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3)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0011 中国地震局乌鲁木齐中亚地震研究所;
4)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4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喀什地震监测中心站
2) Earthquake Agenc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11, China;
3) Urumqi Institute of Central Asia Earthquak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11, China;
4) Kashi Earthquake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Earthquake Agenc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44000, China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测定,2022年3月17日21时41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发生MS 5.2地震,震源深度10 km,微观震中为(36.02°N,77.83°E)。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高山无人区,新疆和田地区部分网友反映地震时有震感。该地震发生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并在三十里营房地震台附近架设流动台L6513,密切跟踪该局部区域小震活动。2022年6月8日14时52分,皮山县再次发生MS 5.0地震,震源深度7 km,2次地震震中相距约9 km,时间间隔83天,构成震群型地震序列。2022年皮山5级震群发生在西昆仑地震带东段,位于天神达坂断裂附近,震中100 km范围内1970年以来曾发生14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7级地震1次,即1996年11月19日喀喇昆仑山MS 7.1地震,距此次皮山震群约87 km。基于2022年皮山5级震群序列特征及2次主要地震事件的破裂方式,结合震中附近构造特征,探讨了此次震群活动的构造复杂性。
1 地质构造背景2022年新疆皮山5级震群位于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地带。印度板块NE向的挤压碰撞,遇到稳定的塔里木盆地阻挡,青藏高原西北缘呈现出逐渐隆升的构造运动特征,该地区为中国重力最大值部位,布格重力异常值达-525×10-5 m/s2,重力梯度达每千米-0.6×10-5 m/s2(殷秀华等,1989;高锐等,2000)。
皮山震群中2次5级地震震中均位于甜水海地体内部(图 1),即喀喇昆仑断裂(F3)、康西瓦断裂(F2)以及龙木措(F4)—郭扎错断裂(F5)所围区域(李海兵等,2006)。天神达坂断裂(F1)距皮山震群较近,是一条全新世右旋走滑逆断层,为喀喇昆仑断裂带的一支,1996年11月19日喀喇昆仑山MS 7.1地震即发生于此;康西瓦断裂为青藏高原西北部边界,总体走向近EW,长度约700 km,是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Tapponnier et al,1977;Peltzer et al,1989;付碧宏等,2006);喀喇昆仑断裂与毗邻的阿尔金断裂构成一组巨大的共轭断裂带,控制了青藏高原西北缘新构造运动的发展方向(李海兵等,2006)。
2022年新疆皮山5级震群地处高山无人区,未进行宏观地震考察,震中所处的西昆仑东段地震活动强度不大,活动水平低于西段但略高于中段,余震集中分布在主震附近,可用于分析研究的资料有限。文中根据皮山5级震群序列特征、序列中震级较高地震的破裂特征,结合震群附近区域构造特征,探讨此次震群活动的构造复杂性。
2 皮山震群序列特征2022年3月17日新疆皮山发生MS 5.2地震,据新疆区域地震台网测定,截至2022年8月1日,皮山震群序列共记录地震782次,其中ML 0.0—0.9地震11次,ML 1.0—1.9地震495次,ML 2.0—2.9地震223次,ML 3.0—3.9地震43次,ML 4.0—4.9地震8次,ML 5.0—5.9地震2次,序列中ML 3.0—4.0地震活动较为活跃。
此次皮山5级震群序列活动具有以下特征:3月17日皮山MS 5.2地震发生后,余震序列衰减较慢,于3月29日、3月30日、4月3日各发生1次ML 4.0以上地震,此后序列衰减加快,仅在5月上旬出现一组地震增强活动,震级水平在3—4级左右,之后余震活动趋于结束[图 2(a)、(b)];至6月8日,距MS 5.2地震震中约9 km处发生MS 5.0地震(震前10天震源区附近未监测到地震活动),震后序列衰减仍较缓慢,ML 2.0—3.0余震活动持续不断,后于7月7日—15日出现一次时长8天的地震平静,之后再次出现ML 2.0—3.0余震活动[图 2(c)]。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3月17日皮山MS 5.2地震发生前10天,震区附近出现前震活动,位于震中附近的三十里营房地震台记录地震671次,其中ML 0.0—0.9地震230次,ML 1.0—1.9地震288次,ML 2.0—2.9地震71次,ML 3.0—3.9地震12次,ML 4.0—4.9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3月16日ML 4.2地震[图 3(a)]。该组前震活动中,初动清晰可辨的地震有234次,其中12次初动向上、222次初动向下,初动符号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且260次地震走时差ΔTS-P≤0.5 s,显示出一定的空间集中度,较为符合前震序列特征[图 3(b)、(c)]。
