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科学技术  2021, Vol. 43 Issue (1): 185-189    DOI: 10.3404/j.issn.1672-7649.2021.01.035   PDF    
美国海军舰艇自防御系统发展及应用研究
邹念洋1, 李楠1, 陈忠杰1, 邱萍2     
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摘要: 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作为美国海军水面舰艇作战系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20余年先后发展出多个版本,在承担两栖舰、航母等大型水面舰的防空反导任务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提高了舰艇在现代海战中的生存能力。最新版本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具备多层次自防御能力,能够较好地配置利用武器资源,大幅缩短了目标从发现到摧毁所需的时间。本文介绍舰艇自防御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SSDS MK2的系统组成、软硬件体系架构、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对新一代舰艇自防御系统做出展望。
关键词: 舰艇自防御系统     作战系统     导弹防御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U.S. Navy′s shipborne self-defense system
ZOU Nian-yang1, LI Nan1, CHEN Zhong-jie1, QIU Ping2     
1. The 714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Beijing 100101, China;
2.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Limited, Beijing 100097, China
Abstract: The ship self-defense system (SSD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S. Navy's surface ship combat system, and several vers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The system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air defense and anti-missile tasks of large surface ships, such as amphibious ships and aircraft carriers, and improves the ship's survivability in modern naval warfare.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SSDS adopts an open architecture, has multilevel self-defense ability, can better deploy weapons resources,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target from discovery to destruc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SDS, analyzes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hardware architecture,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SDS MK2, and gives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a new generation of SSDS.
Key words: ship self-defense system     combat system     missile defense    
0 引 言

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由美国海军开发,集成了先进传感器,综合使用舰载电子战系统和硬杀伤武器设备来摧毁敌方来袭目标,具备对目标的快速发现能力、跟踪能力以及拦截能力。该系统主要装备于美国海军的两栖舰和航母等非“宙斯盾”舰上,提升了舰艇在现代海战中的生存能力。

1 发展历程 1.1 SSDS MK1研制发展

美国早期的两栖舰、航母等大型舰艇的雷达等探测设备和防空反导武器设备间相对独立,且在对反舰导弹等目标的探测和拦截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人工干预,因而当时舰艇自防御作战的自动化水平低、反应速度慢。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海军启动了“快速反应作战能力”(QRCC)计划,旨在开发一种基于软件的指挥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舰上的传感器并综合使用武器,以实现对反舰导弹的快速反应、提高多目标自动化拦截能力。该系统以“拉姆”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GMWS)、“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CIWS)、AN/SLQ-32电子战(EW)系统和光电传感器作为硬件基础进行开发,是“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的雏形。

1993年1月,美国海军通过QRCC计划,演示了用于开发SSDS的技术;1993年6月,SSDS开发成功并在“惠特贝岛”号(LSD-41)船坞登陆舰上成功进行了一次海上演示,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形成了SSDS MK1;1997年5月,美国海军在“阿希兰”号(LSD-48)船坞登陆舰上进行了SSDS的战术评估测试;1997年10月,“阿希兰”号船坞登陆舰(LSD-48)正式成为美国第1艘装备SSDS MK1系统的舰艇[1],标志着SSDS系统已获得完全作战能力。

最初的SSDS MK1系统集成了AN/SPS-49(V)对空警戒雷达、AN/SPS-67(V)对海搜索雷达、AN/SLQ-32(V)电子战系统、敌友识别防御系统(CIFFSD)、“纳尔卡”主动导弹诱饵系统、“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CIWS)和“拉姆Block0”导弹[2]

1.2 SSDS MK2研制发展

为使SSDS的探测系统、指控系统以及武器系统更好集成,大幅提升整个系统的协同作战能力,美国海军于1998 年开始研发SSDS MK2 Mod 0系统。该系统仅装备在“尼米兹”级航母“尼米兹”号(CVN-68)上。在SSDS MK1原有技术和软件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战术显示器,集成了AN/SLQ-32(V)电子战系统、AN/SPQ-9B火控雷达、“北约海麻雀”(RIM-7)导弹系统、“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CIWS)、“拉姆Block0”导弹,加入了“协同作战能力”(CEC)设备、“先进作战指挥系统”(ACDS)的部分功能,以增强系统在编队协同作战方面的能力。

2003年,美国海军开发出SSDS MK2 MOD 1系统,该系统首先装备“尼米兹”级航母“里根”号(CVN-76),后又装备于“卡尔文森”号(CVN-70)、“斯坦尼斯”号(CVN-74)等航母。SSDS MK2 MOD 1系统在原有软硬件设备基础上,集成了“拉姆Block1”导弹,并且完全集成了CEC设备、ACDS系统和战术数据链[3-5]

从2004年开始,美国海军致力于SSDS MK2 Mod2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改造工作,该系统研制成功后装备于“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SSDS MK2 MOD 2系统集成了AN/ SLY-2舰载电子战系统、AN/SPQ-9B火控雷达、“改进型海麻雀”(ESSM)导弹[6],“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CIWS),“拉姆Block1”导弹,该版本同样完全集成了CEC设备、ACDS系统和战术数据链。

