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Vol. 43 Issue (S1): 456-459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S1.150
0

引用本文  

苏维刚, 孙玺皓, 刘磊. 2022年德令哈MS 5.8、MS 6.0地震前德令哈水温异常特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43(S1): 456-459.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S1.150.
SU Weigang, SUN Xihao, LIU Lei. Theanomaly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water temperature in Delingha before the 2022 Delingha MS 5.8 and MS 6.0 earthquakes[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2, 43(S1): 456-459.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S1.150.

作者简介

苏维刚(1989-), 男, 硕士, 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定点流体资料分析与研究工作。E-mail: liuwbst@163.com
2022年德令哈MS 5.8、MS 6.0地震前德令哈水温异常特征
苏维刚   孙玺皓   刘磊     
中国西宁 810001 青海省地震局
关键词德令哈MS 5.8、MS 6.0地震    水温    异常特征    地震前兆    德令哈地震台    
Theanomaly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water temperature in Delingha before the 2022 Delingha MS 5.8 and MS 6.0 earthquakes
SU Weigang   SUN Xihao   LIU Lei     
Qinghai Earthquake Agency, Xining 810001, China
Key words: Delingha MS 5.8, MS 6.0 earthquakes    water temperature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earthquake precursor    Delingha Seismic Station    
1 研究背景

2022年1月8日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MS 6.9地震(37.77°N,101.26°E),震中位于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交会处,距德令哈地震台(下文简称德令哈台)344 km。同年1月23日和3月26日分别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发生MS 5.8(38.44°N,97.37°E)和MS 6.0(38.5°N,97.33°E)地震,震中位于党河南山断裂附近,距德令哈台约120 km。2021年12月2日德令哈台站浅层水温两套观测数据出现快速上升变化,12月17日转折快速下降,最大变幅分别为0.022 ℃和0.008 ℃,之后数据逐步恢复正常变化趋势,总体呈倒“U”字型变化特征(图 1)。异常与地震的响应特征是异常指标建立的基础依据,直接影响到后续震情的跟踪研判,因此德令哈水温异常变化与2022年门源MS 6.9地震和后续的德令哈震群型地震之间是否存在响应关系,对于未来震情的分析研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

德令哈水温观测井深98 m,2套SZW-1A水温仪(分钟值采样)水温探头分别置于井下76 m和80 m处,2007年7月开始观测,数据连续、稳定,2012—2019年每年4—7月环境干扰明显,2020年开始环境干扰影响逐渐消失。2021年12月6日观测井浅层水温出现异常变化(图 1),经现场核实,初步排除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干扰影响。为进一步判断异常性质,通过水化学取样、同台其他测项异常对比及德令哈水温震例回溯等措施进行综合分析。

图 1 德令哈水温整点值观测曲线 Fig.1 Hourly observation curve of water temperature in Delingha
3 研究结果 3.1 水化学分析

2021年12月对德令哈水温观测井水进行取样,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完成水化学组分测试,并与2020年4月和7月的取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次测试结果均显示水样处于“未成熟水”范围内,表明其为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循环周期相对较快。水—岩反应进程未发生变化,水样的水化学类型也均为Na-Cl型。因此,从水化学分析结果来看,观测井水体未发现异常变化(苏维刚等,2021)。

3.2 同台测项对比

与同台其他测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德令哈钻孔应变在2021年9月前后出现异常变化,差应变1-3和2-4显著增强;德令哈台白水河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在2021年11月初出现离散异常变化(图 2),随后德令哈观测井表层水温在12月2日出现异常变化,异常测项具有位置集中、阶段性出现的特点。

图 2 德令哈地震台钻孔应变和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 Fig.2 Anomaly of borehole strain and geoelectric dominant azimuth at Delingha Seismic Station
3.3 震例回溯

德令哈水温测项自观测以来(2013—2019年受环境干扰严重资料不可用)共出现5次异常变化,均与在青藏高原内部不同次级块体上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汶川MS 8.0、玉树MS 7.1、大柴旦MS 6.3、大柴旦MS 6.4、门源MS 6.9和德令哈MS 6.0地震)相对应,且一般在异常出现或结束后3个月内发震,异常对应率为100%(何案华等,2012)。为获得更为明确的异常指示信息,按照异常形态对震例进一步梳理。统计发现,异常对地震的响应过程有2种特征类型:当异常形态为上升变化时,震例指示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及附近1个月内有7级以上地震发生;当异常形态为上升—下降变化时,震例指示3个月以内异常台站周边150 km范围内有6级以上地震发生(图 3)。因此,综合门源MS 6.9地震、德令哈MS 5.8和MS 6.0震群型地震与德令哈台站水温异常过程的时空关联性分析认为,门源MS 6.9地震为非目标地震;异常从时空强要素指标上应属于是对德令哈MS 5.8和MS 6.0震群型地震的响应。

图 3 德令哈水温整点值曲线特征 Fig.3 Anomalous hour value curve of Delingha water temperature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加载会改变井—含水层系统的水力状态,进而引起井水微温度场发生改变(车用太等,2008)。德令哈MS 5.8和MS 6.0地震距离台站较近,因此考虑该组地震在孕震过程中造成震源区的应力加载,使德令哈观测井所在的井—含水层系统发生调整,考虑到观测井水化学测试结果未发生改变,因此排除深部热水上涌导致水温发生变化。

4 结束语

此次德令哈浅层水温异常从时空强三要素较好对应了2022年德令哈MS 5.8和MS 6.0这一组震群型地震。通过对震例的深入梳理和其机理的可能性探讨,德令哈水温的异常变化对青藏高原内部次级块体上6级以上强震的孕育发生具有较好的短期指示意义,尤其对台站周边150 km范围内6级以上强震具有较为明确的时空强指示,在未来震情跟踪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车用太, 刘成龙, 鱼金子. 井水温度微动态及其形成机制[J]. 地震, 2008(4): 20-28.
何案华, 赵刚, 刘成龙, 等. 青海玉树与德令哈地热观测井在汶川与玉树地震前的异常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4): 1 261-1 268.
苏维刚, 刘磊, 袁伏全, 等. 2021年玛多MS 7.4地震前玉树地震台井水温异常特征[J]. 地震学报, 2021, 43(3): 392-396.
图 1 德令哈水温整点值观测曲线 Fig.1 Hourly observation curve of water temperature in Delingha
图 2 德令哈地震台钻孔应变和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 Fig.2 Anomaly of borehole strain and geoelectric dominant azimuth at Delingha Seismic Station
图 3 德令哈水温整点值曲线特征 Fig.3 Anomalous hour value curve of Delingha water temperature
2022年德令哈MS 5.8、MS 6.0地震前德令哈水温异常特征
苏维刚   孙玺皓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