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南昌 330000 江西省地震局
2) Jiangxi Earthquake Agency, Nanchang 330000, China
震源机制解在地下破裂形态分析中是一项重要资料,对研究区域应力场和解释孕震机理有着重要意义(郭增建,1960;李钦祖等,1973)。青海茫崖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受NE向阿尔金深大断裂控制,西南部受NW向祁曼塔格断裂调控,内部有NW向的油沙山—茫崖断裂,东部NW向的达布逊湖霍布逊湖(三湖)断裂西段延伸至茫崖地区内部,东北部由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控制,内部有陵间断裂等。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巨型左旋走滑断裂带,西起新疆与西藏交界的拉竹龙,向NEE向斜切昆仑山及祁连山,东端隐没于巴丹吉林沙漠之下,全长1 700 km,总体走向呈现NE方向,祁曼塔格断裂、茫崖—油沙山断裂属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带西北段延伸部分,是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的压应力分量和持续推挤作用在青藏高原北部的一种响应,走向呈现NW向,逆冲分量(邓起东等,2002)。
2 研究内容概况1900年以来,该区域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29次,其中5.0—5.9级地震23次,6.0—6.9级地震6次,最大地震为1993年新疆若羌MS 6.6地震,茫崖境内最大地震为1990年茫崖6.5级地震。这些地震主要分布在阿尔金断裂带、祁曼塔格断裂带及茫崖—油沙山断裂附近(图 1)。本文采用Zhao和Helberger(1994)提出,Zhu等(1996,2006)改进的“Cut and paste”,即CAP方法。计算青海西北部茫崖地区2010年以来5个以上台站可记录到的地震,并通过对震源机制解的深入分析,讨论该区域的应力场、断层运移性质、构造相互作用等信息。根据相关约束条件,选取了该区域2010—2022年的MS 3.0左右或以上地震的波形资料,最终获得了36个MS≥3.0的震源机制解(图 1)。在茫崖祁漫塔格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主要表现为逆断层性质,在阿尔金断裂上以走滑性质为主。在东部区域的各次级断裂上走滑性质、逆断性质、正断层性质均有所出现。
在茫崖祁漫塔格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主要表现为逆断层性质,在阿尔金断裂上以走滑性质为主。在东部区域的各次级断裂上走滑性质、逆断性质、正断层性质均有所出现。
综合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主压应力轴为NE向,方位角42.00°—46.50°,仰角为0.09°—1.14°,近乎水平。分区域计算了综合震源机制解,在西部区域P、B、T轴的不确定范围较小,表明了该区域受阿尔金断裂作用比较明显;在东部区域P、B、T周不确定范围非常发散,表明了该区域受断裂构造相互作用非常明显,因而在不同的次级断裂上有不同的震源机制解特征。
4 结束语从构造相互作用方面分析认为,阿尔金断裂带是印度洋板块向北推挤,受到塔里木地台的强烈阻挡而生成的左旋深大切割断裂带,而祁漫塔格断裂、茫崖油沙山断裂以及达布逊湖—霍布逊湖(三湖断裂)、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等都是阿尔金深大断裂带形成的南盘向东逸出而生成的次级断裂,在断裂性质上显示的是以逆断层为主。
在阿尔金断裂带附近的地震多以走滑型为主,在祁漫塔格断裂、茫崖油沙山断裂附近,地震多以逆断层为主。相关震源机制解的性质与所处的断层性质吻合,表明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郭增建. 用两个台上的S波位移求震源地方岩体的错动方向[J]. 地球物理学报, 1960, 9(1): 20-24. |
李钦祖, 王泽皋, 贾云年, 等. 由单台小地震资料所得两个区域的应力场[J].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16(1): 49-61. |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等.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02, 32(12): 1 020-1 030. |
Zhao L S, Helmberger D V. Source estimation from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4, 84: 91-104. |
Zhu L P, Helmberger D V. Advancement in sour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using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6, 86(5): 1 634-1 641. DOI:10.1785/BSSA0860051634 |
Zhu L P, Ying T, Donald V, et al. Calibr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regional seismic Waveforms[J].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2006, 163(7): 1 193-1 213. DOI:10.1007/s00024-006-00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