之后SSDS MK2又陆续发展出MOD 3A,MOD 4B,MOD 5C和MOD 6B等版本,改进后的SSDS MK2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基于全舰计算环境并集成了先进传感器和AN/ SLY-2舰载电子战系统、“拉姆Block2”导弹、“改进型海麻雀”(ESSM)导弹以及“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CIWS)等先进武器系统。

目前SSDS MK2系统主要装备于美国海军的两栖舰和航母等非“ 宙斯盾”舰上,如表1所示。

表 1 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各版本装备情况 Tab.1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shipborne self-defense system
2 系统架构 2.1 子系统

1)核心子系统

SSDS MK2舰艇自防御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识别模块、跟踪模块与决策模块。该核心子系统基于贝叶斯置信网络理论[7],能够克服传感器与武器资源的局限和制约,能够快速、自主地实现武器资源调度[8],为SSDS MK2提供确定、可靠的策略。

2)探测系统

SSDS MK2的探测系统包括:TAS目标捕获系统、AN/SPG-60追踪火控雷达、AN/SPQ-9B 雷达以及红外传感器。

TAS目标捕获系统由1部D频段两坐标雷达,1部敌我识别器,1台UYK-20通用计算机和1部UYA-4显控台组成,能够自动探测、跟踪,敌我识别,以及进行威胁判断和目标指示,具备在严重杂波干扰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AN/SPG-60追踪火控雷达是一款X波段单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对目标进行探测、捕获与追踪,可在极端干扰环境下提供被动视觉跟踪。

AN/SPQ-9B雷达由AN/SPQ-9A雷达改进而来,是一种多波形、窄波束的X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主要有对空、对海和信标应答3种工作模式。该雷达能够独立工作,也能作为SSDS MK2的一部分工作,能够支持对岸攻击、反舰战和防空战,还可以使水面舰艇很好地探测和跟踪掠海高速飞行、小雷达散射截面反舰导弹,该雷达一次扫描可提供多个目标实时高分辨率目标信息。

3)指控系统

SSDS MK2采用先进作战指挥系统ACDS,用来搜集、处理海战的战术情报数据、指挥海上战斗行动,其从原NTDS 海军战术数据系统改进而来,采用了新的硬件设备,更换了比NTDS 更高级的计算机程序。

4)武器系统

SSDS MK2的武器系统包括:AN/SLQ-32(V)电子战系统或AN/ SLY-2舰载电子战系统、“北约海麻雀”导弹系统或“改进型海麻雀”导弹系统、“拉姆Block0/1/2”导弹,以及“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表 2 SSDS MK2舰艇自防御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及特点 Tab.2 Subsyste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SDS MK2
2.2 软硬件架构

1)硬件配置

SSDS MK2的硬件体系按功能可以分为探测设备、控制设备和交战设备。探测设备包括:TAS目标捕获雷达、AN/SPQ-9B 雷达、AN/SPG-60追踪火控雷达以及红外传感器;控制设备包括:传感器和武器监控工作站、CEC定向天线;交战设备包括:“北约海麻雀”导弹系统或“改进型海麻雀”导弹系统以及“拉姆Block0/1/2”导弹;其中,“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与AN/SLQ-32(V)电子战系统或AN/ SLY-2舰载电子战系统既是探测设备又是交战设备。所有设备通过FDDI/ SAFENET光纤局域网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图 1 SSDS MK2舰艇自防御系统硬件体系结构示意图 Fig. 1 SSDS MK2 hardware architecture

1)软件配置

SSDS MK2的软件体系主要由接口层和核心层构成。接口层中,指挥控制组的传感器监督员、战术执行官和武器监督员,以及战斗部队战术训练系统(BFTT)通过接入软件体系的AN/SYQ-20控制台进行指挥控制;核心层围绕通用基础设施,包括:传感器协调控制、系统控制管理、武器指挥控制、布局命令控制,以及校准、目标识别、航迹更新和复合航迹管理。

图 2 SSDS MK2舰艇自防御系统的多层次自防御能力示意图 Fig. 2 Multilevel self-defense ability of SSDS MK2
3 技术特点 3.1 采用开放式体系架构

SSDS MK2的开放式体系架构基于Intel x86平台,采用Lynx操作系统。开放架构为系统增添了更多的灵活性,使系统具备高可扩展性、高易用性以及高容错性,方便将新的传感器、武器装备纳入到系统中。

开放式体系架构的应用程序内核包括:系统跟踪管理器、系统跟踪ID、决策辅助工具,以及决策参与、武器调度和空中交通管制;该架构的常见应用程序服务包括:提供数据记录、导航与定位、地图生成器、图形库、报警管理器、显示数据服务器、显示过滤器和本地跟踪服务器;该架构的常见技术服务包括:提供持久性数据、数据提取、错误日志、消息工厂、节点管理、作用裁定,以及特定通信服务映射客户端、tcl/tk语言翻译等;该架构的中间件服务包括:提供标准时间码、网络时间协议、本地资源管理器、授时服务和数据分发服务(DDS)。

