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科学技术  2023, Vol. 45 Issue (15): 176-180    DOI: 10.3404/j.issn.1672-7649.2023.15.036   PDF    
水下低保障锁定机构设计与分析
袁航1, 张建宇1,2, 王聚财1,2     
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15;
2. 河南省水下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15
摘要: 受水下无人系统搭载平台续航能力、布置空间、机动性等要求限制,水下发射装置应满足轻量化、小尺寸、低保障等需求。本文设计一种水下弹射与解锁一体化发射装置的锁定机构,降低了平台保障,简化了负载发射流程,提高了发射反应速度。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解锁气缸结构参数与一体化设计的一致性,实现了先解锁后弹射的时序匹配,并对解锁气缸的气缸缸径、弹簧初始预紧力、气缸封闭腔容积等特性对解锁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弹射与解锁一体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AMESim     无人系统     解锁    
Integrated design and analysis of underwater ejection and unlocking
YUAN Hang1, ZHANG Jian-yu1,2, WANG Jv-cai1,2     
1. The 713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Zhengzhou 450015, China;
2. Henan Key Laboratory of Underwater Intelligence Equipment, Zhengzhou 450015, China
Abstract: Limited by the endurance, layout space, mobility and other requirements of the underwater unmanned system carrying platform, the underwater launcher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ightweight, small size, low securit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a locking mechanism of the underwater ejection and unlocking integrated launcher is designed, which reduces the platform support, simplifies the load launch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launch reaction speed. The AMESim software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simulation model to verify the compliance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lock cylinder with the integrated design, and the timing matching of first unlocking and then ejection was reali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ylinder diameter of the unlock cylinder, the initial preload of the spring, and the volume of the cylinder enclosure on the unlocking time was analyzed,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tegrated design of ejection and unlocking.
Key words: AMESim     unmanned system     unlock    
0 引 言

水下无人作战系统是海军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造价低廉、使用灵活、隐蔽性强等特点,可承担侦察、监测、攻击等多样化作战任务,其中部分负载需要搭载在水下无人航行器等作业平台,在执行任务时通过发射装置将负载弹射出去。受搭载平台续航能力、布置空间、机动性等限制,水下发射装置应满足轻量化、小尺寸、低保障等要求[1]

水下发射装置可用于鱼雷、小型UUV等有效负载的发射。其发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自航式发射装置、气动不平衡式发射、水压平衡式发射、气动冲压式发射和电磁式发射等[2-3]

针对发射装置轻量化及承受海水压力的要求,本文选用水压平衡式发射,避免发射装置整体密封而重量大的问题。采用绳索式气缸作为弹射动力,提出水下弹射与解锁一体化设计思路,降低了平台保障,简化了负载发射流程,提高了发射反应速度,为水下无人平台弹射负载奠定了技术基础。

本文介绍弹射与解锁一体化发射装置的总体结构,对锁定机构进行详细设计,并在AMESim环境下建立绳索式气缸及解锁气缸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解锁气缸结构参数与一体化设计的一致性,实现了先解锁后弹射负载的时序匹配。最后,对解锁气缸的结构特性参数对解锁时间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为水下无人系统负载弹射和解锁一体化设计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1 结构设计 1.1 总体结构

本文的水下发射装置根据水压平衡式发射原理,发射过程中负载的前后不存在海水压差,有利于保持不同发射深度的发射内弹道稳定性。某发射装置主要由固定架、绳索式气缸[4]、锁定机构、气管等结构组成,其中固定架采用透水栅格结构,能够保证负载在弹射过程中周围区域的水流畅通,防止负压产生;绳索式气缸主要由缸筒、活塞、滑轮组、绳索、推力滑块、缓冲块、储气瓶等结构组成,采用绳索式气缸可减小发射装置的轴向尺寸,同时有效降低了发射装置的重量。锁定机构与负载的导向块进行配合,当负载装填到位后,锁定机构挡住导向块前进的通道,实现负载的锁定。水下发射装置简图如图1所示,绳索式气缸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 1 发射装置结构 Fig. 1 Structure of launcher

