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  2016, Vol. 36 Issue (3): 70-75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改进的西门度模型在饱和度测井解释中的应用[PDF全文]
王迪1, 魏锋1, 陈现1, 陈敏1, 杨冬2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上海 200120 ;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广东湛江 524057
摘 要: 由于西门度公式、印度尼西亚公式等具有泥质校正的功能,故在含泥质砂岩的饱和度测井解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通过研究发现,对于西门度公式来说,虽然通过泥质校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泥质附加导电作用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模型假设条件和参数选取等原因,饱和度计算的精度受到限制:一方面,西门度公式未对泥质中细粉砂和黏土的附加导电强弱进行区分;另一方面,岩电参数往往使用的是经验值或直接由岩电实验得到的值,并非为消除了泥质导电影响的岩电参数值。为解决上述问题,从突出黏土在泥质附加导电中的重要性出发,对原西门度模型进行了重新推导,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运用GR曲线估算黏土含量的方法,同时,利用岩电实验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拟合得到消除了泥质导电影响的岩电参数值。以东海陆架盆地X气田为例对改进的西门度公式进行了验证,饱和度计算精度明显高于常规西门度公式的精度,证实了这一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西门度公式     黏土含量     岩电参数     体积物理模型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Simandoux Model in Saturation Logging Interpretation
WANG Di1, WEI Feng1, CHEN Xian1, CHEN Min1, YANG Dong2     
1.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INOPEC Shanghai Offshore Oil & Gas Company, Shanghai 200120, China ;
2. Zhanjiang Branch of CNOOC Ltd.,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57, China
Abstract: Simandoux Equation and Indonesia Equation, with the function of mud correction,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saturation logging interpretation of argillaceous sandstone. Study shows that, as to the Simandoux Equation, the accuracy of saturation calculation is limited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assumed conditions and the parameters selected in the model, although the influence of mud additional conductivity on the formation resistivity can be eliminated by mud correction. On one hand, the conductive ability isn't distinguished between clay and fine silt sand by Simandoux Equ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rock-electrical parameters are generally empirical values or obtained by rock-electrical experiment instead of the values corrected after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mud additional conductiv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shortages mentioned above and emphasize the role of clay in the mud additional conductivity, an improved Simandoux Equation is proposed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clay content by GR curve is summarized. Thus, rock-electrical parameters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mud additional conductivity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rockelectrical experiment dat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fitting. The verification conducted in X gas field of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shows that the saturation calculated by the modified Simandoux Equation is more precise than that of by Simandoux Equation.
Keywords: Simandoux Equation     clay content     rock-electrical parameter     volume physical model    

1942年,Archie等人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阿尔奇公式[1-2],建立了含水饱和度和地层电阻率的相互转换关系,用于饱和度测井解释。由于Archie在实验中使用的是物性好的纯砂岩[3],故阿尔奇公式在该类储层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而在一些低孔低渗含泥质砂岩储层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为实现泥质附加导电校正功能,分散泥质砂岩模型[4-5]、层状泥质砂岩模型[6]、混合泥质砂岩模型(如西门度公式、印度尼西亚公式)[7],阳离子交换模型(如W-S模型和双水模型)等[8-9]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运而生,其中西门度公式在包括东海陆架盆地在内的许多地区含泥质砂岩储层的饱和度计算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东海陆架盆地X气田来说,由于地层水矿化度较低(8 000~10 000 mg/L),黏土矿物中伊利石—伊蒙混层含量较高,泥质附加导电能力对地层导电性的贡献不能忽略,因此一直以来,具泥质附加导电校正功能的西门度公式在该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近年来,在密闭取心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发现在运用西门度公式对东海陆架盆地部分油气田的部分层段进行饱和度解释时,得到的含水饱和度与密闭取心饱和度差异较为明显,因此,需要从常规西门度公式的假设条件出发,对当前模型和所取参数进行改进和校正。

