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船舶行业的飞速发展,船舶噪声控制受到更多的关注,优异的隔声材料、隔声结构可以很好的降低船舶舱室的噪声水平,提升船舶航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1]。作为一种兼顾强度和隔声性能的板结构,在船舶舱室噪声控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夹层板可以在满足降噪要求的情况下,凸显轻量化的优势[2],而栅格构型的夹层板可以在满足轻量化的同时兼顾良好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具有更优异的声学性能[3],因此开展栅格芯层构型夹层板的隔声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Rayleigh[4]最早提出质量定律用于计算薄板隔声量,随后结合板的振动弹性理论,发现了板结构的吻合效应。Oliver[5]根据隔声理论研究芯层为多孔材料的夹芯板的隔声性能,通过建立等效构型模拟多层板中的带孔材料进行分析探讨。Shen等[6]对芯层为正交加筋结构的夹层板结构进行探究,通过芯层加筋结构的周期性规律建立控制方程,结果发现夹芯板的隔声性能与芯层加筋与否以及材料的铺层角度有关。Kuo等[7]研究正交异性材料对声波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者面密度一样时,它们的声学性能不同,改变材料的刚度并不会影响其隔声效果,而只会改变它们的吻合频率。Arunkumar等[8]对蜂窝夹层板的声学性能进行探究,发现夹层板的整体刚度和面板芯层的材料阻尼对隔声效果有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芯层为蜂窝结构的夹芯板进行研究,夹芯板四边采用简支约束,对其声传递损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发现蜂窝板的面板尺寸大小、芯层厚度对蜂窝板的隔声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利用声学软件Lms Virtual.lab对均质铝板的隔声量进行验证,证明仿真的正确性,并对米字型栅格构型夹芯板的隔声特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夹层板芯层的栅格类型和不同结构参数下隔声性能的变化。
1 均质铝板仿真模型建立与验证 1.1 理论基础隔声量是用来判定结构隔声性能优劣的重要参考依据,经常用声传递损失(Sound Transmission Loss)来描述[9]:
$ STL = 10\lg \left( {\frac{{W_a}}{{W_b}}} \right) = 10\lg \left( {\frac{1}{t}} \right)。$ | (1) |
式中:Wa为入射声功率;Wb为透射声功率;t为透射系数;声波入射到板结构上,设入射角为θ,如图1所示[10]。
![]() |
图 1 声波激励均质板 Fig. 1 Sound waves incident on a homogeneous plate |
板的临界频率为
$ \tau \left( \theta \right) = {\left| {1 + \frac{{Z'_m{\text{cos}}\theta }}{{2\rho c}}} \right|^{ - 2}} 。$ | (2) |
式中:ρ为空气密度;
$ Z'm={C}_{s}+i(M\omega -{K}_{s}/\omega ) 。$ | (3) |
式中:Ks、Cs分别为板单位面积上的刚度和阻尼[12]。
通过对入射角度的加权分析,可以用式(2)求出在扩散场条件下的透射系数,如式(4)与式(1)相结合,便可得出在声波入射条件下板的隔声量(STL)[13]。
$ \tau d = \frac{{\displaystyle\int_0^{\Pi /2} {\tau \left( {{\text{ }}\theta } \right){\text{ }}\sin\theta \cos\theta {\mathrm{d}}\theta } }}{{\displaystyle\int_0^{\Pi /2} {\sin\theta \cos\theta {\mathrm{d}}\theta } }}。$ | (4) |
本节选取1 m×0.6 m×0.06 m的均质铝板作为验证对象,铝板密度ρm=
![]() |
表 1 模态对比 Tab.1 Modal contrast |
![]() |
图 2 计算模型图 Fig. 2 Calculation model diagram |
利用仿真软件中有限元声学模块,运用模态法对均质铝板进行隔声特性仿真分析,并对声波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侧的声腔赋予AML属性[15]以提高测量准确性。
利用上述有限元模型计算隔声量并与理论曲线对比,对比图如图3所示,从中可见理论和仿真计算得出的隔声曲线基本一致,并由此证明了本节的仿真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板结构的隔声特性。
![]() |
图 3 隔声量对比曲线 Fig. 3 Sound insulation volume contrast curve |
利用前面的有限元模型对夹层板的隔声量进行仿真分析。相关示意图如图4~图6所示。通过改变米字型栅格的参数来研究芯层厚度以及面板参数对于隔声量的影响,上下面板均采用钢结构,芯层材料选取橡胶,面板厚度2 mm,芯层厚度10 mm,芯层高度30 mm。具体参数见表2。
![]() |
表 2 具体材料参数 Tab.2 Material parameter |
![]() |
图 4 单个栅格构型示意图 Fig. 4 Diagram of a single grid configuration |
![]() |
图 5 芯层构型示意图 Fig. 5 Diagram of core layer configuration |
![]() |
图 6 计算模型图 Fig. 6 Calculation model diagram |