图 2 绳索式气缸结构 Fig. 2 Structure of rope cylinder
1.2 锁定机构

锁定机构主要用于负载的固定,防止负载在平台航行过程中意外向前移动。其主要有解锁气缸、气缸底座、滚动轴承、防护罩、弹簧、解锁销、安装基座等组成,锁定机构如图3所示,解锁气缸如图4所示。为减少解锁过程中摩擦力,选用滚动轴承与解锁销进行配合;防护罩两侧设置导向槽,保证解锁销上下运动过程顺畅;解锁销顶部设置施力杆,在装配过程中通过施力杆压缩弹簧,为滚动轴承让出空间。

图 3 锁定机构示意图 Fig. 3 Diagram of locking mechanism

图 4 解锁气缸结构 Fig. 4 Structure of unlock cylinder

解锁气缸采用单作用气缸,为防止深水水压作用下活塞杆意外回收,复位弹簧的初始预紧力大于最大水深作用到活塞杆上的力。

为提高水下密封的可靠性,气缸无杆腔设计为足够大的封闭空腔体,提高气缸可靠性的同时,减小气缸回收过程中背压,提高回收速度。在气缸尾部设置可拆卸排气堵头,在装置复位时,及时泄放无杆腔的压力。

为减小活塞及活塞杆在运动过程的摩擦力,气缸内所有动密封均选用O形圈密封,同时增加了润滑脂注油槽,气缸装配前注满润滑脂。

为缩短解锁时间,解锁销与滚动轴承接触面为斜面,确保活塞杆带动滚动轴承回收过程中,解锁销同步被弹簧弹起,即活塞杆回收到位时,解锁销完成解锁动作。

2 工作原理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动力系统点火后,高压燃气进入进气口,一路进入绳索式气缸,一路通过气管进入解锁气缸。由于解锁气缸完成回收动作需要的气压较低,解锁气缸压缩弹簧及封闭腔体内空气,首先完成回收动作,解锁销在弹簧作用下弹起,为负载的导向块向前运行让出通道,完成解锁动作,解锁过程时序如图5所示。此时绳索式气缸压力完成建立,活塞在燃气压力的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向前运行,同时通过绳索沿着滑轮组牵引推力滑块前活塞的反方向运行,弹射负载在推力滑块的推动下,以一定速度向前运行,直至推力滑块被缓冲块阻挡住,弹射负载已一定速度离开装置,完成弹射。

图 5 解锁过程示意图 Fig. 5 Diagram of unlocking process
3 仿真模型建立

本文利用AMESim软件设计水下发射与解锁一体化仿真模型,其中包含气源输入模块、绳索式气缸、解锁气缸和水阻力模块,仿真模型如图6所示,并根据实际样机尺寸对其配置相应的结构参数,仿真模型的参数如表1所示。在建模过程中进行以下几点简化:

图 6 水下解锁与弹射一体化设计仿真模型 Fig. 6 Simulation model of underwater unlocking and ejection integrated design

1)将燃气的详细组分简化为空气,并将空气视为理想气体;

2)忽略气体在气缸缸筒内流动过程的变化及热量损失;

3)忽略气体温度对缸内压力的影响;

4)忽略锁定机构解锁过程滚动轴承与解锁销间的摩擦;

5)忽略解锁销被弹簧弹起过程的时间。

绳索气缸的模型在文献[5]中已经过试验值与仿真值的对比,最大偏差为5.7%,能够准确预测装置的弹射特性。

表 1 仿真模型参数 Tab.1 Parameter of simulation model

按照结构设计对仿真模型初始参数设置后进行仿真,由图7图8可看出,动力系统点火后产生的高压气体,同时驱动解锁气缸和负载,在0.05 s解锁气缸活塞杆完全回收(回收行程为20 mm),完成解锁动作,此时负载的位移为0;在0.1 s时,负载的位移量达到0.1 mm,说明该结构参数满足负载弹射和解锁一体化设计,同时实现了先解锁后弹射负载的时序匹配性。

图 7 解锁气缸活塞杆与负载速度 Fig. 7 Unlocking cylinder piston rod and load speed

图 8 解锁气缸活塞杆与负载行程 Fig. 8 Unlock cylinder piston rod and load stroke
4 解锁气缸特性对解锁时间影响分析

为保证负载弹射与气缸解锁过程时序性,在设计过程中首要确保解锁气缸能够快速完全回收。首先在安装空间及结构允许范围内选用最短的行程,其次影响气缸回收的因素主要有:气缸缸径、弹簧初始预紧力、气缸封闭腔容积等,本文主要针对以上3个因素变化对气缸解锁时间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安装空间限制,给出合理设计建议。

