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Vol. 42 Issue (S1): 172-175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S1.057
0

引用本文  

廖洪月, 董娜, 王刚. 快速提取震前热红外异常的均线差值振幅增强比方法[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S1): 172-175.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S1.057.
LIAO Hongyue, DONG Na, WANG Gang. A method for fast extraction of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before earthquakes by mean difference amplitude increase ratio[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1, 42(S1): 172-175.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S1.057.

作者简介

廖洪月(1970-), 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大数据、大气电离、卫星热红外研究工作。E-mail: liao_700424@163.com
快速提取震前热红外异常的均线差值振幅增强比方法
廖洪月 1)  董娜 2)  王刚 2)     
1) 中国陕西 710021 西安市地震局;
2) 中国陕西 710021 西安市地震监测中心
关键词均线差值振幅增强比法    汶川地震    雅安芦山地震    九寨沟地震    热红外异常    云干扰影响    
A method for fast extraction of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before earthquakes by mean difference amplitude increase ratio
LIAO Hongyue 1)  DONG Na 2)  WANG Gang 2)     
1) Xi'an Earthquake Agency, Shaanxi Province 710021, China;
2) Xi'an Earthquake Monitoring Center, Shaanxi Province 710021, China
Key words: mean square difference amplitude increase ratio method    Wenchuan earthquake    Ya'an Lushan earthquake    Jiuzhaigou earthquak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cloud interference effects    
1 研究背景

四川省大震多发,如2008年汶川MS 8.0(31°N,103.4°E)地震、2013年雅安芦山MS 7.0地震(30.3°N,103°E)和2017年九寨沟MS 7.0地震(33.2°N,103.8°E)均发生在该省,魏乐军等(2008)马瑾等(2010)张元生等(2002)路茜等(2014)相继对地震进行了热红外异常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小波法、距平法、功率谱法等。本文运用的计算机程序化的均线差值振幅增强比法,可快速提取震前热红外异常,且异常的时空特征显著、直观。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选用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TERRA卫星MODIS遥感传感器亮温数据,数据区域范围为(100°—130°E,30°—45°N),数据时间范围为2004—2021年。采用均线差值振幅增强比法,分析地震前热红外日均亮温数据振幅上升的趋势性变化幅度,从而研判是否存在异常。

异常提取过程如下:①数据预处理:将空间分辨率为1 km数据反演为100 km数据,以365天作为年周期,将反演后日均亮温数据转换为年均线值Ai;②在年均线基础上进行差值分析。理论上,当均线为水平线或为斜线时,其差值系列为一个稳定值,差值的振幅变化应为0。若差值数据系列的振幅变化越大,则热红外活跃性异常的可能性越高。均线差值ΔBi、差值振幅ΔTi、差值振幅波动变化平均值Ti、热红外活跃性指数Yi计算公式如下。

$ \Delta B_{i}=A_{i}-A_{i-t} \quad i>t $ (1)
$ \Delta T_{i}=\Delta B_{i}-\Delta B_{\min } $ (2)
$ \bar{T}_{i}=\frac{\sum\limits_{i=1}^{n} \Delta T_{i}}{i} \quad i>1 $ (3)
$ Y_{i}=\left(\frac{\Delta T_{i}-\bar{T}_{i}}{\bar{T}_{i}}\right)^{3} \text { 或 } Y_{i}=\frac{\Delta T_{i}-\bar{T}_{i}}{\bar{T}_{i}} $ (4)

式(4)中前者用于时间异常描述,3次方幂的运算作用是放大异常值,突出异常显示度,后者用于空间异常描述,其物理意义为当前振幅相对历史平均振幅的增加倍数。

3 研究结果

以汶川MS 8.0、雅安芦山MS 7.0和九寨沟MS 7.0地震为例,分析发震前后震中区附近的热红外变化特征。震例分析时选取的空间范围为(100°—130°E,30°—45°N),差值时间间隔统一为30 d。实际异常分析步骤如下:①通过异常叠加图寻找异常区域;②分析异常区异常时间曲线特征;③通过异常平面图分析热红外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汶川MS 8.0地震

