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工作设备向水中排气时,会产生较大的水下辐射噪声,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1-2]。郝宗睿等的研究表明[3-4],通过减小排入水中气泡的尺寸可以降低排气噪声。因此在排气管路末端安装排气装置,通过众多小孔,将排放气体以小直径气泡的形式排入水中,同时对排气装置进行降噪处理,是降低水下工作设备排气噪声的一条有效途径。
水下排气过程中,排气装置的噪声,可能会从排气通道以及排气装置壳体等途径向水中辐射。本文通过绘制排气装置等距离噪声强度曲线的方法,判断排气装置噪声源及其传播途径,采用微穿孔板结构消音技术、气泡型隔声板技术,对水下排气装置进行降噪处理,并通过试验方法,研究降噪技术的降噪效果。
1 排气装置及其排气噪声水下排气装置由壳体和小气泡生成器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水下工作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由排气装置下方进入壳体下腔,进入安装于排气装置内的小气泡生成器,并从小气泡生成器表面的小孔排入水中,形成直径约为0.5 mm左右的气泡,在浮力作用下排出排气装置。
为测量气体经排气装置排入水中的辐射噪声,搭建水下排气噪声测试台架(见图2),试验台架主要由气瓶、截止阀、调节阀、流量计、排气装置、水听器、浮球、信号采集设备等组成。气瓶中的气体经过管路上的调节阀,调成排气装置额定工作流量(60 m3/h)。水听器布置于排气装置斜上方1 m处。
设某辐射噪声值为基准值(记为0 dB),本文所述辐射噪声值,都为减去基准值得到的数值。排气稳定时开始测量,测得排气噪声如图3所示,排气噪声总级为48.2 dB,在800 Hz频带处幅值最大,为45.8 dB。幅值超过40 dB的带宽约为700 Hz。
针对水下排气噪声,采用微穿孔板结构消音器进行降噪,具有较好的效果[5]。由图3可知,排气噪声峰值频率为800 Hz,因此设计微穿孔板结构的共振频率f0为800 Hz。设共振频率处的吸声系数为α0,其值越高则共振频率处的吸声效果越好,本文α0取99%。根据式(1),可以算出相对声阻r为0.819。
$ {\alpha _0} = \frac{{4r}}{{{{(1 + r)}^2}}}。$ | (1) |
微穿孔板结构吸声系数在共振频率处吸声系数最大,共振频率两侧吸声系数逐渐减小,设吸声系数为50%时的频率分别为f1和f2。水下排气噪声幅值大于40 dB的频带宽度约为700 Hz,取f1和f2的差值为700 Hz,水中声速c为1 500 m/s,由式(2)可以算出穿孔板后共振腔的厚度L为0.144 m。
$ {f_2} - {f_1} = \frac{{2\pi Lf_0^2(1 + r)}}{c}。$ | (2) |
如公式(3)所示,微穿孔直径d、板厚度t、穿孔率P及共振腔的厚度L共同确定共振频率f0。微穿孔直径d和穿孔板厚度t取常用参数都为1 mm。由式(3)可以计算出穿孔率P为2.9%。
$ {f_0} = \frac{c}{{2{\text{π}} }}\sqrt {\frac{P}{{(t + 0.8d){L^{}}}}}。$ | (3) |
设计出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参数如下:微穿孔板板厚t为1 mm,穿孔直径d为1 mm,穿孔率P为2.9%,穿孔板后共振腔的厚度L为0.144 m。
微穿孔板吸声腔长度H越长,吸声效果越好,但受设备总体尺寸限制,H取为1 600 mm。消音器内排气通道直径D越小,吸声效果越好,本文设计与排气装置出口直径相同,D取为350 mm。为增加消音器吸声频带宽度,在共振腔中填充多孔型陶瓷棉,厚度为吸声腔厚度的一半72 mm。排气消音器示意图如图4所示。
水下排气过程中,整个装置内部分布着致密的气泡,如图5所示。排气装置产生的排气噪声在向外辐射的过程中,被消音器吸收的同时,还会受到排气装置内水中气泡的反射阻挡。为使气泡在上浮过程中自由扩散并在通道内均匀分布,改善气泡对噪声的反射效果,在排气装置上安装一段扩散筒。
采用图2所示的测试系统,测量安装扩散筒和消音器之后,排气装置出口斜上方1 m处的排气噪声,结果如图6所示。辐射噪声总级为44.1dB,相比增加消音器之前总声级降低了4.1dB,主要体现在800 Hz左右频带的噪声降幅较大,其他频率噪声降低幅度较小。
为进一步降低排气装置的辐射噪声,需对噪声源进行定位分析。在相同排气工况下,沿安装扩散筒和消音器之后的排气装置外侧0.5 m和1.0 m等距离线,测量等距离线上辐射噪声的分布情况,测量结果如图7所示。
结果显示,在等距离线上,排气装置本体外侧噪声级最高,其0.5 m和1.0 m等距离线上的值分别约为50.3 dB和47.3 dB。沿等距离线向上,辐射噪声逐渐减小,排气消音器外侧0.5 m和1.0 m等距离线上的辐射噪声值分别约为46.5 dB和45.8 dB,正对消音器出口处辐射噪声值分别约为44.8 dB和44.3 dB,消音器出口噪声不突出。
由此可以判断,噪声源在排气装置内,辐射噪声主要由整个排气装置的外壁向外辐射。因此需在整个排气装置的外壁上采取措施,隔断辐射噪声向外辐射。