4.1 安全解锁时间分析

由于整个弹射过程中,动力系统提供解锁的燃气量相对弹射负载可以忽略,故在限定的时间内解锁气缸完成解锁就可以保证负载安全弹射。

解锁销与安装基座的孔为间隙配合,周向预留0.1 mm的活动空间。由图9可以看出,解锁气缸在0.1 s内完成解锁,即可及时让开负载运动的通道,能够确保弹射安全。

图 9 负载弹射过程的行程 Fig. 9 Stroke during load ejection
4.2 气缸缸径对解锁时间影响

图10可知,在允许选择的参数范围内,随解锁气缸缸径的增加,气缸活塞行程到位(即完全解锁)的时间越短。由理想气体方程:pV=nRT可知,缸径越小,解锁过程背压腔被压缩的体积越小,解锁过程背压腔压力升高较快,同样压力的燃气推动活塞时,活塞的加速度小,故解锁时间长。当缸径过小时,背压腔压力会阶段性升高至与燃气无法推动,导致活塞爬行式前进,无法满足安全解锁要求。因此,气缸缸径在允许范围内尽量取上限。

图 10 不同缸径对解锁时间影响 Fig. 10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ylinder diameters on unlocking time
4.3 弹簧初始预紧力

为抵消海水作用在活塞杆端面的力,防止活塞杆意外回收、解锁,复位弹簧的初始预紧力大于最大水深作用到活塞杆上的力,需要≥400 N。由图11可知,随着弹簧预紧力的增加,气缸的解锁时间越长,这是因为同样压力的燃气推动活塞时,弹簧预紧力越大,活塞的加速度小,故解锁时间长。因此,复位弹簧预紧力在允许范围内尽量取下限。

图 11 不同预紧力对解锁时间影响 Fig. 11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eloads on unlocking time
4.4 气缸封闭腔容积

由理想气体方程:pV=nRT可知,在解锁过程中,气缸封闭腔的容积,影响背压腔的压力,当封闭腔过小时,背压腔压力会阶段性升高至与燃气无法推动,导致活塞爬行式前进,无法满足安全解锁要求。由图12和图13可知,在允许选择的参数范围内,不同的封闭腔容积对解锁时间影响较小,解锁过程中背压腔压力升高率最高5.6%、最低2%,均满足解锁时间要求。因此,气缸封闭腔容积在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布置空间适当选取。

图 12 不同封闭腔体积对解锁时间影响 Fig. 12 Effect of different volume of sealed chamber on unlocking time

图 13 不同封闭腔体积压力变化 Fig. 13 Volume pressure change of different closed cavities
5 结 语

本文设计一种水下弹射与解锁一体化发射装置的低保障锁定机构,简化了负载发射流程,提高了发射反应速度,实现了发射装置小型化、轻量化及低保障等要求。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解锁气缸结构参数与一体化设计的一致性,实现了先解锁后弹射的时序匹配,并对解锁气缸的气缸缸径、弹簧初始预紧力、气缸封闭腔容积等特性对解锁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弹射与解锁一体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经. 水下无人作战系统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J]. 舰船科学技术, 2017, 39(1): 1-5+36.
LI Jing.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avy autonomous underwater combat system[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39(1): 1-5+36.
[2]
孙玉松, 李宗吉, 练永庆. UUV鱼雷发射装置的选型设计[J]. 四川兵工学报, 2014, 35(8): 36-38+50.
[3]
段浩, 李经源. 鱼雷发射技术 [M]. 北京: 国防工业技术出版社.
[4]
李盛, 魏建峰, 曹常贞, 等. 双缆索气缸的开发与研究[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6, 36(4): 71-72+54.
LI Sheng, WEI Jian-feng, CAO Chang-zhen, et al. Research on Double Cable Pneumatic Cylinder[J]. Hydraulics Pneumatics & Seals, 2016, 36(4): 71-72+54.
[5]
张建宇, 袁航, 程栋, 等. 基于AMESim绳索式气缸弹射特性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21, 43(9): 173-176.
ZHANG Jian-yu, YUAN Hang, CHENG Dong, et al. Research on ej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pe cylinder based on AMESim[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43(9): 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