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科学技术  2017, Vol. 39 Issue (3): 155-157   PDF    
军民融合式推进我国海洋环境研究工作
黄金星1, 周冉辉2, 李岳阳3, 石新刚3     
1.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 战场环境保障局,北京 100080;
2. 海军装备部 北京 100841;
3. 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北京 100101
摘要: 海洋环境研究是建设海洋强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基本保障,以军民融合的方式推进我国海洋环境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作为世界头号海洋强国,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本文简述美国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军民融合,分析其主要做法和特点,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海洋环境     军民融合     对我启示    
Facilitating research of marine environmentby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strategy
HUANG Jin-xing1, ZHOU Ran-hui2, LI Yue-yang3, SHI Xin-gang3     
1. Joint Staff of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Beijing 100080, China;
2. Naval Academy of Armament, Beijing 100841, China;
3. China Ship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101 ,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power is based on study of marine environment which is also the basic protection of naval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o open sea guard.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acilitate the scientitat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 the form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s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of the world in the field of marine,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developing is worthy of considering.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the study of marine enviro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Key words: marine environment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spiration    
1 美国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军民融合

二战以来,美国海洋环境研究和整体国防工业发展类似,先后经历了“军转民”和“军民一体”阶段[12]

1)二战后,一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是美国国防工业的“军转民”阶段,也是美国海洋环境研究的“军转民”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不但大量解密军工科研资料,还不断鼓励将国防科技成果和人才转入民用企业。同时,在美国国防工业科研所中成立了大量研究与技术应用办公室,支持国防工业科研院所将国防科技成果转向民用企业。具体在海洋环境研究领域,这一时期,美国成立了大量的全国性海洋研究领导机构,如美国国家大气海洋管理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海洋环境研究的资助主体也由海军研究办公室逐渐转为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主[3]。同时,大量军用海洋系统开始解密,应用于民用领域,如美国著名的军用水声监视系统 SOSUS。该系统在 1950 年开始建设,由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资助,主要通过布放在海底的一系列水听器对潜艇进行监听,监听信号通过水下电缆传输至岸上海军海洋设施处理中心。随着系统建设的完善,美国海军允许少数海洋学家使用 SOSUS 系统进行科学研究。一个较早的科学应用就是使用漂流浮子进行深海流速和流向测量。按照设计,浮子随着海水漂流,以固定的间隔发出低频声学信号,SOSUS 水听器阵列对声学信号进行接收,按照信号接收时间来计算出浮子位置,进而计算出流速和流向。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海军开始允许更多科学家利用 SOSUS 系统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包括进行海底火山爆发、海底地震、海洋哺乳动物、大尺度海洋温度变化研究等。

2)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是美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提出与发展的阶段,形成了“军民一体”式的海洋环境研究体系。1993 年,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牵头成立了国防技术转移委员会,并推出技术再投资计划,进行军民两用技术开发,旨在实现军民一体化的国家工业基础。1994 年,在《军民一体化的潜力评估》研究报告中,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首次提出“军民融合”的概念,要求把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紧密结合,形成全美统一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1997 年,技术再投资计划终止,美国国防部进行了经验总结,并于同年制定实施“两用应用计划”,对包括“微型传感器、无人潜航器用传感器”等海洋环境传感器在内的 8 个领域进行重点投资,此后美国一直将军民一体化战略应用到包括海洋开发和海上战场环境保障的各种技术研发、工程装备制造等领域[47]。在这一时期,美国成立了内阁级国家海洋政策委员会,对民用和军用海洋环境研究进行统筹规划,“军民一体”式发展海洋环境研究。

典型的“军民一体”式发展领域如海洋科考船规划、建造和运行。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下设跨部门基础设施工作组(IWG-FI)[1],定期对全美所有海洋科考船(包括军用和民用)进行评估,分析当前科考船使命任务和运行状态,研究科考船在未来的现代化改装、市场机遇和预期数量,从国家层面对科考船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定期向社会公布《联邦海洋科考船队发展报告》,阐明美国科考船发展现状与规划。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按照规划资助全美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包括海军海洋科学研究机构)进行海洋科考船建造,并由跨部门基础设施工作组(IWG-FI)协调统筹全美科考船运营使用。