1 西门度模型的改进——并联导电模型的优化 1.1 常规西门度公式的推导原理

西门度公式为混合泥质砂岩的导电模型,即不考虑储层中泥质的分布形式,只是把泥质近似看作是岩性非常细、可以储存油气、符合阿尔奇公式的“粉砂岩”,认为泥质砂岩的导电性是由这部分“粉砂岩”和纯砂岩并联导电形成的[7]。由并联导电机理可得岩石的电阻率与泥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

$ \frac{1}{{{R_{\text{t}}}}} = \frac{{{V_{{\text{sh}}}}}}{{{R_{\text{s}}}}} + \frac{{1 - {V_{{\text{sh}}}}}}{{{R_{{\text{sd}}}}}} $ (1)

式中: Rt为地层电阻率,Ω·m;Vsh为泥质质量分数,0~1;Rs为含油气黏土和细粉砂电阻率,Ω·m;Rsd为纯砂岩部分电阻率,Ω·m;

对于纯砂岩部分,其孔隙度:

$ {\phi _{{\text{sd}}}} = \frac{{{\phi _{\text{e}}}}}{{1 - {V_{{\text{sh}}}}}} $ (2)

由阿尔奇公式可得

$ \frac{1}{{{R_{{\text{sd}}}}}} = \frac{{{S_{\text{w}}}^n{\phi _{{\text{sd}}}}^m}}{{a{R_{\text{w}}}}} = \frac{{{S_{\text{w}}}^n{\phi _{\text{e}}}^m}}{{a{R_{\text{w}}}{{\left( {1 - {V_{{\text{sh}}}}} \right)}^m}}} $ (3)

式中: Sw为含水饱和度,0~1;Φe为有效孔隙度,0~1;Φsd为纯砂岩部分孔隙度,0~1;Rw为地层水电阻率,Ω·m。

对于泥质部分,认为其也具有一定的储存油气的性能,并近似认为这部分细岩性有效孔隙中含水饱和度等于纯岩石孔隙中的含水饱和度[7],且饱和度指数n=1,故有:

$ \frac{1}{{{R_{\text{s}}}}} = \frac{{{S_{\text{w}}}}}{{{R_{{\text{sh}}}}}} $ (4)

式中: Rsh为完全含水泥质的电阻率,Ω·m。

联立以上两式,得:

$ \frac{1}{{{R_{\text{t}}}}} = \frac{{{S_{\text{w}}}{V_{{\text{sh}}}}}}{{{R_{{\text{sh}}}}}} + \frac{{{S_{\text{w}}}^n{\phi _{\text{e}}}^m}}{{a{R_{\text{w}}}{{\left( {1 - {V_{{\text{sh}}}}} \right)}^{m - 1}}}} $ (5)

为便于计算机连续解释,上述方程式可写作:

$ \frac{1}{{{R_{\text{t}}}}} = \frac{{{S_{\text{w}}}^n{V_{{\text{sh}}}}}}{{{R_{{\text{sh}}}}}} + \frac{{{S_{\text{w}}}^n{\phi _{\text{e}}}^m}}{{a{R_{\text{w}}}}} $ (6)

这就是西门度方程的表达式。

1.2 基于黏土附加导电的西门度模型优化

从上述推导过程中可以看出,西门度方程的得出基于两个关键的假设条件。一是认为泥质的导电能力是不受其粉砂指数(泥质中细粉砂所占比例)影响,即对于相同体积完全含水的泥质,不管其中细粉砂和黏土的比例如何,其导电能力都是相同的。但事实上,从阳离子交换的机理可知,泥质的附加导电主要由黏土的阳离子交换作用造成,而细粉砂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有限,因此对于粉砂指数不同的泥质,附加导电能力应有较大差别[7]。由于未关注泥质的粉砂指数,这同时会造成解释时Rsh值不易准确读取。另一方面,认为泥质和纯岩石部分孔隙的含水饱和度相同,但实际上,由于泥质颗粒很细,其束缚水饱和度会高于纯岩石部分,且对于亲水性较强或本地区低孔低渗且非均质性较强的岩石来说,这种差异会更加明显。

