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进出坞操作是船坞使用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船舶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进出坞操作日益频繁。不同工艺形式的船舶进出坞,对水位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常规船舶进出坞多采用纵向的形式,安全且便捷,而带有附体的船舶若采用纵向进出坞则会导致对水深的要求更高。本文结合实际项目对常规船舶纵向进出坞,纵倾船舶纵向进出坞,横向进出坞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进出坞工艺,提高坞的适应性。
1 船舶纵向进出坞工艺纵向进出坞指的是船舶移动方向沿船舶纵轴,在拖轮或引船系统的带动下实现进坞与出坞操作。
1.1 船舶进坞操作船舶进坞前,要按照厂方要求进行纵倾、横倾调整,一般纵倾首尾吃水差不应超过船长的 1%,横倾调平。调平船体后,应确认船方是否配备足够的系缆、撇缆、碰垫及完好的系缆设施。
在准备完毕后,坞内注水,在水未淹没坞墩时,速度应较慢,待水淹没墩面后方可快速注水。注水时应注意观察,坞墩应无松动现象,否则应暂停注水加以固定。
船舶进坞时应选择在合适的风、浪、流条件下,并且配备吊拖拖轮帮助进坞,拖缆水平夹角应不大于 15°,拖缆长度一般以 40~60 m 为宜。在船身 70% 入坞后,则不得再开动主机。
为保证坐墩准确性,校正缆绳应使用钢丝绳,一般对中校正缆绳,在船首左右和船尾左右各1根,分别与船舶纵向轴线成 45°角左右。
坞内排水时,应随时调整船舶在坞位置,限制坐墩时船舶的位置偏差。
1.2 船舶出坞操作首先,同船舶进坞,应调整船舶压载起浮,控制船舶的纵横倾。在确认坞底无可能产生的漂浮物,船底的临时支撑拆除或固定牢后,坞内进行注水。
在船舶起浮前,登船梯应吊离舷或坞面。待缆绳外所有管线都已拆除,船舶即可出坞,出坞时,水深、风速、波高、流速等其他限制条件与进坞相同。船尾系在船坞上的缆绳,应在尾拖轮能有效控制船尾出坞,不与船坞两侧发生碰擦时才能解掉。船首在坞上的缆绳应在拖轮全部带妥并能有效控制船舶时才能解掉。
1.3 常规船舶纵向进出坞水深要求常规的纵向进出坞,船舶基线从墩木、坞门槛顶面上方通过,二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裕度。
常规船舶纵向进出坞如图1所示。
操作水深要求如下:
$D = T + a + h\text{,}$ |
其中:D 为船舶进出坞所需水深;T 为船舶吃水;a 为龙骨下富裕深度;h为墩木高度。
可见,此时水深要求应包含船舶吃水、龙骨下富裕深度及选取的墩木高度。
1.4 首或尾带附体的纵向进出坞水深要求当船首或尾一端有附体,为避免附体从墩木顶面通过,从而导致进出坞水深要求增大,通常将带有附体的一端朝向坞口端,以尾端螺旋桨突出的船舶为例,其具体停泊侧面图如图2所示。
一端带附体船舶的进出坞工艺流程大致同不带附体船舶,区别在于对水深要求的敏感性上,即进出坞水深需要包含附体高度。
采用图 2 中方式,坞口段(突出附体下)不设墩木或设低矮墩木,则根据上述 1.3 节中水深公式,可不计尾部附体高度T1,但需对坞门槛上方净水深Dk 进行复核,要求Dk ≥T +T1 +a。
采用突出附体段朝向坞口方向、且附体下不设或设矮墩木的方式,附体高度基本不影响进出坞水深。
2 某项目概况某厂现有船坞长 151.8 m,宽 68 m,坞底高程 –7.50 m,坞深 12.7 m,设计进出坞水位为 3.0 m。
拟进出本船坞的某船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现有坞长度小于船长,明显无法满足该船进坞要求,至少需将船坞接长至 200 m 以上。船坞现有船宽大于2倍船宽,满足要求。
船坞深度需要进行详细复核。本文按3种不同的进出坞工艺方案,对船坞深度进行复核、分析。
3 进出坞工艺方案 3.1 常规纵向进出坞工艺方案根据本工程拟建船型,首、尾部突出物高度分别为 3.35 m 及 2.1 m。则在船体调平状态下,整船最低点为船首部,纵向的水深要求为:
$D = {\rm{ }}T + {\rm{ }}a + {\rm{ }}h + {\rm Max}\left( {{T_1},T_2} \right)\text{。}$ |
其中:T1 为尾部附体突出高度,T2 为首部附体突出高度。
取富裕水深为 0.5 m,选用高度为 1.8 m 的墩木,则船舶进出坞所需水深为 12.3 m。在原设计的进出坞水位下,坞内水深 10.50 m,小于纵向进出工艺要求的 12.3 m。现有船坞所能提供的水深不满足该船进出坞要求。
若要采用常规纵向进出坞工艺方案,船坞则需要加深,现有船坞的坞壁、底板、坞口等结构均需重建,相当于新建一座船坞,工程量巨大,投资费用高。
3.2 纵倾进出坞工艺常规船舶纵向进出坞需要将船体调平,保持船舶首尾吃水一致,本工程船舶首尾均有突出物,并且首尾附体高度不同,即使调平,首尾最低处吃水仍然不同。因此,可以考虑船舶带有纵倾进出坞,首尾纵倾 1.25 m,使得尾部最低点与首部最低点处吃水一致,则此时的进出坞水深需求将小于常规调平状态下的水深要求。
首部最低点吃水:TF = 6.5 + 3.35 – 1.25/2 = 9.225 m;尾部最低点吃水:TA = 6.5 + 2.1 + 1.25/2 = 9.225 m;进出坞水深D =TF +a +h = 9.225 + 0.5 + 1.8 = 11.525 m。
