为串联摇摆台、并联摇摆台和串并联混合结构的摇摆台3种形式。国内外的学者们对并联结构的摇摆台在控制策略、液压缸的驱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陈勇军、王利娟等[12]使用ADAMS/Simulink对摇摆台进行实现机械/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梁东升、张晓磊等[34]对并联驱动的摇摆台液压缸长度进行计算。廉振红[5]建立了三自由度摇摆台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添加约束、载荷和仿真分析,得到了摇摆台的运动和受力规律。谢国庆等[6]对摇摆台液压缸的出力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摇摆台在不同姿态时各液压缸的受力情况。

在研究串联结构的摇摆台时,主要关注了液压系统设计、多缸驱动的同步性和控制策略等关键领域。程阳等[7]对摇摆台的液压源、冷却系统和管路系统进行了设计。储景瑞[8]在重载摇摆台液压驱动伺服系统四缸同步特性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四缸同步性能评价指标和基于负载-初始压力匹配特性的环形交叉耦合双PID同步控制策略,丰富了多缸同步控制系统理论。

针对串并联混合结构的摇摆台,主要研究集中在摇摆台结构尺寸优化、转动特性和液压缸的运动参数优化等领域。利用统一目标函数法构建驱动经济性和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函数,得到摇摆台的优化结构尺寸[9]。选择适当的欧拉角来表征摇摆台的姿态,获得了欧拉角和输入位移之间的解析关系并对其转动特性进行分析[10]。通过位置反解获得摇摆台姿态角和液压缸长度之间的变换关系,并优化了液压缸的运动参数[11]

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对摇摆台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出复合运动时驱动力矩的计算公式。使用ADAMS 建立动力学模型,对驱动力矩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确认了动力学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液压缸驱动力、长度和活塞杆速度以及轴承座支撑力等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为液压缸的选型设计,外环体、轴承座等部件的设计提供依据。

1 系统组成

摇摆台主要由机械系统、液压系统、电控系统、测量系统等部分组成。机械系统包括内裙体和吊篮、外环体、轴系、零位锁定机构、配重块等部分。内裙体台面和吊篮,用于承载被试设备;外环体为“口”字型结构,用于承载内裙体和吊篮。轴系由横摇轴系和纵摇轴系组成,内裙体和吊篮通过横摇轴系支承在外环体上,外环体通过纵摇轴系支承在基础上。零位锁定机构可以将内裙体和吊篮、外环体稳定可靠的锁定在水平零位附近,便于模拟系泊试验相关内容。配重块数量可以增减,位置可以在内裙体台面上移动,实现被试设备在摇摆轴线上的平衡。内裙体和吊篮绕轴线作横摇运动,运动角度为15°;外环体绕轴线作纵摇运动,运动角度为7.5°。

液压系统包括横摇液压缸组、纵摇液压缸组、液压阀组、液压能源系统及管路等部分,用于驱动机械台体摇摆,并具有油液温度控制和油温、油压测量显示等功能。液压缸顶部通过球铰固定在内裙体台面下,末端通过胡克铰安装在基础上。在结构形式上,摇摆台纵摇、横摇为串联方式,从驱动方式上,纵摇、横摇为并联驱动,这种形式称为串并联混合结构摇摆台。

电控系统包括集控台、现场控制箱、控制柜、动力柜组、配电柜等,用于摇摆运动控制、零位锁定控制。测量系统包括测量计算机、姿态采集装置、角度传感器、卫导模块等,具有摇摆姿态参数显示、存储、对外发送的功能,以及数据授时、外同步采样的功能。

2 摇摆台动力学分析

摇摆台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在摇摆台轴线交点处建立静坐标系$ o - xyz $和动坐标系$ o' - x'y'z' $,其中动坐标系$ o' - x'y'z' $固定在动平台上,跟随内裙体进行运动。

图 1 摇摆台结构简图 Fig. 1 The structure sketch of swaying platform

使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摇摆台的动力学模型,拉格朗日法从能量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系统的动能、势能和广义力,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为:

