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科学技术  2017, Vol. 39 Issue (5): 143-147   PDF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主体作用激活问题研究
胡有成     
1.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2.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 此文主要论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中企业主体的能动性问题。首先梳理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出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中企业主体的能动性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动性进行界定和具体分析。根据创新的概念,在综合之前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能动性大体可以分解为能力方面和动力方面,在能力方面,指出外部要素的利用能力、内部要素的管理能力和内外部要素的整合能力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三个重要部分;在动力方面,尽管文献中主要涉及市场力、科技力和政策力为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要素,此文所提出的能动性更强调企业所内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非外在的拉动力,这是因为企业内部的动力才是技术创新能动性的不竭来源。此文最后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方面,提出了提高其能动性的一些初步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能动性    
Research on the activation of the main role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HU You-cheng     
1.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01, China;
2. TBEA Sunoasis Co., Ltd., Changji 8311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ynamic problem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t the beginning, it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In this context,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enhancing the dynamic of the enterprise main body in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furtherm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o define and analyze the dynamic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dynamic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an be divided into capacity and impetus. On the capacity side, the abilities of utilizing external factors, managing internal factors, and integr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pacities constitute the thre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n the impetus side, the literature mainly involves the market forc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ce, and the policy force as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owever, the dynamic proposed in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self-consciousness and initiative of the enterprise, rather than the external driving force, because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is the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itiative.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n respect of capacity and impetus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ome preliminary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dynamic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ation    
0 引 言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制造部门的总称,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可以说,装备制造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其发展程度不仅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和国家竞争实力[1]。从整体的产业发展状况来看,根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尽管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但是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成为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很多学者多集中于从国家创新系统或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去探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升级问题,以这种系统化的视角来看,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方面的行为主体主要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政府以及高校及科研机构,这也对应着创新三螺旋理论模型的核心部分[3]。但是,这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整体的产业发展或者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少有单独研究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主体,即企业。而在整个国家的创新系统中,只有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5],才能产生科技创新的持续活力,才能使得科技成果最终完成商品化、社会化。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科技创新,而研究多集中于系统性或区域性视角,缺少对科技创新核心主体企业的研究,特别是为什么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为什么其技术创新的能动性不强,以及如何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技术创新的能动性。此文主要通过探讨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技术创新的能动性分析来分析以上提出的问题,最后对如何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技术创新的能动性提出一些建议。

1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经过建国以来6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现状可以从量与结构、质、趋势3个方面来概括。

1)从量与结构方面来看,一方面,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的产量和产值均有显著的提高,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高于美国,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从产品结构上看,低端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不足,从产品的技术结构上看,各领域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不到50%,很多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发达国家;另外,从企业的技术战略角度看,目前我国仅有大约20%的装备制造企业依靠自主研发、进行自主创新,而36.5%的装备制造企业则采取技术跟随战略,另外有46.2%的企业主要采取技术引进途径来提升技术水平[2],这些数据意味着,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动性不强。

2)从质的方面来看,按陆军估计,整体上我国装备制造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落后5–20年,然而,从不同行业来看,技术创新水平在不同行业是不平衡的[6],即在装备制造业中,有些行业的企业在世界上是具有技术竞争优势的,而有些行业的技术仍然处于开发状态或者落后状态。比如,我国具有生产世界先进水平的火力电力发电机组、提供大型成套冶金和石油化工设备的能力,但大型核电设备、燃气轮机、大型数控加工机床等许多大型成套设备的核心技术却没有突破。

3)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的趋势上看,不可否认我国建国以来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在技术创新的质和量方面都呈现进步趋势,这种趋势可以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对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及机构、项目及人员数目等很多方面体现出来。但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也表明我国企业的国际技术引进经费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同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陆军在论文中以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为例表明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中的一些行业由于技术创新没有突破,现在仍然依赖进口,指出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6 603万美元,是1985年的35倍,而此数据在2014年仍然有提高趋势,2014年为8 500万美元,直到2015年开始有所下降,到2016年为7 714.3万美元,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发展方面,仍然依赖技术进口。

