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村学校卫生管理及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郑建刚1, 王东海2, 陈燕虹3, 姚玉斌1, 林平1, 唐加林1, 谢丽丽1     
1.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新干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及其卫生管理现状,评估饮用水安全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西省11个市设区的28个县,140个乡镇,278所中小学,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通过访谈、现场调查等方法收集卫生管理相关资料。对76个县226所中小学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 农村学校卫生人员配备和学生健康档案的建档比例均较低,分别为5.40%和17.63%;学校供水方式以村镇水厂供水为主,占43.17%;主要饮水方式为自带水的学校比例最高,占39.57%,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占3.60%,寄宿学校提供开水的比例较低,占40.33%;学校供水中未处理的占37.56%,不消毒的57.47%,水质合格率为42.48%,消除微生物污染后水质合格率为81.19%。结论 农村学校卫生管理措施不足,学生存在不安全饮水方式,学校供水水质合格率低,学生饮水安全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卫生管理    饮水安全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Sanitary Management and Drinking Water Safety in Rural Schools of Jiangxi Province
ZHENG Jiangang1, WANG Donghai2, CHEN Yanhong3, YAO Yubin1, LIN Ping1, TANG Jialin1, XIE Lili1
Abstract: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drinking water safety and sanitary management in rural schools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evaluate the sanitary safety status of drinking water. Methods 28 counties, 140 towns, and 278 schools in Jiangxi were selected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nformation and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field sanitary survey with uniform questionnaires. Water quality examinations was done in 226 schools in 76 counties. Results School health personnel ratio and health records rate were as low as 5.40% and 17.63%, respectively. The main water supply type of the school was the village water plant, accounted for 43.17%; the proportion of schools which students mainly bringing water by themselves was the highest, accounted for 39.57%. The proportion of direct drinking of tap water was 3.60%. The proportion of boarding schools providing boiled water was lower, accounted for 40.33%; in school water supplies, 37.56% were untreated, and 57.47% were not disinfected. The qualified rate of drinking water was 42.48%. The qualified rate of drinking water after eliminating microbial pollution was 81.19%. Conclusions The measures of sanitary management was inadequate in rural schools. Unsafe drinking water supply type existed among studen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drinking water supplies in rural schools was low. There were certain health risks in students drinking water safety.
Key words: rural schools    sanitary management    drinking water safety    

学校饮水安全关系着广大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学校教育的稳定发展[1-2]。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限制,部分农村学校饮水卫生条件相对较薄弱,饮用水容易受到污染,可能会导致介水传染病的发生[3-6],对农村在校师生身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为了解江西省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及卫生管理现状,项目组于2017年对江西省部分农村学校进行了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江西省按分层随机方法抽取11个设区市28个县(市、区),每个调查县随机选取5个乡镇(不含城关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小学、初中各1所,进行学校基本情况、供水情况及学生饮水方式调查,共调查学校278所;在76个县(市、区),每个县随机选择3所农村学校,调查供水工程卫生学信息并开展水质检测,共调查学校226所。被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1.2.1 基本信息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校供水方式、学生主要饮水方式、集中供水工程的水处理方式、消毒方式、卫生许可以及学校卫生管理等信息。

1.2.2 水质检测

分别在丰水期(5—6月)和枯水期(9—10月),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 ①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和氨氮; ②毒理学指标,包括砷、镉、铬(六价)、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③细菌学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或大肠埃希菌; ④消毒剂指标,包括游离性余氯和二氧化氯。

1.2.3 水样检测和评价

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7]进行。检测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8]进行评价。水样综合评价时未考虑消毒剂指标、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并从两个层面来评价,一是总的评价,其余31项指标全部合格时判定为“合格”;二是消除微生物指标污染后的评价,不考虑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其余29项指标全部合格时判定为“合格”。

1.3 数据整理与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汇总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 Test,检验水准α=0.05。以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质量控制

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培训, 统一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实验室所用仪器、设备均定期校准。水质分析时,每批样品均做标准曲线与空白对照,并抽取10%的样品进行平行样测定。

2 结果 2.1 学校基本情况

调查的278所学校,共有学生172 059人,其中,村小27所,学生6 581人;中心小学101所,学生73 498人;中学119所,学生73 627人;九年制学校31所,18 353人。其中,寄宿学校181所,寄宿学生共54 501人(表 1)。在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校中,有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建学生健康档案、有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校的比例分别为60.00%、33.33%和86.67%,在未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校,比例分别为84.03%、16.73%和93.16%,仅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

