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 Vol. 45 Issue (3): 69-75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4.03.009
0

引用本文  

张录, 闫新义, 张杰, 等. 塔中地震台面波震级MS7MS(BB)偏差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 45(3): 69-75.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4.03.009.
ZHANG Lu, YAN Xinyi, ZHANG Jie, et al. Magnitude deviation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 magnitude at Tazhong Seismic Station[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4, 45(3): 69-75.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4.03.009.

基金项目

新疆地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413)

作者简介

张录(1989—),男,陕西洋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监测与分析工作。E-mail:zhanglu1356@126.com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23-11-29
塔中地震台面波震级MS7MS(BB)偏差分析
张录 1)   闫新义 2)   张杰 3)   张剑锋 4)     
1)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9000 哈密地震监测中心站;
2) 中国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3)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44000 喀什地震监测中心站;
4)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41000 库尔勒地震监测中心站
摘要:选取2018—2021年塔中地震台记录的全球MS ≥ 5.5地震事件,计算面波震级MS7MS(BB),并分析二者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发布震级的偏差。结果表明:2种震级相关度较高,且总体上均较USGS、CENC发布震级大,但MS7震级偏差较小,差值分别约为0.18、0.27,在实际应用中参考意义较大。
关键词塔中地震台    面波震级    偏差分析    
Magnitude deviation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 magnitude at Tazhong Seismic Station
ZHANG Lu 1)   YAN Xinyi 2)   ZHANG Jie 3)   ZHANG Jianfeng 4)     
1) Hami Earthquake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9000, China;
2) Earthquake Agenc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11, China;
3) Kashgar Earthquake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44000, China;
4) Korla Earthquake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41000, China
Abstract: The global MS ≥ 5.5 seismic events recorded by Tazhong Seismic Station during 2018-2021 were selected to calculate the surface wave magnitudes MS7 and MS(BB), and analyze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magnitudes published by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and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CEN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magnitud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USGS and CENC, but the MS7 magnitude deviation is smaller (0.18 and 0.27), which is more informative in applications.
Key words: Tazhong Seismic Station    surface wave magnitude    deviation analysis    
0 引言

震级是对地震大小的量度,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在地震监测、预报、信息发布、科学普及、新闻报道和防震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陈运泰等,2004)。陈培善等(1988)刘瑞丰等(1996, 2005, 2006, 2007)对我国地震震级的测定及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后大量研究(于海英等,2007唐淋等,2018李晓东等,2018刘仲韬等,2021张媛媛等,2022吴桐等,2023;等等)涌现,对于震级的科学应用及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震日常观测资料分析中发现,塔中地震台(下文简称塔中台,台站代码TAZ)测定的远震震级比发布震级明显偏大,且不同震级、震中距和方位的偏差也有所不同。另外,在各年度地震监测预报观测资料质量评估中,塔中台震级项评分偏低。目前,测定的面波震级主要有MSMS(20)MS7MS(BB),除MS震级在水平向上量取,其余均在垂直向上量算,因垂直向只包含独立的瑞利波,所以测定的震级结果更稳定(刘瑞丰等,2015)。本文以量算简便、测量范围宽的传统面波震级(任克新等,2008MS7和IASPEI新震级MS(BB)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与发布震级的偏差,为塔中台计算震级的科学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1 台站简介及资料选取

塔中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喀瓦克乡,海拔1 191 m,地处塔里木盆地腹地(图 1),麻扎塔格山最东端南侧,距和田河西岸约1 km,台基岩性为砂岩(潘家伟等,2010)。该台于2013年由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支撑建设完成,为地下室观测环境,2017年起作为18个背景场国家台(属无人值守)之一,正式参与国家测震台站质量评估。采用BBVS-120甚宽频带地震计和EDAS-24GN数据采集器进行观测,通讯方式为卫星传输。

图 1 台站位置示意 Fig.1 Locati of Tazhong seismic station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的2018—2021年全球1 516次5.5级以上地震目录,选取塔中台记录完整、清晰的地震事件波形资料,进行MS7MS(BB)震级量算。

2 震级计算方法 2.1 垂直向面波震级MS7

作为我国传统测定震级之一,垂直向面波震级MS7是将宽频带记录仿真成763长周期记录,选用垂直向面波最大振幅和周期测定,计算公式为

$ M_{\mathrm{S} 7}=\lg \left(\frac{A}{T}\right)_{\max }+\sigma_{763} \quad\left(3^{\circ}<\varDelta<177^{\circ}, T>6 \mathrm{~s}\right) $ (1)

