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航空母舰技术保障人员多、专业复杂,人员培养要求高,航空母舰技术保障人员的培养是美国海军人员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完备的培养教育体系,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 美军航空母舰技术保障人员培养的基本情况 1.1 美军航空母舰技术保障人员的组成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技术保障人员的主体是技术士官,技术士官是士兵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海军的士兵分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及一级军士长 9 个等级,三等兵为 1 级,一级军士长为 9 级,9 级最高。美军航空母舰一般编有 5 000 人左右(包括航空联队人员),其中军官不到 1/10,90%以上为技术保障人员。
以“肯尼迪”号航空母舰航空部门为例,共有人员 536 人,其中军官仅有 16 人,占 3%,包括:中校 2 人、少校 7 人、上尉 3 人、少尉 1 人、三级准尉 1 人、二级准尉 2 人;士兵 520 人,占 97%,包括:三等兵 34 人、二等兵 74 人、一等兵 187 人、下士 102 人、中士 59 人、上士 43 人、三级军士长 14 人、二级军士长 5 人、一级军士长 2 人。军官主要负责指挥,士官主要负责技术保障,显然技术保障人员的主体是一等兵和下士,军士长数量很少,仅 21 人,和军官数量差不多。航空部门技术保障人员主要从事舰载机弹射、回收、调度、加油等相关专业,其中下士以上人员划分了具体专业,一等兵以下大部分未细分专业。
1.2 美军航空母舰技术保障人员的成长路线美国国会和海军对士官的数量有明确的规定,下士(含下士)以上各级士官与岗位一一对应,严格按编制执行,只有高等级士官出缺,下级人员才有机会顺次递补。美国海军低级士兵的晋级比较简单,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只要达到规定的服役年限,服役期间没有出现较大的失误,即可晋级。从一等兵向下士晋级开始,晋级变得严格和困难。候选者必须在满足一定的基本资质条件的基础上,接受考试、平时表现审查等一系列考核,取得士官晋级的综合得分,然后根据综合得分排序,排名靠前者晋级。这种方式适用于一等兵向下士、下士向中士、中士向上士的晋级。上士向三级军市长的晋级难度进一步加大,除了基本资质条件、士官晋级综合得分排名外,入选人员还必须接受美国海军士官晋级委员会的筛选,由委员会最终决定晋级者。三级军士长向二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向一级军士长晋级,不需计算士官的晋级综合得分,满足基本资质条件的候选者直接由士官晋级委员会筛选,决定晋级者。根据 2006 年的统计,从加入美国海军起,士兵各次晋级的平均服役时间为:下士为3.1 年、中士为5.2 年、上士为11.3 年、三级军士长为14.4 年、二级军士长为17.1 年、一级军士长为20.3 年。
1.3 美军航空母舰技术保障人员的培训美国海军从三等兵成长为一级军士长一般需 20 多年时间,在此期间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在战士阶段(入伍头 3 年),主要是军人基本素质训练,完成由民到兵的转变;士官阶段(入伍后 3~14 年),主要是技术技能训练;军士长阶段(入伍后 14 年以上),除了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之外,还突出领导能力的培养。不同的专业培训的类别和内容各不相同,以舰载机弹射与回收人员的培训为例,其培训课程主要分为 4 大类:基本培训课程、晋级培训课程、高级技能或管理人员培训课程、维修人员培训课程。
基本培训课程由 2 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技能培训课程,需39天,针对三等兵、二等兵和一等兵,主要学习海军航空指南、航空基础知识、飞机上的危险物质、飞行甲板上的各种设备等,通过学习使他们可以成为舰上弹射器和阻拦装置操作和维修方面的助手;另一部分是初学者基础课程,在海军航空技术训练中心赫斯特湖分部进行,需 44 天(阻拦装置人员需 24 天),针对下士、中士和上士,主要对口学习各型弹射器和阻拦装置的操作使用方法。
晋级培训课程根据不同类别和不同级别开设不同的课程。晋级舰载机弹射与回收设备下士需通过机械基础和工业安全课程的初级培训;晋级舰载机弹射与回收设备中士需通过质保导论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初级培训;晋级舰载机弹射与回收设备上士需通过维修管理、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初级培训,以及领导准则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高级培训;晋级舰载机弹射与回收设备三级军士长需通过质保导论和工业安全课程的初级培训,以及人际交流和项目管理课程的高级培训;晋级舰载机弹射与回收设备二级军士长需通过预算管理和组织发展课程的高级培训;晋级航空勤务一级军士长需通过商业法、工业化组织心理学、管理人员领导力、战略规划课程的高级培训。
高级技能或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在海军航空技术训练中心赫斯特湖分部进行,此课程是针对有潜质成为舰载机弹射与回收设备维修军官及军士长开设的,培训时间 38 天。主要包括:舰载机弹射与回收设备维修管理、飞机弹射与回收记录汇报与日志、供应规程、弹射系统、阻拦装置系统、目视助降系统等。
维修人员培训课程在各海航站进行,时间 5~9 天,针对从事维修工作的军士和军士长,主要课程包括:弹射与回收设备质量保障规划评估、质量保障说明与指导、质量保障记录维护、质量保障汇报、管理规程等。
其他各类人员的培训课程各不相同,但大都可以分为基本培训、晋级培训和维修培训等几大类。