表 1 学校基本情况(n=278)
学校类型 学校总数/
寄宿学校
构成比/%
配备卫生专业
技术人员学校
构成比/%a
有专兼职疫情
报告人员学校
构成比/%b
建学生健康档案
学校构成比/%c
有因病缺勤病因
追查与登记制度
学校构成比/%d
村小 27 3.70 0.00 81.48 29.63 96.30
中心小学 101 44.55 2.97 82.18 13.86 93.07
中学 119 91.60 9.24 80.67 18.49 90.76
九年制学校 31 83.87 3.23 93.55 16.13 96.77
总计 278 65.11 5.40 82.73 17.63 92.81
注:“a”:χ2=5.08, P>0.05;“b”:χ2=2.94, P>0.05;“c”:χ2=3.77, P>0.05;“d”:χ2=1.36, P>0.05

2.2 供水情况

调查278所学校中,仅由自备集中式供水的学校97所,占34.89%,村镇水厂供水的学校120所,占43.17%;同时由村镇水厂和自备集中式供水的学校53所,占19.06%;由水井供水8所,占2.88%。不同类型学校供水方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6,P<0.05;表 2)。

表 2 不同类型学校供水方式构成
学校类型 不同供水方式构成比/%
学校总数/所 仅自备集中式供水 仅村镇水厂供水 村镇水厂+自备集中式供水 水井
村小 27 51.85 7.41 22.22 18.52
中心小学 101 28.71 52.48 15.84 2.97
中学 119 37.82 40.34 21.85 0.00
九年制学校 31 29.03 54.84 16.13 0.00
总计 278 34.89 43.17 19.06 2.88

2.3 主要饮水方式

调查的278所学校中,学生主要饮水方式为自己带水的学校所占比例最高,占39.57%,其次为学校提供开水,占29.86%,直接饮用自来水和饮用井水的分别占3.60%和0.72%。村小和中心小学学生主要饮水方式比例最高的均为自带水,分别占74.07%和49.50%;中学比例最高的为学校提供开水,占34.45%;九年制学校比例最高的为学校提供开水以及桶装水或净水器水,均占41.94%。不同类型学校学生主要饮水方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5,P<0.05)。

调查的181所寄宿学校中,学生主要饮水方式为学校提供开水,占40.33%,直接饮用自来水和饮用井水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87%和0.55%。不同类型寄宿学校学生主要饮水方式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P>0.05;表 3)。

表 3 不同类型学校学生主要饮水方式构成
学校类型 学校数/所 主要饮水方式构成比/%
学校提
供开水
桶装水或
净水器水
自己
带水
直接饮用
自来水
饮用
井水
村小 27 7.41 11.11 74.07 3.70 3.70
  其中:寄宿学校 1 100.00 0.00 0.00 0.00 0.00
中心小学 101 26.73 18.81 49.50 4.95 0.00
  其中:寄宿学校 45 44.44 26.67 22.22 6.67 0.00
中学 119 34.45 31.93 30.25 2.52 0.84
  其中:寄宿学校 109 35.78 32.11 28.44 2.75 0.92
九年制学校 31 41.94 41.94 12.90 3.23 0.00
  其中:寄宿学校 26 50.00 30.77 15.38 3.85 0.00
合计 278 29.86 26.26 39.57 3.60 0.72
  其中:寄宿学校 181 40.33 30.39 24.86 3.87 0.55

2.4 供水工程

开展水质检测的226所学校中,由村镇水厂供水的学校148所,自备集中式供水的学校73所,由水井供水的5所。在集中式工程水处理方式中,未处理工程最多,占37.56%,经完全处理和仅消毒的工程占41.62%。其中,村镇水厂以完全处理为主,占41.22%,自备集中式供水以未处理为主,占67.12%,村镇水厂与自备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处理方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5)。工程消毒方式中,二氧化氯或复合二氧化氯消毒工程占16.74%,漂白粉或液氯消毒工程占25.79%。村镇水厂与自备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消毒方式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27,P<0.05)。工程经卫生许可的占22.17%,其中,村镇水厂经卫生许可的占29.73%,自备集中式供水经卫生许可的占6.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P<0.05;表 4)。

表 4 学校供水工程卫生学信息
供水类型 工程
数/个
不同水处理方式构成比/% 不同消毒方式构成比/% 卫生许可构成比/%
完全
处理
沉淀
过滤
仅消毒 未处理 二氧化氯或复
合二氧化氯
漂白粉或
液氯
不消毒
村镇水厂 148 41.22 25.00 10.81 22.97 22.97 29.05 47.97 29.73 70.27
自备集中式供水 73 6.85 12.33 13.70 67.12 4.11 19.18 76.71 6.85 93.15
合计 221 29.86 20.81 11.76 37.56 16.74 25.79 57.47 22.17 77.83