$ \frac{{\mathrm{d}}}{{{\mathrm{d}}t}}\left( {\frac{{\partial L}}{{\partial \dot{{q_a}}}}} \right) - \left( {\frac{{\partial L}}{{\partial {q_a}}}} \right) = {Q_k},$ (1)
$ L = T - W ,$ (2)
$ {q_a} = \left[ \alpha \right.\left. \beta \right] ,$ (3)
$ {\dot{q_a}} = \left[ {\dot{\alpha} } \right.\left. {\dot{\beta}} \right]。$ (4)

式中:$ L $为拉格朗日函数;$ T $为系统动能;$ W $为系统势能;$ {q_a} $为广义坐标;$ {\dot{q_a}} $为广义坐标的一阶导数;$ {Q_k} $为对应广义坐标$ {q_a} $的非保守广义力。

2.1 摇摆台的动能分析

摇摆台的动能包括内裙体、外环体的动能和各液压缸的动能,由于液压缸的动能相对于摇摆台内环、外环的动能很小,在计算过程中忽略。

内裙体的动能:

$ {T_p} = {\frac{1}{2}}{ }^S{W^{{\mathrm{T}}S}}{J_P}^S{W^2} ,$ (5)
$ {}^S{{\boldsymbol{J}}_p} = R{J_p}{R^{\mathrm{T}}},$ (6)
$ {}^Sw = Ew 。$ (7)

其中,

$ {\boldsymbol{R}} = \left[ {\begin{array}{*{20}{c}} {\cos \beta }&0&{\sin \beta } \\ {\sin \alpha \sin \beta }&{\cos \alpha }&{ - \sin \alpha \cos \beta } \\ { - \cos \alpha \sin \beta }&{\sin \alpha }&{\cos \alpha \cos \beta } \end{array}} \right] ,$ (8)
$ {\boldsymbol{E}} = \left[ {\begin{array}{*{20}{c}} 1&0&{\sin \beta } \\ 0&{\cos \alpha }&{ - \sin \alpha \cos \beta } \\ 0&{\sin \alpha }&{\cos \alpha \cos \beta } \end{array}} \right],$ (9)
$ w = {\left(\dot\alpha ,\dot\beta \right)^{\mathrm{T}}}。$ (10)

式中:$ {}^S{{\boldsymbol{J}}_p} $为内裙体在静坐标系下的任意姿态的惯性矩阵;$ {\boldsymbol{R}} $为内裙体动坐标系相对静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J_p} $为内裙体在其动坐标系的主惯性矩;$ {}^Sw $为内裙体在静坐标系下的角速度矢量;$ E $为欧拉角转速矢量变换为角速度矢量的转换矩阵;$ w $为内裙体姿态角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alpha $为纵摇角;$ \beta $为横摇角。

由于本摇摆台只具有横摇和纵摇2个方向的旋转自由度,所以:

$ {}^Sw = \left[ {\begin{array}{*{20}{c}} 1&0 \\ 0&{\cos \alpha } \\ 0&{\sin \alpha }{} \end{array}} \right]\left[ {\begin{array}{*{20}{c}} {\dot\alpha} \\ {\dot\beta} \end{array}} \right]。$ (11)

外环体的动能:

$ {T_r} = \frac{1}{2}{}^S{J_r}{}^Sw_1^2 ,$ (12)
$ {}^S{w_1} = \dot\alpha 。$ (13)

式中:$ {}^S {J_r} $为外环体在静坐标系沿x轴的转动惯量;$ {}^S{w_1} $为外环体绕x轴的转动角速度。

综上系统各部分动能求解,可得系统的总动能为:

$ T = {T_p} + {T_r} 。$ (14)
2.2 摇摆台的势能分析

规定静坐标系xoy平面为零势能面,摇摆台势能主要包括内裙体的势能、外环体势能、液压缸的势能。由于外环体质心位于摇摆中心。在摇摆过程中外环体的质心位置不变,液压缸的势能相对内环势能较小,所以忽略外环体和液压缸的势能。