汶川地震前2年的异常叠加图显示,出现以(37°N,102°E)为核心,纬度跨度超过5°、经度跨度超过10°的异常区,提取异常核心区所在网格的时间异常曲线,见图 1(a),纵坐标为异常放大指数。异常时间曲线显示,异常峰值出现在3月29日,距汶川地震发生44天,当日活跃性水平高于平均水平4.4倍(折算后),异常发展周期约2月。以3月29日为时间点,绘制研究区当日异常平面图,见图 1(b),色标表示当日振幅较历史平均振幅的增加倍数,黄色圆表示震中,纵坐标为纬度,横坐标为经度。平面图显示:当日震中北部区域出现罕见的大面积异常高值,其中高于2倍的异常区域近百万平方千米。

图 1 汶川地震时间异常曲线(a)与异常峰值平面图(b) Fig.1 Time anomaly curve of Wenchuan earthquake (a) and anomaly peak profile (b)

可见,震前异常区域位于震中北部,地理上该区域主体位于柴达木块体,与路茜等(2014)的研究结果吻合,异常发生时段与魏乐军等(2008)的研究结果吻合。如绘制连续的异常平面图,可以清晰的发现空间异常存在低值异常—高值异常—发震的发展过程。

3.2 雅安芦山MS 7.0地震和九寨沟MS 7.0地震

受篇幅所限,仅对雅安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作简述。

提取(33°N,103°E)网格的时间异常曲线,清晰可见雅安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前的显著异常,如图 2(a)。雅安芦山地震前,异常峰值出现于2013年3月20日,距发震时间间隔31 d,当日热红外活跃性水平高于历史平均水平2.5倍,异常区域主体位于震中西北方向,与路茜等(2014)的研究结果相近。九寨沟地震前最大异常峰值出现在5月5日,距发震间隔95 d,当日峰值高于历史平均水平2.6倍。

图 2 芦山地震和九寨沟地震时间异常曲线(a)与异常峰值平面图[(b),(c)] Fig.2 Time anomaly curves of Lushan earthquake and Jiuzhaigou earthquake (a) and anomaly peak profiles[(b), (c)]

分别绘制2次地震前异常峰值平面图,见图 2中(b)、(c)图,发现芦山地震前其异常区在震中北部,九寨沟地震前异常核心与震中接近。2次地震强度远低于汶川地震,异常强度与面积也远小于后者。

3.3 结论

通过对3个震例的实际检验,得出以下结论:①数据处理过程未剔除错值和去云干扰影响,仍能得到与前人相似或相同的研究结果,侧面反映了本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且具备较好的容错和抗干扰性能以及一定智能分析功能;②3个震例研究结果显示,震前热红外活跃性减弱异常—活跃性上升异常,打破了地震前仅存在亮温上升异常的常规认识,说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异常挖掘功能。热红外异常峰值出现在发震以前,该指标具有短临地震预测意义。

4 结束语

均线差值振幅增强比法适用于任意时段、任意区域热红外数据的快速分析,具有数据处理效率高、通用性强的特点,适合大规模、大范围甚至全球热红外数据的同步或准同步快速分析处理,也可以直接应用于热红外地震前兆监测。由于文中所用数据范围较小,虽然提取到较为显著的震前热红外活跃性异常,但3个震例中2个震例的震中均分布在异常区外,因此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预测预报仍为时尚早。

参考文献
路茜, 张铁宝, 辛华, 等. 汶川8.0级和芦山7.0级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对比[J]. 四川地震, 2014(2): 39-41.
马瑾, 陈顺云, 扈小燕, 等. 大陆地表温度场的时空变化与现今构造活动[J]. 地学前缘, 2010, 17(4): 1-14.
魏乐军, 郭坚峰, 蔡慧, 等. 汶川MS 8.0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J]. 国际地震动态, 2008(11): 55.
张元生, 沈文荣, 徐辉. 新青8.1级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J].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