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Vol. 44 Issue (S1): 199-202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57
0

引用本文  

赵玉红, 李霞, 冯丽丽, 等. 2次门源地震前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特征研究[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44(S1): 199-202.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57.
ZHAO Yuhong, LI Xia, FENG Lili, et al. Abnormal variation of the dominant azimuth of geopotential field before two Menyuan earthquakes[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3, 44(S1): 199-202.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57.

基金项目

2023年度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项目编号:2023010403);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2A01)

作者简介

赵玉红(1989—),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预测预报工作。E-mail:zhaoyuhong0123@163.com
2次门源地震前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特征研究
赵玉红   李霞   冯丽丽   刘磊   张朋涛   卢嘉沁   孙玺皓     
中国西宁 810001 青海省地震局
关键词门源MS 6.4地震    门源MS 6.9地震    优势方位角    逆冲型地震    走滑型地震    
Abnormal variation of the dominant azimuth of geopotential field before two Menyuan earthquakes
ZHAO Yuhong   LI Xia   FENG Lili   LIU Lei   ZHANG Pengtao   LU Jiaqin   SUN Xihao     
Qinghai Earthquake Agency, Xining 810001, China
Key words: Menyuan MS 6.4 earthquake    Menyuan MS 6.9 earthquake    dominant azimuth    thrust earthquake    strike-slip earthquake    
1 研究背景

2022年1月8日1时45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MS 6.9地震(37.77°N,101.26°E),震源机制解显示为左旋走滑型地震。地震震中位于祁连地震带托莱山断裂、冷龙岭断裂的交会部位,构造较为复杂。2016年1月21日在青海门源发生MS 6.4地震(37.69°N,101.62°E),震源机制解显示为典型的逆冲型地震,震中位于2022年门源MS 6.9地震东侧约33 km,冷龙岭断裂西段附近(孟令媛等,2022)。可以看出,2次地震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震带冷龙岭附近,但发震构造不属于同一条断层,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两侧的介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在震源机制解方面也存在显著不同。

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机理解释明确,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辛建村等,2017谭大诚等,2019),它基于大地电场的潮汐机理,即岩体裂隙水中的电荷是在Sq电流感应作用下以日为周期移动,或裂隙水在潮汐作用下以日为周期渗流,从而建立大地电场潮汐波岩体裂隙水(电荷)渗流(移动)模型(谭大诚等,2019),在地下介质应力积累过程中,会导致岩体裂隙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大地电场ET的强度或方向发生变化。基于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目前已成功开展地震预报工作,如在2021年漾濞MS 6.4地震、玛多MS 7.4地震前均提取到显著的地电场异常信息(赵玉红等,2022年),也验证了该方法具有短期预报意义。

为进一步认识2016年以来2次门源6级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对2次门源地震震中400 km附近的地电场观测数据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讨论,基于震源机制解及不同区域构造环境,分析2次地震在不同震源过程中所表现的显著差异,期望更好地认识异常资料变化与两次地震之间的关系,为今后该区域异常的提取和震情趋势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内容

通过对门源MS 6.4地震前后震中400 km范围内共16个台站的地电场资料进行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计算结果显示,共有7个地电场台站在震前1—8个月场地岩体裂隙结构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图 1中红色三角),这些异常现象主要以优势方位角跳变范围出现持续突跳、快速偏转为主,具有时间准同步性现象,此外,这7个异常台站主要集中在震中200 km以内,见表 1。而金银滩台从异常时间上看,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出现相反异常现象,即在门源地震后1个多月后,裂隙方位角跳变由散乱到有序变化,也说明了金银滩场地受过压力挤压作用。此外,在距370 km的白水河台方位角在震前7个月出现了快速偏转现象;距380 km的大武台在震前3个月也出现了突跳现象。可见,此次地震具有很强的地表作用,异常出现时间较为集中,异常场地较为分散;易出现方位角偏转90°现象、且目标地震也更靠近岩体裂隙出现剪裂的区域(即方位角出现快速偏转90°的台站)。从构造上看,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受构造影响显著,异常响应多出现在同一地块内部或边缘,但也存在场地选择性现象。

