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兰州市社区烟民吸烟后感受调查
王宇红1, 赵红军2,3, 常旭红4, 任晓岚2,3, 陈莉娟2,3, 胡建明5, 刘舒瑜2,3, 脱长宇2,3, 赵琳娜2,3, 格鹏飞2,3, 张忠林6     
1. 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甘肃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4.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5. 兰州大学附属一院;
6. 兰州交通大学
摘要: 目的 了解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某两个社区烟民的吸烟现状,进一步改善本地区吸烟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抽取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某两社区≥18岁的烟民共计155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烟龄、吸烟后感受等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55人,烟龄≥20年有119人(76.8%),吸烟量轻度105人(66.8%)、中度38人(24.5%)与重度12人(7.7%)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吸烟后人际关系的变化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兰州市城关区社区烟民烟龄相对较长,吸烟量较轻,人际关系、食欲改变、身体状况等吸烟后感受不同人群存在差异。
关键词: 烟民     烟龄     吸烟后感受     吸烟量    
Investigation on the Experience after Smoking of Community Smokers in Chengguan District of Lanzhou in 2015
WANG Yuhong1, ZHAO Hongjun2,3, CHANG Xuhong4, REN Xiaolan2,3, CHEN Lijuan2,3, HU Jianmin5, LIU Shuyu2,3, TUO Changyu2,3, ZHAO Linna2,3, GE Pengfei2,3, ZHANG Zhonglin6     
Abstract: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smokers in two community of Chengguan District of Lanzhou to improve the smoking status in this region. Methods Using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 total of 160 smokers more than 18 year-old in Silver Road and Chengguan District of Lanzhou were selected to have a household survey on smoking history and the experience after smoking. Results A total of 15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119 people (76.8%) had a history of smoking for more than 20 year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chang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fter smoking between moderate and light with severe smokers (P < 0.05). Conclusions The smoking history of community smokers in Chengguan District of Lanzhou was relatively long and the amount of cigarette smoking was relatively low. The experience of smokers in different age, occupation and level of educatione after smoking were not the same.
Key words: smoker     smoking history     feeling after smoking     amount of cigarette smoking    

研究显示吸烟是肺癌、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因素[1]。2000年全世界因吸烟导致早死高达484万人,预计到2050年时,全世界每年会有800万人的死亡与吸烟有关,预计80%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最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为了解当前兰州市社区居民吸烟状况,本研究抽取白银路街道两社区≥18岁烟民进行吸烟后感受调查,为开展个性化控烟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6年在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两社区选择≥18岁无严重自身疾病,能正常交流的烟民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查阅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人口特征统计表,根据各社区的人口学特征随机抽取两个社区,经PASS软件计算样本量为120人,考虑年龄及调查配合度,最终抽取155例研究对象。调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问卷经统一培训且考核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调查,对研究对象询问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吸烟、饮食、身体状况等信息),吸烟部分询问了吸烟开始的时间、每天平均吸烟量、吸烟后的身体状况等。让其如实填写问卷,对文化程度较低者,调查人员可用中性且不带有任何诱导性的语言清楚地解释各个条目的含义。

1.3 指标定义

① 烟民:居住时间超过1年,连续或累计吸烟6月及以上者;②吸烟开始时间:第一次吸烟的时间;③每天平均吸烟量:平均每天吸烟的支数,轻度(1~14)支/d,中度(15~24)支/d,重度>25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双录入,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组间两两比较用卡方分割,为降低Ⅰ型错误,调整检验水准$\alpha \prime =\frac{\alpha }{α比较次数}=\frac{0.05}{C_{n}^{2}}$n为组别数,双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共160人,有效问卷(无回答问题<5题者)为155人,应答率为96.9%,无应答为受访者无法联系及拒绝回答。研究对象年龄为19~84(54±2.395)岁,其中男性149人(96.1%)女性6人(3.9%);烟龄(年)<20组36人(23.2%)、20~25组82人(52.9%)、>25组37人(23.9%);吸烟量轻度105人(67.8%),中度38人(24.5%),量重度12人(7.7%)。

