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震中心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ISC)于1964年成立,其前身是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Summary(ISS)。从ISS成立到发展至ISC,已有百余年历史。ISC的主要任务是汇集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地震观测资料,按照统一的方法技术和流程进行参数测定和分析处理,定期出版最为完整的全球地震观测报告和地震目录。ISC的观测报告和目录是地震活动性分析、速度结构、灾害风险评估等诸多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数据(Willemann et al,2001;http://www.isc.ac.uk)。
随着地震监测的发展,ISC不断改进其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2011年,ISC发表了新的定位方法和技术——ISCloc,应用于常规数据处理工作并沿用至今(Bondár et al,2011)。本文从资料收集、数据关联、定位方法和技术、数据分析与出版4个方面阐述ISC观测报告的日常产出。
1 资料收集每年全球100多个机构的观测数据汇集至ISC,这些数据包括各种事件(含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的观测报告、目录以及各种地震波的到时数据、振幅数据等。以2021年(最近年)为例,150余个机构的数据发送至ISC,各机构分布见图 1,图中黑色点所示的是其数据直接发往ISC的机构,灰色点所示的是其数据通过其他中心间接发往ISC的机构。截至2021年底,在ISC注册的台站和台阵(含在运行、未运行及已关闭的)已达29 410个,台站分布见图 2,图中红色三角所示602个台站,是2021年中新注册的台站或其参数经重新确认的台站。
数据关联是对各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与所属事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①对各国报送的地震观测报告,在ISC做数据分析之前,已知其中的到时数据等属于哪些事件,这部分关联称为已知性关联;②对于离散数据,ISC做数据分析之前,不知其属于哪些事件,这部分关联称为未知性关联。
在ISC,无论上述哪种关联,其准确率达90%以上时才可进行后续的地震定位等工作。
2.1 以地震报告为基础的数据关联(已知性关联)全球各地观测数据定期发往ISC。常规情况之一是,多个机构或国家的地震观测报告中各自产出同一个地震的数据,此时数据关联以地震报告为基础,将同一地震的所有数据自动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地震。因为关联之前某些台站数据分别被多个机构使用,这便使得关联之后这些台站的数据在一个地震中出现2次(含)以上,它们将按照各自的权重比例参与之后的定位等反演计算。
2.2 离散数据关联(未知性关联)对离散数据的关联,首先要确定初始震源参数,有2种方法:①以地震观测报告中的定位结果等为初始震源参数;②若据方法①进行关联失败,即无可用震中等做参考,便采用到时相近的部分数据,以Engdahl等(1966)搜索震中的方法,用搜索到的临时震中等做初始参数,这部分关联成功的数据在ISC占比小且属于后期的分析工作。2种方法均未关联到的数据,将作为最终离散数据保存在相应数据库中。
初始震源参数确定后,便可进行属于某事件的所有数据的关联。ISC对于全球地震台网的关联问题,考虑以下内容:初至波到时、S-P到时差(S波到时减去P波到时)、震级测定和某台站记录到某地震的可能性。此4方面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 \mu=\delta t_{\mathrm{P}}+\delta t_{\mathrm{S}-\mathrm{P}} / v_{\mathrm{S}-\mathrm{P}}+\delta_m / v_m+\left(l^{-1}-1\right) / v_l $ | (1) |
式中,μ为某台站相对于某地震的偏离值,即某台站是否属于某地震的定量表示;δtP为初至波到时残差,即初至波的观测到时和理论到时之差;δtS-P为S-P到时差的残差,即S-P观测值和理论值之差;δm为震级测定值的误差;l为某台站记录到某地震的可能因素值;vS-P、vm和vl均为常数。在计算过程中,对μ预设其阈值μmax,计算各台站相对于某地震的μ值,当μ<μmax时,该台站所有数据即关联到该地震中。
3 定位方法和技术多年来,ISC的定位方法沿用Geiger法。2011年,ISC发表了改进后的定位方法和技术the New ISC Locator——ISCloc,并将其应用于地震报告的产出工作(Bondár et al,2011;http://www.isc.ac.uk/iscbulletin/iscloc/)。同期,ISC开展了重大项目“重新修定ISC的观测报告(1964—2010)”(李保昆,2017),以ISCloc为核心方法,实现了50余年来ISC全部观测报告的连贯性、系统性和一致性。
ISCloc有4大特点:①使用所有可基于AK135走时模型预测的震相数据;②可通过领域算法(NA)得到合适的初始点;③在线性迭代最小二乘法时考虑了走时误差的互相关性;④测定自由深度值前需满足一定条件,否则采用默认深度值或固定深度值。
Geiger法定位,对初始点的依赖较敏感。ISC选择初始点m0时,一般采用某个机构的震源参数值或某些机构的平均结果作为初始点。如因台站分布稀疏、无近震台站记录等原因无合适初始点时,便采用NA算法搜索可用初始点,对需计算的地震,求取所有报出该地震的机构所测震源参数值的中值,以这些中值为中心进行搜索,搜索范围如下:以震中的中值为中心,搜索半径是2°;以发震时间的中值为中心,搜索范围是10 s;以震源深度的中值为参考点,搜索范围是150 km或者固定某个深度值。
用改进的Geiger法求解如下方程组(Bondár et al,2009)
$ {\mathit{\boldsymbol{G}}_\mathit{\boldsymbol{W}}}\mathit{\boldsymbol{m = WGm = Wd = }}{\mathit{\boldsymbol{d}}_\mathit{\boldsymbol{W}}} $ | (2) |
式中,G为N×M阶的包含N个观测数据对M个变量的偏导数的矩阵,m为M×1阶的震源参数的修正量[ΔT,Δx,Δy,Δz]T,d为N×1阶的走时残差,W为N×N阶的投影矩阵或加权矩阵。
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求解方程组(2),有