图 1 门源MS 6.4地震前震中周围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变化 Fig.1 The dominant azimuth of the geoelectric field around the epicenter of the Menyuan MS 6.4 earthquake
表 1 门源MS 6.4地震前后震中400 km内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特征 Table 1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minant azimuth of the geoelectric field before the MS 6.4 earthquake within 400 km of the epicenter

通过对门源MS 6.9地震震中400 km范围内共16个台站场地的地电场资料进行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计算,共有5个场地在震前1—9个月场地岩体裂隙结构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图 1中红色三角),其异常现象主要以优势方位角持续突跳、快速偏转为主,部分场地在震前1个月再次出现快速偏转现象。其中黄羊川、兰州、武威3个站方位角变化具有准同步性。距离最近的门源台(60 km)在震前5个月出现方位角的快速偏转90°回转后又出现方位角的缓慢下降现象,直至地震发震后恢复正常变化。可见,此次地震虽震级比门源MS 6.4地震高,但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没门源MS 6.4地震明显。异常台站主要集中在震中一侧方向。

图 2 门源MS 6.9地震前震中周围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变化 Fig.2 The dominant azimuth of the geoelectric field around the epicenter of the Menyuan MS 6.9 earthquake
表 2 门源MS 6.9地震前后震中400 km内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特征 Table 2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minant azimuth of the geoelectric field before the MS 6.9 earthquake within 400 km of the epicenter
3 研究结果

通过对2016年门源MS 6.4地震、2022年门源地震MS 6.9地震震中周围400 km附近的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的计算,在2次门源地震前均提取到部分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异常现象以优势方位角持续突跳、快速偏转为主,且具有时间准同步现象。从构造及异常场地空间展布看,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受构造影响显著,异常响应台站多出现在同一地块内部或边缘。可能是因为:当震中和台站处于同一断裂或地块时,断层活动导致的地球物理变化,如导电通道的建立,或者是岩体优势方位趋于一致等,都可以被及时观测到,而位于不同断裂带的地电场台站,由于没有优势的传播路径,可能造成地电场优势方位角震前异常表现出选择性现象。

此外,尽管在同一构造区域发生了2次门源强震,但2次地震周围地电场台站的优势方位角变化存在较大差异,门源MS 6.4地震震前异常比门源MS 6.9地震变化显著。从震前电信号传播角度说明,逆冲型地震具有更强的地表作用,异常出现时间较为集中,异常台站较多,异常场地较为分散,一般会出现方位角偏转90°现象、且目标地震靠近岩体裂隙出现剪裂的区域(即方位角出现快速偏转90°的台站)。

4 结束语

通过对2次门源地震前地电场异常现象对比,发现震前优势方位角异常形态有较大不同,分析认为,可能与2次地震地质构造的差异性、震源机制以及发震断层属性有一定关系。此外,在祁连地震带上,逆冲型地震具有更强的地表作用,相应的优势方位角越明显。从异常分布可以看出,异常场地较为分散;而走滑型地震异常场地易发生在同一次级地块或断层边缘。

参考文献
孟令媛, 解孟雨, 臧阳. 2022年门源MS 6.9和2016年门源MS 6.4地震序列比较分析[J]. 中国地震, 2022, 38(1): 1-11.
谭大诚, 辛建村, 王建军, 等. 大地电场岩体裂隙模型的应用基础与震例解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 62(2): 558-571.
辛建村, 谭大诚, 赵菲, 等. 典型干扰对岩体裂隙优势方位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J]. 地震, 2017, 37(4): 112-122.
赵玉红, 苏维刚, 冯丽丽, 等. 2021年青海玛多MS 7.4地震前大武台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特征分析[J]. 地震学报, 2023, 45(1): 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