3.2 多层次自防御能力

针对不同范围、不同高度内的目标,SSDS MK2的电子对抗系统、诱骗系统、武器系统等各系统之间通过“高、中、低”搭配的方式进行组合,可有效拦截和摧毁来袭的飞机和反舰导弹,大幅缩短从探测、识别、跟踪到拦截和摧毁目标的时间。拦截范围“由近至远”依次为:“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拉姆Block0/1/2”导弹、“北约海麻雀”导弹系统或“改进型海麻雀”导弹系统、诱饵发射系统以及AN/SLQ-32(V)电子战系统或AN/ SLY-2舰载电子战系统。

“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拦截1.5 km范围内反舰导弹、小型飞行器,以及摧毁水面水雷等;“拉姆Block0/1/2”导弹主要用于拦截9 km范围内的低空飞机、直升机及反舰导弹;“北约海麻雀”导弹系统主要用于拦截1~22 km范围内,飞行高度在150~3000 m的战斗机、直升机和反舰导弹;“改进型海麻雀”导弹系统可拦截技术先进的高速、低雷达截面的机动型反舰导弹,最大射程达30~50 km;SSDS MK2的多个诱饵发射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干扰技术,舰艇在受到敌方雷达或红外设备的探测和跟踪时可发射箔条诱饵弹、有源诱饵弹以及红外诱饵弹,从而提高其生存能力;AN/SLQ-32(V)电子战系统或AN/ SLY-2舰载电子战系统利用引诱、干扰、欺骗等电子战手段,分散敌方反舰导弹等目标的注意力,使其无法命中己方舰艇。

4 未来发展

自2011财年起,美国海军已开始研发SSDS MK2 ACB-16/TI-16新一代舰艇自防御系统,以更好地协调现有的防御武器和诱饵系统,使其更好地与其他平台进行整合。

新系统的硬件设备将得到升级,武器系统方面将集成SEWIP Block2舰载电子战系统、自动雷达指示诱饵发射装置、“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CIWS)和AN/SPS-48G雷达系统,还将与MH-60R直升机集成;在互操作性方面,Link-16数据链的互操作性将得到提升,还将增加与新的“敌我识别”(IFF) Mode 5/S问讯系统的互操作性、与F-35“闪电-Ⅱ”联合攻击战斗机的互操作性;此外,全舰训练能力将得到提升,新系统可通过其包含的“综合海上网络和企业服务系统”(CANES)与“海军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M)交换数据。

5 结 语

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由美国海军开发,主要装备于美国海军的两栖舰和航母等非“宙斯盾”舰上,用于拦截低空飞机、直升机及反舰导弹等敌方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该系统的发展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的SSDS MK1系统具备对反舰导弹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多目标自动化拦截能力;第2阶段的SSDS MK2 系统前后发展出多个版本,最新版本的SSDS MK2 MOD 6B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具备多层次自防御能力,大幅缩短了从探测、识别、跟踪到拦截和摧毁目标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舰艇在现代海战中的生存能力。目前美国海军已开始研发新一代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 MK2 ACB-16/TI-16,未来该系统将更科学地协调利用武器资源,更好地与其他平台进行整合。

参考文献
[1]
John Pike. MK-1 ship self defense system[EB/OL]. https://fas.org/man/dod-101/sys/ship/weaps/mk-1.html, 1999-11-26.
[2]
詹广平, 黄玉清. 舰艇自防御系统浅析[J]. 舰船电子工程, 2010, 30(7): 4-7.
ZHAN Guang-ping, HUANG Yu-qing. A survey of ship self-defense system[J]. 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0, 30(7): 4-7. DOI:10.3969/j.issn.1627-9730.2010.07.002
[3]
[4]
王达, 左艳君, 郭俊. 美国海军新一代水面舰艇作战系统体系架构[J].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8, 40(1): 132-140.
WANG Da, ZUO Yan-jun, GUO Jun. New generation surface warship combat system of the us navy system architecture[J]. Command Control & Simulation, 2018, 40(1): 132-140. DOI:10.3969/j.issn.1673-3819.2018.01.026
[5]
石剑琛. 美国海军航母作战系统发展及展望[J]. 舰船科学技术, 2012, 34(4): 132-135+139.
SHI Jian-che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US navy carrier combat system[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34(4): 132-135+139.
[6]
刘尚富, 胡辉, 蔡昱明. 美国海军舰载自卫防御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J]. 舰船电子工程, 2018, 38(11): 5-7+52.
LIU Shang-fu, HU Hui, CAI Yu-m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us navy ship-borne self-defense system[J]. 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8, 38(11): 5-7+52. DOI:10.3969/j.issn.1672-9730.2018.11.002
[7]
黄勇. 国外两栖舰作战系统特点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 2016, 36(2): 16-20.
HUANG Yong.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road amphibious ship combat system[J]. 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6, 36(2): 16-20. DOI:10.3969/j.issn.1672-9730.2016.02.005
[8]
徐声海. 软硬武器结合在舰艇自防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舰船电子对抗, 2014, 37(2): 13-18.
XU Sheng-hai.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soft weapon and hard weapon combination to the shipboard self-defense system[J]. Sh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2014, 37(2): 13-18. DOI:10.3969/j.issn.1673-9167.2014.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