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相控阵雷达是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雷达系统,在舰船上广泛应用。相对于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舰载相控阵雷达具有以下优势:
1)高速扫描
相控阵雷达通过电子束的控制可以实现非常快速的扫描,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全向覆盖。这使得相控阵雷达能够快速获取目标信息,实时跟踪目标的位置和动态变化。
2)高分辨率
相控阵雷达具有高分辨率的优点,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目标位置和形状信息。相对于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的波束可以更加集中,对目标进行更细致的观测和分析。
3)多目标跟踪
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实现多目标的同时监测。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舰载相控阵雷达优化设计与仿真,介绍了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原理,结合MOM仿真算法进行了舰载相控阵雷达天线强度仿真,对于优化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天线设计有重要意义。
1 舰载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及信号特性研究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天线由许多辐射单元排列而成,相控阵雷达的目标扫描方式包括以下3种:
1)时延扫描
时延扫描是通过改变每个阵元的发射或接收时延来实现目标扫描。在时延扫描中,每个阵元的发射或接收时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变化。相邻天线的时延量为:
$ T = L\sin \frac{{{\theta _B}}}{c} \text{,} $ |
式中,c为电磁波传输速度,L为天线之间的距离,
2)频率扫描
频率扫描是通过改变每个阵元的发射或接收频率来实现目标扫描。频率扫描可以实现较高的目标分辨率,但需要较宽的频带宽度。
3)相位扫描
相位扫描是通过改变每个阵元的发射或接收相位来实现目标扫描。
舰船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功能原理如图1所示。
可知,舰船相控阵雷达系统主要由相控阵天线和电子学系统构成。其中,电子学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射频电路、信号处理器、中频接收机等。
雷达发射信号表示为:
$ {s_t}(t) = {a_t}(t)\exp \left( {j2{\text π} {f_t}t + j{\text π} \gamma {t^2}} \right) \text{。} $ |
式中,
$ {a_t}(t) = \sqrt {\frac{{{P_t}{L_t}}}{{4{\text π} }}} \sum\limits_{i = 0}^{N - 1} {{rect} } \left( {\frac{{t - i{T_r}}}{{{T_p}}}} \right),0 \leqslant t < N \text{。} $ |
式中,
$ {\rm{rect}}(t) = \left\{ {\begin{array}{*{20}{l}} {1,}{t \in (0,1)} \text{,}\\ {0,}{{\text{else }}} \text{。} \end{array}} \right. $ |
相控阵雷达的回波信号建模为:
$ X(t) = {S_r}(t) + N(t) + C(t) + J(t) \text{。} $ |
式中,
距离相控阵雷达r处的目标回波信号表示为:
$ {S_r}(t,r) = {\sigma _k}(t){a_t}\left( {t - {\tau _k}} \right)\exp \left[ {j{\text π} \gamma {{\left( {t - {\tau _k}} \right)}^2}} \right] \text{。} $ |
其中,
舰船相控阵雷达系统的调频信号与幅频特性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信号频率集中在10~30 MHz,幅值为700~900 dB。
2 舰载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目标探测建模分析相控阵的阵列天线是由多个辐射单元组合形成的,以M×N阵列的相控阵雷达为例,进行相控阵雷达系统的目标探测建模。
首先,建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目标探测坐标系如图3所示。
可知,雷达的相控阵天线在xoy平面上,
$ \left\{ {\begin{array}{*{20}{l}} {\cos {\alpha _x} = \cos {\theta _0}\sin {\varphi _0}}\text{,} \\ {\cos {\alpha _y} = \sin {\theta _0}} \text{。} \end{array}} \right. $ |
式中,
定义目标在坐标系的方向向量为:
$ F\left( {{\theta _0},{\varphi _0}} \right) = \left( {\cos {\theta _0}\sin {\varphi _0},\sin {\theta _0}} \right) \text{,} $ |
假设相控阵的单位天线坐标为:
$ \left( {i{d_x},j{d_y}} \right) \text{,} i = 1,2,...,N \text{,} j = 1,2,...,M \text{。} $ |
建立矩阵模型为:
$ {\boldsymbol{K}} = \left[ {\begin{array}{*{20}{c}} {}&0 \\ {{d_y}}&{{d_x}} \\ {}&{{d_y}} \\ \begin{gathered} 0 \\ 0 \\ \end{gathered} &\begin{gathered} 0 \\ 1 \\ \end{gathered} \\ {(N - 1){d_x}}&{(M - 1){d_y}} \end{array}} \right] \text{。} $ |
可得方向矢量如下式:
$ {\delta _K}\left( {{\theta _0},{\varphi _0}} \right) = \exp \left[ {j\frac{{2{\text π} }}{\lambda }K \cdot {K^{\text{T}}}\left( {{\theta _0},{\varphi _0}} \right)} \right] \text{。} $ |
式中,
相控阵雷达天线的MOM(Method of Moments)仿真算法是一种基于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分析和设计天线的辐射和散射特性。基于Maxwell方程组和边界条件,通过将天线结构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电流元素,利用电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计算电磁场的分布[3]。
