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3年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张旭辉, 张瑞仙, 狄娟, 栗旸, 王昕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 目的 了解和掌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为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卫生状况和预防介水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技术方案》实施, 数据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上报, 数据审核后导出, 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 统计分析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 2008-2013年共监测10648个工程, 工程日供水≤200 m3的工程占84.82%;饮水完全处理的工程占9.42%, 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84.04, P < 0.01)。共监测42592份水样, 合格8828份, 合格率为20.73%, 呈逐年上升趋势(χ2=5.87, P < 0.05)。出厂水合格率高于末梢水(χ2=7.43, P < 0.01);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χ2=691.60, P < 0.01);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高于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χ2=17.31, P < 0.01);完全处理的水样合格率高于其他供水方式水样合格率(χ2=3382.78, P < 0.01);使用液氯消毒的水样合格率高于使用其他消毒剂处理的水样(χ2=4126.54, P < 0.01);水样合格率随工程日供水能力增加而上升(χ2=2194.72, P < 0.01)。单项指标合格率低于90%的指标有:总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菌落总数、浑浊度4个指标。结论 云南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日供水规模较小的工程为主, 供水方式逐年改善, 但完全处理的工程占比仍较低。水质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微生物和一般感官性状不合格是水质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     饮水安全工程     饮水水质     监测    
Surveillance on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in Yunnan in 2008-2013
ZHANG Xuhui, ZHANG Ruixian, DI Juan, LI Yang, WANG Xin     
Abstract: Objectiv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anitary situation and variation on the quali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data for improving the water quality and preventing water-borne diseases. Method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water supplies in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s was investigated and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anitary Surveillance Scheme for Rural Drinking Water Projects. All input data were verified by the National Disease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were downloaded and analyzed with SPSS 16.0. Results A total of 10 648 water safety projects were surveyed in 2008-2013. The daily water supply capacity in 84.82% of projects was equal or less than 200 m3, and completed treatment facilities were provided only in 9.42% of projects, and which w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χ2=84.04, P < 0.01). Eighteen indexes were detected for 42 592 water samples, the quality of only 8 828 (20.73%) water samples reached the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in China, but the qualified rat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χ2=5.87, P < 0.05). The qualified rate of treated water was higher than tap water (χ2=7.43, P < 0.01), the qualified rate in dry perio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et period (χ2=691.60, P < 0.01); the qualified rate of water original from surface water as water source was higher than the water original from underground water as water source (χ2=17.31, P < 0.01), the qualified rate of completely treated water was higher than the water treated by other ways (χ2=3 382.78, P < 0.01), the qualified rate of water disinfected by liquefied chlorine was higher than other disinfectants (χ2=4 126.54, P < 0.01), the qualified rate of water was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aily water supply capacity (χ2=2 194.72, P < 0.01). The items for the qualified rate lower than 90% were total coli forms, visible substances, total bacteria counts and turbidity in 18 examined indexes. Conclusions The daily water supply capacity of most projects in this study was in a small-scale, the ways of water treatment were improved year by year,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completed treatment was still very low. The qualified rate of water increased year by year, but still low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whole nation, mainly due to the lower qualified rate on microbial indexes and general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rural area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drinking water quality     surveillance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反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饮水的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自2006年以来,国家逐步实施并加快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改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为了解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现状和变化趋势,对2008—2013年云南省开展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改善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卫生状况和预防介水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监测点的设置

以涵盖农业人口的县(市、区,以下统称县)作为抽样整体,在考虑水样代表性、区域分布和当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CDC)的检测能力下,抽取监测县,使监测的水源类型、供水方式及水质能代表全省的情况。

1.2 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根据《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方案》要求,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对工程所在地、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供水覆盖人口、消毒方式进行调查。

1.2.2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要求

以每个工程作为1个监测点,于每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2006)[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水样采集、保存和运输。

1.2.3 检测指标

包括色度、浑浊度、铁、锰、pH值、肉眼可见物、溶解性总固体、臭和味、总硬度、氟化物、硝酸盐氮、砷、耗氧量、氨氮、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18项。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2006)[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水样检测。