结构共振效应主要是受自身振动特性和固有频率的影响,板结构在声波激励作用下,结构自身产生振动,进而产生结构弯曲波,而当空气中的声速和弯曲波的波速相等的情况下,结构的隔声量最低,因此会产生波峰波谷,其隔声的效果的主要受结构的质量、刚度及阻尼的影响,通过改变阻尼损耗因子研究夹层板的隔声量变化趋势。从图7可知,在低频段下隔声量和阻尼损耗因子呈正相关,并且随着损耗因子的增加隔声曲线逐渐趋于平缓,但是隔声波谷所对应的频率保持不变。
![]() |
图 7 不同损耗因子下的隔声量曲线 Fig. 7 Sound insulation curves under different loss factors |
本节探讨芯层厚度分别为10、20、30 mm下隔声量的变化情况,由图8可知,不同夹芯板芯层高度下声传递损失曲线差异明显,在共振处的波谷频率改变明显,均向高频移动,10、20、30 mm芯层厚度下分别在16、19、25 Hz处产生隔声波谷,这是由于芯层整体高度的增加导致芯层质量增加,导致整体的刚度和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增加了夹层板的固有频率,从而导致共振波峰和波谷往高频移动的现象。经计算,10、20、30 mm三种夹芯高度的米字型栅格夹层板的平均隔声量分别为39.08、39.33、42.28 dB。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夹芯板芯层厚度来改善隔声量,但是随着芯层厚度的增加,会导致整体质量和密度的增加,一方面会提高制造成本,一方面会加大船舶板结构的占用空间,因此在设计栅格型夹层板不能仅从芯层厚度方面考虑,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 |
图 8 不同芯层厚度下的隔声量 Fig. 8 Sound insulation under different core thickness |
该夹芯板面板为钢板,芯层为橡胶,密度相差8倍左右,保持面板材料属性不变,探究面板厚度分别为2、4、6 mm下隔声性能的差异。由图9可知,3种面板厚度下隔声曲线第一阶固有频率均为30 Hz左右,但是随着面板厚度的逐渐增加,在500~
![]() |
图 9 不同面板厚度下的隔声量 Fig. 9 Sound insulation under different panel thicknesses |
船舶板结构的抗弯刚度和剪切刚度共同作用,影响着板的振动特性进而对板的隔声性能产生影响,而夹芯板芯层壁厚与整个板的抗弯刚度和剪切刚度密切相关,为了分析栅格构型的壁厚对隔声性能的影响规律,保证其他参数不变,分别设计夹芯壁厚为15、18、20 mm的米字型夹层板,比较隔声性能的优劣。图10表明随着夹芯板芯层壁厚的逐渐增加,在低频段各厚度下的隔声性能几乎没有变化,对应的波峰波谷也几乎一致,但是在中高频变化明显,这是因为壁厚的增加会改变芯层结构的剪切刚度和抗弯刚度,对板的振动产生影响,影响隔声量,并且在高频段下共振的波峰波谷向高频移动明显,总体上随着夹芯板芯层壁厚的增加隔声量逐渐增加。
![]() |
图 10 不同芯层壁厚下的隔声量 Fig. 10 Sound insulation under different wall thickness of core layer |
之所以考虑芯层结构形状对隔声影响是因为结构的形状不同对结构的刚度会产生重要影响。刚度指结构在受外力时抵抗变形的性能,是力和位移成正比的系数,与结构的固有频率密切相关,当结构受到激励产生振动时,将按特定的频率产生振动,这个特定的频率就是结构的固有频率。在船舶行业制造中,对船舶结构的要求极为严苛,船舶构件都是经过仔细计算的,在等体积和重量下有着更好的隔声性能值得研究。本节通过比较分析米字型栅格、矩形栅格的结构声传递特性来探究隔声性能的优劣,米字型栅格芯层高度为10 mm,芯层壁厚为20 mm,面板厚度为6 mm,栅格数量设置为5×5,材料参数保持不变,经过计算米字型栅格芯层z方向面积为3.793×105 mm2,芯层体积为3.793×106 mm3,质量为
从能量角度来看,结构隔声性能是能量的传输问题,隔声效果反映的是入射波能量在经过不同结构时透射能量的多少,对于夹芯板结构具体表现就是声波经过以后的结构振动。图11和图12为2种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隔声情况,结合隔声曲线分析可知两者在500~
![]() |
图 11 矩形栅格构型 Fig. 11 Rectangular grid configuration |
![]() |
图 12 米字型栅格构型 Fig. 12 Meter grid configuration |
![]() |
图 13 隔声量对比分析 Fig. 1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und insulation quantity |
本文建立了均质铝板以及米字型栅格夹层板的仿真模型,对比了在不同损耗因子、芯层厚度、面板厚度、芯层壁厚下的隔声量差异,得出如下结论:
1)结构材料的损耗因子,主要影响的是隔声波峰波谷处隔声量的大小,并且损耗因子的增加会导致隔声量增加,并且整体隔声曲线逐渐趋于平缓。
2)增加芯层的厚度、壁厚以及面板的厚度,对于隔声性能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隔声波峰与波谷对应数值大小的变化,一方面是整体隔声曲线波峰波谷对应频段的移动,总体上隔声量随着面板和芯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
3)本文设计的米字型栅格,在等质量等体积的情况下,受结构刚度的影响隔声效果要优于普通的矩形栅格夹层板,平均高出5 dB左右,具有更优的隔声性能。
[1] |
杨青苗, 王文胜, 张云豪. 不连续十字型点阵夹层结构的隔声性能[J]. 船舶力学, 2023, 27(8): 1253-1261. YANG Qingmiao, WANG Wensheng, ZHANG Yunhao.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discontinuous cross-lattice-core sandwich panel[J]. 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 2023, 27(8): 1253-1261. DOI:10.3969/j.issn.1007-7294.2023.08.014 |
[2] |
