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Vol. 44 Issue (S1): 149-15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42
0

引用本文  

刘喜亮, 高雅婧. 数值地震预测研究方向展望[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44(S1): 149-15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42.
LIU Xiliang, GAO Yajing. Prospect o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numerical earthquake prediction[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3, 44(S1): 149-15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42.

作者简介

刘喜亮(1977—),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预报工作。E-mail:13336198523@126.com
数值地震预测研究方向展望
刘喜亮   高雅婧     
中国杭州 310013 浙江省地震局
关键词孕震过程    速度    电阻率    重力    
Prospect o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numerical earthquake prediction
LIU Xiliang   GAO Yajing     
Zhejiang Earthquake Agency, Hangzhou 310013, China
Key words: seismogenic process    velocity    geoelectrical resistivity    gravity    
1 前言

地震预测作为一个世界难题,至今仍困扰着地震预测研究人员。为了有效提取地震前兆信息,国内外研究人员展开持续深入的研究。可喜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孕震机理和前兆异常现象得以展现。然而,这些前兆现象和孕震过程的关系却乏善可陈。

要解决地震预测难题,不得不面对以下问题:

① 孕震过程中,地下介质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②介质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所观测的物理量和化学量;③如何从物理量和化学量中提取前兆异常(源和场);④前兆异常(源和场)和地震的时空关系如何;⑤如何综合利用前兆异常(源和场)预测地震的三要素。

以孕震过程为出发点,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可以将地下介质物理参数的改变归为3类(速度、电阻率和密度),因此用地球物理手段求解速度、电阻率和密度3个物性参数成为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关键点。

2 孕震过程中的物性变化

地震发生时,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界传播,造成各种破坏。在地震发生之前的能量的积累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地下介质的应力—应变的积累,从而导致速度、电阻率和密度3个物性参数同步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获取,从而使地震预测方法的物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统一。

3 速度

在应力—应变积累的过程中,通常导致波的传播速度发生改变,地震预测时使用的波速比参数即反映了该现象。波速比参数的缺点是只有地震发生时才能得到,受限于地震发生的稀疏特性,该参数的应用场景有限。

当介质受到挤压时,通常纵波速度的改变幅度较小,横波速度的改变幅度相对较大,这一点在岩石受压实验中已得到证实。原因在于纵波的传播主要与岩石的框架结构有关,当岩石处于完整状态时,主体框架基本不变,裂隙对其传播速度影响有限,因此其速度虽有提升,但幅度有限。而横波是剪切波,当岩石因受压导致裂隙闭合时,其传播速度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这种现象可以对波速比的变化给出合理的解释。

进一步引申,由于横波速度变化幅度大,在某种程度上横波速度会对应力—应变变化更敏感,使用横波速度可能会更有利于提取异常。因此如果利用背景噪声成像,提取横波速度,分析其时空变化,对地震前兆异常的提取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 电阻率

在应力—应变积累的过程中,电阻率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通常在主压应力的正交方向,电阻率会发生降低现象。当处于亚失稳阶段时,电阻率的变化会更加明显和频繁。因此,从直流视电阻率和大地电磁的角度计算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监测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将对地震异常的发现具有积极意义。

笔者已经从大地电磁的角度,基于地磁场和地电场分别求解出了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变化。再结合直流地电阻率观测结果,就可以在电磁领域将3种电磁观测数据统一到电阻率参数上来,进而可以利用这3种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提取地震前兆异常。

5 密度

在应力—应变积累的过程中,随着地下裂隙或空间的开闭,其密度参数也将发生明显的改变。现有研究证明,这个改变也是可以被监测到的。在地震预测中最有效的异常是重力场的四象限分布,可惜的是该方法需要定期进行流动重力的观测,无法达到连续观测。因此,开展连续重力相对观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地震孕育过程为出发点,分析物性参数在该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对解决地震预测问题具有积极意义。虽然这种研究方法耗时耗力,由于其具有明确的物理机理,求解过程有明确的地球物理学理论依据,具有极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