1.2.4 水质卫生评价

对日供水能力大于1 000 m3的工程,监测的水质指标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2006)[3]表 1限值进行评价,对日供水能力小于或等于1 000 m3的工程,所检测水样按照表 4限值进行评价,表 4中没有的指标按照表 1的限值进行评价;在18项水质指标中有1项指标不合格,则该水样判为不合格。

表 1 2008-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
年度 项目县(个) 工程数(个) 完全处理 沉淀过滤 仅消毒 未处理
工程数(个) 构成比(%) 工程数(个) 构成比(%) 工程数(个) 构成比(%) 工程数(个) 构成比(%)
2008 70 1 513 80 5.29 645 42.63 44 2.91 744 49.17
2009 70 1 606 122 7.60 439 27.33 69 4.30 976 60.77
2010 90 1 620 92 5.68 573 35.37 74 4.57 881 54.38
2011 90 2 444 266 10.88 863 35.31 164 6.71 1 151 47.10
2012 90 2 394 290 12.11 748 31.25 113 4.72 1 243 51.92
2013 100 1 071 153 14.28 334 31.19 78 7.28 506 47.25
合计 - 10 648 1 003 9.42 3 602 33.83 542 5.09 5 501 51.66
注:完全处理指经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后供水的工程;沉淀过滤指仅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供水的工程;仅消毒指仅经过消毒处理后供水的工程;未处理指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供水的工程

表 4 2008-2013年不同供水能力工程人口覆盖情况
年度 覆盖总人数(万人) 不同供水能力的工程人口覆盖情况(万人)
≤ 200 m3 ~400 m3 ~600 m3 ~800 m3 ~1 000 m3 > 1 000 m3
2008 105.57 65.42 14.70 7.74 4.51 3.90 9.30
2009 116.79 69.76 16.90 8.18 5.06 5.73 11.17
2010 121.88 72.51 20.21 9.99 4.45 3.55 11.18
2011 953.43 122.82 43.48 29.81 20.32 34.57 702.44
2012 1 002.24 116.87 51.33 31.25 18.34 39.36 745.09
2013 534.28 57.56 29.86 29.09 13.51 20.71 383.55
合计 2 834.19 504.94 176.48 116.06 66.19 107.82 1 862.73

1.3 质量控制

调查、水样采集和检测由县级CDC专业人员承担,每年开展监测工作前,由省CDC根据《云南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检测技术方案》统一培训。参加检测的实验室均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实验室所用仪器设备经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1.4 数据处理

2008-2013年,各监测县的数据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农村饮水系统进行上报,删除各年度1个工程不对应4个水样的数据,经逻辑校验和抽样复核后导出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监测基本情况

2.1.1 监测工程基本情况

2008-2013年,6年共监测10 648个工程。在被监测的工程中,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完全处理的有1 003个,占9.42%;沉淀过滤有3 602个,占32.83%;仅消毒有542个,占5.09%;未处理有5 501个,占51.66%。完全处理从2008年5.29%上升到2013年的14.28%,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性χ2=84.04,P < 0.01);仅消毒从2008年的2.91%上升到2013年的7.28%,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性χ2=21.03,P < 0.01;表 1)。

6年所监测的工程覆盖2 834.19万人,以饮用经完全处理的水为主,占62.61%,构成比从2008年的15.02%上到2013年的68.04%,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性χ2=61.11,P < 0.01;表 2)。

表 2 2008-2013年被监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人口覆盖基本情况
年度 覆盖总人口(万人) 完全处理 沉淀过滤 仅消毒 未处理
万人 构成比(%) 万人 构成比(%) 万人 构成比(%) 万人 构成比(%)
2008 105.57 15.86 15.02 40.12 38.00 3.70 3.50 45.89 43.47
2009 116.79 19.75 16.91 28.28 24.21 10.47 8.96 58.29 49.91
2010 121.88 15.93 13.07 36.89 30.27 14.88 12.21 54.18 44.45
2011 953.43 651.10 68.29 143.54 15.06 58.73 6.16 100.06 10.49
2012 1 002.24 708.40 70.68 126.43 12.61 45.06 4.50 122.35 12.21
2013 534.28 363.54 68.04 66.73 12.49 37.63 7.04 66.38 12.42
合计 2 834.19 1 774.58 62.61 441.99 15.59 170.47 6.01 447.15 15.78