李斌潮, 路广霖, 韩帅, 等. 多孔型橡胶填充金属波纹板隔声和减振性能研究[J].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0, 40(3): 219-224+245. DOI:10.3969/j.issn.1006-1355.2020.03.038 |
[3] |
张猛, 周李姜. 基于COMSOL的三明治夹芯板隔声特性仿真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 20(3): 21−23.
|
[4] |
LORD Rayleigh. Theory of Sound. Cambridge[M].1896.
|
[5] |
DOUTRES O, ATALLA N. Acoustic contributions of a sound absorbing blanket placed in a double panel structure: Absorption versus transmission[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0, 128(2): 664. DOI:10.1121/1.3458845 |
[6] |
SHEN C, XIN F X, LU TJ. Sound transmission across composite laminate sandwiches: Influence of orthogonal stiffeners and laminate layup[J].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7, 143(4): 310−316. SHEN C, XIN F X, LU TJ. Sound transmission across composite laminate sandwiches: Influence of orthogonal stiffeners and laminate layup[J].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7, 143(4): 310−316. |
[7] |
KUO Y, LIN H, WANG C. Sound transmission across orthotropic laminates with a 3D model[J]. Applied Acoustics, 2008, 69(11): 951-959. DOI:10.1016/j.apacoust.2007.08.002 |
[8] |
ARURNKUMAR M P, JAGADEESH M. Sound radiation and transmission loss characteristics of a honeycomb sandwich panel with composite facings: effect of inherent material damping[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6.
|
[9] |
王金友, 沈超明, 姜文安, 等. 船用聚氨酯蜂窝板的隔声特性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22, 44(6): 60-64. WANG Jin-you, SHEN Chao-ming, JIANG Wen-an, et al. Sound ins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polyurethane honeycomb board[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44(6): 60-64. DOI:10.3404/j.issn.1672-7649.2022.06.012 |
[10] |
冉勍, 陶然, 李晨曦, 等. 金属与复材机舱壁板隔声量仿真及声学优化[J].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2(2): 21-28. |
[11] |
古龙, 闵捷. 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舰船科学技术, 2019, 41(23): 1-5. GU Long, MIN Jie. Review of vibration and noise control technology for submarines[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41(23): 1-5. DOI:10.3404/j.issn.1672-7649.2019.12.001 |
[12] |
刘越, 王加夏, 刘昆, 等. 夹层板在大型邮轮居住舱室应用的降噪性能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23, 45(20): 18-24. LIU Yue, WANG Jia-xia, LIU Kun, et al. Research on noise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sandwich panel applied in the accommodation of cruise ship[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45(20): 18-24. DOI:10.3404/j.issn.1672-7649.2023.20.004 |
[13] |
王鹏伟, 孙维光, 董仕杰, 等. 无限大多层层合板隔声量分析[J].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 41(1): 210-213. DOI:10.3969/j.issn.1006-1355.2021.01.038 |
[14] |
张磊磊. 板结构隔声性能的尺寸效应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22.
|
[15] |
宋宛亭. 内置吸声涂层的错位蜂窝夹层板隔吸声降噪性能研究[D].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