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高压电站是现代海军作战能力的核心,它为舰船提供稳定和强大的电力,以支持推进系统、武器发射、传感器、通信联络、舰载飞机作业以及船员生活等关键功能。高压电站的高可靠性和效率对于确保舰船在各种环境和作战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至关重要,同时,它们还必须适应极端的海洋环境,保证在面对战斗损伤时能够迅速进行损害控制和应急响应。随着海军技术的发展,舰船高压电站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对于提升舰队的整体作战效能和战略灵活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舰船高压电站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一些挑战。首先,系统集成过程复杂。其次,系统的性能难以精确预测。舰船操作人员也面临一些困难,特别是当前舰船高压电站操作难度急剧提升,因而需要不断提升其技能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舰船的高压电站系统升级和现代化改造的评估也面临困难,特别是一些新的大功率武器加入后,这些负载的变化会给舰船高压电站安全性和风险带来新的挑战,而传统的实验耗时长且成本高,这些局限性要求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因此开发一款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该软件能够通过模拟和分析来克服这些局限性,提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能源管理,同时为操作人员提供培训平台,确保在各种海洋环境下都能保持电站系统的最佳性能。
国内目前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的研究较多,如李凯等[1]、林鹏飞[2]通过在电脑上模拟舰船高压电站的基本操作,从而降低训练成本,郭家建[3]通过将实物和模拟系统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得模拟系统更加贴近实际,提升了高压电站操作的训练效果。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对于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的研究偏重于软件界面开发,比较重视实践模拟操作。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使用Matlab建立舰船高压电站的建模,因而建立的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在界面端的模拟操作,同时还可以对不同工况下舰船高压电站的运行状况进行模拟,从而提升模拟软件的实际使用效果。
1 系统整体设计 1.1 系统设计流程基于Matlab的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开发流程可概括为:
步骤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模拟软件的目标和需求,包括模拟的舰船电站功能、性能指标等。
步骤2 系统设计。设计软件的架构,包括数据流、控制逻辑、用户界面设计等,可以使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来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
步骤3 数学模型建立。根据舰船高压电站的电气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子设备等的模型。
步骤4 仿真环境搭建。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环境,包括电气元件的选择、连接和参数设置,可以利用Simulink提供的电力系统模块库来构建电路。
步骤5 编程实现。使用Matlab编程实现模型的算法和逻辑控制。
步骤6 仿真与验证。运行仿真,监控仿真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步骤7 用户界面开发。设计并实现用户友好的界面,可以使用Matlab的App Designer或GUIDE工具来创建GUI。
1.2 功能定义舰船高压电站模拟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综合的平台,用于设计、测试和优化舰船高压电站的性能。该系统旨在通过高精度的模拟来提高电站的效率,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并增强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的核心功能将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1)电站建模。构建高精度的舰船高压电站三维模型,包括所有的电气组件、连接线路、控制单元和辅助设备。模型需要能够反映实际电站的物理和电气特性,以便于进行准确的模拟分析。
2)性能模拟。模拟电站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包括不同的负载条件、环境因素和操作模式。性能模拟将评估电站的输出、效率、响应时间和稳定性,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
3)训练与演练。提供交互式操作界面,用于培训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模拟不同的操作场景和紧急情况,训练用户如何正确响应,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4)维护与支持。集成维护计划和日志记录功能,帮助记录电站的运行历史、维护活动和性能趋势。这将为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5)数据分析与报告。收集和分析电站运行数据,生成详细的性能报告和故障分析。这些数据将用于优化电站设计,提高运行效率,并支持决策制定。
1.3 系统架构设计图1为设计的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系统基本架构。在硬件上,系统中需要配置工作站、若干图形处理单元(GPU)以及输入输出设备。本文重点对软件系统中的架构进行设计和阐述,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模块化设计,这种设计思路是为了后续功能增加或删减做准备,同时也提升了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根据前述软件系统的功能定义和分析,软件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用户界面以及核心模块引擎[4]。
![]() |
图 1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Fig. 1 Software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
1)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系统的数据核心,负责存储和管理所有与电站模拟相关的数据。这包括电站模型参数、历史运行数据、用户操作记录、维护日志以及模拟结果等。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Oracle,利用其强大的数据组织、索引和查询优化功能,确保数据的快速检索和高效管理。实现原理基于SQL语言,通过精心设计的数据库模式来组织数据,同时采用事务控制和并发控制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对从核心模拟引擎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该模块利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对电站的性能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性能趋势、故障模式等。此外,该模块还负责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直观展示给用户,帮助用户理解电站的运行状况。实现原理涉及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统计分析等多个步骤,最终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呈现出来。