2.2 烟龄与吸烟量

按烟龄分为<20年、20~25年、>25年,吸烟量重度以烟龄<20年最多,烟龄与吸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 1 研究对象吸烟量与烟龄的分布情况[n(%)]
吸烟量/(支/d) <20年 20~25年 >25年 总人数/例 χ2 P
轻度(1~14) 18(17.1)a 64(61.0)a 23(21.9)a 105
中度(15~24) 10(26.3)a 15(39.5)a 13(34.2)a 38 16.045 0.002
重度(>25) 8(66.7) 3(25.0) 1(8.3) 12
合计 36 82 37 155
  注:组间两两比较用卡方分割,为降低Ⅰ型错误,调整检验水准$\alpha \prime =\frac{\alpha }{比较次数}=\frac{0.05}{C_{n}^{2}}$n=3为组别数,故α′=0.0167;aP<0.016 7,表示与平均每天吸烟量为重度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吸烟后的感受

2.3.1 人际关系

经过分析不同年龄段间在吸烟后人际关系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段在19岁~7人(18.9%)认为有改变的最多,40岁~4人(7.0%)次之,60岁~1人(1.6%)最少(表 2)。

表 2 研究人群吸烟后人际关系的变化[n(%)]
年龄/岁 有改变n(%) 无改变n(%) 总人数/例
19~ 7(18.9)a 30(81.1)a 37
40~ 4(7.0)a 53(93.0)a 57
60~ 1(1.6) 60(98.4) 61
合计 12 143 155
  注:经Fisher检验,χ2=8.786,P=0.009;组间两两比较用卡方分割,为降低Ⅰ型错误,调整检验水准$\alpha \prime =\frac{\alpha }{比较次数}=\frac{0.05}{C_{n}^{2}}$n=3为组别数,故α′=0.016 7;aP<0.016 7,表示与年龄段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2 食欲状况

不同职业人群在吸烟后食欲改变不同,商业办事及有关人员改变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表 3 研究人群吸烟后食欲的变化[n(%)]
职业 有改变 无改变 总人数/例
各类技术人员 0(0)a 66(100.0)a 66
其他职业 0(0)a 43(100.0)a 43
商业办事及有关人员 3(6.5) 43(93.5) 46
合计 3 152 155
  注:经Fisher检验,χ2=4.900,P=0.045;组间两两比较用卡方分割,为降低Ⅰ型错误,调整检验水准$\alpha \prime =\frac{\alpha }{比较次数}=\frac{0.05}{C_{n}^{2}}$n=3为组别数,故α′=0.016 7;aP<0.016 7,表示与商业办事及有关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3 身体状况

不同婚姻状况人群认为吸烟后身体发生有害自觉症状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4)。

表 4 研究对象吸烟后身体状况的变化[n(%)]
婚姻状况 有改变 无改变 总人数/例
未婚 3(27.3) 8(72.7) 11
已婚 8(5.6) 136(94.4) 144
合计 11 144 155
  注:经Fisher检验,χ2=4.387,P=0.036

3 讨论

吸烟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降低与吸烟有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人群吸烟率为27.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2.1%,女性为2.7%,较2010年[4]增长了1 500万人,达3.16亿,占世界吸烟总数的1/4还要多;烟民每天平均吸烟15.2支,较五年前增加了1支;使用烟草的威胁不论性别、年龄、种族、文化,都带来痛苦、疾病和死亡,使家庭陷入贫困,国民经济遭到削弱。2012年全国开展控烟活动,但中国烟民的数量和烟草消费却不降反增,为此,我们调查了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两社区的155例烟民,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本地区烟民吸烟后感受的真实想法,为控烟及行为干预提供参考。

