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产业涵盖多种市场和产品,而科技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市场和机会层出不穷,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针对新产业和产品的策划方向能够在技术发展的轨迹中做出合理的探索,则会事半功倍。本文以 3 种技术发展趋势为出发点探索新市场的切入点,期望在不断地市场实践中能够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会。
1 值得关注的技术趋势2015 年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提及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科技趋势,由于每一种技术的都具有其自身特定的属性,比如计算机科技的数字信息易于被复制,这些属性会使得科技沿着一定的轨迹发展,这种发展趋势被称之为“必然”。在未来20-30年间,科技的发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必然的趋势,这些趋势是由通信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基础事物,而且不论在什么样的语言、地理位置和本地文化背景下,科技发展的趋势都将必然会发生[1]。
对于信息技术市场来说,科技的进步来自多种推动力,本文认为和信息技术市场关联度最大的 3 种不同的推动力为:重混、使用和互动,尽管这些推动力将对多种领域和学科造成深远影响,包括农业、医疗、金融、媒体、化学、化工等,但在新的信息技术的主导下不同的市场在推动力的作用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更为独特的新市场,这些新市场将共同塑造未来的产业形态,并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出行、社交、娱乐、消费等各个层面。
第 1 类趋势:重混
重混是对现有技术和市场的重新排列和再利用,大多数新的市场机会并非依靠新技术的产生和使用,而是将已有的资源经过有机整合从而挖掘出更大的价值。当下互联网中可获取的信息和素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各种资源的可互换性和组合的多样性降低了信息科技的交叉混合成本,一个好的市场契机可能来源于 2 段完全不同类别信息的碰撞,由此而展开全新的思考并逐渐完善成为全新的市场机会。
第 2 类趋势:使用
亚马逊曾推出提供众包服务的平台 MechanicalTurk(Beta 版),企业用户针对的是那些需要以数美分起价外包简单计算任务的公司,而个人用户将通过完成某项工作获得小额的报酬;美国运通、GE、惠而浦等大型企业,除了依靠自己的研发团队,还通过互联网向 3 000 名 MBA 求救,以解决公司的策略难题。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实体物质的所有权越来越淡化,而使用权则处于更加优先的地位,这种变化将形成新的产业和市场机会。
互联网的的特征之一是能够以极低成本获取并传递信息,因此各类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得以被按需使用,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运用到很多领域中,同时也会催生新的服务形式,比如知识服务和众包服务[2]。目前“使用”的规模、资源的获取的程度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我们可以以今天所做的事情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升资源使用效率,通过更加智能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或更加合理的使用模式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
第 3 类趋势:共享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推动的共享经济模式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共享意味着权利的消解,即没有核心和等级制度[3]。当某一个体为实现一个更大目标时,多个个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尤为重要,集体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贡献者个人力量之和,群体层面的“协同”将促进个体更好更快的完成目标,因为整体优于部分之和。
任何可以被共享的事物,如思想、金钱和时间,甚至隐私如情绪和健康状况等都可以在适当的条件和适当的回报下被共享,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的共享模式的产生,任何可以被共享的事物都能以我们今天尚未实现的全新方式被更好、更快、更便利、更长久地共享,由此而实现全新的合作模式和产业。
以上概括了 3 种科技发展趋势,这三股趋势性力量在技术发展的驱动下将不可避免。如今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模式和科技趋势探索今后的市场方向,想象若干年后不可思议的产品和服务,然而真正具有颠覆性的朝阳产业现在依然没有出现。如果我们善于利用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大胆地去探索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产品形态,那么新的市场雏形就会慢慢出现。
2 新市场的切入方法对新市场的探索即是市场调研和对市场资料整理分析的过程,只有和市场的深度互动中才能触发灵感,为产品策划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能有利于准确的市场定位,更好的将客户的需求精准地对接到解决方案中,增强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差异化能力。
2.1 跨领域的技术融合市场目前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技术的交叉与融合会越来越明显。不论是“工业 4.0”还是“中国制造 2025”,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方向不会仅仅依赖于一两类学科或某种单一技术,而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
在医疗行业中,可穿戴设备逐渐推开后,移动医疗以及健康管理成为一个全新的交叉行业,移动医疗通过 M2M(Machine to Machine)模式改善医患信息不对称,将从本质上提升医疗的效率和质量,改变我们的消费习惯。同时相关的医疗器械制造、移动通信、医疗服务等众多产业都将活跃其中,不论是创新者、创业者还是消费者,都对移动医疗和健康保持极高的关注度;同样地,以汽车行业为例,其行业增速目前处于略低的发展水平,在中国市场中的年增长率依然是个位数,同比欧美市场增速也不高。但是,随着车载互联网和汽车智能化行业占个人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行业便密不可分并逐步形成了交叉,因此车联网行业成为了市场热点和风口。
技术融合的趋势决定了战略型新兴产业必然不会孤立地发展,而是既要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革新,又要有利于未来新兴产业的培育。同时,战略型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战略型新兴产业内部之间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行业间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各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4]。