摇摆台的总势能为:

$ W = {W_p} = - {m_p}{z_p} 。$ (15)

式中:$ {m_p} $为内环体的质量;$ {z_p} $为内环体质心坐标。

2.3 摇摆台动力学求解

系统的动势能函数为:

$ L = T - W = {T_p} + {T_r} - {W_p}。$ (16)

将摇摆台的动势能函数代入拉格朗日方程可得系统的等效广义力为:

$ Q = \left[ {\begin{array}{*{20}{c}} {{Q_\alpha }}&{{Q_\beta }} \end{array}} \right] 。$ (17)

式中:$ {Q_\alpha } $为摇摆台沿静坐标系x轴转动所需要的转矩;$ {Q_\beta } $摇摆台沿静坐标系y轴转动所需要的转矩。

内裙体和外环体之间存在转动惯量相互耦合的关系,${J_{or}}$${J_{op}}$分别表示内裙体(含负载)对横摇轴y、外环体(含内裙体)对纵摇轴x的转动惯量,则:

$ {J_{op}} = {J_{{x_p}}} + {J_{{x_r}}}{\cos ^2}\alpha + {J_{{z_r}}}{\sin ^2}\alpha 。$ (18)

式中:${J_{{x_r}}}$${J_{{y_r}}}$${J_{{z_r}}}$为内裙体(含负载)分别对纵摇轴x、横摇轴yz轴的转动惯量;${J_{{x_p}}}$为外环体对纵摇轴x的转动惯量;$\alpha $为横摇角度;$\beta $为纵摇角度。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求解内裙体和外环体的动力学方程,得出横摇和纵摇的驱动力矩:

$ {M_y} = {J_{or}}\ddot \alpha + \left( {{J_{{x_{\text{r}}}}} - {J_{{z_{\text{r}}}}}} \right){\dot \beta ^2}\cos \alpha \sin \alpha - {M_{py}},$ (19)
$ {M_x} = {J_{op}}\ddot \beta + \left( {{J_{{z_{\text{r}}}}} - {J_{{x_{\text{r}}}}}} \right)\dot \alpha \dot \beta \sin 2\alpha - {M_{px}}。$ (20)

式中:${M_y}$${M_x}$分别为横摇、纵摇驱动力矩;${M_{py}}$${M_{px}}$分别为偏载力矩在横摇、纵摇方向上的投影。

根据式(19)和式(20)可知,复合运动时的驱动力矩有3部分组成,单轴运动时的所需要驱动力矩${J_{or}}\ddot \alpha $${J_{op}}\ddot \beta $,复合运动时,内裙体、外环体之间存在惯量耦合与动力学耦合(陀螺效应)所产生的附加力矩$\left( {J_{{x_{\text{r}}}}} - {J_{{z_{\text{r}}}}}\right){\dot \beta ^2}\cos \alpha \sin \alpha $$\left( {{J_{{z_{\text{r}}}}} - {J_{{x_{\text{r}}}}}} \right)\dot \alpha \dot \beta \sin 2\alpha $,摆动部分质量偏心所产生的偏心力矩${M_{px}}$${M_{py}}$。附加力矩对驱动力矩有增加作用,偏心力矩有助于降低驱动力矩。

3 动力学仿真

使用ADAMS建立复杂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真实地仿真其运动过程,并且可以快速分析和比较多种参数方案,直至获得优化的工作性能。从而大大减少了昂贵的物理样机制造及试验次数;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大幅度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和费用。

根据摇摆台机构简图建立由内裙体、外环体、负载、活塞杆和液压缸筒11个构件组成的模型如图2所示。全局坐标系原点设置在摇摆台横、纵轴交点处。

图 2 摇摆台动力学模型 Fig. 2 Dynamics model of swaying platform

摇摆台相互接触构件之间通常存在约束关系,即一个构件限制另外一个构件某些方向的运动。使用ADAMS约束库可以便捷地添加各种约束关系。摇摆台动力学模型中各构件之间的约束关系如表1所示。

表 1 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Tab.1 Connections among various components