3.2 装置隔声设计与空气中传播相比,相同频率的噪声在水中传播时,波长较长、阻尼系数较小,相对于空气中隔声措施,在水中隔声时较难建立“阻抗适配”,难以阻断噪声传播。因此,一般的隔声措施在水中隔声效果较差。唐广鑫等[6]对水下隔声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表明在水中采用气垫隔声结构进行隔声,能取得较好的隔声效果。
为增加气垫隔声结构在水中的承压能力,采用气泡型泡沫板代替气垫隔声结构中的空气腔,形成气泡型隔声板。气泡型隔声板内层和外层都为厚3 mm的橡胶板,中间层为厚30 mm的气泡型泡沫板,示意图如图8所示。
安装包裹隔声板的消音器前后排气噪声对比如图9所示。辐射噪声总级降为29.7 dB,与安装消音器之前相比辐射噪声降低了18.5 dB,可见隔声效果明显。从频带上看,全频都有降低,中高频降低幅度大于低频。
本文通过在排气管路末端安装排气装置,将水下工作设备的排放气体以小直径气泡的形式排入水中,并采用填充多孔型陶瓷棉的微穿孔板结构消音器和气泡型隔声板,对水下排气装置进行降噪处理,有效控制了排气噪声,得到以下结论:
1)填充多孔型陶瓷棉的微穿孔结构消音器,结合排气通道中气泡反射作用,可以有效阻止排气噪声通过排气通道向水中辐射;
2)通过测量并绘制等距离辐射噪声分布线的方法,可以准确判断水下排气装置的噪声源;
3)采用气泡型泡沫板填充的气泡型隔声板结构对排气装置进行隔声,在全频域内都有较好的隔声效果,总隔声量达到14.4 dB。
[1] |
张文平, 马强, 张志华, 等. 柴油机水下排气噪声的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 1994, 15(2): 52–56. ZHANG Wenping, MA Qiang, ZHANG Zhihua, et al.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submerged exhaust noise from diesel engine [J]. Chines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gineering, 1994, 15(2): 52–56. |
[2] |
MINNAERT M. XVI. On musical air-bubbles and the sounds of running water [J]. The London, Edinburgh, and Dubli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nd Journal of Science, 1933, 16(104): 235–248.
|
[3] |
郝宗睿, 王乐勤, 吴大转, 等. 水下气体喷射噪声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 31(9): 1492–1495. HAO Zongrui, WANG Leqin, WU Dazhuan, et al. Underwater nois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jet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2010, 31(9): 1492–1495. |
[4] |
郝宗睿, 王乐勤, 吴大转, 等. 喷管尺寸对水下喷气噪声特性影响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 32(6): 949–952. HAO Zongrui, WANG Leqin, WU Dazhuan, et al. Effect of nozzle size on noise levels of submerged ga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2011, 32(6): 949–952. |
[5] |
张德满, 李舜酩. 面向工程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法[J] 振动与冲击, 2011, 30(6): 130–133. ZHANG Deman, LI Shunming. Engineering-oriented design method of micro-perforated absorber structure [J].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2011, 30(6): 130–133. |
[6] |
唐广鑫, 白国锋, 刘克. 水下含气泡橡胶材料的隔声性能的仿真[J]声学技术, 2008, 27(5): 680–683. TANG Guangxin, BAI Guofeng, LIU Ke. Simulation of sound insulation capability of underwater elastomers containing cavities [J]. Technical Acoustics, 2008, 27(5): 680–6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