通过以上对于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现状的量与结构、质、趋势3个方面的论述与总结,也可以看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系统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中也有所提及。结合前人研究及政府文件,可以从整个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角度谈3个方面的问题。1)从企业角度看,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能力不强。这种低度的创新能动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事实上,由于装备制造业自身就具备技术含量相对高,而且产业链长且技术内在关联大、技术衔接性强的产业特征,这种能动性问题也极大的影响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发展。3)从学校及科研机构角度看,这些在技术创新系统三螺旋结构中重要的主体,没有与企业完全纽合,无法发挥产学研结合创新的预期效应[7]。高校及科研机构是保证装备制造业创新系统螺旋提升的重要因素,有知识创新、技术扩散和人才输送等重要作用,而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疏离将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和社会化。3)从政府角度看,我国与技术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仍然不健全,这种制度建设的不健全不利于为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提供环境动力。另外,政府在产业政策、税收优惠及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方面还应加大落实力度,在产学研结合、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相关服务行业如金融、人力资源等配合方面也应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总之,以这种系统视角看,企业、科研机构及政府这3个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主体均有局限性及发展空间,而在3个主体中,科研机构主要提供创新方面的知识、人才要素,政府主要提供技术创新的环境要素,而最终的科技创新还是在企业层面完成成果转化,从这个意义上,科技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很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些技术创新方面的弱势最终要依靠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技术创新的能动性来解决。

2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技术创新的能动性分析

创新,简言之,是以获取潜在利润为目的的对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思想体现在国内外学者的创新概念中,如熊彼得[8]及傅家骥[9]。从这个创新的内涵中,可以看出很多学者将创新的主体假定为企业,因为从本质来说,在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3个主体中,只有企业才是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的的。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此文借用此概念至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方面,分析这个概念,2个关键点值得指出和借鉴,一个是,能动性本质上是一种活动能力,另一个是,能动性的目的性主动性体现了一种动力概念。为了探讨我国装备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动性问题,此文视企业技术创新本身为一种企业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而具体探讨其在这些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企业具备哪些动力和能力来确保能动性的发挥。

2.1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近年,我国的一些学者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做出过详细的分析。张世龙等[10]列出了一个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企业本身的技术能力、企业从外部获得信息的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企业文化、领导者能力、企业组织能力、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营销能力8个部分。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特点,吴丽波[11]指出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构成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而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长、技术关联密切的特点,一些学者,如尹建华[12]和张保胜[13]也强调了技术整合能力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上简要的文献总结上可以看出,整体上,这些分析基本都是各种能力的罗列或者主要强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一个方面,而缺乏更为系统化一般化的表述。

综合与分析之前的文献,此文将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为3个方面,包括外部要素利用能力、内部要素管理能力和内外部要素整合能力。这个能力分类是基于创新的概念的核心部分,即创新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同时结合前人文献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论述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框架。1)外部要素利用能力。针对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技术引进与吸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途径,其实,即便是企业自主创新或者说原始创新,也离不开各种外部要素的利用。大体来说,外部要素利用能力包括对多种外部要素的利用能力,如技术、人才、资金、政策、信息与服务等。2)内部要素管理能力。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的管理能力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学界并没有对管理的职能有一致的观点,此文中所指的内部要素管理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对技术、人才、资金、知识信息等内部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能力。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计划涵盖了战略层面的计划,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对研发资金的投入、研发人员的储备及激励以及各种内部资源的协调控制都需要提高到战略高度,同时强调其他3个方面的功能是因为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企业内部的系统工程。可以说,全部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是达成各种要素重新组合的关键;3)内外部要素整合能力。之所以强调内外部各种要素的整合能力,是因为除了善于利用外部各种资源和提高内部各种资源的管理能力,整合内外部的资源,是达到创新的重要能力。比如,根据自身条件及市场需求整合内部现有技术与外部的最新技术,整合内部现有的技术人员与引进外部的技术人员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创新团队,等等。这种整合能力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考虑到装备制造业本身的产业链长且技术联系紧密的特点而强调的。

2.2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肖鹏等[14]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模型,模型中包括技术推动创新、需求拉动创新、市场竞争推动创新、企业家精神驱动创新和政府行为引导创新5个动力源泉。林婷婷[15]认为创新动力是“促使创新主体产生创新要求和创新欲望,并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系列因素和条件”,并认为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创新收益驱动、政府政策、科技发展、产业资源保障等各种动力要素能相互作用,并起到驱动整个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作用,但在这些动力要素中,市场竞争的牵引作用、创新收益驱动以及市场需求拉动是最重要的3个创新动力。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杨雪林[16]认为企业的创新意愿是企业进行创新决策的基础而企业的创新动力是企业创新意愿产生的驱动力量,提出了市场竞争、市场需求、科学技术、政府采购、政府税收优惠和政府各类创新基金的支持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动力系统的要素。

