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Vol. 43 Issue (S1): 120-122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S1.039
0

引用本文  

李梦莹, 杨士超, 张志宏, 等. 2018年松原MS 5.7地震地电场变化特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43(S1): 120-122.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S1.039.
LI Mengying, YANG Shichao, ZHANG Zhihong, et al. Study 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eoelectric field in Songyuan MS 5.7 earthquake[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2, 43(S1): 120-122.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S1.039.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项目编号:2022010412)

作者简介

李梦莹, 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电磁研究工作。E-mail: 1593919580@qq.com
2018年松原MS 5.7地震地电场变化特征
李梦莹   杨士超   张志宏   孔祥瑞   孙庆山     
中国沈阳 110034 辽宁省地震局
关键词松原MS 5.7地震    自然电场    大地电场    裂隙结构    异常机理    
Study 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eoelectric field in Songyuan MS 5.7 earthquake
LI Mengying   YANG Shichao   ZHANG Zhihong   KONG Xiangrui   SUN Qingshan     
Liaoning Earthquake Agency, Shenyang 110034, China
Key words: Songyuan MS 5.7 earthquake    spontaneous electric field    telluric field    fracture structure    mechanism    
1 研究背景

地电场主要包括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大地电场的场源是高空电离层、磁层、对流层的电流体系的电磁感应,其影响分布于整个地表。20世纪70年代后,希腊、法国、日本等国家把地电场应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我国地电场观测与地震预测研究始于1966年3月22日邢台MS 7.2地震后,并记录到不少震前异常变化。例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前,海城虎庄邮电支队和冶金102队应用观测地面两点间地电流异常,成功预报此次地震;20世纪80年代希腊学者Varotsos(1984)应用多极距观测法,解决了地电场观测系统噪声问题;席继楼等(2020)应用传统的时间序列统计法,分析了2019年四川长宁MS 6.0地震前后仙女台方位角异常变化。

根据场源不同,可将地电场E分为大地电场ET和自然电场ESP,大地电场ET的起源是空间Sq电流系和固体潮,自然电场ESP源于地下介质的物理、化学作用。实验室膨胀和压力试验表明,岩体在应力变化作用下,能够激发自然电场的变化。因此,可在孕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观测到自然电场的短期异常。如谭大诚等(2010)提出,基于大地电场岩体裂隙水(电荷)渗流(移动)模型,计算背景渗流方位,以此观测地震前后优势方位的变化特征。本文基于岩体裂隙水电荷渗模型,采用吉林松原地区地电场观测资料,计算电荷移动方向,以有效捕捉场地孕震的岩体结构的微变化,分析2018年5月28日松原MS 5.7地震地电场变化特征。

2 研究内容

2018年5月28日1时50分在吉林松原市发生MS 5.7地震,此为继2013年11月23日吉林省前郭县MS 5.8地震后松原地区发生的首次较大地震。吉林松原地区是中国东部自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MS 7.3、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MS 7.8地震后地震活动性最强地区,研究该区震前地球物理场中短期异常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使用东北地区大地电场观测资料,运用岩体裂隙水(电荷)渗流模型,提取并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地电场优势方位角,选取吉林松原地区2018年5月28日MS 5.7地震震中附近约400 km范围内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分析、讨论自然电场变化,得到震前自然电场ESP和大地电场ET的异常特征,结合区域构造应力提出地震孕育过程,研究结果验证了岩体裂隙水电荷渗流模型在地震预测方面的优势。

3 研究结果

林甸、绥化、望奎、肇东台地电场地在此次松原地震前后自然电场ESP变化较大,且其观测系统和场地环境较好,故以此4个场地2017—2018年的地电场观测数据为例,分析松原地震前后ESP变化,结果见图 1表 1。林甸台ESP值EW、NW向在松原地震前后变化如下:2017年3月ESP的开始小幅度异常跃变,持续至7月初,跃变幅度峰值约400 mV·km-1,2018年3月起出现第2次异常跃变,且异常测向变幅方向相反、幅度差较小,5月初恢复背景值,直至松原MS 5.7地震发生,震后ESP无同震响应变化。绥化台ESP值在松原地震前后变化如下:3个测向2018年2月出现同步异常,跃变幅度峰值较小,小于50 mV·km-1。望奎台ESP值在松原地震前后变化如下:2018年3月初,NS、N45°W测向ESP值出现跃变异常,跃变峰值约500 mV·km-1,且两测向变幅同步性较高,地震发生在ESP异常幅度恢复期,震后6个月ESP值恢复。肇东台ESP值在松原地震前后变化如下:2018年3月初,EW、NS测向ESP观测值突增,异常起始幅度已达峰值500 mV·km-1。因此,孕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可反映自然电场的短期异常。

图 1 异常台站在地震前后地电场变化 Fig.1 Varia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observations at anomaly st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
表 1 松原MS 5.7地震前地电场异常台站数据统计 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electric field observations at anomaly stations before the Songyuan MS 5.7 earthquake

表 1可知,绥化台ESP异常幅度相对背景值变化显著,但异常信度最低;肇东、望奎和林甸异常显著,异常信度较高,区别在于林甸异常幅度相对较小、异常起始时间较早。由图 1也可以看出,肇东、望奎和林甸台均有2个测道ESP出现异常变化(望奎和林甸台址同属富裕—明水断裂),而肇东台ESP异常变化速率显著,短时间内即达到峰值,与李君等(2019)李永生等(2020)的研究结果一致。

通过研究近年来吉林松原地区地电场观测资料,结合2018年5月28日松原MS 5.7地震,分别对自然电场ESP和大地电场ET地震前后的背景、临震、震后响应时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应用岩体裂隙水电荷移动渗流模型,计算研究区地电场台站的电荷移动优势方位,得到如下结论:望奎、肇东台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α呈现了挤压异常;松原MS 5.7地震前后异常台站自然电场ESP的大幅度异常现象,可能是松原地区区域应力场受到构造板块应力影响所致。

因此,基于岩体裂隙水电荷渗模型计算电荷移动方向,可以有效捕捉场地孕震岩体结构的微变化。由于地震孕育过程的复杂性,该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可能具有区域选择性,后续需积累更多震例进行深入研究。

在本研究进行过程中,甘肃省地震局谭大诚研究员提供地电分析程序,黑龙江省地震局和吉林省地震局提供地电场观测数据,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李君, 王勤彩, 郑国栋, 等. 2018年5月松原MS 5.7地震序列发震断层及应力场特征[J]. 地震学报, 2019, 41(2): 207-218.
李永生, 赵谊, 李继业, 等. 2018年5月28日吉林松原MS 5.7地震发震构造分析[J]. 地震学报, 2020, 42(1): 12-23.
钱复业, 赵玉林. 地电场短临预报方法研究[J]. 地震, 2005, 25(2): 33-40.
谭大诚, 赵家骝, 席继楼, 等. 潮汐地电场特征及机理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3): 544-555.
席继楼, 陈敏, 董蕾, 等. 长宁MS 6.0地震前后地电场秒数据变化特征研究[J]. 地震, 2020, 40(4): 129-143.
Varotsos P, Alexopoulos K.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Variations of the Electric Field of the Earth Preceding Earthquakes.Ⅰ[J]. Tectonophysics, 1984, 136(1): 335-339.
Varotsos P, Alexopoulos K.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Variations of the Electric Field of the Earth Preceding Earthquakes.Ⅱ. Determination of Epicenter and Magnitude[J]. Tectonophysics, 1984, 110(1/2): 9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