皮山5级震群地处西昆仑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周边台站有三十里营房台(SSL)、玛扎台(MAZ)、阿卡孜台(AKZ)、叶城台(YCH)、康克尔台(KKE)、杜瓦台(DUW)、和田台(HTA)、阿其克台(AQK)、恰哈台(QHA)、塔什库尔干台(TAG)等,均分布在震群北部(图 4),而震中距100 km范围内仅分布三十里营房、玛扎2个地震台,其中三十里营房台距离最近,约43 km。
本次震群活动区域处于地震台站分布稀疏地段,可参考研究成果较少,故选择目前广泛使用的CRUST2.0速度结构模型,计算该震群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得到震区一维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具体参数见表 1。
采用Zhao和Helmberger(1994)提出的基于波形拟合的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皮山MS 5.2、MS 5.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矩心深度和矩震级。CAP方法将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记录分为体波Pnl与面波2部分,分别对Pnl波、面波进行带通滤波,计算理论地震波形与观测波形之间的误差函数,通过网格搜索,获取给定参数空间中误差函数达最小的最佳解。与求解震源机制的其他方法相比,CAP方法具有所需台站少、反演结果对地壳横向变化不敏感、对地壳速度结构模型依赖性相对较小等优点(Tan et al,2006;韩立波等,2012;易桂喜等, 2017, 2019;祁玉萍等,2018;李金等,2021)。此外,CAP方法在波形反演过程中通过深度震相以及体波与面波的相对强度进行深度约束(罗艳等,2015),所获得的震源深度相对准确。
利用震中600 km范围内台站记录的波形资料,对挑选出的宽频带数据进行去倾斜、除仪器响应等处理,并旋转至大圆路径。对皮山MS 5.2地震波形中的Pnl波部分使用带宽为0.04—0.12 Hz、面波部分使用带宽为0.05—0.1 Hz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破裂时间设为1.0 s,计算3~16km间14个震源深度下各台站格林函数,在参数全空间范围内搜索最佳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和矩震级结果。得到MS 5.2地震的最佳矩心深度为9 km[图 5(a)];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06°/倾角35°/滑动角113°,节面Ⅱ:走向98°/倾角58°/滑动角74°(图 6,表 2);矩震级为4.90,P轴方位为200°。震源机制解显示此次地震破裂类型为逆冲型。
对皮山MS 5.0地震波形中Pnl波和面波分别使用带宽为0.04—0.13 Hz、0.05—0.12 Hz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破裂时间设为1.0 s,计算得到此次地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其中节面Ⅰ:走向241°/倾角59°/滑动角-37°,节面Ⅱ:走向352°/倾角59°/滑动角-143°(图 7,表 2);矩震级为4.67,P轴方位为207°,最佳矩心深度为8 km[图 5(b)]。震源机制解显示皮山MS 5.0地震破裂类型为正断兼走滑型。
由于震中周边台网分布极不均匀,各研究机构及个人给出的皮山MS 5.2、MS 5.0地震的震源机制有一定差异(表 2)。本研究计算结果显示,此次皮山MS 5.2地震的震源机制以逆冲型为主,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给出的结果较为接近,与韩立波等的结果略有差异,而Global CMT给出的结果为逆冲兼走滑型。鉴于本研究计算结果与其中2个结果较为接近,故判定皮山MS 5.2地震震源机制为逆冲型。本研究所得6月8日皮山MS 5.0地震的震源机制为正断兼走滑型,与韩立波等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而郭祥云给出的结果更接近走滑型,因此在后续分析中认为皮山MS 5.0地震的震源机制为正断兼走滑型。
