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Vol. 44 Issue (5): 179-181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05.022
0

引用本文  

刘丽芳.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2次7.8级地震对云南防震减灾工作的启示[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 44(5): 179-181.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05.022.
LIU Lifang. The inspiration from two MS 7.8 earthquakes in Turkey on February 6th, 2023 for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Yunnan Province[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3, 44(5): 179-181.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3.05.022.

基金项目

地球物理场数据同化技术方法与模型研发(项目编号:2019CSES0105)

作者简介

刘丽芳(1975-), 女, 甘肃清水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学与数字地震学研究、防震减灾相关管理工作。E-mail: lifang_l@sina.com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23-07-26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2次7.8级地震对云南防震减灾工作的启示
刘丽芳     
中国昆明 650224 云南省地震局
The inspiration from two MS 7.8 earthquakes in Turkey on February 6th, 2023 for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Yunnan Province
LIU Lifang     
Yunnan Earthquake Agency, Kunming 650224, China

2023年2月6日9时17分、18时24分,土耳其连续发生2次7.8级地震,导致土耳其、叙利亚超过5万人遇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综合赴土耳其救援队队员工作记实、地震专家分析解读、新闻报道等情况后发现,土耳其这2次大地震灾害暴露出“三大问题”,为此对云南防震减灾工作提出5个方面的建议。

1 土耳其2次7.8级地震暴露的突出问题

(1)房屋设施抗震能力不达标。此次地震导致土耳其大量建筑“煎饼式倒塌”,土耳其官方数据显示,约有16.4万栋建筑和51.8万个独立单位遭到破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距震中约100 km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重点项目“土耳其胡努特鲁燃煤电厂”,在2次7.8级强震中不仅屹立不倒,还能稳定运行发电。据媒体报道,震灾原因如下:①房屋设施质量不达标,存在用沙滩上的沙子制造混泥土、用劣质钢筋或钢筋用量不足、建筑施工质量严重缺乏监管、对建筑商的行业约束缺失、对建筑师从业资格要求不严等问题;②建设工程选址不合理,许多垮塌的高楼建在松软的河床或河岸上,有的重大基础设施建在活动断层上;③抗震设防措施落实不力,虽然土耳其1999年出台政策要求按照7.6级地震的烈度设计、测试地基牢固程度,2019年颁布了第二版抗震设计规范,但未严格按规范进行测试和审批,甚至还有在原设计高度上加层、为增加店铺面积拆掉支撑柱等现象。

(2)大震巨灾防范应急能力不足。①救灾应急反应缓慢。据媒体报道,地震发生48小时后政府灾害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才出现。②救援力量统筹不够。全球有65个国家和地区2 600多名救援人员震后第二天陆续抵达灾区,但缺乏有效救灾需求信息,导致救援力量分布不均衡、作用发挥不充分。③灾情获取报送能力不足。对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不能多手段核查、准确统计,底数不清。④救灾物资装备不足。没有大型救援设备装备,徒手在混泥土废墟中搜救艰难;震区时逢冬季,恰遇暴风雪,战地医院、帐篷等远远满足不了救灾需求。⑤次生灾害应对不足。地震导致天然气管道爆炸并引发多起火灾,加之交通、电力、通信中断,给救援造成巨大困难。

(3)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土耳其缺乏专门开展地震科学研究的独立机构,虽沿着活动断裂布设了固定和流动测震台站,但台站稀疏,监测能力有限。同时,震后不能迅速产出预警信息并向社会发布,加之第一次7.8级地震发生在凌晨,难以及时提醒引导群众科学有效的避险。

2 对云南防震减灾工作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震减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出台健全完善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意见,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云南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全省防震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①防震减灾救灾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云南省委、省政府先后2次制定印发地震应急防范准备工作整改方案,连续15年实施“10项重大措施”、“10项重点工程”和防震减灾救灾专项,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完成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划转,构建起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格局。②震灾风险防治得到加强。全面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对超限高层、重要公共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全覆盖,储备的救灾物资可满足100万人次应急需求。③地震应急处置快速高效。构建起省州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全力打造救援“尖兵”和“拳头”力量,注重航空救援力量发展,建立2 600支11万余人的专兼结合救援队伍,应急处置快速高效,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高。④监测预报预警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率先建成地震预警系统,并首次成功实现预警终端报警和大规模电视预警,取得减灾实效。建立覆盖全省的地震物理观测台网,做好震情跟踪研判,提供震情信息服务。

根据云南防震减灾工作经验,在应对类似震级高、范围广、余震频繁的地震的复杂情况时,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云南省工作要求,发现云南防震减灾工作仍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1)立足防大震、抢大险、抗大灾,全面提升防震减灾救灾综合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和“救”,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加强对大安全大应急管理体系下大震应急准备的复盘总结,找准抗震救灾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围绕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理顺上下关系,协调力量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属地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主体责任,确保“上”、“下”各级指挥机构的有力衔接和顺畅。

(2)加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不断提高房屋设施抗震能力。认真汲取土耳其2次7.8级地震房屋损毁造成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农房抗震改造,落实“建新拆旧”要求,真正成为抗震“保命房”。强化城市工程韧性,编制专项规划,继续推进城市建筑和生命线工程抗震加固改造,提高学校、医院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设防水平,提升轨道交通、水电气生命线等城市重要工程的抗震能力。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全面推广隔震减震等抗震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科技含量。

(3)持续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两项重点工程,有效预防处置地震灾害。以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为抓手,持续推进重要承灾体抗震设防信息调查,开展震灾风险探查区划,加快推进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域图编制,积极发挥政府及行业部门的引导支持作用,科学规划、合理选址,避开不利地段,避开活动断层和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区。加强高速铁路、油气管道、大型水电工程等重大战略基础设施,以及大震巨灾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风险源的隐患排查、安全监管、督查检查,全力化解风险及次生灾害。

(4)突出强化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做好地震应急准备。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级应急预案,通过实战化演习演练增强可操作性,构建起统一指挥、快速响应、高效运转、精准调度的指挥体系。加大以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为主体、专业救援力量为骨干、军队救援力量为突击、航空救援力量为支撑、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五位一体”救援体系建设力度,加强救援装备器材建设。研发基于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应用服务系统,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强大、服务高效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与智能决策服务平台。立足大震巨灾物资保障需求,加大救灾物资储备投入。广泛开展防震灾科普宣传,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震自救互救能力。

(5)持续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站网建设,深化台站改革,建立监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坚持高定位高质量高标准推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开展多学科、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与实验研究平台,深化地震孕育发生规律、成灾机理和灾害链研究,全面提高长中短临地震预报能力。构建现代化全链条监测预警业务和服务体系,拓展完善地震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尽快形成中小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地震预警全覆盖,积极推广应用城市生命线工程地震预警紧急处置,提升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