2.2 实体类产品向服务类产品的过渡通常的观点认为产品=实体+服务,实体产品具有天然的稳定性,一般通过产品质量水平、功能特色、式样和包装等方面体现自身价值。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获得产品本身,而是为了获得能满足某种需要的效用或利益(奢侈品也是如此)[5],如果将满足某种需求的效用或利益从实体产品中抽离,则可以形成独立的服务类产品,此类产品相对于实体产品具备众多差异化特征。
首先,“服务”是无形的产品,无法具体感受到产品的物理特征,因此服务类产品不可存储和运输,这就促使我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从以前的“拥有你所购买的”转向“享受你所订阅的”。一旦订阅某项“服务”,消费者就和供应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消费者在使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产品的特性,并向供应商及时提供反馈;供应商从反馈的信息中不断迭代,从而改善服务的品质,这种快速双向的互动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是实体类产品无法相比拟的。因此从本质上讲,服务类产品是对需求方的一种承诺。
其次,服务类产品是实时按需满足消费者。服务提供商将需求和分散的资源统一协调并统筹分配,通过线下或者线上渠道可以即时展开服务,当需求被满足后,服务提供商可以快速回收服务资源,需求方也不会产生类似于固定资产的投入、维护等不便之处。
即时按需服务由于资源配置十分灵活,因此在面对多样化的需求时其产品形态上也多于实体产品。比如,云计算以网络化的方式组织和聚合计算与通信资源,以虚拟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可以缩减或扩展规模的计算资源,并通过管理、调度与整合分布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以统一的界面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增加了用户对于计算系统的规划、购置、占有和使用的灵活性。在云计算中,用户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不再是计算资源本身,而是他所能获得的服务。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是云计算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多样的服务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提升了社会资源的运转效率,按需服务必将会成为一股清流。
最后,服务类产品的发展趋势是云化。云化的核心是动态分布的(也即去中心化),它的工作方式是以超链接的形式访问大量分散的后备储存,以达到共享的目的,比如电影、音乐和电子文档等资源的云端存储和备份,各类客户端均可以实时访问。而更深程度的共享如云端工具催生了协同的工作方式,一份PPT可以让不同时区的人们协同完成制作。可以预见的是,云端服务能力越强大,我们拥有的实体产品就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6]。
以上分析了服务类产品的特征和趋势,无形的服务在市场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如果将服务的思维融合到研发和销售实体产品的过程中,那么新的市场思路和营销模式可能会越来越多。
2.3 更加开放的市场合作和共享 2.3.1 横向市场的广泛接触横向市场的营销是产品策划的一个重点方向,很多企业通过横向市场的探索,迅速将不同的产品和应用场景结合起来,从而开发出了新的产品和市场,并在获取高额利润回报的同时,成为了新的市场的领导者。华为任正非在 2017 年消费者 BG 年度大会上指出不要盲目创新,而是要向 OPPO/Vivo 学习,这一事实说明在消费者终端市场开拓方面,OPPO/Vivo 有着独到之处,其市场定位和功能定位既避免了和巨头的直面竞争,又在新的领域获得了利润。
横向市场的另一方面意义是探索基于新场景的解决方案,通过调研相邻产业中的厂商,如红外热成像、气体传感等技术方案,逐步了解友商的技术特性和市场思路,通过长期的市场储备形成某一方向的思路,以此作为市场的抓手、重点突破。
2.3.2 新媒体窗口的尝试新媒体营销并非特指微信、微博等媒体,而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推广方式,如病毒营销、事件营销、口碑营销、饥饿营销等不同的传播方式,微信、微博或者论坛仅仅只是传播渠道之一而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通过构建以行业知识分享互动为主题的内容运营和把客户转化为朋友,从而渐渐形成社群[7]。低成本的社群运营作为市场的窗口在提供知识服务的同时不断扩大影响力,在此基础之上可以考量如何通过社群吸引新技术、转化新产品或对外做服务,多种形态的服务产品可以灵活应用。
2.3.3 平台经济模式的思考如今“平台”一词已被泛化使用,而且互联网的平台已经从最早的双边模式演变为多边模式,更多的利益相关主体能够通过平台共享资源和收益。对于大型科研类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整合服务的方式为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和高校研究人员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服务类型为产品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两大类。其中,产品技术服务可聚集本地优质技术资源完成技术验证、方案评审、产品打样、实验室认证等,对于前景广阔的项目还可以通过技术参股等方式,共同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中;管理服务可通过项目联合申报、知识产权转让、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训宣传等形式展开。
以上是平台经济模式的一点思考,仅为抛砖引玉,旨在全方位探索产业发展思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3 典型案例以上从“重混”、“使用”和“共享”3个方面展开分析了 3 类新的市场切入点和产品设计思路,下面分享部分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市场方向,这些方向既是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也是伴随着科技发展趋势而发生的必然结果。
3.1 船舶建造人员综合管理系统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也是企业必须重视和做好的工作。然而在实际船舶建造工作过程中,由于现场环境比较特殊,舰船内部构造复杂,金属结构造成的内部通信困难和信息化程度低等原因,提升了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难度,对人员安全问题埋下隐患,同时也导致现场人员工作效率低,施工场地混乱。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舶建造人员综合管理系统旨在提高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人员定位、施工区域监管等功能,从而实现对该区域全面、精准的监视、管理和控制。针对船舶建造现场特定区域内的安全管理需求,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无线定位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三维控制显示技术、生理测量传感技术、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等多种信息科技的综合集成应用,该系统能够方便、直观、全方位对管理区域内部的人员进行授权,实现人员信息的实时识别和定位管理,能够及时发现该区域内部发生的异常状况,发布告警信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