此外,利用CAP方法计算震群序列中4次3.7级左右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其中正断和逆冲型地震各1次,走滑型地震2次,表明序列中中等地震的破裂方式亦呈现出较为紊乱的特征(表 2)。分析发现,3月17日皮山MS 5.2地震和6月8日MS 5.0地震以及序列中3.7级左右中等地震的破裂方式均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发震构造的复杂性。由于震中附近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尽管已记录到700余次ML 1.0以上地震活动,但因其定位精度误差较大,无法根据余震活动的三维空间分布等进行发震构造的深入探讨。
4 皮山震群活动的构造复杂性同一序列中出现强震震源机制完全不同的案例并不少见,这种强震破裂性质的差异往往导致对其发震断层、运动方式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发生MS 7.6地震,13 min后相距63 km的耿马发生MS 7.2地震,2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错动形式具有明显差异(Yu et al,1994;易桂喜等,2014)。2020年1月18日伽师MS 5.4前震与19日伽师MS 6.4主震破裂类型分别为走滑型和逆冲型,后续余震活动大部分延EW向分布,而少部分地震则呈NS向分布(李金等,2021),此现象与2014年云南鲁甸MS 6.5地震(张广伟等,2014;张勇等,2015)具有一定相似性。通常认为,余震的多优势方向分布可能受多条断层控制(郭志等,2021),孕震环境及发震构造具有一定复杂性。
2022年新疆皮山震群中2次5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分别为逆冲型和正断兼走滑型,P轴方位分别为200°和206°,均呈NNE向。李艳永等(2020)采用CAP方法反演西昆仑东段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MS≥3.0地震震源机制,并分区反演了该区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研究区以NNE向的水平挤压和NW—SE向的水平拉张作用为主,且皮山5级震群附近区域的最大主应力方位为209°,与本研究计算得到的2次皮山5级地震的P轴方位差别不大。
皮山5级震群附近的天神达坂断裂和康西瓦断裂的破裂性质分别为右旋走滑兼逆冲和左旋走滑,而3月17日皮山MS 5.2地震为逆冲型,与上述2个主要断裂的破裂性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将皮山MS 5.2地震归因于2条大型断裂的直接活动有一定矛盾性。天神达坂断裂附近发生过多次6、7级地震,康西瓦断裂作为青藏高原的西北部边界断裂,也具备发生强震的潜能(图 1)。两条大型走滑断裂在近NS向挤压应力作用下,极易在其次级断裂产生小型逆冲型错动。此外,受区域构造影响,该地区物质沿喀喇昆仑断裂滑移线向东大规模挤出(李海兵等,2006),由于其东向运动速率的差异,可能产生一些近NS向的小型拉张型破裂,而2次皮山5级地震破裂性质的巨大差异可能由上述构造运动所导致。
5 结论根据2022年皮山5级震群序列特征、序列中2次5级地震破裂方式的差异以及震中附近构造特征等,探讨此次震群活动的构造复杂性,得出以下结论:
(1)2022年皮山5级震群活动持续时间较长,自2022年3月7日震区出现小震活动以来,先后发生2022年3月17日MS 5.2地震和6月8日MS 5.0地震,且2次5级地震后,序列衰减较慢,呈现出间歇性起伏活动的特征。在震群序列的发展过程中,震区出现2次较为明显的地震平静期,随后均出现地震活动增强现象,尤其是在6月8日皮山MS 5.0地震前震源区近10天未记录到地震活动。在震群序列发展演化过程中,这种短时间的平静现象可能反映了其应力积累导致局部闭锁,随后达到破裂阈值而发生地震释放应力的过程。
(2)3月17日皮山MS 5.2地震前,震区地震活动较为频繁,三十里营房(SSL)单台共记录671次小震活动,且记录到多次3—4级地震,在可识别的较为清晰的小震中,初动方向向下占比94.8%(222/234),且260次地震的走时差ΔTS-P≤0.5 s,较为符合前震序列特征。
(3)2021年9月以来,西昆仑地区5级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先后发生2021年9月4日皮山MS 5.1、9月5日叶城MS 5.0地震、2022年3月17日皮山MS 5.2、6月8日皮山MS 5.0、7月2日皮山MS 5.1地震,其中3次地震发生在西昆仑山前皮山逆断裂—背斜带(无地表出露,属典型盲逆断裂—背斜带)附近,距2015年皮山MS 6.5地震不远,且震源机制均显示为逆冲型。西昆仑造山带持续推覆挤压,使得深部应力不断增加,是西昆仑山前推覆带多排褶皱或冲断推覆发生强震的主要原因(李金等,2015)。而2021年西昆仑地区的多次5级地震活动表明,帕米尔持续的N向挤压运动可能有所增强,2022年皮山5级震群活动即发生在该应力增强背景下。
