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块体向大陆内部扩展的前缘部位。该区遍布第四纪活动逆冲断裂、走滑断裂和活动褶皱,地壳水平向长趋势运动以NEE向运动为主,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强烈,受挤压缩短和左旋剪切作用,历史上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2016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附近(37.68°N,101.62°E)发生MS6.4地震,震中距西宁西北约115 km,震源深度11.5±2.0 km,地震导致600户房屋受损,9人避险时受轻伤,各项经济损失预计达7 600万元,未造成人员死亡。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隆起区北祁连褶皱带内,祁连—海原断裂带中东段,祁连山北缘断裂带南侧,震中位于冷龙岭断裂与断裂西北端的伴生构造冷龙岭北缘断裂之间,距冷龙岭北缘断裂较近。冷龙岭断裂是一条全新世活动强烈的逆—走滑断裂,由一组近于平行的次级断裂组成,总体走向N110°—115°E,全长127 km。早期活动以挤压逆冲为主,晚第四纪以来表现为以左旋走滑为主,其尾端挤压区发育一条伴生断裂——冷龙岭北缘逆断裂,该断裂在101.75°E从冷龙岭断裂向西北分出,在101.33°E呈近EW向会入冷龙岭断裂,整体呈NE向微突出的弧形形态。目前推测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具有逆冲性质的冷龙岭北缘断裂,断裂深部结构表现为正花状构造。
2 研究内容及结果选取研究区域(33.0°—41.0°N,95.0°—105.0°E)24个GPS连续观测站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20日(地震前一天)数据资料,使用GPS单日解数据分解为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IMFs)。为消除GPS数据中的长趋势板块运动、短周期噪声以及半年周期、年周期所导致的非构造运动对地表位移观测值的影响,将完成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数据进行20—150天的带通滤波。分析发现,在震前55天,垂直于发震断层面轴线的3个GPS台站(位于青藏高原块体)起始运动呈SE向,NS向表现出“S—N—S”、EW向表现出“E—W—E”的反复性运动,时间序列表现为波状运动。这种运动幅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加强,最大振幅绝对值NS向为3.1 mm、EW向为3.4 mm、UD向为21 mm。由于GPS站点垂向观测结果受到多因素影响,特别是季节性因素,非构造形变信息成分较多,本研究重点就水平向观测数据,采用时序相关、互谱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QHME、QHMD、QHYS三个GPS台站两两之间水平向存在显著相关,其相位差较小,无明显提前或滞后,说明此次震前地壳的波状运动一致性较强。然而,同轴线附近位于阿拉善块体的GSMQ台站,其时序资料所描述的地壳运动过程与位于青藏高原块体的3个GPS台站不同,表现出较低相关性。这从侧面印证了地震的动力源来自青藏高原板块运动。震前地表位移反映了区域应力扰动,捕捉到GPS连续观测站超出平均运动水平的小量级位移。这种震前表现出的NE向运动幅度增强,与NW向断层逆冲破裂的构造动力作用方向一致,推动了门源地震的发生。
3 结束语GPS观测资料为描述地壳的长趋势相对运动提供了有力证据。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利用GPS连续观测资料对地壳运动的准确分析与判断,有助于研究地震孕育发生的形变过程,也是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