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The 714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Beijing 100101
1)美军“指挥链”
不同于我军作战指挥体系,美军不存在“领导指挥体制”或“作战指挥体制”,与之类比的作战指挥体系被称为“指挥链”。目前,美军的作战指挥体系可由2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行政指挥链”,即领导管理体制(军政系统),基本主线是“总统、国防部长—军种部长(军种参谋长)—军种部队”,其主要职责是领导管理机关/部队、军种/军种联合训练、后勤保障等。
第二部分是“作战指挥链”,即作战指挥体制(军令系统),基本主线是“总统、国防部长(通过参联会主席)—联合作战司令部—作战部队”,其主要职责是指挥、控制、协调作战部队、联合训练等。
2)美军“作战指挥链”
美军针对现代战争爆发突然、作战强度大、作战节奏快等特点,设计了高效、集中、扁平化的3大层级“作战指挥链”,即最高指挥当局—联合作战司令部—军种组成司令部,其中第2层级是“作战指挥链”全链的核心及衔接,如图1所示。
第1层级最高指挥当局属于“作战指挥链”全链的最高层级,由总统和国防部长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战略决策。此外,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就国家安全问题向总统提供咨询;参联会主要职责向总统和国防部长提供军事咨询,其中参联会主席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长首席军事顾问,拥有武装力量最高军衔,但没有作战指挥权。
第2层级联合作战司令部属于“作战指挥链”的组织层级,由3大职能司令部和6大地区司令部构成,主要职责是战役指挥,军种集成组织、战备等。战时,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通过参联会主席领受最高指挥当局的命令,全权指挥相应战区内的作战部队。
第3层级军种组成司令部是“作战指挥链”的执行层,由军种组成司令部、下属联合作战司令部、临时/常设联合特遣队等组成,主要职责是提供作战部队,执行作战计划,遂行作战任务。
其中,军种组成司令部,包括太平洋舰队、太平洋空军司令部、海军陆战队部队司令部、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等;下属联合作战司令部,包括网络司令部、驻日/韩司令部等,其是联合作战司令部下辖的职能/地区司令部;临时/常设联合特遣队,如第519、第510联合特遣队等,其是联合作战司令部使用的临时/常设性联合特遣队。
美海军陆战队设置了3个部队级司令部负责作战指挥的执行,即美海军陆战队太平洋部队司令部、美海军陆战队部队司令部、美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其中,美海军陆战队太平洋部队司令部司令是美太平洋司令部的成员,负责提供第1、第3陆战队远征部队、装备及相关资源;美海军陆战队部队司令部负责指挥控制第2陆战队远征部队;美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是美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成员,负责提供相应下属特种作战部队、装备及资源。
具体作战执行上,海军陆战队作战人员及装备由美海军舰船负责输送到作战地域,遂行两栖作战任务,直到部队推进至内陆,指挥权才交由相关陆/空军负责。
3 从海湾战争看美军“作战指挥链”1986年,美军对其指挥体制做出了重大调整,在新的指挥体制下,对外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要数“海湾战争”了,因此“海湾战争”是揭示美军“作战指挥链”的最佳战例。
在战争中,美军体现出指控关系明确,运行机制流畅,具体来说其作战指挥链可分为4个运行流程。
1)拟定“90–1002”作战计划
美军1990年初就制定了“90–1002”作战计划,并于同年7月举行了“内部观察90”军事演习,对战术方案、后勤保障等进行了全面检验。这也保证了在战争爆发后,美军得以迅速部署数十万作战人员及数百万吨作战物资。
2)确定“沙漠盾牌/风暴”作战计划
1990年8月2日,伊军侵占科威特后,美中央司令部当日就向国防部长、参联会等提交了2套作战方案。即第1方案:对伊进行有限空袭,迫使伊军撤出科威特;第2方案(“90–1002”作战计划):动员20~25万部队,遏制伊军进攻,并伺机展开攻势,将伊军赶出科威特。4日,总统批准第2方案,并正式命名为“沙漠盾牌”作战方案。7日,美军制定了“沙漠风暴”作战计划,形成由海上、空中、地面,以及欺骗和后勤等作战计划组成的作战方案。12月19日,美国防部长审查作战方案,向总统汇报,并获批准。至此,作战计划制定完毕。
3)发布作战命令
总统批准作战计划后,参联会主席向中央司令部传达作战命令,明确各级指挥关系,指定中央司令部负责指挥战区内所有地面、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的战斗。
4)实施战役行动
中央司令部按照指挥权限和军种构成,组建了涉及海、陆、空、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部队在内的5个司令部,并按任务形式下达命令,只规定任务类型和时间,充分调动下级指挥官的积极性。
经过42天的作战行动,美军主导的多国部队重创伊军,并使其从科威特撤军。该场战争展示了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特点,对部队作战指挥、军队建设等带来了诸多启示。
[1] |
KRULAK V H. First to fight: an inside view of the US Marine Corps[M].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3.
|
[2] |
ARCHER E M. The power of gendered stereotypes in the US Marine Corps[J]. Armed Forces & Society, 2013, 39(2): 359-391. |
[3] |
CORPS US M, Navy US combat and operational stress control[J]. 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 US Department of the Navy, 2010.
|
[4] |
CORPS US M. Marine Corps Operations[J]. MCDP1, 2001. |
[5] |
NAGL J A, AMOS J F, SEWALL S, et al. The US Army/Marine Corps counterinsurgency field manual[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
[6] |
WELLS T S, LEARDMANN C A, FORTUNA S O,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depression following combat deployment in support of the wars in Iraq and Afghanistan[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ilc Health, 2010, 100(1): 90-99. DOI:10.2105/AJPH.2008.155432 |
[7] |
赵诗玥, 吴艳梅. 美国海军陆战队网络作战指挥控制研究[J]. 装备学院学报, 2012, 23(6): 132-136. ZHAO Shiyue, WU Yanmei. Study on the command and control of marine cops network operations[J]. Journey of Academy of Equipment, 2012, 23(6): 132-136. DOI:10.3783/j.issn.2095-3828.2012.06.030 |
[8] |
牛承猛, 陆建功, 肖石忠. 美国海军陆战队2025年构想[J]. 外国军事学术, 2008(11): 7-9. NIU Chengmeng, LU Jiangong, XIAO Shizhong. Marine Corps vision and strategy 2025[J]. World Military Review, 2008(11): 7-9. |
[9] |
张国斌.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突击行动[J]. 国外坦克, 2017(12). ZHANG Guobin. Amphibious assault of US Marine Corps[J]. Foreign Tank, 2017(12). |
[10] |
吴强, 王润典. 美军两栖作战新变化—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模式转型[J]. 军事文摘, 2015(3): 37-40. WU Qiang, WANG Rundian. A new change in amphibious operations—the transformation of US Marine Corps combat mode[J]. Military Digest, 2015(3): 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