烟龄与吸烟量的关系中,与平均每天吸烟量为重度者比较,各组间都存在差异(aP<0.016 7),吸烟量重度以烟龄<20年最多8人(66.7%),中度以烟龄≥20年28人(73.7%)轻度以烟龄≥20年87人(82.9%)。社区烟民吸烟量与烟龄成反比,轻度和中度的烟龄相对较长,而重度者的烟龄则较短,与中国人吸烟现状报告的结果相近[5]。可能与烟龄越长,对身体危害越大,促使其减少吸烟。本调查样本量有限,更可信的结论有待后续大样本调查结果支持。

吸烟后的感受中,人际关系的改变与年龄有关,19岁以上年龄者有改变的最多,年龄越大发生改变越低,有研究表明吸烟后人际关系会发生改变,主要与职业有关,56.41%的职业人群在社交时需要香烟作为应酬品[5-7];食欲改变与职业有关,商业办事及有关人员改变最多, 但中国吸烟行为现况调查[5]结果显示食欲的改变与烟龄及年龄有关,随着烟龄及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相对越差,食欲改变较多,与本研究结果不同,可能由于研究人群均为烟民,研究对象存在差异所致;身体状况改变与婚姻状况有关,未婚人群(27.3%)改变较已婚人群(5.6%)高, 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相似[8-9],已婚人群可能在家人的监督和建议下减少吸烟行为,身体状况相对于未婚人群改变较少。

综上所述,兰州市社区的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应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建议社区宣传和体检时及时告知烟民吸烟的危害,同时结合吸烟后感受的特点,个性化宣传烟草健康危害,提高烟民的自我意识,加强自我监督,提高烟民戒烟行为。

参考文献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5: 3-4.
[2] Ezzati M, Lopez AD. Estimates of global 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somking in 2000[J]. Lancet, 2003, 362(9387): 847–852. doi: 10.1016/S0140-6736(03)14338-3
[3] 杨功焕, 马杰民, 刘娜, 等. 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2): 77–83. Yang GH, Ma JM, Liu N, et al. Smoking and passive smoking in Chinese, 2002[J]. Chin J Epidemiol, 2005, 26(2): 77–83. (in Chinese).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M]. 北京: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16.
[5] 李光, 刘向军, 石铁跃, 等. 女性吸烟与血脂异常多因素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0(4): 241–244. Li G, Liu XJ, Shi TY, et al. Impact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blood lipid level of female population[J]. Chin?J Prev Med, 2009, 10(4): 241–244. (in Chinese).
[6] 陈国昌, 詹志伟, 等. 北京市2011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6): 755–756. doi: 10.11847/zgggws2010-26-06-63
[7] 吴青青, 徐越, 郭妤洁, 等. 浙江省成人烟草使用及相关情况调查[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4, 48(6): 824–827. Wu QQ, Xu Y, Guo YJ, et al. Surveys on tobacco use and related issues among adults in Zhejiang province[J]. Chin Prev Med, 2014, 48(6): 824–827. (in Chinese).
[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 简短戒烟干预要点——5A干预模型[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42): 28.
[9] 张梅, 王丽敏, 李毅冲, 等. 2010年中国成年人吸烟与戒烟行为现状调查[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5): 404–408. Zhang M, Wang LM, Li YC, et al. Ross-sectional survey on smoking and smoking cessation behaviors among Chinese adults in 2010[J]. Chin J Prev Med, 2012, 46(5): 404–408. (in Chinese).
[10] 梁晓峰. 2013-2014中国部分城市成人烟草调查报告[M].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5: 8.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7.06.00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0
王宇红, 赵红军, 常旭红, 任晓岚, 陈莉娟, 胡建明, 刘舒瑜, 脱长宇, 赵琳娜, 格鹏飞, 张忠林
WANG Yuhong, ZHAO Hongjun, CHANG Xuhong, REN Xiaolan, CHEN Lijuan, HU Jianmin, LIU Shuyu, TUO Changyu, ZHAO Linna, GE Pengfei, ZHANG Zhonglin
2015年兰州市社区烟民吸烟后感受调查
Investigation on the Experience after Smoking of Community Smokers in Chengguan District of Lanzhou in 2015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7, 7(6): 431-434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2017, 7(6): 431-434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7.06.004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