式中,σ763为长周期地震仪面波震级的量规函数,使用范围参考表 1刘瑞丰等,2006)。

表 1 763型长周期地震仪面波震级的量规函数σ(Δ)表 Table 1 Table of gauge functions σ(Δ) for surface wave magnitudes of long period seismometers Type 763
2.2 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

MS(BB)震级是IASPEI新震级之一。测定浅源地震(h≤60 km)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时,是在垂直向速度型宽频带记录上直接量取面波质点运动速度最大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 M_{\mathrm{S}(\mathrm{BB})}=\lg \left(\frac{v_{\max }}{2 \pi}\right)+1.66 \lg (\varDelta)+3.3 \quad\left(2^{\circ} \leqslant \varDelta \leqslant 160^{\circ}, 3 \mathrm{~s}<T<60 \mathrm{~s}\right) $ (2)

式中,vmax为垂直向面波速度最大值,单位为μm/s;Δ为震中距,单位为度(°)(刘瑞丰等,2015)。

3 震级偏差统计

对于选定的地震事件波形数据,按照公式(1)、(2)的计算要求,量取、计算符合条件的面波震级,分别记作MS7-TAZMS(BB)-TAZ,并分析测定的2种面波震级与USGS、CENC发布震级(分别记作MUSGSMCENC)的偏差以及2种震级间的偏差。

3.1 MS7震级偏差

USGS地震目录中,符合测量MS7-TAZ震级条件的地震事件为1 053个,测定结果与MUSGS的震级偏差(MS7-TAZ-MUSGS)分布在-0.7—1.4范围内,平均偏差约0.18,标准差为0.341。统计MS7震级偏差频度分布,结果见图 2(a),可见其主要在-0.2—0.4范围内,共752个地震,占比约71.42%。

图 2 MS7震级偏差分布 (a) MS7-TAZMUSGS偏差;(b) MS7-TAZMCENC偏差 Fig.2 Distribution of MS7 magnitude deviations

CENC地震目录中,可测量MS7-TAZ震级条件的地震事件有652个,与MCENC的震级偏差(MS7-TAZ-MCENC)分布在-0.7—1.3范围内,平均偏差约0.27,标准差为0.336。由震级偏差频度分布[图 2(b)]可知,偏差值主要在-0.1—0.6范围内,共507个地震,占比约77.76%。

3.2 MS(BB)震级偏差

USGS地震目录中符合测量MS(BB)-TAZ震级条件的地震事件为819个,测定结果与MUSGS的震级偏差(MS(BB)-TAZ-MUSGS)分布在-0.6—1.4范围内,平均偏差约0.34,标准差为0.298。统计发现,628个地震MS(BB)震级偏差主要分布在0—0.6范围内[图 3(a)],占比约76.68%。

图 3 MS(BB)震级偏差分布 (a)MS(BB)-TAZMUSGS偏差;(b)MS(BB)-TAZMCENC偏差 Fig.3 Distribution of MS(BB) magnitude deviations

CENC地震目录中可测量MS(BB)-TAZ震级条件的地震事件有573个,与MCENC的震级偏差(MS(BB)-TAZ-MCENC)分布范围在-0.6—1.4,平均偏差约0.39,标准差为0.301。从震级偏差频度分布[图 3(b)]来看,其主要在0.1—0.6范围内,共406个地震,占比约70.86%。

3.3 MS7MS(BB)震级偏差

将测量的819个面波震级MS(BB)-TAZ与对应的MS7-TAZ震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二者偏差值MS7-TAZ-MS(BB)-TAZ主要分布在-0.4—0.3范围内,呈正态分布特征[图 4(a)],平均偏差约-0.1,标准差为0.083,说明MS7-TAZ震级普遍小于MS(BB)-TAZ震级。统计发现,761个地震震级偏差主要分布在-0.2—0范围内,占比约93%,其中MS7-TAZ-MS(BB)-TAZ = -0.2的地震约占22%,MS7-TAZ -MS(BB)-TAZ = -0.1的地震约占43%,MS7-TAZ-MS(BB)-TAZ = 0的地震约占27%。