2 美国海洋环境研究中推行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1)以政策法规为引导,成立内阁级部门进行统筹规划

首先,美国通过制定颁布《联邦采办改革法》、年度《国防授权法》等一系列重要法案与政策,鼓励采办民用技术和产品,对民参军进行引导,逐步建立一个全美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促进包括海洋环境研究在内的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式发展。其次,美国通过成立高级别管理机构,对全美海洋环境研究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军用与民用共同规划、共同开发。这些机构有 1999 年成立的海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指导委员会,它是由美国海军研究署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海洋科学分会联合成立的,对全美海洋环境基础设施需求进行调查评估。还有 2004 年成立的内阁级国家海洋政策委员会,对全美民用和军用海洋环境研究进行统筹规划。

2)通过海洋环境研究科技计划推进军民融合

美国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成立领导机构,营造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环境,而后通过一系列海洋环境研究科技计划推进军民融合。其中较为重要的科技计划有 1997 年制定实施的“两用应用计划”,1999 年美国海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旨在推动海洋科学进步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计划》,以及《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及实施战略》、《2030 年海洋研究与社会需求的关键基础设施》等。有力地推进军用和民用海洋观测、试验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美国海洋环境研究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3 对我国的启示及建议

1)成立正部级机构,统筹全国海洋环境研究工作

美国作为世界军事海洋强国,其在海洋环境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国防科技工业推进军民融合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美国为统筹全美海洋研究与发展,成立有内阁级国家海洋政策委员会,并配套成立相应下属机构。我国也可借鉴,做实国家海洋委员会,配套成立相应办事机构,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研究等领域进行统筹规划,从领导机构层面完善军民融合保障机制。

2)完善军民融合法律法规

推进海洋环境研究工作军民融合式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领导机构,还需明确发展目标,从法律法规方面,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机制,制定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以消除军民融合的阻力。美国为了推动军民融合而制定有《国防技术转轨、再投资和过渡法》、《联邦采办改革法》、《国防科学技术战略》以及年度的《国防授权法》,消除军民分离政策,要求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鼓励军用和民用工业基础一体化,为各部门实施军民融合提供依据。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军民融合的立法工作,规范各个部门、企业的行为。

3)通过国家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推进海洋环境研究军民融合

美国为推进海洋环境研究军民融合,先后发布了“两用应用计划”、《旨在推动海洋科学进步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计划》、《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及实施战略》等一系列科学计划。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做法,在涉及海洋环境研究的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申报与批复中明确纳入军民融合,并辅以相关政策,鼓励军民联合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推进海洋环境研究军民融合。

4)建立跨部门多方协调机制

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美国军方和政府均成立有牵头管理单位,进行技术转移跨部门的多方协调。美国国防部成立有“技术转移办公室”,是军方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牵头管理单位,负责军内以及与民方进行协调。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也成立了由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局、商务部、能源部、运输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多部门组成国防技术转移委员会,协调组织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我国在推进海洋环境研究军民融合的过程中,也应该建立跨军队、政府和企业的多方协调机构,从而促进军方、政府与企业在产学研用上的军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海洋环境研究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振喜. 各国军民融合的历程及我国军民融合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23): 124–125.
[2] 赵澄谋, 姬鹏宏, 刘洁等. 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10): 26–31.
[3] 杨黎静, 谢素美, 张楚民, 等. 军民融合战略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C]//中国海洋学会学术年会海洋装备与海洋开发保障技术发展研讨会, 2013.
[4] 张洁, 蔡虹, 赵皎卉. 日美军民两用技术政策的演化及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23): 120–123.
[5]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理事会海洋研究委员会. 海洋揭秘 50 年——海洋科学基础研究进展[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6, 5–10.
[6] 晓桐. 美国两用科学技术计划及投资领域[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2(2): 4–7.
[7] 朱坚真. 海洋国防经济学[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