2.1.2 监测工程供水能力情况

在监测的10 648个工程中,以日供水小于等于200 m3的工程为主,有9 032个,占84.82%,覆盖人口占17.82%(504.94/2 834.19);日供水大于1 000 m3的工程有563个,占5.29%,覆盖人口占65.72%(1 862.73/2 834.19;表 3表 4)。

表 3 2008-2013年被监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能力情况
年度 工程数(个) 不同供水能力的工程数(个)
≤ 200m3 ~400 m3 ~600 m3 ~800 m3 ~1 000 m3 > 1 000 m3
2008 1 513 1 401 64 20 9 7 12
2009 1 606 1 479 72 20 12 8 15
2010 1 620 1 489 76 25 9 6 15
2011 2 444 1 976 155 62 32 27 192
2012 2 394 1 931 146 61 30 30 196
2013 1 071 756 95 48 20 19 133
合计 10 648 9 032 608 236 112 97 563

2.2 水质监测情况

2.2.1 水质总体合格情况

2008—2013年,共监测水样42 592份,合格8 828份,合格率为20.73%,各年度合格率在7.32%~29.25%之间。2008-2013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2.39%(1 355/6 052)、24.35%(1 564/6 424)、22.72%(1 472/64 80)、7.32%(716/9 776)、25.77%(2 468/9 576)、29.25%(1 253/4 284)。各年度合格率均较低,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性χ2=5.87,P < 0.05)。

2.2.2 不同水样类型监测结果

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21.26%和20.19%,出厂水合格率略高于末梢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 < 0.01;表 5)。

表 5 2008-2013年不同水样类型水质合格情况
年度 出厂水 末梢水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2008 3 026 678 22.41 3 026 677 22.37
2009 3 212 799 24.88 3 212 765 23.82
2010 3 240 764 23.58 3 240 708 21.85
2011 4 888 375 7.67 4 888 341 6.98
2012 4 788 1 271 26.55 4 788 1197 25.00
2013 2 142 641 29.93 2 142 612 28.57
合计 21 296 4 528 21.26 21 296 4 300 20.19

2.2.3 不同水期类型监测结果

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25.89%和15.56%,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60,P < 0.001;表 6)。

表 6 2008-2013年不同水期类型水质合格情况
年度 枯水期 丰水期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2008 3 026 823 27.20 3 026 532 17.58
2009 3 212 1051 32.72 3 212 513 15.97
2010 3 240 975 30.09 3 240 497 15.34
2011 4 888 416 8.51 4 888 300 6.14
2012 4 788 1476 30.83 4 788 992 20.72
2013 2 142 773 36.09 2 142 480 22.41
合计 21 296 5 514 25.89 21 296 3 314 15.56

2.2.4 不同供水方式监测结果

不同供水方式水样合格率从高到低为:完全处理>仅消毒>沉淀过滤>未处理,合格率分别为54.01%、34.09%、16.45%、1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382.78,P < 0.01;表 7)。

表 7 2008-2013年不同供水方式水质合格情况
年度 完全处理 沉淀过滤 仅消毒 未处理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2008 320 229 71.56 2 580 550 21.32 176 39 22.16 2 976 537 18.04
2009 488 304 62.30 1 756 399 22.72 276 143 51.81 3 904 718 18.39
2010 368 204 55.43 2 292 445 19.42 296 148 50.00 3 524 675 19.15
2011 1 064 348 32.71 3 452 150 4.35 656 65 9.91 4 604 153 3.32
2012 1 160 673 58.02 2 992 557 18.62 452 190 42.04 4 972 1 048 21.08
2013 612 409 66.83 1 336 269 20.13 312 154 49.36 2 024 421 20.80
合计 4 012 2 167 54.01 14 408 2 370 16.45 2 168 739 34.09 22 004 3 552 16.14

2.2.5 不同水源类型监测结果

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为21.54%,略高于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1,P < 0.01;表 8)。