活塞杆上铰点和液压缸筒下铰点的位置如表2所示。

表 2 液压缸铰点坐标 Tab.2 Hinge point coordinates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根据表3中的数据,对内裙体、外环体和负载赋予质量、质心位置和转动惯量,忽略液压缸筒和活塞杆的质量。

表 3 摇摆台主要部件物理特性 Tab.3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waying platform

摇摆台横摇角度15°,纵摇角度7.5°,摇摆周期为6 s。根据摇摆特性在动力学模型上添加驱动。在内裙体与外环体之间的转动副上添加驱动 15°sin(2πt/6),在外环体与ground之间的运动副上添加驱动 7.5°sin(2πt/6)。

分别对纵、横摇复合运动和纵摇,横摇单轴运动进行仿真分析。对横摇驱动motion1和纵摇驱动motion2 添加测量,测量其在转轴方向上的驱动力矩。以坐标原点、液压缸筒下铰点和活塞杆上铰点建立角度测量,通过该角度可计算出摇摆台在转动过程中液压缸驱动力臂的变化。

4 仿真结果

图3可知,摇摆台横摇所需要的驱动力矩大于纵摇驱动力矩。原因是横摇角度大于纵摇角度,在相同摇摆周期情况下,横摇角加速度也大于纵摇角加速度。

图 3 复合运动时的驱动力矩 Fig. 3 Driving torque of complex swaying movement

图4可知,纵摇液压缸驱动力臂在5.98 m的范围内由轻微的波动,究其原因是纵摇角度偏小;并与纵摇液压缸下铰点的位置相关。横摇液压缸驱动力臂呈现出较大的波动范围。

图 4 液压缸驱动力臂 Fig. 4 Hydraulic cylinder driving force arm

依据复合运动过程中驱动力矩变化情况和液压缸驱动力臂情况,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获得摇摆台在作纵/横摇运动过程中液压缸驱动力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可知,横摇液压缸驱动力比纵摇液压缸大。

图 5 液压缸驱动力 Fig. 5 Hydraulic cylinder driving force

被试装备试验时,摇摆台分别进行横摇或纵摇运动是常见的试验模式。分别冻结摇摆台动力学模型上的横摇驱动和纵摇驱动,可以对摇摆台作单独纵摇和横摇运动进行仿真。得到摇摆台单轴运动状态下的驱动力矩,如图6图7所示。发现与摇摆台在复合运动状态下的驱动力矩相比,可见,其下降幅度不超过1%。主要在由于在复合运动过程中,摇摆角速度很小而产生的附加力矩很小。

图 6 横摇驱动力矩 Fig. 6 Roll driving torque

图 7 纵摇驱动力矩 Fig. 7 Pitch driving torque

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存在更改负载质量分布的情况,使负载的质心更靠近摇摆轴。在在动力学模型中,更改负载中心位置,在负载无偏心状况下,对液压缸的驱动力矩进行仿真分析,并与负载存在偏心的工况向比较,如图8图9所示。可知,负载存在偏心有助于降低液压缸驱动力矩。

图 8 负载有无偏心的横摇驱动力矩 Fig. 8 Roll driving torque of the load with or without an eccentric distance

图 9 负载有无偏心的纵摇驱动力矩 Fig. 9 Pitch driving torque of the load with or without an eccentric distance

摇摆台作复合运动时,提取外环体与ground、内裙体与外环体之间转动副在竖直方向的力,如图10所示。可知,ground对摇摆台的支撑力最大值为135.3 kN,外环体对内裙体及负载的支撑力最大值为104.7 kN。在摇摆过程中支承力的波动范围较小,在计算时可作为静态力进行分析可以作为轴承座设计,轴承计算选型的数据基础。

图 10 转动副上的力 Fig. 10 The force on the rotating pair

摇摆台作复合运动时,提取纵/横摇液压缸筒与活塞杆组成的移动副的速度信息,可得到活塞杆运动速度变化曲线,如图11所示。可知,横摇液压缸活塞杆的最大速度为943.8 mm/s,纵摇液压缸活塞杆的最大速度为484 mm/s,结合液压缸筒截面积等参数,可计算出液压缸在不同位置时所需要液压油的流量,为液压系统的控制提供数据基础。

