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古登堡—里克特定律(logN = a - bM)揭示了震级和累积地震次数之间的关系,即地震发生频次的对数随地震震级数呈线性变化。矩震级比例定律解释了地震矩和地震释放的能量之间的关系(Kanamori,1983)。Templeton等(2009)以1984年加利福尼亚MW 6.2地震为例,提出小型余震在大地震破裂后的分布特点。利用2004年帕克菲尔德MW 6.0地震研究发现,重复地震序列符合大森定律分布,即主震发生后时间越久,余震发生频率越低。然而,以往研究多倾向于基于规则的水平区域探究地震矩(Mo)—发震间隔(seismic interval,SI)关系,第三维(深度)对于Mo — SI关系的影响作用仍有待研究。
近年来众多研究结果均显示余震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日本气象厅(JMA)发现1946年日本南海MW 8.1地震后6个月内强度不一的余震活动频繁发生。虽然余震强度不大,但可能会引发一些危险性灾害(仲秋,1976)。本文以日本1997—2015年发生的全范围地震活动三维分布为基础,对余震复发时间间隔的分布特点进行规律性统计和分析,并对地震矩与地震重复间隔关系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影响余震复发频度的因素。
2 研究内容以日本(132°—147°E,32°—46°N)为研究区域,基于JMA2001地震走时表,选取日本气象厅(JMA)1997年10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全范围震级地震记录,以三维地震活动统计方法,得到1 842 626个地震的三维分布,采用三维密集地震球法(Ji and Yoshioka, 2021)进行数据处理,得到49个最大震群,称其为密集地震球(seismically dense spheres,下文简称为SDS),震群分布见图 1。其中,大多数地震震级为日本气象厅(JMA)确定使用的矩震级或JMA震级(该值近似于一个地震的矩震级)(Utsu et al,2002)。此外,为详细了解研究区域构造背景,比较了俯冲板块表面等深线(Nakajima and Hasegawa, 2007)以及GCMT项目提供的全球质心矩震源机制解走向。
计算并给出有明显余震分布的9个震群的余震参数统计结果,见表 1。
(1)SDS3属于陆内震群,深度在10 km以内,余震地震矩最大值约1016,最小值约为108,相差近8个数量级,余震回归周期约3.25年;SDS8、SDS10位于俯冲界面地震区,其中SDS8深度为67.22 km,余震地震矩最大值近似为1016,最小值约为109,相差近7个数量级,余震回归周期近似为10.75年;SDS10深度约14 km,余震地震矩最大值为1016,最小值为109,余震回归周期约为14年。结合余震分布图来看,3个SDS虽深度不一,幅度和余震回归周期也不尽相同,但其振幅均呈幂级数衰减,余震复发时间间隔存在明显的弹性回归分布特点,主震发生后,余震的复发时间间隔逐渐延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最后延长至数十天,随后复发间隔趋于稳定,相应的地震震级逐渐衰减至一个稳定的值域范围。
(2)SDS12、SDS14和SDS17三个震群均属于内陆震区,深度均在10 km以内,且相差不大,余震地震矩最大值近似为1016,其中SDS12、SDS17最小值为109,SDS14最小值为108,余震回归周期均近似为2年。
(3)SDS19、SDS27和SDS38三个震群的深度在5.6—8.5 km的范围内,其中SDS19和SDS38位于俯冲界面地震区,余震地震矩均近似从1016衰减至108,受深度影响,余震回归周期分别为7.5年、5.3年;SDS27属于陆内震区,余震回归周期约3年,地震矩从1016衰减至109。3个震群振幅仍符合幂级数衰减规律,余震复发间隔同样从强震发生后几分钟逐渐延至数十天,整体上呈现幂级数衰减趋势。
不同震群的余震回归分布虽然受所在区域和深度影响,在振幅和回归周期上有所不同,但均符合幂级数衰减规律,即修正后的大森定律n(t) = K/(t + c)p(Utsu et al,1995)。余震地震矩振幅取决于K值,而回归周期取决于P值。内陆地震(如SDS3、SDS12、SDS14、SDS17、SDS27)回归周期总体上短于俯冲界面地震(如其他SDS)回归周期,这可能是由于俯冲界面地震P值更小,受俯冲地震楔区域的粘弹性结构影响,其弹性回跳周期更长。
4 结束语对日本近十几年的地震记录进行分析,发现普通地震的地震矩(Mo)通常与地震复发时间间隔(SI)成正比,地震丛震事件的地震矩率约为104—106;余震复发时间间隔符合弹性回归分布,复发时间间隔逐渐延长,符合大森定律;三维地震断层滑动影响Mo— SI关系中各项参数的变化,且深度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感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超算中心对本研究的大力支持。
Ji Y, Yoshioka S. Depth variation of seismic moment and recurrence interval in Japan[J]. Geoscience Letters, 2021, 8(1): 1-16. |
Kanamori H. Magnitude scale and quantification of earthquakes[J]. Tectonophysics, 1983, 93(3/4): 185-199. DOI:10.1016/0040-1951(83)90273-1 |
Utsu T, Ogata Y, Matsu'ura R S. The centenary of the Omori formula for adecay law of aftershock activity[J]. J Phys Earth, 1995, 43: 1-33. DOI:10.4294/jpe1952.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