6 讨论Mogi(1963)基于实验室观测和日本的地震活动模式,认为主—余型地震序列出现在均匀介质地区,而震群型地震则发生在介质性质极不均匀的地区。也有观点认为,断层交会区域介质相对破碎,裂隙密度较高、间距较小,在应力增强的条件下,易产生级联形式的破裂,形成间歇性的震群活动(许绍燮等,1981)。基于上述分析以及2022年皮山5级震群序列特征,推断皮山震群发生在天神达坂断裂和康西瓦断裂之间的次级断裂上。在印度板块向北的推挤作用下,青藏高原西北缘岩石圈向北俯冲,并与向南俯冲的塔里木岩石圈在西昆仑山下相碰撞(高锐等,2000)。在这种挤压作用下,更多的构造运动是物质沿喀喇昆仑断裂滑移线向东大规模的挤出(李海兵等,2006)。康西瓦断裂的左旋滑移速率约为10 mm /a(李海兵等,2003;Wright et al,2004;付碧宏等,2006),这种走滑量易被帕米尔前缘逆冲断裂系所吸收(Burtman et al,1993;Strecker et al,1995;Robinson et al,2007),从而产生逆冲型地震。康西瓦断裂南侧的物质相对北侧向东逃逸,由于构造方式的差异及应力分配的不均匀,其EW向运动速率在不同区段存在一定差异,在局部地区形成近EW向的差应力,进而产生了一些拉张性质的破裂,其破裂方向可能较为接近NS向。由该震群序列中3.7级左右地震紊乱的破裂机制也可以看出,震源区附近的构造特征及应力分布均较为复杂,介质及应力场呈现不均一的特点。
由于震区地震监测能力较为薄弱,关于2022年皮山5级震群序列发震机制的探讨尚需更多观测资料予以证明。
本文撰写得到刘杰研究员的指导和鼓励,蒋海昆研究员和孟令媛研究员亦给予帮助。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https://data.earthquake.cn)提供数据支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监测台网提供了三十里营房单台序列信息,文中部分图件采用GMT绘制,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付碧宏, 张松林, 谢小平, 等. 阿尔金断裂系西段: 康西瓦断裂的晚第四纪构造地貌特征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2): 228-235. DOI:10.3321/j.issn:1001-7410.2006.02.010 |
高锐, 黄东定, 卢德源, 等. 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J]. 科学通报, 2000, 45(17): 1 874-1 879. |
郭志, 高星, 路珍.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 6.4地震的重定位及震源机制[J]. 地震地质, 2021, 43(2): 345-356.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21.02.006 |
韩立波, 蒋长胜, 包丰. 2010年河南太康MS 4.6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9): 2 973-2 981. |
李海兵, Valli F, 许志琴, 等. 喀喇昆仑断裂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J]. 中国地质, 2006, 33(2): 239-255. DOI:10.3969/j.issn.1000-3657.2006.02.002 |
李海兵, Van der Woerd J, 孙知明, 等. 阿尔金断裂带康西瓦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左旋滑移速率及其大地震复发周期的探讨[J]. 第四纪研究, 2003, 28(2): 197-213. |
李金, 蒋海昆, 魏芸芸, 等. 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J]. 地震地质, 2021, 43(2): 357-376.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21.02.007 |
李金, 王琼, 吴传勇, 等. 2015年7月3日皮山6.5级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 59(8): 2 859-2 870. |
李艳永, 王范霞, 乌尼尔, 等. 西昆仑东段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特征[J]. 震灾防御技术, 2020, 15(4): 802-810. |
罗艳, 赵里, 曾祥方, 等. 芦山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其构造应力场空间变化[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5, 45(4): 538-550. |
祁玉萍, 张致伟, 龙锋, 等. 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震源机制解与区域应力场特征分析[J]. 地震地质, 2018, 40(2): 377-395.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8.02.007 |
许绍燮, 王碧泉, 章光月, 等. 海城地震前震序列与震群-兼论前震序列在地震预报中的一种功能[J]. 地震学报, 1981, 3(1): 3-12. |
易桂喜, 付虹, 王思维, 等.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J]. 地震研究, 2014, 37(3): 332-338. |
易桂喜, 龙锋, 梁明剑, 等.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 7.0地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60(10): 4 083-4 097. |