图 11 活塞杆速度变化 Fig. 11 Change in piston rod speed

摇摆台复合运动时,横摇角度与纵摇角度之间会存在相位差,相位差表现为横摇角度与纵摇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摇摆台处于不同横摇角度和纵摇角度时,液压缸长度变化如图12图13所示。可知,当横摇角度处于15°,纵摇角度处于±7.5°时,横摇液压缸最大长度为4803 mm;当横摇角度处于−15°,纵摇角度处于0°时,横摇液压缸最小长度为3231 mm,横摇液压缸的行程为1572 mm。当横摇角度处于±15°,纵摇角度处于−7.5°时,纵摇液压缸最大长度为4160 mm;当横摇角度处于−15°,纵摇角度处于7.5°时,横摇液压缸最小长度为3284 mm,液压缸的行程为876 mm。

图 12 横摇液压缸长度变化 Fig. 12 Roll hydraulic cylinder length variation

图 13 纵摇液压缸长度变化 Fig. 13 Pitch hydraulic cylinder length variation
5 结 语

1)摇摆台复合运动时横、纵摇的驱动力矩与单方向横摇或纵摇驱动力矩相比,变化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由于负载在摇摆台上质心偏离摇摆轴线,在摇摆过程中产生偏载力矩,该偏载力矩有助于减小摇摆台驱动力矩。

3)得到横/纵摇轴承座处的支承力,为轴承的选型计算、外环体和轴承座的刚强度设计提供了参考。

4)通过动力学仿真,得到液压缸的驱动力和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变化曲线,据此可开展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5)摇摆台处于不同横/纵摇角度时,对液压缸长度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液压缸的最大长度、最小长度和行程等信息,为液压缸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勇军, 韩霄翰, 张炎, 等. 基于ADAMS与Simulink的六自由度摇摆台系统联合仿真研究[J]. 工程机械, 2021, 52(2): 59-66.
[2]
王利娟, 李俊霞, 胡新城, 等. 6-DOF摇摆台多系统联合仿真与实验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20, 40(1): 94-98.
[3]
张晓磊, 熊伟, 王祖温, 等. 救助船模拟器中Stewart 摇摆台运动仿真[J]. 液压与气动, 2019(10): 50-55.
[4]
梁东生, 王利娟, 冯兆缘. 六自由度摇摆台反解建模与仿真[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2018, 32(6): 799-802.
[5]
廉振红. 基于ADAMS的船舶运动模拟平台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J]. 舰船科学技术, 2017, 39(4): 10-12.
LIAN Z H.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analysis of ship motion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ADAMS[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39(4): 10-12.
[6]
谢国庆, 艾艳辉, 郭欣欣. 六自由度摇摆台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流体传动与控制, 2015(1): 29-31.
[7]
程阳, 秦绪楷, 杨晨光. 二自由度舰船海况模拟摇摆台的设计与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21, 42(8): 158-162.
CHENG Y, QIN X K, YANG C G.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two degrees of freedom ship sea state simulation swaying platform[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42(8): 158-162. DOI:10.3404/j.issn.1672-7649.2021.08.031
[8]
储景瑞. 重载摇摆台垂荡液压伺服多缸同步特性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7.
[9]
闫文楠, 梁顺攀, 王贝, 等. 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混联转台的尺度优化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9(11): 138-114.
[10]
许允斗, 邸立明, 仝少帅, 等. 一种解耦式三自由度混联转台的转动特性分析[J]. 机械设计, 2019, 36(1): 34-38.
[11]
闫智辉, 刘伟超, 周淳. 强冲击扰动下舰船摇摆姿态模拟控制技术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23, 44(2): 175-180.
YAN Z H, LIU W C, ZHOU C. Control technology research on posture simulation of ship swaying under strong impact disturbance[J]. 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44(2): 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