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Vol. 43 Issue (2): 198-201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02.025
0

引用本文  

郭毅, 龙柄丞. 2022年1月2日宁蒗MS 5.5地震现场新闻宣传启示[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43(2): 198-201.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02.025.
GUO Yi, LONG Bingcheng. About news publicity of the Ninglang MS 5.5 earthquake on Jan. 2, 2022[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2, 43(2): 198-201.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02.025.

作者简介

郭毅(1992—),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宣传工作。E-mail:2811385273@qq.com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22-01-18
2022年1月2日宁蒗MS 5.5地震现场新闻宣传启示
郭毅   龙柄丞     
中国昆明 650224 云南省地震局
摘要:2022年1月2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发生MS 5.5地震。震后社会舆论关注度较高,相关话题一度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十位。此时,因地震系统职责所在,运用新闻宣传手段快速、高效回复社会关切,既可还原地震事件真相、有效减少地震谣言的产生,亦能塑造地震行业的正面形象,从而更好地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新闻宣传    新浪微博    宁蒗MS 5.5地震    
About news publicity of the Ninglang MS 5.5 earthquake on Jan. 2, 2022
GUO Yi   LONG Bingcheng     
Yunnan Earthquake Agency, Kunming 650224, China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of the Ninglang MS 5.5 earthquake on January 2, 2022, had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related topics once ranked the 10th on Sina Microblog hot search list.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system to respond social concern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by news publicity.
Key words: news publicity    Sina Microblog    Ninglang MS 5.5 earthquake    
0 引言

在有感、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运用新闻宣传、科普宣传等手段,进行有效的对外宣传,不仅是职能部门回复社会关切的职责所在,也是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透明化,及时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借助舆论热度进行大量宣传,可以更好地普及应急避险、防震避震等有关知识,更能为地震相关部门塑造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

当前,中国各省大多已形成完备的“地震应急预案”,而地震新闻宣传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预案”通过不断提炼自身实际经验并总结,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成为一种“体系化”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有:黄宝忠(2009)将应急宣传作为现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其内容、形式等;张明(2009)以震后网络媒介信息传播作为样本,分析网络传播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提出主动掌握网络传播权的建议;冯韬(2017)以2014年8月3日鲁甸MS 6.5地震为案例,引用传播学理论,阐释了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在场的”信息传导者,如何开展地震应急现场新闻宣传工作;李旭峰(2020)以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MS 5.0地震为案例,强调地震现场新闻报道务必准确、力求时效,并挑选重要信息;龙柄丞等(2021)提及当出现涉震舆情时,可采取追查谣传源头、及时删除并解释原因等措施,有效处置涉震舆情。

2022年1月2日15时02分在云南丽江市宁蒗县发生MS 5.5地震,震源深度10 km。此次地震震级较大,具有一定破坏性,且发生的时间节点较为特殊,正逢我国元旦假期,震后不久便成为舆论热点,新浪话题“#云南宁蒗5.5级地震#”一度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十位。文中通过对此次地震的新闻宣传工作进行分析,揭示了云南省地震局对外宣传平台的阅读量,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对比,进而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问题,并不断找寻解决方案,以期在下次破坏性地震发生时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产生,从而更好地为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服务。

1 地震新闻传播特点

宁蒗MS 5.5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公众通报有关工作情况。同时,云南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微信及网站不断更新发布宁蒗MS 5.5地震伤亡情况、应急处置、现场视频等为内容的信息,令应急救援工作透明化,进而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在此次地震应急处置期间,通过数据分析每个新闻传播平台的受欢迎程度,观察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小,并揭示公众对传播内容的关注点。

1.1 平台信息传播力

在此次地震应急宣传期间,由官方微博、微信及网站平台的信息阅读量(以下简称阅读数)统计结果(表 1)可知,微博的单日阅读和总阅读量均显著高于微信与网站(网站阅读量则显著低于其他两者),发震当日(1月2日),其阅读量高达180万人次,其中内容为“据玉龙县、宁蒗县地震部门,截至16时20分,地震已造成4人受伤。其他灾情正在进一步核查统计中”的微博,阅读量高达58.4万人次,成为此次地震应急宣传期的“最热”微博。云南省地震局网站单篇报道(“云南宁蒗5.5级地震灾情(四)”)阅读量最高仅79人次,而网站同日总阅读量仅478人次。

表 1 宁蒗MS 5.5地震各平台阅读数对比 Table 1 Publish numbers on each platform related to the Ninglang MS 5.5 earthquake

通过2022年1月2日至6日的首轮地震应急宣传,截至1月11日,云南省地震局微博粉丝数为29万(微信粉丝数为5万),较上个周期(1月2日至6日)而言,微博粉丝数净增长163%,转评点赞数增长60.4%,进一步证明了微博平台对地震有关信息的传播力更强。