3.2 水下蓝绿光通信技术蓝绿光通信是激光通信的一种,采用光波波长为 450~570 nm的蓝绿光束,介于蓝光和绿光之间。由于海水对蓝绿波段的可见光吸收损耗极小,因此蓝绿光通过海水时,不仅穿透能力强,而且方向性极好,是在深海中传输信息的通信重要方式之一,另外还应用于探雷、测深等领域。
蓝绿光的工作波段是海洋中光传播的窗口,采用蓝绿光通信,就可能与全球海洋中活动的潜艇建立起通信通道。这样,通信时潜艇完全可以不用浮出水面而在巡航深度或更深的海水中用自身壳体上的接收器抄收报文,丝毫不影响潜艇的活动,也不会暴露目标。
水下蓝绿光通信技术还可用于水下勘探和测量,以飞机为平台的机载蓝绿光测深系统用于测深、绘制海底地貌图,该技术在水文测绘应用中速度更快、测绘精度高,避免了复杂的声波回声测深技术在测量精度、测量点密度难以达到目前国际水文测绘的精度的困难,是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激光通信技术。
3.3 工业以太网产品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控制领域对网络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太网正逐步进入工业控制领域,形成新型的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所以,工业以太网通信要求要有足够的高实时性、高可靠性、抗干扰、抗网络故障、抗截取、抗伪造性能,保证高质量的控制数据通信。
与普通的以太网相比,工业以太网需要解决开放性、实时性、同步性、可靠性、抗干扰性及安全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工业自动化厂商不同于普通IT厂商能为工业用户带去更大价值的地方[8]。传统的以太网(Ethernet)并不是为工业应用而设计的,没有考虑工业现场环境的适应性需要,而工业现场的机械、气候、尘埃等条件非常恶劣,因此对设备的工业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某些高危领域的应用甚至是极端苛刻的。
工业以太网交换网络就是在商用以太网交换标准(ISO/IEC8802-3 标准)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适应不同工业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高可靠性数据交换设备。继 10 Mbps 以太网成功运行之后,具有交换功能,全双工和自适应的 100 Mbps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符合 IEEE 802.3u 的标准)也已成功运行多年。
随着工业 4.0 的发展,国内的制造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对工业环境中的数据传输问题也会越来越重视,现在已经有大量的配套产品在使用中,如工业以太网 HUB,工业以太网防火墙产,工业以太网关,以太网转 RS232/RS485 设备,以太网 A/D 模块,以太网 D/A 模块,以太网 AI 模块,以太网 AO 模块,以太网 DI 模块,以太网 DO 模块及复合功能模块。
目前以太网还只适合于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信息层应用。以太网是 Byte 级网络,只能部分代替现场总线作用,而将以太网用于现场 I/O 级,这是目前工控领域的热点之一。
4 结 语信息技术市场的拓展很难一蹴而就,新产业和产品的策划不但要靠市场嗅觉,还要遵循市场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漫无边际的奇思妙想和头脑风暴固然能够启发思路,但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方向,真正能够落地形成规模的产业和产品一定是市场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的结果,技术的发展使得多数市场需求能够被充分满足甚至产生“过适”,而大量潜在的需求并未被发掘,如果沿着技术进步的方向顺藤摸瓜,帮助市场创造需求并发力于一点则不失为上策。
[1] | 凯文•凯利. 必然[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5. 12–15. |
[2] |
孙薇. 浅析网络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理论的主要特征[J]. 经济生活文摘月刊, 2013 (1): 217–217.
SUN Wei. Analysis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network econom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y[J]. Digest of Economic life, 2013 (1): 217–217. |
[3] | 杨学成. 蝶变: 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5: 128–169 |
[4] |
李东华.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2 (4): 93–98.
LI Dong-hu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J]. Journa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2012 (4): 93–98. |
[5] |
王蓉.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 机械设计, 2014 (4): 126–128.
WANG Rong. Research on humanized design of service products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Internet[J]. Design of Machine, 2014 (4): 126–128. |
[6] |
赵树良. 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开放式创新与资源共享模式研究[C]//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267–278.
ZHAO Shu-liang. Research on regional open innov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model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C]//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ina, 2016: 267–278. |
[7] | 智军. 社群运营[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169–176. |
[8] |
曹慧丽, 于俭. 面向工业4.0的服务产品创新模式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6 (7): 64–66.
CAO Hui-li, YU Jian. Research on innovation model of service products in the era of INDUSTRIE 4.0[J]. Research on Productivity, 2016 (7): 6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