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标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必须遵守的一系列技术及管理规定,约束和规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军工制造业各行业编制了多项IT标准,涉及基础、信息分类与编码、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仿真与试验、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集成、支撑环境、信息技术安全等方面[1]。
智慧院所是基于知识构筑的智慧化组织,其核心是知识的重用、知识推动与知识共享[2]。智慧院所是基于知识工程,将传统设计制造数字化、管理信息化进行深度集成。
在国家战略引领和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动下,军工各科研机构正在加速推进智慧院所建设,IT标准是智慧院所建设的基础保障,是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本文结合智慧院所建设需求以及当前现有的信息化基础,经过多次调研、认真分析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IT标准建设思路,梳理了IT标准体系框架和具体内容。
1 IT标准在智慧院所建设中的作用 1.1 规范信息化工作流程,管理更加科学。信息化工作涉及范围较广,从环节上来看,涉及信息化规划、建设、运营;从建设内容来看,涉及机房、网络、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还涉及组织机构、采购与外包、招投标、供应商管理、信息化水平评价、运行维护等等。智慧院所建设过程中,上述涉及的方方面都需要建立或优化相应工作流程,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减少重复工作,保证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促进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1.2 建立信息交换桥梁和纽带,沟通更加顺畅。业务之间的沟通、技术之间的沟通,以及业务与技术间的沟通在信息化项目推进中至关重要,统一标准是沟通的前提,是桥梁和纽带。通过统一的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业务需求才能准确地转化为信息化功能,信息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才能得到保证,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业务工作。
1.3 统一操作标准,保障智慧院所建设质量。智慧院所建设需要统一的流程和操作规范来约束,特别是对于智慧院所建设中相关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更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管理标准,规范从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实施和操作等具体行为,保证信息化建设达到预期建设目标,提高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质量。
2 IT标准建设需求分析 2.1 IT标准建设现状以课题研究、咨询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虽然服务于军工制造业,但不进行研发设计、也不生产制造,早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且各系统基本独立运行。由于信息化起步较晚,管理基础落后,信息系统的需求不旺盛,相关流程及标准也未建立起来。
在推进智慧院所建设过程中,应用系统及平台的建设需求井喷式爆发,使得研究所认识到标准规范建设的重要性,并已着手开始编制应用集成标准、数据编码标准,建立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应用系统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标准。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未开展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整体规划,标准体系的建立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2.2 IT建设对标准体系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研究所的快速发展,在“一流智库与一流产业”发展目标的牵引下,在智慧院所建设需求的推动下,研究辅助分析工具、知识管理平台等业务系统,以及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急速扩展,信息化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亟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标准,以规范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健康发展。同一时期内多项标准并行编制的现象层出不穷。
在多个应用系统同步开展建设的环境下,特别是在辅助研究工具、知识管理平台、业务工作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信息化需求下,更加需要亟需建立一套分类科学、层次分明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也是促进研究所工作模式向智慧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3 IT标准体系建设思路 3.1 基本原则以实用性、可扩展性和融合性为基本原则,不贪大求全。
1)实用性:列入体系框架内的标准首先是研究所在开展智慧院所建设必需的、急需的标准;以数据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为主,先把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搭起来。
2)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所管理水平的提升,尽可能多地采用开放式的标准,为今后标准体系的扩展和动态管理留有余地。
3)融合性: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统一标准基础上进行编制。同时要与所内业务及管理现状紧密融合,与业务相互促进。
3.2 建设过程从信息化工作内容、信息化过程等角度,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并重点思考满足业务需求,易于操作;能够指导和约束信息化建设、服务于业务的同时,又能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促进业务发展;多项标准之间,标准与现行其他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等。综合上述考虑,梳理IT标准化建立思路与过程:
1)梳理信息化标准框架
