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CENC)测定,2021年6月10日19时46分07秒,在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发生MS 5.1地震,震中(24.34°N,101.91°E),震源深度8 km。本次地震共造成楚雄州双柏县、玉溪市峨山县和易门县3个县5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2人受伤,直接经济总损失3 440万元(引自云南省地震局关于双柏MS 5.1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工作报告)。
在此次双柏MS 5.1地震序列跟踪过程中,于6月16日和28日分别发生MS 4.2和MS 4.6地震,根据地震序列类型定义(蒋海昆等,2015),此次地震序列属于震群型地震。余震序列起伏为震情跟踪工作带来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本次双柏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进行剖析,探讨其发震构造及孕震机理,为后续该区域地震序列跟踪提供思路。
2 资料选取双柏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强,震中周边地震台站较多且分布均匀。为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选取至少有6个震相记录的事件进行定位,经过筛选得到911次地震事件。基于地震测深和速度结构反演结果,本文建立了双柏地区地壳速度结构模型(表 1)。
![]() |
表 1 双柏地区一维地壳速度结构模型 Table 1 The 1D crustal velocity model in the Shuangbai area |
选取震中距250 km范围内震相数据,基于表 1所示地壳速度结构模型,采用双差定位方法(Waldhauser and Ellsworth, 2000),对此次双柏MS 5.1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重定位后得到855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位置,重定位率为93%。
3 地震序列时空分布重定位后,双柏MS 5.1地震序列主震震中位置为(24.345°N,101.897°E),震源深度为15.57 km,空间分布见图 1所示,图中蓝色虚线AA′为地震序列优势展布剖面,BB′为其垂直剖面,色标表示余震发生与双柏MS 5.1地震的时间间隔。震中分布显示[图 1(a)],双柏MS 5.1地震序列呈NE向展布,分布范围长约10 km、宽约4 km;主震位于序列中部,早期余震集中分布在主震周边,少部分余震散乱分布在主震北侧,6月16日MS 4.2(ML 4.7)地震发生后,余震自主震向西南扩展,6月28日MS 4.6地震即发生在序列西南端。
![]() |
图 1 重定位后双柏地震序列空间分布 Fig.1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huangbai earthquake sequence after relocation |
沿AA′剖面,双柏地震序列震源深度分布见图 1(b),可见重定位后,地震序列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5—15 km范围内,6月28日MS 4.6地震发生后,余震深度集中在10—12 km范围。沿BB′剖面,震源深度分布见图 1(c),可见余震序列近垂直于地表,并集中分布在约3 km宽区域。
重定位地震序列震源深度—时间分布见图 2,可见双柏MS 5.1地震发生后,自6月12日起余震序列深度持续加深,直至6月16日MS 4.2地震发生,后保持在7—12 km深度范围,6月28日MS 4.6地震及后续余震皆分布在该范围内,需密切关注后续余震序列的发展。
![]() |
图 2 重定位后地震序列深度随时间分布 Fig.2 Time-depth distribution of Shuangbai earthquake sequence after relocation |
重定位结果显示,双柏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应为一条NE走向、倾角陡立的断裂。绿汁江断裂距此次双柏MS 5.1地震序列最近,2015年5月双柏ML 4.1震群(位于双柏MS 5.1地震序列北东侧)即为该断裂正断活动结果(李涛等,2018)。该断裂走向NE,与重定位后地震序列空间分布优势方向一致。因此,分析认为,2021年双柏MS 5.1地震序列为绿汁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结果。
李涛, 付虹, 徐甫坤. 2015年5月云南双柏ML 4.1地震活动机理初探[J]. 中国地震, 2018, 34(2): 337-349. |
蒋海昆, 杨马陵, 付虹, 等. 震后趋势判定参考指南[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5: 2-3.
|
Waldhuaser F, Ellsworth W L.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0, 99(6): 1353-1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