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Vol. 43 Issue (2): 128-133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02.017
0

引用本文  

张晨蕾, 何明文, 杨晓东, 等. 乾陵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43(2): 128-133.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02.017.
ZHANG Chenlei, HE Mingwen, YANG Xiaodong, et al. Analysis on observation data of borehole strainmeter at Qianling Seismic Station[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2, 43(2): 128-133.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2.02.017.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项目编号: 3JH-2021048);陕西省地震局启航与创新基金课题(项目编号: QC202011)

作者简介

张晨蕾(1993—),女,研究生,陕西西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前兆观测工作。E-mail: 286336895@qq.com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21-04-06
乾陵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分析
张晨蕾   何明文   杨晓东   刘盼   史春伟   陈嘉选     
中国西安 710068 陕西省地震局
摘要:选取乾陵地震台2018—2020年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完整性、年零漂和观测资料精度分析,通过采样调和分析,评价观测数据质量,并对自然环境变化、仪器系统故障和人为干扰对观测数据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该台钻孔体应变观测映震能力,认为: ①乾陵地震台体应变测项运行良好,观测数据质量较高; ②降雨、气压是影响体应变观测数据的主要干扰因素; ③体应变对全球7级以上、中国6级以上地震同震响应较明显,震级越大,同震响应持续时间越长。
关键词钻孔体应变    观测数据质量    干扰因素    映震能力    
Analysis on observation data of borehole strainmeter at Qianling Seismic Station
ZHANG Chenlei   HE Mingwen   YANG Xiaodong   LIU Pan   SHI Chunwei   CHEN Jiaxuan     
Shaanxi Earthquake Agency, Xi'an 710068, China
Abstract: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borehole strainmeter at Qianling Seismic Station from 2018 to 2020 a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integrity, annual zero drift, and accuracy. Through sampling and harmonic analysis, the quality of observation data is evalu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change, instrument system failure, and human interference on observation data is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seismic reflection ability of borehole strainmeter observation at Qianling Seismic Station. It is recognized that: ①The borehole strainmeter measurement items at Qianling Seismic Station operate well. The observation data are of high quality; ② Rainfall and air pressure are the main interference factors affecting the borehole strainmeter observation data; ③ The borehole strainmeter has obvious coseismic response to earthquakes with M≥7 in the world and M≥6 in China. The larger the magnitude, the longer the duration of coseismic response.
Key words: borehole strainmeter    observation data's quality    interference factor    earthquake reflecting ability    
0 引言

地壳形变观测能够直接捕捉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变化。钻孔体应变观测是一种小空间尺度的地壳形变观测。将钻孔应变仪探头安装在钻孔下方的基岩中,可精细观测到地层内部应变状态的连续变化,有助于研究地震应力、应变的发展变化规律,为地震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背景资料(李希亮等,2013)。文中以乾陵地震台(下文简称乾陵台)2018—2020年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观测数据质量、干扰因素及映震能力,以期为其他相关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1 观测环境

乾陵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陵前村,海拔高度885 m,地质构造上属渭河断陷盆地中段与鄂尔多斯地台南缘接触带,台基岩性为奥陶系炭岩,形变观测属国家Ⅰ类观测项目。该台地处渭河断陷盆地中段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关山—口镇断裂以南,乾县—富平断裂以北(杨晓东等,2018; 杨小林等,2020)。

乾陵台钻孔体应变观测始于2007年,于该年1月13日架设安装TJ-Ⅱ型体积式钻孔应变测量仪,1月14日开始运行。该台体应变钻孔井孔为干孔,开口孔径: 150 mm,终孔孔径: 130 mm,孔深: 71.3 m。TJ-Ⅱ型体积式钻孔应变测量仪多年来运行良好,记录曲线缓慢正向漂移,岩石呈压性变化。

2 观测资料质量分析

选取乾陵台2018—2020年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从观测资料完整性、年零漂和资料精度方面进行分析。

2.1 观测资料完整性

观测数据完整性体现在数据连续率和完整率上。连续率是指观测设备记录数据个数占原始采样总数的百分比,完整率是指经预处理后有效数据个数占应有数据总数的百分比。分析2018—2020年乾陵台体应变观测资料,计算观测数据连续率和完整率,结果见表 1,可见该台体应变观测数据连续率和完整率均高于99.5%,数据完整性较高。

表 1 观测资料统计结果 Table 1 The statistics of observation data
2.2 年零漂

年零漂用来判断基值的稳定性。乾陵台体应变仪2018年漂移量为2 201.4×10-9,2019年为2 886.2×10-9,2020年为2 377.7×10-9(表 1),体应变观测曲线呈缓慢正向漂移,漂移量较明显,近3年体应变仪漂移量满足形变学科组观测要求,说明观测系统基值稳定性较好。

2.3 观测资料精度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维尼迪柯夫调和分析方法,能够计算体应变潮汐因子及其相对误差(精度),得到固体潮观测值与其理论值的偏离情况,从而判断观测数据质量(卢双苓等,2018)。计算得到乾陵台2018—2020年体应变观测数据潮汐因子及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结果见表 2,可见: 该台体应变潮汐因子变化较稳定,平均值在0.69±0.01范围内; 观测精度(相对误差)较好,平均值最小为0.012 8,最大为0.016 4。

