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Vol. 43 Issue (3): 178-181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03.025
0

引用本文  

包宝小, 席文雅, 王志勇, 等. 乌兰浩特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问卷调查及改进措施[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43(3): 178-181.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03.025.
BAO Baoxiao, XI Wenya, WANG Zhiyong, et al.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 for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Ulanhot[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2, 43(3): 178-181.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03.025.

作者简介

包宝小(1990—),女,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监测及预报工作。E-mail:1637072207@qq.com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22-04-19
乌兰浩特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问卷调查及改进措施
包宝小   席文雅   王志勇   李腾宇   贾宝金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137400 乌兰浩特地震台
摘要:为了解乌兰浩特市民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程度,乌兰浩特地震台走进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组织开展社会问卷调查,从调查对象、内容和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受众不同,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为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力度和成效,科普宣传形式应多样化,宣传内容应标准化、大众化。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为后续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防震减灾    科普宣传    问卷调查    方法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 for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Ulanhot
BAO Baoxiao   XI Wenya   WANG Zhiyong   LI Tengyu   JIA Baojin     
Ulanhot Seismic Statio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1374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knowledge in Ulanhot, the Ulanhot Seismic Station went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and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to organize social questionnaire surveys. From the survey object, content and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 audiences have different awareness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knowled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ns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 for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the forms of 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 should be diversified, and the propaganda content should be standardized and popul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work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publicity work on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Key words: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asure    
0 引言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到太平洋、印度和部分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频发(陈树金,2018)。地震具有突发性、继发性和高破坏性等特点,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张蓓蕾,2012),成为当前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强震灾害的频发,社会公众对地震的关注度逐年增加,防震减灾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全国各地有关地震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有序开展起来,如:宁波市2005年在动物园建设防震减灾科普体验馆,紧扣动物园特色,开展了妙趣横生的科普宣传(王晓民等,2020);成都市2008年对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开展调查,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不同(袁海良等,2008);马玉宏等(2010)针对青少年开展了一次专题性地震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天津市作为地震重点防御区,开展了防震减灾教育和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等工作(王萍等,2021);浙江省把企业吸引到科普宣传工作中来,防震减灾工作独具特色(贾华等,2021)。

乌兰浩特市是弱震、少震区,地震活动较少,但吉林松原几次地震造成该市震感强烈,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市具有较强的少数民族(蒙古族)特色,乌兰浩特地震台(下文简称乌兰浩特台)就地震科普宣传工作,针对区域特色开展社会问卷调查,提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措施和建议,对于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问卷调查

目前,乌兰浩特市主要针对特定人群,采取不同措施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面向中小学生,主要采取分发教材和现场地震逃生演练的方式;对于成年人,主要进行网络平台宣传及线下工作部门联合宣传的方式;对于老年人,主要采取志愿者上门服务和住宅小区整体宣传的方式。为了解乌兰浩特市民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期间,乌兰浩特台针对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走进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组织开展社会问卷调查,从调查对象、内容和结果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为后续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1 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应具有针对性和普及性,并能引起民众的足够重视。在此次地震科普宣传社会问卷调查工作中,调查对象有400人,按照职业及受教育程度进行归类统计,结果见表 1,可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占比69%,公职人员及学生占比69%,其中在校学生占比47%。

表 1 受访人员基本信息 Table 1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1.2 调查内容

根据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相关要求,调查问卷内容就以下5个方面进行设定:①防震减灾知识的获取途径;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的必要性;③市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立的必要性及场所位置的熟知度;④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⑤对目前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3 调查结果

经社会问卷调查,统计发现:①科普知识的获取途径,民众获取防震减灾知识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种网络,对广播电视、图书报刊等的关注度较低,信息获取途径较单一;②科普宣传的必要性,民众对防震减灾知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程度,会影响民众对地震谣言等的辨析能力;③避难场所的设立,民众对地震避难场所位置的熟知度不高,市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太少,与居民区过远,不方便居民进行避难;④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多数民众不知道《防震减灾法》的存在,一些公职人员也对该法律缺乏了解,地震观测环境频受各类干扰,观测数据质量逐年下降;⑤民众意见和建议,科普宣传要通俗易懂,专业术语宜少用,避难逃生宣传以动画片方式播放更易被接受。

1.4 结果分析

针对此次社会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受访者以学生和公职人员为主,因教育机制和工作职能,对防震减灾相关知识多少有一定了解,说明以往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有一定成效。然而,统计发现,受访者中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比69%,一般未系统学习,甚至未接触过防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乌兰浩特市民众获取防震减灾知识仍缺乏有效渠道,防震减灾的法律意识仍有待提高。