综合以上文献分析,可以看出之前的文献中主要将市场力、科技力以及政策力视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3个主要动力,而这3个动力要素中,只有市场力最为接近企业的本质与内在的动力系统。具体分析,科技力和政策力可以说是一种环境力量,在整体的科技发展背景下,在一定时期的政策状态下,每个装备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情况应该是大体类似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最终强调的还是企业自身的动力,是一种企业为了寻求生存发展、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从内在生发的自觉性、主动性,市场力更贴合这样的一种动力。此文所强调的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主体技术创新能动性中的动力是为一种内在的动力而非一种外在的牵引力量,强调其在能力基础上的自觉自愿性和积极主动性,而这种内在动力才是最终提高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根本动力,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3 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技术创新能动性的建议

以上2个部分主要是结合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与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动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关系到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得,也就是说在现今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企业发挥其能动性,具体来说就是提高其能力并激发其内在动力。那么,在认识到以上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技术创新能动性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下几个方面是结合之前部分分析所提出的初步建议。

3.1 整合内外部资源

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整体的能动性的基础,因此首先应该从加强内部要素管理着手,善用外部各种可以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并整合内外部资源使其内化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最终使各种要素产生新的组合,实现其潜在利润。1)在外部要素利用能力方面。各个装备制造企业几乎面对同样的政策环境,那么对税收优惠、政府采购与政府的科研项目基金等各种外部要素的信息获取、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就是各企业能力差异所在,除了政策方面,在资金、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的利用能力也同样重要,比如引进合适的国外的先进技术的能力、企业主导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能力、吸引并储备外部人才的能力、良好的资金筹措与利用能力等等。2)在内部要素管理能力方面。要全面提高内部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提高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和计划的执行力,并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在整个组织内部形成合适技术创新的氛围,提高整个企业信息和知识的沟通、学习以及消化能力。另外,最终的技术创新还是依靠人力资源来完成的,因此,除了氛围的营造,更重要的是企业中人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更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的培训与激励机制。3)内外部要素的整合能力。对于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来说,目前技术引进与相关人才引进仍然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而企业能否将引进的人才技术与内部环境与要素相契合而产生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这种资源的整合能力就尤为关键。在外部要素引入企业内部的前期,保证信息的畅通与回馈反应是这种整合能力提高的基础,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统一的部门发挥协调机制,沟通协调各种资源的信息,从而快速反应解决相关问题。

3.2 提高企业内在动力

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能动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提高其动力,特别是其内在的动力。从系统角度来说,市场力、科技力和政策力都是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但从微观层面去提高企业的能动性角度,最根本的动力源还是生发于企业自身。在这个方面,最终也只能依靠企业自身认识的提高,辅以外力的推动,从企业内部来说,企业家精神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从企业外部来说,成功企业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视,同时树立企业主体地位、完善制度环境也都能起到一定作用。

总之,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中企业主体的能动性的提高,不仅仅从单个企业角度来说有助于其提高经济效益并获得竞争优势,还对于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从装备制造业自身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来看,其中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动性的提高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种装备制造业企业主体能动性的提高需要以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并提高其技术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计划性,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福君. 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D].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 陆军. 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3] ETZKOWITZ H, LEYDESDORFF L.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 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 Research Policy, 2000, 29 (2): 109–123. DOI: 10.1016/S0048-7333(99)00055-4
[4] 王成军. 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05 (1): 89–93.
[5] .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J]. 中国经贸导刊, 2012 (4): 5–8.
[6] 屈贤明.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6 (2): 2–4.
[7] 方佳维.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3–10.
[8] 熊彼得.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
[9] 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10] 张世龙, 崔娜, 等. 技术突变下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定位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1): 29.
[11] 吴丽波.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12] 尹建华. 基于技术平台理论的装备制造业技术整合创新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6): 45–47.
[13] 张保胜.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技术模型探析[J]. 企业经济, 2007 (8): 5–7.
[14] 肖鹏, 牟艳, 等. 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障碍和动力源泉[J]. 统计与决策, 2012 (2): 183–185.
[15] 林婷婷.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16] 杨雪林. 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动力因素影响机理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