MOM仿真算法可以用于分析和设计各种类型的相控阵雷达天线,包括线性阵列、平面阵列、圆形阵列等。它可以提供准确的电磁场分布和辐射散射特性,对于优化天线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基于MOM仿真算法对某型号舰载大型相控阵天线进行电磁学仿真,图4为该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天线分布示意图。
可以看出,共有A/B/C/D四行24个天线单元。
MOM仿真算法的关键步骤包括:
1)离散化。将天线结构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电流元素。每个电流元素代表天线上的一个小电流段,可以是线性电流、面电流或体电流。
2)电流分布计算。根据天线结构和辐射场的要求,确定电流元素的分布方式。可以根据天线的几何形状、驱动方式和辐射方向等因素来确定电流元素的位置、大小和相位。
3)边界条件施加。根据Maxwell方程组和边界条件,建立电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边界条件可以是电流元素之间的电流连续性、电压连续性或电场连续性等。
4)矩阵方程建立。根据电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矩阵方程。矩阵方程描述了电流元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以通过求解矩阵方程得到电流元素的分布和电磁场的分布[4]。
5)求解矩阵方程。通过数值方法,如LU分解、迭代法或快速多极子算法等,求解矩阵方程。求解矩阵方程可以得到电流元素的分布和电磁场的分布。
6)辐射和散射特性。根据电流元素的分布和电磁场的分布,计算天线的辐射和散射特性。可以计算天线的辐射图案、增益、波束宽度、散射截面等。
MOM仿真算法的流程如图5所示。
基于MOM仿真算法,对舰载大型相控阵天线的电磁学特性进行仿真计算。
首先,定义离散化后的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电流分布为:
$ {\vec I_i}(\vec r) = \sum\limits_{n = 1}^N {{I_n}} {\vec J_n}\left( {{{\vec r}_n}} \right) \text{。} $ |
式中,
定义天线的阻抗定义为:
$ {Z_{mn}} = {\vec w_n}\left( {{{\vec r}_n}} \right) \cdot L\left[ {{{\vec J}_n}\left( {{{\vec r}_n}} \right)} \right] \text{。} $ |
式中,
建立矩阵方程为:
$ \begin{gathered} \sum\limits_{n = 1}^N {{I_n} \cdot } {{\vec w}_n}\left( {{{\vec r}_n}} \right) \cdot L\left[ {{{\vec J}_n}\left( {{{\vec r}_n}} \right)} \right] = \left[ K \right] \text{,} \\ \left[ {{Z_{mn}}} \right]\left[ {{I_n}} \right] = \left[ {{V_m}} \right] \text{。} \\ \end{gathered}$ |
式中,
相控阵仿真采用的单元个数为24单元,天线的工作频率为20 MHz,雷达的主瓣方向为Z向,几何中心为(1.25,0.36)。
基于MOM仿真算法得到的相控阵天线磁场强度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可以看出,在0~360°的辐射范围内,磁场强度最小的区域位于90°和270°附近,磁场强度最大的区域位于0°和180°附近。
4 结 语本文针对舰载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天线仿真技术进行研究,建立相控阵雷达的信号模型,介绍了MOM仿真算法的原理与流程,结合MOM算法进行了舰载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电磁学的仿真分析。
[1] |
李雪莲. 毫米波相控阵封装天线电磁兼容仿真分析与设计[J]. 电讯技术, 2023, 63(7): 1093-1097. LI Xue-lia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illimeter wave phased array packaged antenna[J].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2023, 63(7): 1093-1097. |
[2] |
常义宽, 陈威. 尺寸链仿真技术在相控阵天线装配中的应用[J]. 电子质量, 2022(4): 173-176. CHANG Yi-kuan, CHEN Wei. Application of size chain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phased array antenna assembly[J]. Electronic Quality, 2022(4): 173-176. DOI:10.3969/j.issn.1003-0107.2022.04.045 |
[3] |
刘尚, 蒋金华, 杜飞飞. 低频超宽带相控阵天线建模仿真技术研究[J]. 电子测试, 2021(12): 44-46. LIU Shang, JIANG Jin-hua, DU Fei-fei.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of low-frequency ultra-wideband phased array antenna[J]. Electronic Testing, 2021(12): 44-46. DOI:10.3969/j.issn.1000-8519.2021.12.016 |
[4] |
顾叶青, 孙为民, 余觉. 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仿真分析[J]. 机电工程, 2020, 37(1): 59-63. GU Ye-qing, SUN Wei-min, YU Ju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active phased array antenna structure[J].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20, 37(1): 59-63. |
[5] |
关成准, 张磊, 谭顺成, 等. 相控阵天线方向图仿真与分析[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9, 34(3): 277-282. GUAN Cheng-zhun, ZHANG Lei, TAN Shun-cheng, et 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phased array antenna pattern[J]. Journal of Naval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 2019, 34(3): 277-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