为解决上述问题,厘清“泥质导电”这一相对模糊的概念,对并联导电模型进行优化,把“纯岩石”和“泥质”并联导电模型优化为“孔隙流体自由离子”和“黏土阳离子交换”并联导电模型,即将“细粉砂”部分从泥质中归并至岩石骨架中,认为计算得到的Sw为测井仪器探测范围内,由粗细不同砂粒(包括细粉砂)构成的岩石骨架的孔隙中的总含水饱和度,并认为极细的黏土颗粒间对有效孔隙体积几乎没有贡献的微孔隙不具有储存和渗流油气的能力,即Swcl=1。故西门度方程可改写为:

式中:Rcl为黏土电阻率,Ω·m;Vcl为黏土质量分数,0~1。

需要注意的是,和泥质(含细粉砂)存在多种分布形式(层状、分散、结构泥质)不同,黏土矿物在储层中基本上均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于孔隙壁(绿泥石、伊利石)和孔隙空间(伊利石、高岭石)中,故考虑用分散泥质砂岩模型对西门度公式进行改进。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参考Hossin的分散泥质砂岩模型[4],认为泥质砂岩是由“分散的黏土”和“砂岩骨架及骨架中含自由离子的地层水”并联导电的。对于孔隙流体中自由离子导电部分,由阿尔奇公式可得:

$ \frac{1}{{{R_{{\text{sd}}}}}} = \frac{{{S_{\text{w}}}^n{\phi _{\text{e}}}^m}}{{a{R_{\text{w}}}}} $ (8)

将式(8)与式(3)对比,发现等号右边分子略有差异,其原因在于混合泥质砂岩模型认为纯砂岩部分的孔隙度(含自由离子的地层水所占孔隙度)为zsd(计算式如式2),而分散泥质砂岩模型中含自由离子的地层水所占孔隙度为ze。联立式(7)和式(8),得到经过这一步优化的西门度公式为:

$ \frac{1}{{{R_{\text{t}}}}} = \frac{{{V_{{\text{cl}}}}}}{{{R_{{\text{cl}}}}}} + \frac{{{S_{\text{w}}}^n{\phi _{\text{e}}}^m}}{{a{R_{\text{w}}}}}\left( {1 - {V_{{\text{cl}}}}} \right) $ (9)

和常规西门度公式读取Rsh的方式略有不同,为体现泥质中黏土的导电能力,Rcl要在全井段自然伽马值尽可能最高的稳定纯泥岩处读取,或通过黏土矿物分析资料得到。

1.3 泥质中黏土含量的求取

为实现含水饱和度的计算,需要先用测井资料分别求出泥质中的黏土质量分数和细粉砂质量分数。一般来说,核磁共振测井和常规三孔隙度测井可以用于黏土质量分数的计算[10-13],但这类方法往往难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一方面,储层温压条件下不同黏土矿物的骨架值不同且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储层中质量分数本身就不高的黏土对孔隙度测井响应的贡献程度很低,且三孔隙度、核磁共振数据易受井眼及地层含气性影响,这使得孔隙度曲线对黏土质量分数敏感程度降低,再者,当地层中黏土矿物种类较多且分布呈明显非均质性时,若将地层组分分得过细,可能无法构成超定方程组进行最优化求解。包含地球化学信息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和元素俘获测井(ECS)等方法在计算黏土质量分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14-17],但对于东海陆架盆地X气田来说,这两种测井系列使用较少,用于建模的资料不足。

相对于三孔隙度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受井眼影响相对较小,且对泥质(包括黏土)响应灵敏,且和自然伽马能谱、 ECS相比,自然伽马曲线数据明显更容易收集。同时,粒度分析资料可以提供准确的细粉砂和黏土质量分数。因此,在这里提出一种运用自然伽马曲线和粒度分析资料估算黏土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用GR曲线通过常规方法计算地层总泥质质量分数,然后根据粒度分析资料,分别刻度黏土和细粉砂对测井泥质质量分数贡献程度的权重以及黏土和细粉砂的比例关系,建立刻度模型,最后再用自然伽马曲线和上述刻度系数估算出储层中黏土和细粉砂质量分数。

