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群序列判定是地震预报研究的诸多难题之一。国内外一些学者从地震序列发展的物理特征,如前震序列波形或震源机制解相似度、震源参数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有:陈颙(1987)提出利用震源机制的一致性作为判定前震序列的新参数;崔子健等(2012)将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应用于强震震例研究,发现前兆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更大,震源机制相似性更显著。
2018年5月2日以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发生MS 4.8、MS 5.3震群性地震,2022年5月22日在该震群余震区再次发生小震活动,共记录到ML≥1.0地震91次,其中ML 1.0—1.9地震20次,ML 2.0—2.9地震59次,ML 3.0—3.9地震11次,ML 4.0—4.9地震1次,最大地震为MS 3.8地震。本文利用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基于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和震相观测报告,分析此次称多MS 3.8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变化特征。
2 研究内容利用青海数字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8年称多MS 5.3震群序列和2022年称多MS 3.8震群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分布更加集中,震中位置基本一致。分析认为,本次称多MS 3.8震群是2018年称多MS 5.3地震余震区的再次活动,结合李启雷等(2019)对此次地震序列发震构造的分析,判定本次地震活动主破裂走向呈NNW向,发震构造为巴颜喀拉山主峰断裂。采用谱振幅相关系数法对本次称多MS 3.8震群进行谱振幅相关系数变化特征的研究。
3 研究结果利用称多地震周边的曲麻莱台(QML)、清水河台(QSH)、玉树台(YUS)、诺木洪台(NMH)记录的ML 3.0以上地震波形资料,计算该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其中:12次ML 3.0以上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在0.87—0.92,平均值为0.91。
2022年称多震群M—T图及ML 3.0以上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见图 1,可知:称多小震活动之初2天发生的ML 3.0以上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相对偏高,谱振幅相关系数分布在0.92—0.93,在较高应力背景下,于5月24日发生称多MS 3.8地震,该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为0.90,后续2天发生的4次ML 3.0以上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在0.87—0.89,谱振幅相关系数相对偏低,6月4日地震序列再次活动,发生4次ML 3.0以上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分布在0.91—0.92,谱振幅相关系数较高。表明称多小震活动前期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较高,目前该区域应力水平较高。
2022年称多MS 3.8震群是2018年称多MS 5.3震群余震区的再次活动。采用地震谱振幅相关方法对本次震群序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称多地震序列谱振幅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区域应力水平较高,有利于中强地震的发生。
陈颙. 用震源机制一致性作为描述地震活动性的新参数[J].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21(2): 142-159. |
崔子健, 李志雄, 陈章立, 等. 判别小震群序列类型的新方法研究——谱振幅相关分析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5): 1718-1724. |
李启雷, 李玉丽, 刘文邦. 2018年5月6日称多5.3级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 40(3):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