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Vol. 44 Issue (S1): 115-11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32
0

引用本文  

张立成, 薄万举, 陈长云, 等. 2022年四川3次强震的断层位移协调比短临形变异常[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44(S1): 115-11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32.
ZHANG Licheng, BO Wanju, CHEN Changyun, et al. Imminent anomaly of the fault displacement coordination ratio before the three strong earthquakes in Sichuan in 2022[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3, 44(S1): 115-11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S1.032.

基金项目

老科协工作经费及科研基金课题(项目编号:301227202)

作者简介

张立成(196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断层形变与地震预测研究工作。E-mail:zhlich63@163.com
2022年四川3次强震的断层位移协调比短临形变异常
张立成   薄万举   陈长云   占伟   夏峰     
中国天津 300180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关键词断层位移协调比    短临形变前兆    鲜水河断裂    芦山MS 6.1地震    马尔康MS 6.0地震    泸定MS 6.8地震    
Imminent anomaly of the fault displacement coordination ratio before the three strong earthquakes in Sichuan in 2022
ZHANG Licheng   BO Wanju   CHEN Changyun   ZHAN Wei   XIA Feng     
The Firs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Tianjin 300180, China
Key words: fault displacement coordination ratio(FCR)    short impending deformation precursor    Xianshuihe fault    Lushan MS 6.1 earthquake    Maerkang MS 6.0 earthquake    Luding MS 6.8 earthquake    
1 研究背景

2022年四川连续发生了3次6级以上强震。分别是6月1日雅安芦山MS 6.1、6月10日阿坝州马尔康MS 6.0及9月5日甘孜州泸定MS 6.8。其中泸定地震造成当地人员较大伤亡和严重的建筑物破坏(徐泰然,2022罗若帆,2022)。

受到青藏高原强烈隆起抬升和高原上地壳物质向南东挤出的影响,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形成一系列弧形走滑断层系(闻学泽等,1989易桂喜等,2015)。鲜水河断裂带正是这一系列的弧形走滑断层系中的重要一条,也是我国西部著名的强震活动带,历史上发生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具有左旋水平剪切运动特征,走向近NW—SE向,长约400 km。该断裂带北与玉树—甘孜断裂在卡萨湖附近呈左阶雁列式相接,南与安宁河断裂在石棉田湾附近相接,东北为龙门山断裂带,属于断裂带的“交会处”(王新民等,1998赵珠等,2000邓起东,2007李大虎等,2015何梅兴等,2017)。

这次芦山地震就发生在龙门山断裂的南西侧靠近“交会处”的位置,距鲜水河断裂约105 km;马尔康地震发生在抚边河断裂,距鲜水河断裂北西端的最近距离约110 km;而泸定地震就发生在“交会处”,距鲜水河断裂南东端约2 km,几乎就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南东端部位上。

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每月一期的流动跨断层形变观测,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布设有多个场地,由这些场地水准、基线观测结果,计算得到的断层位移协调比在这3次震前出现了显著的短临异常。本文以这些短临异常为例对这3次强震的短临形变前兆进行分析。

2 研究方法

黎凯武研究员基于对跨断层形变观测及分析方法数十年的研究,提出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概念(张晶等,2011),即描述断层活动位移三分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简称协调比(FCR),其为一无量纲值。正常情况下,协调比围绕一个常量附近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当断层活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描述断层活动参数之间的协调关系会随之发生改变,协调比大幅度偏离常量,即为协调比异常。设断层两盘间水平走滑量为a、水平张压量为b,垂直形变观测变化量为Δh,其相互间的比值分别为f1f2f3,定义为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即

$ f_1=\frac{b}{a} \quad f_2=\frac{\Delta h}{a} \quad f_3=\frac{\Delta h}{b} $ (1)

同时定义f1-3′=1/ f1-3。利用数学模型可获得ab,公式如下

$ \left\{\begin{array}{l} a \cos \beta_1+b \sin \beta_1=\Delta L_1 \\ a \cos \beta_2+b \sin \beta_2=\Delta L_2 \end{array}\right. $ (2)