由于细粉砂和黏土的粒径不同,因此相同体积的细粉砂和黏土,对地层放射性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在这里,认为测井解释得到的泥质质量分数是地层中黏土和细粉砂体积的加权和[18]。由于颗粒越细,吸附放射性物质的能力越强,故颗粒相对较粗的细粉砂对测井泥质质量分数贡献的权重小于黏土的权重。为方便计算,这里不妨设单位体积黏土对测井泥质质量分数的贡献权重为1,单位体积细粉砂对测井泥质质量分数贡献权重为aa<1)。则岩石泥质质量分数的加权计算公式为:

$ {V_{{\text{sh}}}} = {V_{{\text{cl}}}} + a{V_{{\text{fss}}}} + b $ (10)

式中: Vsh为测井解释泥质质量分数,%;Vfss为细粉砂质量分数,%;Vcl为黏土质量分数,%;a为细粉砂对泥质质量分数贡献的归一化权重,无量纲;b为常数,即岩石中其他粒度成分对泥质质量分数测井响应值的贡献,%。

分别代入粒度分析得到的黏土质量分数Vcl、细粉砂质量分数Vfss和测井解释得到的泥质质量分数Vsh,拟合得到系数ab分别为0.924 5和1.550 7(拟合图为图 1a)。

图 1 刻度系数拟合图

对于相同层位的砂体,沉积环境类似,当储层中泥质质量分数总体变化不大时,细粉砂质量分数和黏土质量分数可能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18]。对X气田其中一个目的层段Y3段的粒度分析资料中细粉砂和黏土的质量分数作分析,发现两者函数关系非常好(图 1b),满足以下线性关系式:

$ {V_{{\text{fss}}}} = 2.983\;4{V_{{\text{cl}}}} + 1.832\;2 $ (11)

由式(11)得粉砂指数SI的计算式为:

$ SI = \frac{{{V_{{\text{fss}}}}}}{{{V_{{\text{fss}}}} + {V_{{\text{cl}}}}}} = \frac{{2.983\;4{V_{{\text{cl}}}} + 1.832\;2}}{{3.983\;4{V_{{\text{cl}}}} + 1.832\;2}} $ (12)

联立式(10)和(11),可以估算得到Y3段储层中的黏土质量分数。需要说明的是,细粉砂和黏土质量分数的函数关系存在较强的地区经验性,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层位,两者的比例及相关系数可能存在明显差异。由式(12)可计算得出,当黏土质量分数Vcl小于4%时,该目的层段粉砂指数始终大于77.5%,即Vcl明显小于Vsh,因此改进的西门度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代入Vsh计算而往往得到的Sw明显偏低的结果[7]

2 西门度模型的改进——m*n*的定义与求取 2.1 求取消除黏土导电影响的岩电参数的必要性

岩电实验的目的,在于借助对岩心进行实验室测量来模拟实际地层,通过对mn等参数的拟合,来得到RtSw的相互转换关系。拟合公式如下:

$ \lg \frac{{{R_0}}}{{{R_{\text{w}}}}} = - m\lg \phi + \lg a $ (13)
$ \lg \frac{{{R_{\text{t}}}}}{{{R_0}}} = - n\lg {S_{\text{w}}} + \lg b $ (14)

岩电实验所选取的岩心,多多少少具有一定的黏土质量分数,黏土的存在会对实验测量的Rt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阿尔奇公式是将含黏土砂岩当作纯砂岩来处理的,因此通过阿尔奇模型(式13、式14)拟合得到的岩电参数,实际上是包含了黏土附加导电影响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用于做实验的岩心的平均黏土质量分数水平,在实际解释时,对储层中不同深度黏土质量分数变化的响应不灵敏。