3)核心模块引擎是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电站的详细模拟计算。该模块基于电力系统和热力学原理,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电站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态,如电力输出、负载响应等。实现原理包括建立电站的数学模型,如电路模型、热力学模型等,然后通过数值求解器进行求解,得到电站的运行参数。此外,该模块还支持电站的故障模拟,通过模拟各种故障情况来评估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网络通信模块是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系统与外部系统交互的桥梁,负责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该模块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HTTP等,能够与舰船的其他管理系统或远程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实现原理基于网络编程技术,通过socket编程或Web服务等方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此外,该模块还负责处理网络通信中的安全性问题,如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用户界面模块是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窗口,提供直观、易用的操作界面。该模块采用现代图形界面技术,如HTML5、CSS3、JavaScript等,构建了一个直观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界面进行电站模型的构建、模拟参数的设置、模拟过程的监控以及模拟结果的查看。实现原理基于事件驱动编程模型,用户的每个操作都会触发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从而实现用户界面的动态更新和交互功能。
2 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详细设计 2.1 舰船高压电站建模1)高压电站电气组件建模
电气组件的建模是舰船高压电站建模过程的基础。这需要对电站中的每一个电气设备进行详细的参数设定和性能定义。每个组件的模型都需要根据其实际的电气特性来构建,包括但不限于电压等级、电流容量、功率因数、效率和热特性等。这些组件的模型将通过电气连接来相互关联,形成整个电站的电气网络。在本文构建的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中,通过在Matlab中构建模型,实现电制、电压和频率的变换,给日用设备、脉冲负载和通信导航设备供电,并在虚拟界面上和模型输入和输出一一对应[5]。
图2为使用Matlab构建的舰船高压电站直流电压转换模型,它包含6个直流/直流转换器,舰船高压电站中的交流电压经过转换后得到较大的直流电压,一般为DC110V,通过直流/直流转换器可以转换成舰船上各舱室负载所需要的直流电压。在这个模型中还包含一个电池存储模块以及高压电站中的分配机制模块,其中分配机制模块可以为舰船上所有负载智能分配所需要的电压、电流以及频率,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在分配机制中将所有的电压种类、电流、频率等制定好相应的规则,从而当模拟软件界面上触发分配机制后,系统会根据需求进行分配。
![]() |
图 2 直流电压转换模型 Fig. 2 Dc voltage conversion model |
图3为模拟高压电站电压/频率控制模型。舰船上很多大功率的负载一般都使用AC380V电压,还有部分负载的频率也会和其他负载不同,因而需要在高压电站中建立电压/频率控制模型。
![]() |
图 3 电压/频率控制模型 Fig. 3 Voltage/frequency control model |
2)控制逻辑建模
控制逻辑的建模是确保电站模型能够正确响应各种操作和故障情况的关键。这涉及到对电站的控制策略和保护机制进行编程,包括自动控制逻辑、故障检测和隔离程序、负载分配和电压/无功率控制等。控制逻辑的建模需要考虑到电站的运行规则和安全标准,确保在模拟中能够准确地反映电站的实际操作。
3)物理布局建模
物理布局的建模是将电气组件和控制逻辑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布局,以反映实际电站的物理位置和空间关系。这包括确定各个电气设备在电站中的确切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物理布局的建模需要考虑电缆走向、空间限制、热管理和维护通道等因素,以确保电站的物理设计既合理又实用[6]。
2.2 高压电站性能模拟与分析1)电力潮流计算是模拟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基础,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以及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系统响应。电能质量是电力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电压波动、闪变、谐波、电压三相不平衡、电压降低和供电中断等方面。电力潮流计算可以为电能质量的分析提供必要数据支持,通过计算可以预知各种负荷变化和网络结构的改变会不会危及系统的安全,系统中所有母线的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系统中各种元件是否会出现负载过大等。
2)通过在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中建立舰船高压电站的模型,可以模拟系统的运行状态,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例如,可以模拟高能脉冲武器负载对系统电能品质的影响,当高能脉冲武器负载启动后,负载端会出现极端变化,此时对其他输出端的三相电压波形进行监控即可实现对此极端情况的模拟。得到的结果如图4所示,对于输出功率而言,在0~
![]() |
图 4 输出电压、电流以及功率模拟监控 Fig. 4 Output voltage, current and power analog monitoring |
1)设计了基于Matlab的舰船高压电站模拟软件基本架构,并对软件架构中各模块的基本功能进行阐述;
2)为了完成不同工况下高压电站的性能模拟,使用Matlab完成了舰船高压电站的电气建模、控制逻辑建模以及物理布局建模;
3)模拟不同工况下高压电站的基本性能,模拟负载端变化较大时,系统可以对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判断,从而提升模拟软件使用效果。
[1] |
李凯, 徐进, 刘乔. 船舶电站模拟训练系统的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2): 29-32. LI Kai, XU Jin, LIU Qiao. Research on the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 of ship power stations[J].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2022(2): 29-32. |
[2] |
林鹏飞. 船舶高压电站模拟操作系统的研发[D]. 厦门: 集美大学, 2021.
|
[3] |
郭家建. 虚拟和实物相结合的船舶电站模拟器研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4, 27(8): 32-33+35. GUO Jiajian. Development of a virtual and physical combined ship power station simulator[J].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2014, 27(8): 32-33+35. |
[4] |
施伟锋, 夏永明, 黄学武. 模拟船舶电站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的开发[J].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001(1): 1-3+7. SHI Weifeng, XIA Yongming, HUANG Xuewu. Development of simulation ship power station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software[J]. Journal of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2001(1): 1-3+7. |
[5] |
林金华. 船舶模拟电站实训软件的研制[J]. 船电技术, 2012, 32(11): 52-54. LIN Jinhua. Development of ship simulation power station training software[J]. Marine Electric Technology, 2012, 32(11): 52-54. |
[6] |
杨俊虎, 郭晨彪, 丁晓霞. 基于PVsyst软件模拟发电量数据的光伏电站电能损耗的分析方法研究[J]. 太阳能, 2024(3): 82-88. YANG Junhu, GUO Chenbiao, DING Xiaoxia. Study on the analysis method of electrical energy loss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based on PVsyst software simulation data[J]. Solar Energy, 2024(3): 8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