易桂喜, 龙锋, 梁明剑, 等.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 6.0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 62(9): 3 432-3 447. |
殷秀华, 史志宏, 刘占坡. 中国岩石圈地球动力学地图集[M]. 北京: 地图出版社, 1989.
|
张广伟, 雷建设, 梁姗姗, 等.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 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9): 3 018-3 027. |
张勇, 陈运泰, 许力生, 等. 2014年云南鲁甸MW 6.1地震: 一次共轭破裂地震[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 58(1): 153-162. |
Burtman V S, Molnar P.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evidence for deep subduc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beneath the Pamir[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s, 1993, 281: 1-76. |
Mogi K. Some discussions on aftershocks, foreshocks and earthquake swarms-the fracture of a semi-infinite body caused by inner stress origin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earthquake phenomena (3)[J]. Bull Earthquake Res Inst Univ Tokyo, 1963, 41: 615-658. |
Peltzer G, Tapponnier P, Armijo R. Magnitude of late Quaternary left-lateral displacements along the north edge of Tibet[J]. Science, 1989, 246(4 935): 1 285-1 289. |
Robinson A C, Yin A, Manning C E, et al. Cenozo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Pamir: Implications for strain accommodation mechanisms at the western end of the Himalayan-Tibetan orogeny[J].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7, 119(7/8): 882-896. |
Strecker M R, Frisch W, Hamburger M W, et al. Quaternary de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Pamirs, Tadzhikistan and Kyrgyzstan[J]. Tectonics, 1995, 14(5): 1 061-1 079. |
Tan Y, Zhu L P, Helmberger D V, et al. Locating and modeling regional earthquakes with two station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06, 111: B01306-B01321. |
Tapponnier P, Molnar P. Active faulting and tectonics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77, 82(20): 2 905-2 930. |
Wright T J, Parsons B, England P C, et al. InSAR observations of low slip rates on the major faults of western Tibet[J]. Science, 2004, 305(5 681): 236-239. |
Yu W X, Chou R Q, Hou X Y, et al. Seismogrnic mechanism of Lancang and Gengma earthquake[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1994, 7(2): 209-216. |
Zhao L S, Helmberger D V. Source estimation from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4, 84(1): 9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