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长春 130117 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
3) 中国松原 13800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红岗采油厂
2) Institute of Volcan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hangchun 130117, China;
3) Honggang Oil Production Factory of Jilin Oilfield Company of Petro China, Songyuan 138000, China
松原是吉林省中强地震频发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其中公元1119年松原地区发生的6级地震导致数千人死亡。2006年以来发生的8次5级以上地震,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地震活动异常活跃,具有强度大、频率高、分布集中、地震类型复杂等特点,是吉林省地震重点监视区之一。2019年松原发生MS 5.1地震后,仍维持较高的地震活动水平。
与松原地震有关的地震构造主要有:NE向的扶余(松原)—肇东断裂、NW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和查干泡—道字井断裂,地震发生在NE向和NW向断裂交汇部位。扶余(松原)—肇东断裂自南向北可分为:查干花断裂、孤店断裂、扶余北断裂、江北断裂、大洼—薄荷台断裂(图 1)。本文重点关注近年来地震频发的震中区所在的扶余北断裂和大洼—薄荷台断裂。
康健等(2019)在2018年5月28日松原MS 5.7地震震中区开展土壤氢气浓度观测工作,得到震中区氢气浓度的最大值、背景值等多项指标,氢气浓度变化与地震活动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2 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选择中晚更新世活动的扶余北断裂、大洼—薄荷台断裂为研究对象,开展断层土壤气体Rn、H2、CH4和CO2浓度流动观测工作,查明该区域目前各气体组分背景值,分析跨断层测线气体组分变化特征,服务于震情跟踪研判。
运用目前较为成熟的断层土壤气体观测方法,用麻花钻在地下深度0.8—1.0 m范围内采集气体,在查干花震区和宁江震区开展土壤气Rn、H2、CH4和CO2气体浓度测量,确定研究区土壤气各组分的地球化学变化特征。土壤气Rn浓度测量选用Rad7测氡仪,仪器量程范围2—2 000 000 Bq/m3,H2浓度测量采用ATG-300H便携式氢分析仪,仪器量程范围0—5 000 ppm,CO2观测采用意大利EDK6900便携式温室气体通量分析仪,仪器量程范围0—100 000 ppm。
本次气体地球化学流动观测,在松原市宁江区溪浪河村(测线AA′)和万宝屯(测线BB′)布设2条测线,见图 1,观测土壤气Rn、H2、CH4和CO2浓度。溪浪河测线位于扶余北断裂西段,据《松原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技术报告》扶余北断裂走向EW,倾向N,为正断层性质,扶余北断裂为扶余隆起的北部边界,该断裂长度约23 km(薄景山,2014),本次气体测线总长2.75 km,测向为45°;大洼—薄荷台断裂万宝屯BB′测线位于大洼—薄荷台断裂西段,据前人活断层人工地震探测发现,大洼—薄荷台断裂走向NE,大洼—薄荷台断裂整体倾向SE,为逆断层性质,断层视倾角约60°(薄景山,2014),本次跨断层气体测线总长4.38 km,测向为350°。
3 研究结果通过沿断裂开展断层土壤气流动观测工作,查明了断裂沿线的气体地球化学背景值,此次野外流动观测的结果见图 2、图 3。
(1)扶余北断裂溪浪河AA′测线气体Rn、H2、CO2平均浓度分别为12 060 Bp/m3、97.11 ppm、1 163 ppm,测线AA′的部分点位CH4浓度低于检测限,所测得部分点位值为0,CH4浓度最大值为1.39 ppm。大洼—薄荷台断裂万宝屯BB′测线Rn、H2、CH4、CO2平均浓度分别为17 714 Bp/m3、158.69 ppm、1.83 ppm、1 747.59 ppm。可以发现测线AA′各组分浓度总体低于测线BB′。上述表明,由于不同断层段的活动水平存在差异,其气体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为晚更新世活动段,后者为更新世活动段。
(2)结合前人活断层探测结果,扶余北断裂为正断层性质,本次观测AA′测线气体浓度曲线呈现单峰特点,在断层核部气体组分偏高,符合典型正断层气体浓度剖面结果,推测该断裂的破碎带宽度约400 m。
(3)本次观测BB′测线在断层上盘点位浓度出现峰值,靠近断裂核部浓度降低,在断层下盘越过断层陡坎后,气体浓度逐渐上升,但各组分浓度低于断层上盘。分析认为,由于该断裂为逆断层性质,断层核部处于挤压环境,深部气体不易释放,并且断层下盘上覆沉积物较厚,阻碍了气体释放。
4 结束语研究区的断裂均为隐伏状态,以往对断裂性质的研究多依靠地球物理勘探手段,通过本次工作,验证了将气体地球化学测量方法运用到断层活动性判定中是可行的。由于本次工作只是尝试性的工作,野外观测点位和期次还比较少,旨在为震情跟踪提供地球化学背景,尚无法对松原震情趋势研判提供较可行的依据。下一步将开展多期次野外流动观测和建立固定气体观测台站,并对隐伏断裂区气体迁移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地发挥构造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
松原地震监测中心站赵国辉、刘立波等同志参与了本次野外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薄景山. 松原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技术报告[R]. 防灾科技学院, 2014.
|
康健, 肖宁, 高小其, 等. 松原5.7级地震震中区土壤氢气变化特征[J]. 中国地震, 2019, 35(2):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