2.5 水质状况

在226所学校共检测452份末梢水,水样总合格率为42.48%,村镇水厂、自备集中式供水和井水总合格率分别为44.93%、39.7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0,P>0.05);水样消除微生物污染后合格率为81.19%,村镇水厂、自备集中式供水、井水总合格率分别为83.11%、78.29%和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各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为53.32%,其次为耐热大肠菌群(63.90%)、菌落总数(81.42%),合格率低于90%的还有浑浊度(89.82%)。毒理指标中,除硝酸盐氮(99.12%)外,其它全部合格;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中,合格率不到100%的指标有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锌、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和氨氮;消毒剂指标中,游离性余氯合格率为37.78%,二氧化氯合格率为70.42%(表 5)。

表 5 不同供水方式水质合格情况
供水方式 水样总
数/份
总合格
率/%
消除微生物
指标污染后
合格/%
总大肠菌
群/%
耐热大肠
菌群/%
菌落总
数/%
浑浊度/
%
游离性余氯 二氧化氯
检测
数/份
合格
率/%
检测
数/份
合格
率/%
村镇水厂 296 44.93 83.11 53.72 63.81 81.08 86.82 67 43.28 66 68.18
自备集中式供水 146 39.73 78.29 54.11 66.42 82.19 95.21 21 19.05 5 100.00
井水 10 10.00 50.00 30.00 25.00 80.00 100.00 2 50.00 0 -
合计 452 42.48 81.19 53.32 63.90 81.42 89.82 90 37.78 71 70.42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江西省农村学校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42.48%,处于较低水平。水质不合格主要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以及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超标(消除微生物指标污染后,水质合格率达到81.19%),表明农村学校供水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有调查显示[9],2004—2016年江西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中,由于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事件占11.11%,其中以甲肝和细菌性痢疾为主,表明农村学校供水水质卫生存在较大健康风险。除微生物外,浑浊度(合格率为89.82%)也是影响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部分学校供水出现铁、锰、锌等金属指标超标(铁含量最高值为0.56 mg/L,锰含量最高值为0.68 mg/L,锌含量最高值1.8 mg/L),应引起重视。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供水水质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供水设施不完善,水处理工艺简单,甚至不处理,即便经消毒处理的水样,消毒剂合格率也不高,水质未消毒或消毒不合格是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水质的消毒管理和消毒剂投加量的控制[10]。从供水方式看,井水水质合格率最低;村镇水厂供水经完全处理及消毒的比例、经卫生许可的比例均高于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但两者水质合格率并没有明显差别(合格率分别为44.93%和39.73%),可能与村镇水厂水处理工艺简单,水处理效果不佳有关。应加强学校各类供水工程水处理措施,强化水处理效果,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学生饮水方式是影响学生饮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其与学校卫生管理有密切的关系。本次调查显示,农村学校学生主要饮水方式分别是自带水、学校提供开水、桶装水或净水器水。学生自带水和学校提供的开水的水质合格率较高。报道显示[11-12],瓶(桶)装水水质合格率均较高,健康风险均较小。直接饮用自来水和饮用井水,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均存在较大饮水安全隐患,其中,村小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和饮用井水的比例最高,应作为关注的重点。在寄宿学校,学校提供开水和桶装水(或净水器水)的比例有所上升,但仅占40.33%和30.39%,但仍有部分学校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以中心小学比例最高。农村学校的自来水主要是村镇水厂供水或自备集中式供水,水质大多未处理或处理工艺简单,微生物污染严重,水质合格率低,小学生卫生健康意识较差,容易直接饮用自来水,存在较大饮水安全隐患。桶装水、净水器水等饮水方式虽然合格率较高,但饮水机(净水器)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13]。特别是在8—9月,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由于假期刚过,开学后未及时清洗饮水机(净水器),水质可能受到污染,存在经水传播疾病的风险[14-15]。学校应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一方面加强饮水安全宣传,教育学生不直接饮用自来水或井水,另一方面定期检查、清洗供水设施,消除饮水安全隐患。研究发现[16],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最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进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中学和九年制学校中绝大部分有寄宿生,学校应尽量提供开水供学生饮用。

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及机制的建立健全是防范学生健康风险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卫生意识和身体健康。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学校配备卫生人员、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的比例低,分别为5.40%和17.63%,与相关报道一致[17]。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并存在不安全饮水方式,学生饮水安全还有较大隐患。同时学校未配备卫生人员,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低表明大部分农村学校未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学生健康未得到足够重视,学生的健康状况得不到及时了解,病情可能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同时,学校饮水安全自我监管缺失,学生饮水安全健康教育不够,当学校发生相关传染病时,也不能第一时间对疫情进行控制和处理,存在疫情扩散的风险。农村学校应加强卫生管理,健全制度,确保学生健康。