表 8 2008-2013不同水源类型水质合格情况
年度 地下水 地面水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水样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2008 3 026 564 18.64 3 026 791 26.14
2009 3 212 618 19.24 3 212 946 29.45
2010 3 240 627 19.35 3 240 845 26.08
2011 4 888 401 8.20 4 888 315 6.44
2012 4 788 1 285 26.84 4 788 1 183 24.71
2013 2 142 745 34.78 2 142 508 23.72
合计 21 296 4 240 19.91 21 296 4 588 21.54

2.2.6 不同供水能力工程的水样合格率

日供水能力大于1 000 m3的工程水样合格最高,为55.46%,日供水能力小于等于200 m3的工程水样合格率最低,为17.39%,工程日供水能力不同,水样合格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194.72,P < 0.01),水样合格率随工程日供水能力增加而上升(趋势性χ2=2 126.15,P < 0.01;表 9)。

表 9 不同供水能力工程的水样合格情况
工程日供水能力(m3) 监测工程数(个) 监测水样数(个) 合格水样数(个) 合格(%)
≤200 9 032 36 128 6 281 17.39
~400 608 2 432 694 28.54
~600 236 944 321 34.00
~800 112 448 128 28.57
~1 000 97 388 155 39.95
> 1 000 563 2 252 1 249 55.46

2.2.7 使用不同消毒剂监测结果

使用不同消毒剂处理的水样合格率从高到低为:液氯>二氧化氯>漂白粉>其他>不消毒,合格率分别为72.49%(1 228/1 694)、53.32%(418/784)、34.44%(1 220/3 542)%、30.30%(40/132)、16.25%(5 922/36 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6.54,P < 0.01;表 10)。

表 10 采样不同消毒剂消毒后水质合格情况(份)
年度 液氯 二氧化氯 漂白粉 其他 不消毒
水样数 合格数 水样数 合格数 水样数 合格数 水样数 合格数 水样数 合格数
2008 172 133 56 47 264 88 0 0 5 560 1 087
2009 218 180 100 52 394 203 28 12 5 684 1 117
2010 132 107 48 21 476 221 8 3 5 816 1 120
2011 436 209 184 66 1 040 129 60 9 8 056 303
2012 448 361 272 149 872 347 20 6 7 964 1 605
2013 288 238 124 83 496 232 16 10 3 360 690
合计 1 694 1 228 784 418 3 542 1 220 132 40 36 440 5 922
注:二氧化氯:包括二氧化氯和复合二氧化氯消毒处理的水样;漂白粉:为含氯制的片剂和粉剂;其他:包括臭氧、紫外线等消毒处理的水样

2.2.8 水质单项指标合格情况

单项指标合格率低于90%的指标有:总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菌落总数、浑浊度4个指标,各年度各单项指标合格率排序略有不同,但无实质性变化,各单项指标间合格率差异明显(χ2=110.64,P < 0.01;表 11)。

表 11 单项指标合格情况
指标 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 2008年n=6 052 2009年n=6 424 2010年n=6 480 2011年n=9 776 2012年n=9 576 2013年n=4 284 合格率(%)
氯化物(mg/L) 2.0(0.6, 5.0) 6 052 6 424 6 480 9 774 9 576 4 284 100.00
砷(mg/L) 0.005(0.005, 0.005) 6 039 6 422 6 480 9 776 9 576 4 284 99.9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61.0(87.0, 254.0) 6 050 6 419 6 479 9 770 9 575 4 281 99.96
氟化物(mg/L) 0.1(0.1, 0.1) 6 046 6 417 6 476 9 772 9 572 4 278 99.93
硫酸盐(mg/L) 7.4(2.5, 17.3) 6 033 6 408 6 476 9 766 9 576 4 284 99.88
总硬度(mg/L) 102.0(40.4, 182.0) 6 037 6 393 6 468 9 768 9 565 4 272 99.79
硝酸盐(mg/L) 0.6(0.25, 1.77) 6 017 6 393 6 456 9 735 9 545 4 276 99.60
锰(mg/L) 0.025(0.025, 0.050) 5 950 6 276 6 428 9 688 9 502 4 261 98.86
嗅和味 - 5 916 6 335 6 409 9 679 9 506 4 259 98.85
耗氧量(mg/L) 1.04(0.64, 1.71) 5 947 6 335 6 397 9 695 9 477 4 220 98.78
氨氮(mg/L) 0.05(0.01, 0.13) 5 883 6 291 6 296 9 468 9 313 4 099 97.08
色度(度) 2.5(2.5, 5.0) 5 811 6 286 6 248 9 503 9 366 4 130 97.07
pH值 7.70(7.30, 8.03) 5 703 6 212 6 254 9 559 9 284 4 204 96.77
铁(mg/L) 0.10(0.025, 0.15) 5 781 6 071 6 228 9 449 9 317 4 146 96.24
浑浊度(度) 0.99(0.40, 2.20) 5 400 5 592 5 584 8 612 8 420 3 778 87.78
菌落总数(CFU/mL) 50.0(7.0, 231.0) 5 041 5 412 5 211 9 024 7 809 3 535 84.60
肉眼可见物 - 4 861 5 104 5 177 7 893 7 574 3 398 79.84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16.0(0, 94.0) 1 846 2 084 1 995 888 3 362 1 547 27.52