从IT标准体系从内容角度看可以分为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两大类,IT管理标准是从IT治理细化而来,IT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架构落地的保障,企业架构是标准体系制定的指引。由此,分析得出IT标准体系框架的管理标准,包括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运维服务管理规范、IT设备采购管理等等。技术标准应包含基础标准,如分类及编码标准、数据标准等;技术标准,如技术平台和工具标准、各应用系统接口标准、产品选型标准、业务流程标准等等。
2)整理现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
遵循成熟性、适用性原则,即采用已发布的现有较成熟的标准化组织或商业标准组织建立的,并已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检验而证明有效的标准和规范。因此,需对现行信息化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并在编制信息化标准时尽可能地采用既有标准和规范,同时在编制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是需认真梳理流程,并与正在运行的安全保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等进行结合,尽量引用和完善已有制度,避免与现行制度发生冲突和相违背的情况。
3)建立以业务部门为主体的工作组
建立标准化工作组,由信息化管理部门、信息化技术部门以及业务部门组成,共同找出关键缺失与无效的标准或制度,明确未来框架范围,确定工作内容,制定工作计划。由于标准规范重在应用中完善与优化,按照“谁应用谁负责”的原则,确定信息化标准编写责任单位与责任人。
4)确定标准编制与优化流程
在标准编制前,明确标准编写格式、审定、报批、审查、实施等流程,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宣贯,对重要标准制度进行实施验证,确保制度科学、可行;在标准发布、试行或正式实施期间,建立反馈信息机制并不断改进,完善IT标准滚动更新机制。
4 IT标准体系框架通过对研究所IT相关业务过程的反复梳理、总结形成的IT标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该标准体系中1~4项,即基础标准、基础设施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属于IT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属于IT管理标准。
4.1 基础标准术语符号标准:统一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词汇,可采纳成熟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进行区分、归类及编码;
数据元标准:包括数据元的命名、标识(编码)等标准;
数据交换标准:定义数据共享与集成相关的技术标准;
主数据标准:对各个应用系统间共享的、在业务活动中相对稳定的数据进行识别、维护与评价。
4.2 基础设施标准信息机房标准:机房物理环境相关建设标准(可引用国家标准),以及相关运行管理标准;
网络与通讯设备标准:相关设备技术参数与选型要求;
硬件设备标准:对服务器、存储、桌面终端等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基础软件标准:包括软件开发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及中间件技术要求及选型标准。
4.3 应用标准应用系统文档编制规范:引用现行标准,规范应用系统开发各个阶段文档编制;
应用系统开发规范:规定应用系统开发过程、质量、变更等内容;
应用系统界面设计规范:明确界面设计标准,如字体、字号、字间距等内容;
应用系统测试规范:规定应用系统测试方法、过程与准则;
应用系统验收规范:规定应用系统验收流程、验收标准及验收材料;
应用系统集成规范:以集成平台(ESB)为基础,对系统间集成的标准和流程进行规范,使系统的集成有序、可控;
应用系统部署规范:规定应用系统上线准备、上线运行及部署等要求。
应用标准中除了上述关于系统开发的过程进行约束和规范外,考虑到知识管理将是贯穿各项业务的核心工作平台,将重点对知识管理平台的应用、平台中数据的产生、传递、使用建立标准制度。
4.4 信息安全标准物理安全标准:主要从物理角度阐述安全的保障标准,包含设备安全、机房的安全技术要求等;
网络安全标准:主要包含与信息网络及通讯设施安全有关的标准与规范;
基础平台安全标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和防病毒等方面的标准与规范;
应用系统安全标准:主要包括应用系统的安全机制与安全模型标准;
数据安全标准:主要包括防止对信息的非法访问、修改和破坏以及数据加密、备份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与规范。
4.5 管理制度信息化工作管理规范:明确信息化的定位、职责等。
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规定项目管理的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要点。
信息化运维管理规范:规定运维工作流程及操作规程。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制定管理制度,明确机房、网络、信息系统、信息化设备的管理、使用等各项规定和要求。
5 结 语随着智慧院所的建设持续深入推进,IT标准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其在信息化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需要高度重视。同时标准体系是一个持续完善、动态更新的过程,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制度,在体系框架的指导下,通过信息化工作实践,持续落实、修订、细化、优化相关标准规范,持续提高IT标准化水平,提升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实际效益。
[1] |
彭艳萍, 王东. 大力推进军工制造业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J]. 装备环境工程, 2006(4): 87-90. |
[2] |
宁振波. 智能制造新概念: 智慧院所解读. [EB/OL]. http://www.imchina.net.cn/2017.8.10.
|
[3] |
崔轩辉, 何小松.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研究初探[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9): 101-104. |
[4] |
郑朔昉, 曹平, 夏晓理. 军工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创新策略[J]. 中国标准化, 2010(11): 32-36. DOI:10.3969/j.issn.1002-5944.2010.11.009 |
[5] |
卢宏. 浅谈制造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J]. 管理信息化, 2014(3): 23-25.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3.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