2 美军航空母舰技术保障人员的选拔晋升 2.1 美军航空母舰士官的选拔晋升三等兵向二等兵和二等兵向一等兵的晋级一般是自动的,不具有竞争性,只要满足以下 4 个条件即可:一是在本级服役时间满 9 个月;二是已完成新兵训练中心的培训;三是工作过程中没有出现较大的失误;四是领导推荐。
一等兵向下士、下士向中士、中士向上士则相对较复杂,美国海军基本上采用全程量化的方法评估选拔。以一等兵向下士晋级为例:
基本资质要求有 5 条:一是领导推荐;二是在一等兵等级服役满 6 个月;三是某些岗位需要完成基本技能学习;四是某些岗位需要海军人事局批准;五是完成领导能力培养的初级课程。
满足基本资质条件后,按晋级综合得分排序,依次晋升。晋级综合得分有 6 部分组成:一是理论考试得分,共 200 道试题,包括 150 道专业试题,50 到军事知识题。考试安排在 3 月的第 3 个星期四和 9 月的第 3 个星期四。二是平时表现得分,美国海军每年都会对士兵的表现进行若干次打分,取最近一年的得分记入晋级得分。三是服役经验得分,此得分主要体现服役年限的影响,军龄长得分高,军龄短得分低。四是通过但未晋级得分,此得分反映的是排队等待时间对分数的影响,如果过去 5 年内参加了晋级考核,晋级分数较高,且排名靠前,但由于名额有限未能晋级,则可以在本次晋级考核中获得此分数。五是获奖分数,士兵获得的各种奖励或表彰对应不同的分数,如国家荣誉奖章为 10 分、海军十字勋章为 5 分、银星奖章为 4 分。六是教育背景得分,从海军认可的院校毕业,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可以得到 2 分,获得学士以上学位可以得到 4 分。
下士向中士、中士向上士晋级方法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
2.2 美军航空母舰军士长的选拔晋升相对于士官的选拔晋升而言,军士长的选拔晋升要严格很多,一般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选拔晋升。上士向军士长晋级,除了推荐考核之外还要通过晋级委员会筛选。上士向军士长晋级考评主要由 3 个环节:
第 1 个环节是达到基本资质要求:一是领导推荐,二是总服役时间满 11 年,在上士等级服役时间满 36 个月,三是完成军阶特定资格鉴定和函授学习,四是完成美国海军领导能力训练系列课程,五是承诺晋升为三级军士长之后至少服役 2 年才退役。
第 2 个环节是计算晋级综合得分:一是晋级考核标准分数,共 200 道试题,包括 100 道专业试题、100 道军事知识题,考试安排在 1 月的第 3 个星期四。二是平时表现得分,一般取近 3 年的得分平均值。
第 3 个环节是晋级委员会筛选。将候选者按综合得分排序,前 60% 进入美国海军士官晋级委员会筛选,由委员会做出最终决定。晋级委员会考察的主要因素包括:候选者舰上服役的综合表现,教育水平、身体条件、考试分数等。2008 年,美国海军三级军士长候选者为 19 713 名,最终晋级人数为 4 173 名,晋级率 21.17%。
三级军士长向二级军士长晋级、二级军士长向一级军士长晋级,相对要简单一些,不需计算士官晋级综合得分,满足基本资质条件的候选者直接由士官晋级委员会筛选,决定晋级者。2008 年,美国二级军士长的适选者为 11 984 名,最终晋级人数为 1 465 名,晋级率 12.22%;一级军士长适选者为 2 989 名,最总晋级人数为 396 名,晋级率 13.24%。从数量上不难看出,这些人显然是技术精英。
3 几点启示 3.1 突出量化管理美国海军技术保障人员的选拔、晋升和评估十分重视量化管理,凡是能量化打分的都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经历、业绩、成绩、学历、年限所对应的评分,清楚自己在等待晋升队列中的所处的位置,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比如对平时表现情况这样的软性指标,美国海军同样进行量化,每年进行若干次平时表现的打分,晋下士和中士打分的分值为 2.0~4.0 分,分 5 档进行量化:第 1 档“优秀”得 4.0 分、第 2 档“良好”得 3.8 分、第 3 档“合格”得 3.6 分、第 4 档“进步中”得 3.4 分、第 5 档“存在问题”得 2.0 分。晋升前取最近一年各次评估的平均分进行计算,得分换算方法为:(平均分 × 80)– 230,满分 90 分。最后将各项得分根据重要程度进行加权量化汇总,得出晋升总分。依据总分排序、依次晋升,量化管理为公平公正晋升选拔奠定了重要基础。
3.2 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美国海军对技术保障人员的评价十分重视综合素质的评价,综合考虑理论考试、平时表现、任职年限、排队时间、获奖和教育背景等情况对保障人员进行全面评价。但各项指标的权重是不同的,依据各项指标对岗位任职的不同重要程度赋以不同的权重,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可看出,权值分配不是平均的,平时表现和理论考试权重最大,分别占 42.1% 和 37.4%,合计近 80%,起主导作用,其他 4 项指标仅占 20%,反映的是技术人员的素质的全面性。比如教育背景仅占 1.9%,显然美国技术保障人员的考评绝不维学历,考虑到学历不同对综合素质的影响,但仅占很小的比重,重点看工作业绩和考试成绩。
另外,不同的晋级环节,考虑的指标体系和权值分配不同,比如,向上士晋级的综合评价权值分配为:
显然增加了平时表现平均得分权重,适当降低了晋级考试得分和排队时间分数的权重。
而向三级军士长晋级的综合评价权值分配为:
此时只关注晋级考试得分和平时表现得分,而不再关注任职年限、排队时间、教育背景等分数。
显然,不同的晋级环节,需根据新的岗位任职需要,重新构建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权值分配,充分体现不同岗位对技术保障人员综合素质的不同需求。