图 4 MS7-TAZMS(BB)-TAZ震级偏差分布 (a)MS7-TAZMS(BB)-TAZ震级偏差频度分布;(b)MS7-TAZMS(BB)-TAZ线性关系 Fig.4 Distribution of MS7-TAZ and MS(BB)-TAZ magnitude deviations

MS7-TAZ为自变量,MS(BB)-TAZ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MS7-TAZMS(BB)-TAZ间的关系式为MS(BB)-TAZ = 0.935 9MS7-TAZ + 0.505 1,其R2 = 0.983,说明二者相关度较高[图 4(b)]。

4 震级偏差分析

MS7-TAZMS(BB)-TAZ面波震级总体较USGS、CENC发布震级大,其中MS7-TAZ震级偏差较小,偏差值分别约为0.18和0.27,而MS(BB)-TAZ震级偏差稍大,偏差值分别约为0.34和0.39。而且,与USGS发布震级相比,2种面波震级与CENC发布震级平均偏差较大。检查塔中台数据采集器各项参数设置,均正确无误;且根据《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2015修订版)》中关于地震计工作周期和阻尼变化不超过5%以及灵敏度变化不超过10%的要求,该台2018—2021年地震计各项参数均在规定范围内,未超限(表 2,因篇幅有限,仅列出每年1月的脉冲计算结果),表明观测系统正常。张媛媛等(2022)在研究陕西地区近震震级与介质衰减、场地响应的关系时发现,因盆地表层松软沉积层对入射波的放大作用,关中盆地的单台震级普遍偏大,此外,台基岩性为砂岩性质的单台震级偏差较大。塔中台所处塔里木盆地是发育在塔里木克拉通之上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前寒武系结晶基底和上前寒武系—新生界沉积盖层,主体部分被塔克拉玛干沙漠覆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贾承造,1997何治亮等,2001周慧等,2022),由于台站观测室位于地表,故砂岩台基和下方沉积层对震级存在一定放大作用。同时,震级偏差大可能与这些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结构、震源破裂方式(许力生等,2010邓文泽,2021)以及地震波传播路径有关。

表 2 地震计工作参数 Table 2 Working parameters of seismometers

分析基于USGS目录(样本量较多)测定的震级MS7-TAZMS(BB)-TAZMUSGS震级大小、震中距(Δ)和方位角(θ)之间的关系:

(1)以MUSGS发布震级为基准,0.5级为间隔,划分为5个区间进行统计,结果见表 3,可知:MUSGS 5.5—6地震,MS7MS(BB)震级偏差较小,分别为0.13和0.33,低于其总体平均偏差值(0.18和0.34,下同),且随着震级增大,2种面波震级平均偏差逐渐增大。

表 3 不同震级区间震级偏差统计 Table 3 Results of magnitude deviation for different magnitudes

(2)根据所选地震震中距的不同,将MS7-TAZ震级地震所在区域划分为3°<Δ<20°、20°≤Δ<40°、40°≤Δ<60°、60°≤Δ<80°、80°≤Δ<100°、100°≤Δ<120°、120°≤Δ<140°、140°≤Δ<160°和160°≤Δ<170°等9个震中距范围,相应的MS(BB)-TAZ震级地震所在区域分为8个震中距范围,再计算各自平均震级偏差。由表 4可见,在3°<Δ<120°范围内,MS7-TAZ震级偏差随着震中距增大逐渐减小,尤其是在80°≤Δ<120°范围内,震级偏差最小,是测定MS7-TAZ震级的最优区间,而在120°≤Δ<170°范围内,随着震中距增大,偏差逐渐增大;在2°≤Δ<100°范围内,MS(BB)-TAZ震级偏差随震中距增大逐渐减小,且在80°≤Δ<120°范围内,偏差较总体平均偏差小(约0.24),是测定MS(BB)-TAZ震级的较优区间;在100°≤Δ≤160°范围内,随着震中距增大,偏差逐渐增大。

表 4 不同震中距区间震级偏差统计 Table 4 Results of magnitude deviation for different epicenter distances

(3)以塔中台为中心,正北向定为0°,以90°为间隔,沿顺时针方向划分NE、SE、SW和NW四个方位,计算不同方位地震震级平均偏差(表 5)。结果显示,台站SE向MS7-TAZMS(BB)-TAZ震级偏差较总体平均偏差小,约0.09和0.26;而NE、SW和NW向的MS7-TAZMS(BB)-TAZ震级偏差较其总体平均偏差值大,其中NE向震级偏差最大,约0.48和0.59。