与阿尔奇公式不同,西门度公式将含黏土部分和纯砂岩部分的电阻率分开计算,从式(3)和式(8)中可以看出,岩电参数mn值仅仅是用于纯砂岩部分电阻率计算的,仅与纯砂岩的物性和润湿性等性质有关而与黏土无关,故采用西门度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时,所选用的岩电参数必须为消除了黏土附加导电影响的岩电参数。若简单地代入由阿尔奇模型拟合得到的岩电参数,则会导致重复校正,使计算得到的Sw偏离真实值。

2.2 m*n*求取的基本原理

定义m*n*分别为消除了黏土附加导电影响的胶结指数和饱和度指数,由式(9)可得:

$ \frac{1}{{{R_{\text{t}}}}} = \frac{{{V_{{\text{cl}}}}}}{{{R_{{\text{cl}}}}}} + \frac{{{S_{\text{w}}}^{{n^*}}{\phi _{\text{e}}}^{{m^*}}}}{{{a^*}{R_{\text{w}}}}}\left( {1 - {V_{{\text{cl}}}}} \right) $ (15)

消除了黏土附加导电影响的胶结指数和饱和度指数,需要运用岩电实验和粒度分析原始数据拟合得到。对式(15)进行变形,得拟合公式为:

$ \lg \left[ {\frac{{{R_{\text{w}}}}}{{1 - {V_{{\text{cl}}}}}}\left( {\frac{1}{{{R_{\text{t}}}}} - \frac{{{V_{{\text{cl}}}}}}{{{R_{{\text{cl}}}}}}} \right)} \right] = - \lg {a^*} + {n^*}\lg {S_{\text{w}}} + {m^*}\lg \phi $ (16)

其中除岩电实验可直接测量的参数外,Rcl可根据测井曲线读值或黏土矿物分析资料得到,Rw可通过实验水分析得到,Vcl可通过粒度分析资料得到。令a*=1,将等号两边已知量分别用向量表示,则上式可表示为矩阵向量形式:

$ A = {m^*}B + {n^*}c $ (17)

式中: ABC分别为1列n行向量(n为用于拟合的实验样品数)。

对于这类向量表达式,可直接使用多元一次回归的方法,拟合得到m*、 n*分别为1.855、 2.017。消除黏土附加导电影响前后的岩电参数值对比如表 1。从表中可以看出,校正前后岩电参数差异较为明显。

表 1 消除黏土附加导电影响前后岩电参数对比统计表

3 改进模型的应用

东海陆架盆地X气田为一低孔低渗气田,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较细。对X气田主要目的层段129个样品的黏土矿物X衍射结果进行统计如表 2(表中数字为某类黏土矿物占黏土矿物总体积分数)。从表中可以看出,阳离子交换能力较强的黏土矿物(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占黏土矿物总量的平均比重较高(51.13%),说明岩石中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能力不能忽略,故使用具有附加导电性校正功能的饱和度公式进行黏土质量分数校正很有必要。

表 2 黏土类型及所占比重统计表

由于X气田有关黏土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分析化验资料很少,使得基于阳离子交换的饱和度模型(如W-S模型)的关键参数不易确定,因此,使用了通过测井解释求得的黏土质量分数进行附加导电性校正的饱和度公式(即西门度公式)。

对X气田344个粒度分析样品进行统计,发现主要砂岩储层段的岩心黏土质量分数主要为0~3%(如图 2a),泥质质量分数为0~12%(如图 2b),VshVcl差异明显,故使用了改进的西门度公式进行逐点处理,突出了“附加导电性是由泥质中的黏土矿物造成”这一特征,避免可能出现的因代入Vsh计算而得到的过于乐观的结论。

图 2 黏土质量分数及泥质质量分数所占比重范围分布图

分别用常规西门度公式和改进的西门度模型(式15)对X气田X-5井目的层段Y3b层进行饱和度测井解释,并将解释结果用密闭取心饱和度分析结果进行标定(图 3)。从图中可以看出,运用改进后的西门度模型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与密闭取心实验结果符合度更高,而常规西门度公式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明显偏小。经对比,常规西门度公式计算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6.26%(测井解释Sw减岩心分析Sw),改进后的西门度公式计算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78%,证实了改进后模型的优势。