表 2 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调和分析结果 Table 2 The results of harmonic analysis of observation data of borehole strainmeter
3 干扰分析

对选取的乾陵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从自然环境、观测系统和人为干扰方面进行分析。

3.1 自然环境干扰

自然环境变化会改变体应变测项的监测条件,影响观测数据质量。降雨和气压是乾陵台体应变观测中受到的主要自然环境干扰。雨水到达地表后逐渐渗入岩体孔隙,导致孔隙水压力增加,使得水位上升,从而引起岩体体应变产生变化; 气压变化会导致地面负载产生变化,从而引起岩体应力、应变的改变(李杰等,2003)。

调查发现,2018年5月21日当地降雨量13.1 mm,乾陵台体应变观测值上升56.2×10-9; 2018年4月4日气压发生剧烈变化,变幅为11.2 hPa(图 1); 该台体应变观测曲线出现同步趋势性转折,变幅为58.8×10-9(图 2)。分析乾陵台体应变观测与气压的相关性,计算得到二者相关系数为0.928 1,均大于李杰等(2003)给出的山东省3个台站体应变与气压的相关系数: 泰安台0.394、长清台0.619、烟台台0.876,说明乾陵台体应变对气压变化的响应更为灵敏。

图 1 体应变、降雨量观测曲线 Fig.1 Curves of body strain and rainfall observation
图 2 体应变、气压观测曲线 Fig.2 Curves of body strain and barometric pressure observation
3.2 观测系统干扰

近年来乾陵台UPS电源稳定性有所下降,对仪器正常观测造成干扰。2020年9月29日00:02—00:16,UPS电源发生故障,重启后恢复正常; 07:34—08:40,UPS电源再次发生故障,断电维修,导致该时段体应变资料出现缺数、突跳和台阶(图 3)。

图 3 UPS不稳定记录曲线 Fig.3 Recording curve due to UPS instability
3.3 人为干扰

对仪器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也会对观测数据产生干扰。2018年8月25日15:45—16:26,对乾陵台体应变仪进行检修,根据需要,整理供电线路时进行临时断电,导致出现错误数据,观测数据曲线出现突跳现象(图 4)。

图 4 检修仪器记录曲线 Fig.4 Recording curve due to maintenance equipment
4 映震能力分析

据统计,2018—2020年,全球共发生7.0级及以上地震42次,中国共发生6.0级及以上地震15次,其中: 乾陵台体应变仪记录到全球7.0级及以上地震25次(震时形变波形明显),达地震总数的59.52%;记录中国6.0级及以上地震8次,达地震总数的53.33%。可见,该台体应变仪对全球7.0级及以上地震和中国6.0级及以上地震同震响应较明显。

2018—2020年乾陵台体应变仪记录地震78次,结果见表 3,其中: ①近震(震中距在100—1 000 km范围内)5次,其中震级最大为6.0(震中距762 km),体应变仪记录到波形异常变化持续时间为31 min,震级最小为2.2(震中距887 km),波形异常变化持续时间为8 min; ②远震(震中距大于1 000 km)73次,其中震级最大为8.1(震中距9 741 km),波形异常变化持续时间为134 min,震级最小为3.8(震中距1 115 km),波形异常变化持续时间最短,为7 min。因此,乾陵台钻孔体应变仪记录地震震级越大,波形异常变化持续时间越长。

表 3 乾陵台钻孔体应变地震记录 Table 3 Earthquake catalog recorded with borehole strainmeter at Qianling Seismic Station

以2020年3月25日10:49:19千岛群岛7.5级地震(48.93°N,157.74°E,震源深度30 km)为例,分析乾陵台体应变仪地震记录特征。此次地震发生后,乾陵台体应变仪于当日10:53—12:30清晰记录到此次地震异常波形,地震引起观测数据突变,从而导致记录波型发生变化,变化幅度51.7×10-9(图 5)。

图 5 乾陵台体应变地震波型记录 Fig.5 The record of coseismic wave of the body strain observation at Qianling Seismic Station
5 结果

通过对2018—2020年乾陵台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体应变运行良好,观测数据质量较高,表现在数据连续率、完整率和精度均较高; 降雨和气压变化会对体应变观测资料产生干扰,表明体应变仪灵敏度较高; 体应变仪对全球7.0级及以上地震和中国6.0级及以上同震响应较明显,震级越大,地震波形异常记录持续时间越长。由于该台体应变仪架设时间较长,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系统故障,影响正常观测,需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检修,有助于提升观测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李杰, 刘敏, 邹钟毅, 等. 数字化钻孔体应变干扰机理及异常分析[J]. 地震研究, 2003(3): 230-238.
李希亮, 李栋梁, 卢双苓, 等. 山东省TJ-Ⅱ型钻孔应变仪运行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 34(5/6): 178-181.
卢双苓, 李惠玲, 范晓易, 等. 体应变观测数据稳定性影响因素[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 39(1): 123-128.
杨晓东, 张创军, 齐银峰, 等. 乾陵地震台形变观测干扰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 39(2): 127-131.
杨小林, 危自根, 杨锦玲. 陕西乾陵台洞体应变周年变化的动力诊断[J]. 地震, 2020, 40(2): 17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