采用纵倾方式,水深要求小于常规纵向进出坞,若进一步加大纵倾,使尾端吃水加大,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水深,但现有船坞水深 10.5 m,仍不能满足要求。
3.3 横移-纵移进出坞方案纵向出坞的水深需同时考虑附体与坞墩的高度,故总水深要求较大。
本方案考虑充分利用坞宽,避免附体从坞墩上纵向通过,船舶从无墩木的一侧纵向进入船坞,然后横移进入坞墩侧,避免附体从坞墩上方通过,从而降低水深要求。具体过程如图 4所示。
采用该工艺,产品起浮后横移–纵移出坞过程中水深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横移时船底不得触碰墩木,包括曲线边墩;②船底基线下突出附体不得触碰坞底板。
1)船首移船水深要求
船舶首部由位置Ⅰ横移至位置Ⅱ如图5所示。
图5中,船舶坐墩时,首部附体位于坞底坑内,垫墩不高出坑顶,则首部横移–纵移过程,水深仅需满足条件②船底基线下突出附体不得触碰坞底板,水深要求D =T +T2 +a = 6.50 + 3.35 + 0.5 = 10.35 m。现有水深 10.50 m 满足首部移船要求。
2)船尾移船水深要求
图6中,船舶坐墩时,尾部附体位于坞底坑内,垫墩不高出坑顶,则尾部横移–纵移过程,水深仅需满足条件②船底基线下突出附体不得触碰坞底板,水深要求D =T +T1 +a = 6.50 + 2.1 + 0.5 = 9.10 m。现有水深 10.50 m 满足尾部移船要求。
3)船中移船水深要求
图7中,中部横移–纵移过程,水深仅需满足条件①横移时船底不得触碰墩木,包括曲线边墩,水深要求D =T +a +h + Δh(边墩超高) = 6.50 + 0.5 + 1.8 + 1.0 = 9.80 m。现有水深 10.50 m 满足中部移船要求。
综合分析,采用横移-纵移进出坞工艺,水深要求避免了附体高度与墩木高度的叠加影响,现有船坞深度即可满足该船进出要求。
3.4 其他配套设施(坞坑)本工程船舶首尾附体高度均大于坞墩高度(1.8 m),则当船舶坐墩时,首尾附体将碰触坞底板,需在首尾区域设置坞底坑容纳附体,如图8所示。
坞底坑深度应大于附体高度加坑内垫墩与坞墩高度之差,即H <hf –h +hk ,本工程首部、尾部坑深分别取 2.8 m和1.5 m。
3.5 方案比较本文针对同一船型,分析了3种进坞方案,具体方案比较参数如表2所示。
由表 2 分析可见:采用传统的纵向进出坞工艺,水深要求最大;对于首尾均有附体、且附体高度不等时,通过纵倾调节,可以适当缩小水深要求;采用横移–纵移工艺,增加的进出坞操作步骤,但其对水深要求最低。本工程最终选用了横移–纵移进出坞工艺,仅需对现有船坞接长,避免了船坞加深,极大地了节约了工程投资及建设周期。
4 结 语传统的纵向进出坞,船舶从坞墩上方通过;若带有附体的船舶纵向进出坞,需要考虑附体高度增加的水深要求。对于已建船坞,有可能导致原设计水深不足,无法满足带有附体的船舶进出坞。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船坞的宽度,采用横移–纵移进出坞工艺,有效减小了进出坞水深要求,优化了船坞改造方案,节约了工程投资。对于有类似要求的船坞新建、改造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 CB/T 3677-1995, 船舶进出干船坞技术要求[S]. |
[2] | CB/T 8524-2011, 干船坞设计规范[S]. |
[3] | BS6349-3:2013, Maritime works-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 shipyards and sea locks[S]. |
[4] |
居惠红. 适用于平地建造的海工平台移船下水系统设计[J]. 舰船科学技术, 2015, 37 (s1): 149–153.
JU Hui-hong. Design of assembly construction and slipway launching technology for FPU platform project[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37 (s1): 149–153. |
[5] | DON B. Guide to ship repair estimates[M]. Elsevier, 2000: 5–28. |
[6] | FELSKI A, NAUS K, et al. Present status and tendencies in docking system’s development[J]. Annual of Navigation, 2015, 21(1): 35–48. |
[7] | BARRASS C.B, DERRETT C.D.R. Ship stability for masters & mates [M]. Elsevier, 2006: 301–311. |
[8] |
张铁干. 船舶进出坞拙见[J]. 造船工业建设, 2001, (1): 42–58.
ZHANG Tie-gan. Opinions on dry dock [J]. Ship Building Industry Construction, 2001 (1): 4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