表 5 不同方位角区间震级偏差统计 Table 5 Results of magnitude deviation for different azimuths
5 结论

测定塔中台记录的2种面波震级MS7-TAZMS(BB)-TAZ,计算其与USGS、CENC发布震级的偏差,及测定的2种震级偏差,并分析其与震级大小、震中距和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1)计算的MS7-TAZMS(BB)-TAZ面波震级总体上均较USGS、CENC发布的震级大,平均偏差分别约为0.18、0.27和0.34、0.39。其中,MS7-TAZ震级偏差平均值≤±0.3,符合规范要求,在日常应用中,此震级的参考意义较大。另外,MS7-TAZ震级普遍小于MS(BB)-TAZ震级,且二者间相关度较高。

(2)MS7-TAZMS(BB)-TAZ震级偏差与震级大小、震中距及方位角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主要特征如下:①随着震级逐渐增大,震级偏差随之增大;②在80°≤Δ<120°范围内,震级偏差最小,是测定2种面波震级的最优区间;③震中位于台站SE方位,震级偏差最小,而其余方位偏差较大,其中NE方位偏差最大。

参考文献
陈培善, 左兆荣, 肖洪才. 用763长周期地震仪台网测定面波震级[J]. 地震学报, 1988, 10(1): 11-24.
陈运泰, 刘瑞丰. 地震的震级[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 25(6): 1-12.
邓文泽. 2021年3月5日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M 7.8面波震级测定差异分析[J]. 地震科学进展, 2021, 51(9): 395-399. DOI:10.3969/j.issn.2096-7780.2021.09.00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GB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
何治亮, 罗传容, 龚铭, 等. 塔里木多旋回盆地与复式油气系统[M].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1.
贾承造.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刘瑞丰, 党京平, 陈培善. 利用速度型数字地震仪记录测定面波震级[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6, 17(2): 17-21.
刘瑞丰, 陈运泰, Bormann P, 等. 中国地震台网与美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的对比(Ⅰ)——体波震级[J]. 地震学报, 2005, 27(6): 583-587. DOI:10.3321/j.issn:0253-3782.2005.06.001
刘瑞丰, 陈运泰, Bormann P, 等. 中国地震台网与美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的对比(Ⅱ)——面波震级[J]. 地震学报, 2006, 28(1): 1-7.
刘瑞丰, 陈运泰, 任枭, 等. 中国地震台网震级的对比[J]. 地震学报, 2007, 29(5): 467-476. DOI:10.3321/j.issn:0253-3782.2007.05.003
刘瑞丰, 陈运泰, 任枭, 等. 震级的测定[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5.
李晓东, 段绍鑫, 周远新, 等. 库尔勒地震台宽频带面波震级与传统面波震级对比分析[J]. 内陆地震, 2018, 32(3): 270-275.
刘仲韬, 宋晓煜, 朱振兴. 张家口地震台面波震级偏差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4): 45-50.
潘家伟, 李海兵, 孙知明, 等. 塔里木盆地中南部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变形特征及其意义[J]. 地质科学, 2010, 45(4): 1 038-1 056.
任克新, 刘瑞丰, 张立文, 等. IASPEI新震级标度与传统震级标度的对比[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 29(5): 16-21.
唐淋, 祁国亮, 苏金蓉, 等. 新国家标准震级标度与传统震级标度对比研究[J]. 地震学报, 2018, 40(2): 121-131.
吴桐, 王西, 堵伟鹏, 等. 海拉尔地震台面波震级偏差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44(4): 27-3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3.
许力生, 邸海滨, 冯万鹏, 等. 2010年青海玉树MS 7.1地震近断层地面运动估计[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6): 1 366-1 373.
于海英, 朱元清. 上海地震台阵面波震级偏差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 28(5): 96-101.
周慧, 李曰俊, 陈志勇, 等. 塔里木地块-柴达木地块碰撞相关的同碰撞和碰撞后构造——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解释成果[J]. 岩石学报, 2022, 38(9): 2 634-2 664.
张媛媛, 邱玉荣, 赵韬, 等. 陕西地区近震震级与介质衰减、场地响应的关系[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43(6):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