式中,β1β2分别为基线L1L2与断层的斜交角,ΔL1、ΔL2为基线观测长度变化量。

跨断层形变观测被认为是地震预测较为重要的前兆观测手段之一,采用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方法可进一步判识断层的活动性质,从而判定地震的前兆异常(张晶等,2011张立成等,2022),运用此方法,计算得到川滇地区部分流动跨断层场地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序列,在该区部分强震短临前兆异常研究中,取得较好的结果(张立成等,2021)。

本研究通过对布设在鲜水河断裂上的6个流动跨断层场地(图 1)每月一期的水准、基线观测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计算这3次地震发生前时段的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序列,提取震前的短临形变异常信息并加以分析。

图 1 鲜水河断裂带跨断层观测场 Fig.1 Observation sites across Xianshuihe fault
3 研究结果

截取鲜水河断裂带上6个跨断层场地在这几次震前时段的水准、基线观测数据,依据断层位移协调比计算模型,得到震前时段断层位移协调比序列,并将离散的协调比序列值取绝对值,得到跨断层连续观测协调比序列(图 2)。

图 2 跨断层观测场地协调比异常序列 (a) 龙灯坝F2′ = ah;(b) 格鲁F2′=ah;(c) 老乾宁F2′ = a/Δh;(d) 龙灯坝F3′ = bh;(e) 沟普F3′ =Δh/b;(f) 墟虚F3′ = bh;(g) 格鲁F3′ = bh;(h) 侏倭F3′ = bh Fig.2 Coordination ratio anomaly sequence from cross fault observations

在龙灯坝和格鲁场地5月的观测中提取到显著的协调比异常[图 2中(a)、(b)图],从出现异常到发震最长不超过一个月,短临效果显著。芦山MS 6.1和马尔康MS 6.0地震发生时间间隔较短只相差10天,异常均出现在同一期观测时间内,难以区分和识别异常对应哪次地震。

9月5日泸定震前,鲜水河断裂带上的6个跨断层水准、基线观测场地都出现了显著的协调比异常。只有沟普场地的异常是在7月观测中出现的,距发震不足2个月[图 2(e)]。除此之外,其余5个场地的异常都在8月的观测中出现[图 2中(c)、(d)、(f)、(g)、(h)图],距发震均不足1个月,短临效果显著。

4 结束语

多场地的短临前兆异常反映同一次地震,特别是泸定地震前6个场地均出现短临前兆异常,从一个侧面证实了短临形变前兆场的存在。

异常在多个场地出现,可以减少单一场地出现异常时是否干扰所致的疑虑,同时增加了异常作为短临前兆的信度。

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的方法可反映出断层活动的微形变,能明确地反映形变前兆信息,对地震活动具有较好的短临预测意义。

感谢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提供的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
参考文献
邓起东. 中国活动构造图(1:400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7.
何梅兴, 方慧, 王绪本, 等.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60(6): 2 414-2 424.
李大虎, 丁志峰, 吴萍萍, 等. 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深部孕震环境与2014年康定MS 6.3地震[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 58(6): 1 941-1 953.
罗若帆, 金显廷, 郭迅, 等. 泸定6.8级地震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2, 24(4): 46-55.
王新民, 裴锡瑜. 康定-泸定地区主要活断层与地震裂缝[J]. 四川地震, 1998(1/2): 46-56.
闻学泽, AllenCR, 罗灼礼, 等. 鲜水河全新世断裂带的分段性、几何特征及其地震构造意义[J]. 地震学报, 1989, 11(4): 362-372.
徐泰然, 戴丹青, 杨志高, 等.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初步研究结果[J]. 中国地震, 2022, 38(3): 412-424.
易桂喜, 龙锋, 闻学泽, 等. 2014年11月22日康定M 6.3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 58(4): 1 205-1 219.
张晶, 黎凯武, 武艳强, 等. 断层活动协调比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J]. 地震, 2011, 31(3): 19-26.
张立成, 薄万举, 余敏, 等. 唐山古冶MS 5.1地震前断层位移协调比的短临异常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43(Z1): 110-112.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22.S1.036
张立成, 薄万举. 鲜水河断裂带位移协调比异常与四川地震活动[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2): 139-140.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32
赵珠, 龙思胜, 汪碧澜. 1998年四川泸定3.4级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J]. 地震学报, 2000, 22(6): 661-665. DOI:10.3321/j.issn:0253-3782.2000.0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