图 3 模型改进前后饱和度解释结果对比图

4 结论

(1)混合泥质砂岩模型的一系列假设条件,诸如泥质部分的电阻率增大系数等于1、泥质部分含水饱和度和纯砂岩部分相同等,可能与实际储层并不相符,对测井解释的精度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利于探明储量的精确确定;改进的西门度公式将导电机制不同的组分拆开来,突出了黏土附加导电机制的不同,在缺乏阳离子交换能力资料的地区可当做一种阳离子交换模型来使用。

(2)细粉砂和黏土对地层放射性的贡献程度不同,将通过刻度模型求出的黏土质量分数Vcl代入饱和度模型中计算,可以避免代入泥质质量分数Vsh计算可能造成的饱和度解释偏乐观的结果。

(3)岩电参数的拟合和使用需要运用相同的模型,否则会使最后求出的含水饱和度偏离真实值,经比较,消除泥质附加导电影响的mn值会略大于常规岩电实验所得值。

参考文献
[1] ARCHIE G E.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log as an aid in determining som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J]. Transactions of the AIME,1942, 146 (1) : 54-62. doi: 10.2118/942054-G (0)
[2] ARCHIE G 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 aid in core-analysis interpretation[J]. AAPG Bulletin,1947, 31 (2) : 350-366. (0)
[3] 毛志强.油藏条件下饱和度测井解释基础实验、理论和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1995. 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Y189919 (0)
[4] HOSSIN A. Calcul des Saturations en Eau par la Méthode du Ciments Argileux(formule d'Archie Généralisée)[J]. Bull Assoc Francaise Tech Pet,1960, 140 : 12-14. (0)
[5] DE WHITE L. Relation between Resistivities and fluid Contents of Porous Rocks[J]. Oil and Gas Journal,1950, 49 (16) : 120-132. (0)
[6] POUPON A, LOY M E, TIXIER M P. A Contribution to Electrical Log Interpretation in Shaly Sands[J]. 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1954, 6 (6) : 27-34. doi: 10.2118/311-G (0)
[7] 雍世和, 张超谟.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 东营: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7 : 174 -176. (0)
[8] WAXMAN M H, SMITS L J M.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in OilBearing Shaly Sands[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1968, 8 (2) : 107-122. doi: 10.2118/1863-A (0)
[9] CLAVIER C, COATES G, DUMANOIR J.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es for the Dual-Water Model for Interpretation of Shaly Sands[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1984, 24 (2) : 153-168. doi: 10.2118/6859-PA (0)
[10] 王建功, 吴刚, 陈燕, 等. 一种复杂砂岩储层泥质含量评价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2009, 31 (S2) : 48-50. (0)
[11] 张德梅, 王桂萍, 娄宪刚, 等. 测井曲线组合法求取泥质含量探讨[J]. 测井技术,2011, 35 (4) : 358-362. (0)
[12] 沈建国. 用密度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测井曲线计算分散泥质结构泥质含量[J]. 地球物理测井,1989, 13 (2) : 13-17. (0)
[13] 汪爱云, 刘江, 张军龙. 储集层泥质含量普适性算法探讨[J]. 测井技术,2000, 24 (S1) : 502-504. (0)
[14] 王功军, 王冬梅, 陈小波, 等. ECS测井及其在西江油田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1, 33 (7) : 101-103. (0)
[15] 袁祖贵, 成晓宁, 孙娟. 地层元素测井(ECS)——一种全面评价储层的测井新技术[J].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4, 38 (S1) : 208-213. (0)
[16] 孙建孟, 李召成. 应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确定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23 (4) : 29-32. (0)
[17] 郭影文.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黏土矿物含量分析中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8, 30 (6) : 268-270. (0)
[18] 莫修文, 丁永浩, 王宏建. 葡西地区油气储层泥质与黏土含量的计算方法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 36 (S) : 139-14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