参考文献
[1]
钟辉, 王海森, 郭忠起, 等. 河北省学校自建集中式供水存在问题及监督对策[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9): 1375-1377. (In English: Zhong H, Wang HS, Guo ZQ, et al. Problems and supervision countermeasures of self-built water supply among schools in Hebei[J]. Chin J Sch Health, 2014, 35(9): 1375-1377.)
[2]
李卫民, 葩俪泽, 毕存箭. 塔城地区乡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9): 1428-1430.
[3]
侯玉媛, 刘思文, 陈鹏, 等. 一起学校宋内志贺菌细菌性痢疾暴发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6): 944-947.
[4]
韦雪玲. 一起学校甲肝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3, 24(1): 38-40. (In English: Wei XL.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togerher school outbreak of hepatitis a outbreak[J]. Henan J Prev Med, 2013, 24(1): 38-40.)
[5]
廖和壮, 韦森, 权怡, 等. 一起乡镇伤寒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 应用预防医学, 2014, 20(2): 87-89.
[6]
孙立梅, 陈少雄, 梁骏华, 等. 广东省某农村学校因生活用井水被GⅡ-4型诺如病毒污染引起胃肠炎暴发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7): 1618-1621. (In English: Sun LM, Chen SX, Liang JH,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 caused by well water polluted by norovirus GⅡ 4 in rural schools in Guangdong[J]. Mod Prev Med, 2012, 39(7): 1618-162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总则[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In English: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T 5750-2006 Standard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drinking water-general principles[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In English: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 5749-2006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7.)
[9]
方继, 熊小庆, 王晓文, 等. 江西省2004-2016年学校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特点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7, 23(4): 258-260, 267. (In English: Fang J, Xiong XQ, Wang XW,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form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Jiangxi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6[J]. Anhui J Prev Med, 2017, 23(4): 258-260, 267.)
[10]
郑建刚, 王东海, 李秋娟, 等.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微生物超标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12): 1772-1774. (In English: Zheng JG, Wang DH, Li QJ, et 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cessive microbe contents in rural drinking water[J]. Chin J Public Health, 2013, 29(12): 1772-1774. DOI:10.11847/zgggws2013-29-12-17)
[11]
吕墨钰, 姚强. 瓶(桶)装饮用水水质分析与安全评价[J]. 山东化工, 2017, 46(2): 59-60, 63. (In English: Lyu MY, Yao Q. Bottled (barrelled)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alysis and safety evaluation[J]. Shandong Chem Ind, 2017, 46(2): 59-60, 63. DOI:10.3969/j.issn.1008-021X.2017.02.025)
[12]
吴功果. 2016年南海某平台生活饮用水水质与健康风险[J]. 职业与健康, 2018, 34(1): 103-106. (In English: Wu GG. Quality and health risk of drinking water in a platform of South China Sea in 2016[J]. Occup Health, 2018, 34(1): 103-106.)
[13]
崔宝荣, 敬燕燕, 周慧霞, 等. 北京市某辖区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4, 4(5): 451-453. (In English: Cui BR, Jing YY, Zhou HX, et al. Investigation on hygienic status of drinking water in schools in a district of Beijing[J]. J Environ Hyg, 2014, 4(5): 451-453.)
[14]
高正国, 曲凡姣, 曲飞. 一起饮水引起的学生中毒事件调查[J]. 中国校医, 2006, 20(2): 162. DOI:10.3969/j.issn.1001-7062.2006.02.022
[15]
闫芳, 隋英杰, 孙静, 等. 桶装饮用水污染引起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8): 2082-2084.
[16]
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088-1089. (In English: Ge KY. An Overview of Nutrition Sciences[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6: 1088-1089.)
[17]
谢丽丽, 王东海, 郑建刚, 等. 2016年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校卫生现状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 44(11): 1987-1990. (In English: Xie LL, Wang DH, Zheng JG, et al. Hygienic status of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Jiangxi, 2016[J]. Mod Prev Med, 2017, 44(11): 1987-1990.)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9.04.00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0
郑建刚, 王东海, 陈燕虹, 姚玉斌, 林平, 唐加林, 谢丽丽
ZHENG Jiangang, WANG Donghai, CHEN Yanhong, YAO Yubin, LIN Ping, TANG Jialin, XIE Lili
江西省农村学校卫生管理及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Sanitary Management and Drinking Water Safety in Rural Schools of Jiangxi Province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9, 9(4): 326-330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2019, 9(4): 326-330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9.04.003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