$ \boldsymbol{G}_W^{-1}=\boldsymbol{V}_W \mathit{\pmb{\Lambda}}_W^{-1} \boldsymbol{U}_W^{\mathrm{T}} $ | (3) |
每次迭代中,m的改正量是
$ \boldsymbol{m}_{\mathrm{est}}=\boldsymbol{G}_W^{-1} \boldsymbol{d}_W $ | (4) |
经j次迭代,当满足精度要求时,m矢量为
$ \boldsymbol{m}_{j+1}=\boldsymbol{m}_j+\boldsymbol{m}_{\mathrm{est}} $ | (5) |
一旦得到收敛的解,定位结果的不确定性即解的评价由下式求得
$ \boldsymbol{C}_M=\boldsymbol{G}^{-1} \boldsymbol{C}_D \boldsymbol{G}^{-1^{\mathrm{T}}}=\boldsymbol{V}_W \mathit{\pmb{\Lambda}}_W^{-2} \boldsymbol{V}_W^{\mathrm{T}} $ | (6) |
由式(6)求得一4D椭球体,其投影为误差椭圆、震源深度误差和发震时刻误差。
定位模型采用AK135走时模型(Kennett et al,1995),其与J-B走时模型的显著差别体现在上地幔和地核部分。
4 数据分析与出版2008年后,ISC每年汇集300 000—500 000以上的地震事件,其中约20%(有时低于20%)的地震需经过地震学家的分析和审核,出版的观测报告中包含全球4 000—6 000余个台站(阵)的数据。如图 3所示,其中黑色柱表示未经ISC人工分析的地震数目,红色柱表示经ISC人工分析的地震数目。
在ISC,对符合下列原则之一的地震需进行人工分析:①震级M >3.5;②至少2个以上机构报出同一地震;③有远震记录的地震。
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如下:①将每月要分析的地震从主数据库中调出,进行数据关联、地震定位、震级测定等初步计算并打印;②对上述地震进行全面分析:事件目录之间的相关性、目录与震相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震相识别是否正确、地震波到时数据的残差是否符合要求、震级测定是否正确等;③对于经分析需做修改的地震进行修改;④重新计算经修改的地震,重复步骤②和③的分析,直至全月数据符合标准;⑤最终检查:包含各类震相与相应事件的组合是否具有唯一性、震源深度值的测定是否合理、是否已明确区分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等近30项内容;⑥对于与任何机构已测定的震源参数无关联性的离散数据,用搜索法确定新的震源参数(Engdahl et al,1966);⑦将分析后的所有数据重新入库。
ISC每年出版2册《Summary of the 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2021),于2013年首次出版发行,同年纸质版《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停刊。
ISC每年出版2张CD-ROMs:含全年所有地震目录和观测报告以及1904年至当年的地震目录。
5 结束语ISC以ISCloc为核心方法和技术处理全球的地震观测数据,编辑出版地震观测报告。近十余年来,ISC每年汇集300 000—500 000次以上的地震,其中约20%的地震需要地震学家进行人工分析,经分析和审核之后,ISC才会发布自己的测定结果。ISC发布地震观测报告的时间通常比实际的时间滞后约24个月,可在其网站http://www.isc.ac.uk/中查询、下载等。
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ISC主任Dmitry Storchak先生、匈牙利科学院István Bondár博士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李保昆. 重新修定1964-2010年ISC的观测报告[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 32(3): 968-975. DOI:10.6038/pg20170303 |
Bondár I, McLaughlin K. Seismic location bias and uncertaintyin the presence of correlated and non-Gaussian travel-time errors[J]. Bull Seismol Soc Am, 2009, 99(1): 172-193. |
Bondár I, Storchak D. Improved location procedures at the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J]. Geophys J Int, 2011, 186(3): 1 220-1 244. DOI:10.1111/j.1365-246X.2011.05107.x |
Engdahl E R and Gunst R H. Use of a high speed computer for the preliminary deternination of earthquake hypocenter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66, 56(2): 325-336. |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 Summary of the 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 January - June 2019[M].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 2021, 56(I)[EP/OL]. doi: /10.31905/M8L1R7WI.
|
Kennett B L N, Engdahl E R, Buland R. Constraints on seismic velocities in the Earth from traveltimes[J]. Geophys J Int, 1995, 122(1): 108-124. DOI:10.1111/j.1365-246X.1995.tb03540.x |
Willemann R J, Storchak D A. Data collec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J]. Seismol Res Lett, 2001, 72(4): 440-453. DOI:10.1785/gssrl.72.4.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