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Vol. 44 Issue (S1): 268-27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77
0

引用本文  

罗灼礼, 王伟君. 地震前兆成因、机制的讨论[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44(S1): 268-27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77.
LUO Zhuoli, WANG Weijun. Discussions on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earthquake precursors[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3, 44(S1): 268-27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77.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20026)

作者简介

罗灼礼(1941—),男,研究员,曾任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项目总工程师,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E-mail:luozl888@163.com
地震前兆成因、机制的讨论
罗灼礼   王伟君     
中国北京 100036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关键词地震前兆    物理模式    前震    
Discussions on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earthquake precursors
LUO Zhuoli   WANG Weijun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Forecasting,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36, China
Key words: precursors of earthquakes    physical model    foreshock    
1 研究背景

为了对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预报,必须捕捉地震前兆异常现象和信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美国、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了地震监测、预测/预报的探索和研究。长期实践表明:地震是有前兆的。

至今,对地震前兆异常监测、研究的项目有六大类:①地形变(GNSS、大地测量、地应力、地应变,断层蠕动,地倾斜,重力观测,地球自转,太阳黑子活动,海平面观测,天文因素与地震预测等);②地震活动性(活跃—平静,空区、条带、震源机制,b值,库仑应力变化,准周期性,概率预报模型等);③地电、地磁(地电阻率,地磁,电磁波,大气电场,极低频电磁异常信息等);④地下流体(井水、泉水水位、水温、流量、水质,氡、氦、氢含量等断层气浓度变化);⑤卫星遥感(电磁扰动、热红外异常、水汽异常等);⑥宏观异常现象(地下水、动物习性异常,地声、地光、地气、植物、人感地动,天气异常等)。

预计今后地震前兆异常监测项目还会增加。

2 关于地震及其前兆成因、机制、特点

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地震界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和认知,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新的观测事实不断增加,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和深入。

现在大多数人还是认同:断层运动是地震及其前兆异常现象的主因。地震活动断裂,不仅是地壳应力、应变积累和释放的场所,也是地壳浅部和深部能量、物质,尤其是地下流体、断层气体运移、交换的通道。

在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相顶撞作用、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向中国大陆方向俯冲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大陆西部及邻区,主要是受压缩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应变场作用;而东部华北地区除了受近EW向主压应力作用外,还受到SE方向的拉张作用。

地震断裂活动及其伴随的前兆异常现象特点主要是:

(1)根据岩石破裂实验结果和以往重要强震、大震震例的观测事实,可以推断:在强震、大震孕育的中长期阶段,由于应力、应变积累,受压缩变形,地壳岩层中原有的裂隙、裂纹闭合;断裂带上地下流体运移活动减少,深部与浅部物质、热能的交换减缓,甚至停滞;致使异常现象减少,表现出“平静”状态;但可以观测到下沉和压缩的地形变。

(2)当应力、应变积累继续增加后,在某些地区(有中长期异常的地区或断裂带),开始进入短期、临震阶段。岩石层的变形加剧,裂纹、裂隙大量增加,断裂带上的地下流体运移加速,促使深部和浅部物质、热能的快速交换。由于水是极为重要的应力腐蚀因素,会降低裂纹、裂隙尖端的强度,使裂纹、裂隙快速扩展,引起体积增加,产生非弹性体应变,出现“扩容”现象。

(3)这期间,可能观测到由下沉转隆升的地形变;不仅地下流体有异常,地电、地磁、地球化学元素等异常现象的种类、数量也大量增加;人感官觉察到的突发异常事件,即“宏观异常”,也会大量出现。而且,随时间可能会有起伏,异常相对集中区也可能出现转移变化。

因此,简单说,在地震孕育过程,从中长期阶段到短期、临震阶段,岩石层中裂隙、裂纹,是先“闭合”,后“张开”;而前兆异常现象,是先“平静”,后“活跃”。

地震发生的系统及其伴生的前兆异常,是复杂系统,复杂现象。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和模糊性。尤其是几条性质不同断裂交会地带,就更加复杂:构造形变剧烈,强震活动频繁,前兆异常灵敏,显著。与其他地震活动区相比,在空间上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相邻关系,在时间上也有不同的相随历史。

过去,有相当数量的震例表明,震前观测到的不少异常变化,的确是地震前兆异常。因此,再出现相似异常现象时,往往会考虑为地震前兆。但是,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地震前兆现象的表现,是有差别的,甚至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时候,观测到某些地区出现了与过去震例相似异常时,但并没有地震发生;还有些时候,在不认为观测到的是地震前兆异常时,却发生了大地震。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缺少大震震例的经验和认知。地震断裂长度大致为:5级5 km,6级16 km,7级50 km,8级160 km(2008年汶川MS 8.0大震破裂带长达250 km以上)。因此1次7级以上大震及其伴生的前兆异常,在时间进程上的起伏,震中区和外围地区,异常反应和表现特征,与常遇的中强以上地震(即5级、6级以上地震)异常特点,是不可类比的。

在大震孕育过程,进入短期阶段之后,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可能主要还是断裂活动的表现,与大震是否发生,还没有确定的、必然的联系。

3 浅源地震前兆机制的3种物理模式

(1)根据断层带面上应力和强度不均匀性,分为3种模式:①障碍体模式,断层面上应力均匀,但强度分布不均匀预测的前兆异常现象;②凹凸体模式,断层面上强度均匀,但应力分布不均匀,预测的前兆异常现象;③实际上可能还有第3种,即应力和强度分布都不均匀,预测的前兆异常现象。

(2)断层面外,在包围断层岩体,所预测的前兆现象。

(3)在裂隙、裂纹中,以及附加在应力集中源区中,由于水等流体作用,引起断层的预位移、预滑、蠕动、震颤、慢地震、长周期前兆波、低频微动地震波等异常现象。

4 诊断前震

“唯一确定的地震前兆是偶尔会出现的前震。前震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接近于主震的事件。它们频繁的出现表明它们不是随机的,肯定与大震有某种方式的关联(就像主震之后的余震不是随机发生的一样)”。(注:摘自美国Shearer著作的《地震学引论》,P315,对海城地震预报、前震作用的评价)。

根据非线性动力学的观点:仅当一个系统以某种足够的随机方式动作时,过去和未来的差别,(因此还有不可逆性)才能进入到对它的描述中去。地震发生及其伴随的前兆,是复杂、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包含了不断起伏的子系统的状态信息。前震和前震序列就是与大震发生直接关联的子系统,表明系统处于临界状态。可以采用地震序列的时间间隔变异系数,来进行诊断。回溯分析,利用变异系数方法均能诊断出1975年2月4日海城MS 7.3地震、1978年5月18日MS 5.9地震、1999年11月29日岫岩MS 5.6地震的前震。甚至,利用变异系数也能诊断出1976年唐山MS 7.8地震前,从1970起,华北地区分区带,3级以上地震活动时间间隔变异系数存在异常。看来,此方法对分区判断大震危险性,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 展望

现在,我国已经可以观测到慢地震、“微动源”信息(即微震检测)。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全球连续定位系统接收器,高性能应变仪和地震仪的研发。在主要断裂带扩大布点,较完整的监测断层活动状态;同时通过综合网络监测、深入研究慢地震的识别和定位,探索其机理;并结合多种前兆信息的综合研究,加强对可诊断的确定性前兆异常现象的研究,可促使地震预测预报朝“实用”、“可操作”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