3 讨论

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测县覆盖面逐渐扩大,监测的工程中,完全处理和仅消毒的工程仅占9.42%和5.09%,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占比低于云南省周边的广西省[4]和四川省[5],因此应需进一步完善工程的供水方式。完全处理和仅消毒的工程占比不高,但覆盖68.62%的人口,因此加强此类工程的监管仍是公共卫生部门的重点工作。工程以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主,日供水能力小于等于200 m3的工程占84.82%,覆盖人口占17.82%,说明此类工程主要分布在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是日常监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水样合格率仅为20.73%,低于2006年全国农村水质合格率44.90%的水平[1],也低于广西省[4]和四川省[6]的合格率,水质卫生状况存在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制水工艺简陋,源水不消毒直接供居民使用所致。

出厂水高于末梢水, 说明在输配水过程中可能存在污染。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说明气候、雨水等因素对水质卫生状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完全处理>仅消毒>沉淀过滤>未处理,说明完善供水方式,对提高水质卫生非常重要。

经过完全处理的水样合格率也仅为54.01%,主要原因是:① 大多数饮水安全工程无水质检测实验室,水厂管理不规范,无制水、管水工作程序,根据经验投加混凝剂和消毒剂较为普遍,存在投放量过大或不足的情况;② 在采样中发现,部分水厂配置了消毒设备,但消毒剂余量检测结果为“0”,存在设备闲置不用的情况,与四川省存在问题类似[6]。因此需加强制水、管水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人员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加强日常监管,促使工程管理方建立完善制水、管水制度,督促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

工程的水质合格率随着日供水能力的增加而提高,可能由于工程供水能力越大,水质处理设备越健全、水质处理流程和工艺越完善以及越容易受到监管部门重视有关,同时大中型工程中具备水质处理能力的工程占比更高,而此类工程一般选择水量更有保证的地面水为水源,致使在本次监测中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高于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

在几种消毒剂处理的水样中,使用液氯消毒的水样合格率最高,使用其他消毒的水样合格率最低,经消毒处理的水样合格率均高于不消毒者。云南经消毒处理的工程占比较小,与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较低的检测结果一致,因此消毒对提高云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合格率至关重要。

单项指标中,超标的主要指标是总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菌落总数和浑浊度,说明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指标和一般感官性指标,提示只要经过消毒和沉淀过滤处理可有效提高云南农村水质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张荣, 李洪兴, 武先锋, 等.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26(1): 3–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SPKJ201310010.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http://edu.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etail/djjk-z2015020023
[4] 李雯婷, 唐振柱, 钟格梅, 等. 2008-2012年广西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4, 20(130): 1–5.
[5] 金立坚, 刘祖阳, 张成云, 等. 四川省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9, 8(6): 341–344.
[6] 张成云, 金立坚, 秦岭, 等. 四川省2008-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1, 1(1): 28–32.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5.01.00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0
张旭辉, 张瑞仙, 狄娟, 栗旸, 王昕
ZHANG Xuhui, ZHANG Ruixian, DI Juan, LI Yang, WANG Xin
2008-2013年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Surveillance on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in Yunnan in 2008-2013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5, 5(1): 14-19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2015, 5(1): 14-19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5.01.004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