3.3 重视民主决策重大的晋升选拔活动,完全依靠量化分析是做不到的,需要人为因素来决策,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十分重视民主决策,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这是保证晋升选拔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途径。美国海军的民主决策主要通过海军士官晋级委员会实现。海军士官晋级委员会由一名上校担任主席,由海军人事局的一名基层军官担任记录员,由若干名军官和一级军士长担任委员,另有若干名助理记录员协助工作。委员会的规模不固定,总人数一般为 78 名。委员会在华盛顿市工作,军官成员通常来自华盛顿市,部分成员来自市外。海军部人事局长每年召集晋级委员会,拟定工作规范,给出指导原则,制定筛选办法。委员会依此建立内部章程和筛选标准。在委员会主席的主持下,记录员将委员会成员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至少包括一名军官和一名一级军士长,负责审查一个专业领域(如甲板、轮机等)的候选人档案。海军部人事局主管士官晋级规划的军官和海军一级军士长参与讨论。每个专业领域晋级名额由海军部人事局提供给委员会,该数字为晋级人数的上限,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如果委员会认为没有足够的合格人选,则某些岗位可暂时空缺。
3.4 领导没有绝对荐用权,但有否决权从三等兵到一级军士长,每级晋升都需要领导推荐,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想晋升必须要领导推荐,但仅有领导推荐是远远不够的,领导对部属的晋升有否决权,但没有绝对荐用权。领导的否决权是军队执行力的重要保证,任何一名部署想晋升必须执行领导的指示,取得领导的信任;领导没有绝对荐用权是发扬民主、避免吏治腐败的重要机制保证。这一点不仅对我军技术保障人员的培养晋升有参考价值,更对我军改革后的干部培养使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改革后军种主要负责领导管理,战区负责作战指挥,但是作战部队的各级干部使用应有军种负责还是有战区负责是一个必须处理好的问题,应设法建立有效的机制,保证军种和战区都有否决权,但都不应有绝对荐用权,确保各级部队平时服从军种领导,搞好训练建设,战时服从战区指挥,完成首长赋予的各项任务。把绝对的权力交给规则和法规,通过对每名干部在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业绩表现、量化评分、分类排序、依次晋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每一个人明白想晋升只有出色的干好工作,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这是军队改革后部队执行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1] | WILLIAM D. An analysis of naval officer accession programs[J].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2008(3). http://dtic.mil/cgi-bin/GetTRDoc?AD=ADA479949 |
[2] | The Navy·s revolution in training update[J]. Naval Personnel Development Command, 2004(2). |
[3] |
王兵, 文盖雄, 等. 美军航母人员培训研究[R].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4研究所, 2015.
WANG Bing, WEN Gai-xiong, et al. The research on training of US aircraft carrier[R]. Shipbuilding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ina, 2015. |
[4] |
沈治河. 美国海军在指挥体制改革中的纷争及启示[J]. 海军学术研究, 2016(6).
SHEN Zhi-he. Dispute and messages of US navy in the innovation of command system[J]. Naval Academic Research, 2016(6). |
[5] | 郑宝华, 孙绪业, 等. 美国海军院校教育研究[M].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3. |
[6] | 刘永辉, 林平, 等. 国外航空母舰作战指挥[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2年 |
[7] |
王玮, 颜世伟. 美国航母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评估方法[J]. 舰船科学技术, 2016, 38(4).
WANG Wei, YAN Shi-wei. Analysis on evaluation method of SGR of US aircraft carrier[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38(4). http://www.cqvip.com/QK/94984X/201604/668867355.html |
[8] |
程子君, 王海洋. 美国舰艇陆上模式堆发展历程及启示[J]. 舰船科学技术, 2013, 35(11).
CHENG Zi-jun, WANG Hai-ya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ndication of the land-based prototype of nuclear reactor for US naval ship[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35(1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CKX20131103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