统计地震发生后各传播平台信息发布数量(图 1),结合阅读量(表 1)可知,两微平台(微博、微信)阅读人次和发布频率均大致呈逐日下降趋势,新闻热度逐渐消减。而网站新闻发布数在1月4日有显著提升,但从传播效果看,其影响范围有限,传播效果较差。

图 1 宁蒗MS 5.5地震各平台发布条数对比 Fig.1 Reading numbers on each platform related to the Ninglang MS 5.5 earthquake
1.2 信息内容及发布形式

官方网站多发布政务类新闻,偏重于领导动态和会议报道等官方内容,且就新闻报道格式而言,篇幅较短且较为模式化。而微博、微信信息发布则注重震区情况、现场工作等内容,文字更为口语化、日常化,且包含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传播效果更佳。将网站与两微平台进行横向比对,可见在三者发布内容基本相同时,由于平台属性不同,官方化的报道语言因其格式化、严肃性等特点,且相较于单条微博,其篇幅过长,易出现内容要点不突出,受众面较低的情况。

地震新闻宣传作为现场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所在。由于地震具有破坏性、突发性等特点,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容小觑。以官方地震新闻的权威性,注重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范围,即时有效的宣传,不仅可大量减少地震谣言的产生,不断强化地震部门的正面形象。而且通过信息联动,有效整合多方信息,能够还原地震事件的完整经过,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更好地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服务。

2 地震新闻传播机制的改进

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必将导致受众减少、阅读量下降,甚至出现信息要点(如伤亡人数、受灾地点)滞后或未能触达等不良情况。当今时代,宣传不再是新闻媒体的独有属性,“自媒体红利”已然到来。若官方在关键时刻“缺席”,可能造成公众信赖度降低,对官方信息的关注度下降,部分受众甚至笃信某些民间“大V”,不可避免地导致地震谣言等问题的发生。改进地震新闻宣传机制已是必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

(1)改变固有思维,抛弃传统思想。地震信息的网络首发不必拘泥于官方网站。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站的自身属性导致其不能触达最为有效、最为庞大的受众群体,与其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不如转变思路,资源优先分配两微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人才储备、设备更新等硬条件。

(2)改变传播形式,丰富传播内容。相较于说教式宣传和枯燥乏味的新闻报道,采取一句话新闻加图片或者视频发布形式,通过利用图片和视频的可视性及类直播的“错觉”,丰富宣传内容。两微平台,尤其是微博,具有较强地实时互动属性,在信息发布过程中,通过与受众形成良性互动,并不断修正传播内容和方向,达到提升地震局官方信息发布权威的效果。

(3)转变宣传思路,注重内容质量。网站新闻稿件发布数量不低,但阅读量低,且前期发布时间较集中,甚至24小时在线发布,依然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故要转变信息发布思路,重质而不重量。

(4)借助公共平台,提升地震部门公信力。云南本省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第一手资料大多掌握在云南省地震局,基于其自身独特优势,抢先发布有关震害信息,如震区伤亡人数、受灾面积等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借以提升地震部门公信力。

为了掌控首发内容,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各小组及指挥部和新闻宣传工作人员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协作,务必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在信息发布时,减少政务类新闻。编辑语言通俗化,降低受众阅读门槛,由地震应急人员的闪光点和反差点,引发受众共鸣,强化传播效果。如微信文章《以昂扬斗志践行地震人的初心和使命——记云南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的年轻队员们》(图 2),阅读总数1 467人次,分享64次,点赞26次(图 2),传播效果较好。

图 2 微信单篇文章指标 Fig.2 Wechat single article index

(5)各方联动,借渠道、多角度宣传。地震应急救援是一项多部门联合作战的工作,除协调沟通之外,可以借助其他平台,从不同角度进行新闻采写,开展宣传、进行联动。启发现场工作小组进行自我宣传,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人,而是发动每一位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人员,基于可操作的宣传切入点和方法,从各个角度出发,撰写一句话新闻,丰富传播内容,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提升影响力。

3 结束语

在数字化时代,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新闻宣传工作要注重大众关注热点,转变以往宣传思路,迅速集中大量人力、资源,基于政策导向,针对舆论热点进行引导式宣传。这样可在短时间内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关注度,有效减少地震谣言的产生,而且能够提升地震部门形象,甚至是行业形象。借助地震新闻宣传,令应急救援处置工作透明化,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防震减灾。

参考文献
冯韬. 破坏性地震应急现场地震部门新闻宣传工作对策研究[J]. 中国应急救援, 2017, 62(2): 21-28. DOI:10.3969/j.issn.1673-5579.2017.02.005
黄宝忠. 地震应急宣传[J]. 防灾博览, 2009(4): 34-35.
李旭峰. 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MS 5.0地震现场报道[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 41(3): 222-225.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20.03.028
龙柄丞, 孔德育, 彭关灵, 等. 常见涉震舆情识别与应对[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3): 316-320.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21.03.039
张明. 震后宣传工作须掌握网络传播主动权[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 11(3): 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