在此次调查对象中,在校学生占比47%,从问卷调查结果可知,他们对防震减灾知识的接受度较高,且因教育的延续性,可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个指导方向,即知识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深入孩子的日常教育,从小学习防灾减灾知识,锻炼求生技能,进而可提升整个社会应对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2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改进措施

为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力度和成效,科普宣传形式应多样化,宣传内容应标准化、大众化。

2.1 宣传形式多样化

乌兰浩特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一般在防震减灾宣传日开展,形式以发放传单、摆放展板为主,宣传时间有限,宣传方式单调,影响范围不大,宣传教育效果一般,难以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可能引发民众的厌烦情绪。因此,建议根据区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

(1)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常态化。防震减灾科普展馆及工作场所固定时间开放,并针对特定参观人群,以特定语言进行生动讲解。

(2)借助新媒体,利用移动终端平台,进行数字化宣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便捷性,各种app应运而生,可以利用主流大众媒体,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建议在微信平台,开通有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公众号,开设特色栏目,如地震知识宣传、地震术语解译等,与民众互动,提高群众的活动参与度,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沟通,提高公众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进而提升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3)制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公益广告。调查发现,乌兰浩特市区目前未开展有关防震减灾公益广告的科普宣传活动,鉴于公益广告具有良好的宣传效益,地震部门应积极沟通,制作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公益广告,更好地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服务。

(4)注重民族特色,结合红色革命背景,增强防震减灾意识。乌兰浩特地区为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以蒙古族居多,科普宣传宜使用蒙汉双语。该区具有红色背景,在乌兰夫纪念馆、五一会址、民族解放馆等地开展以“红色”“纪念”等为主题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可以增加民众的凝聚力,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5)加强沟通机制,提高防灾演练活动力度。据悉,乌兰浩特市大部分学校和公司参与或组织地震及其他灾害演练活动较少,民众对公共场所内防震避险设施了解不足,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积极与相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督促他们积极参与防灾演练活动,增加公共场所演练次数。

(6)增强民众社会参与度,产出多元化科普读物。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作品比赛,增加社会热点,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并鼓励公众参与活动。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场地,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群体,产出多元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图书,比如:面向中小学生,绘制生动的漫画图书;面对公职人员,制作侧重理论知识的图书等。

2.2 宣传内容标准化、大众化

目前,乌兰浩特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以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印发的宣传手册为主。这种通用手册对于一些特定地区,如乌兰浩特市或其他蒙古族居民较多地区,具有局限性。根据国家防震减灾相关要求,以本市民众需求为导向,对宣传手册的内容、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标准化改编,将地震常识深入浅出地展示出来,要让民众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到。在宣传手册改编过程中,邀请从事自然灾害研究的专家参与评审把关,以确保宣传材料的科学性。

为增强民众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宣传推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内容宜进行大众化改良。如:宣传册中增加插图或插画,宣传文字增加少数民族语言,地震术语口语化,把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案例,将标准化的知识生活化和感性化,使科普宣传浅显易懂,走进大众日常生活,增强广大群众的接受度,从愿意去理解到接受宣传进而参与进来。

汲取群众建议,不断完善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宣传方案,从而深化和拓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3 结束语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今后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中,要做到科普宣传形式多样化,宣传内容标准化、大众化,从点到面,从面向一个群众,到一个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达到“以小见大”的宣传效果。希望通过科普宣传工作,提升广大公民自觉识别灾害谣传的能力,掌握防震减灾技能,提高应对灾害风险互助自救的能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对于带动社会公众提高防震减灾救灾的思想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陈树金. 探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31): 688.
贾华, 钱文品, 杨学慧. 浅谈新形势下云南地区地震台站如何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J]. 地震科学进展, 2021, 51(9): 409-412. DOI:10.3969/j.issn.2096-7780.2021.09.004
马玉宏, 赵桂峰, 周云, 等. 对青少年开展地震科普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 科普研究, 2010, 5(6): 64-67.
王萍, 安立强, 郑风玉, 等. 我国城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现状分析——以天津为例[J]. 灾害学, 2021, 36(3): 174-179. DOI:10.3969/j.issn.1000-811X.2021.03.030
王晓民, 王燕. 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城市与减灾, 2020(4): 38-43. DOI:10.3969/j.issn.1671-0495.2020.04.010
袁海良, 高进, 徐水森, 等. 成都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调查[J]. 四川地震, 2008(2): 7-11.
张蓓蕾. 升宁波市农村防震减灾能力的对策探讨[J]. 防灾减灾学报, 2012, 28(2):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