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及邻区隶属青藏块体东北部,地处古欧亚大陆边缘活动带,对地壳活动反应敏感,是西北地区构造运动活跃、中强地震集中多发地区之一(马茹莹等,2017;余娜等,2020)。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该区域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45次,其中最大为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 7.4地震。2021年5月22日,该区域时隔11年再次发生7.4级地震,震中青海果洛州玛多县。文中利用该区域2011年—2021年5月19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一目录,基于最邻近事件距离和混合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方法,结合b值等结果,分析此次玛多MS 7.4地震前区域小震丛集特征。
2 研究方法采用最邻近事件距离方法区分从集地震和背景地震。该方法更具统计物理意义,综合考虑了地震在时空和能量域的分布,给出了归一化度量,有效地对N维复杂问题进行了简化,目前应用广泛且使用效果较好(Zaliapin et al,2013;郑建常等,2014)。
在计算最邻近事件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了混合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 {\rm{PDF}} = \omega {\rm{pd}}{{\rm{f}}_1} + (1 - \omega ){\rm{pd}}{{\rm{f}}_2} $ | (1) |
式中,pdf1和pdf2分别代表丛集地震和背景地震的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ω为比例系数。根据式(1),对最邻近事件距离η*的统计分布进行拟合,根据两者的相对权重来量化区分背景地震和丛集地震。
3 研究结果 3.1 结果分析参考张晓东等(1996)对6级以上地震统计区的尺度研究和余娜等(2020)对青海及邻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的分析,围绕青海玛多MS 7.4地震震中,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19日(96°—100°E,33°—37°N)范围内ML≥1.5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一目录),所选地震时间—频次分布见图 1。
(1)基于最邻近事件距离和混合概率密度函数拟合的方法。统计最临近地震距离η*,拟合η*的时空二维分布,绘制η*等值线,并对η*进行混合概率密度分布拟合,结果见图 2。
由图 2(a)、(b)可见,背景地震围绕直线log10T + log10R = 0.2021呈“团状”分布,在图中左下角存在相对较少的密集分布,对应了丛集地震的集中分布。由η*统计直方图结果[图 2(c)]可知,该区域以背景地震活动为主,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丛集地震。进一步对统计结果进行混合概率密度分解,拟合结果[图 2(d)]显示,背景地震的发生概率为59%,丛集地震的发生概率为41%,即该区域地震丛集率为41%。
(2)b值分析。对青海玛多MS 7.4地震相应范围内地震目录进行年逐月滑动,计算b值和地震丛集率,结果见图 3,在b值变化曲线中,红线、绿线和蓝线分别为每月计算所得b值极大值、平均值和极小值曲线。由图 3可见,该区域在2014年、2015年和2018年分别出现b值低于平均水平,且同时段地震丛集率增强现象,分别对应2014年10月2日青海乌兰MS 5.6地震、2015年10月12日青海玛多MS 5.6地震和2018年5月6日青海称多MS 5.8地震;2021年b值出现下降趋势,同时该区域地震丛集程度开始增强,与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 7.4地震相吻合。故该区2020年以来地震低b值和高丛集率现象可能与玛多MS 7.4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有关。
利用最邻近事件距离算法和混合概率密度函数拟合,对中强地震前小震活动进行研究,能更具物理意义地区分背景地震和丛集地震。结合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 7.4地震发生前区域范围内地震活动b值和丛集率变化,分析认为,玛多地震前小震丛集率的提高与低b值相吻合,可能反映了此次地震孕震过程中区域应力的变化,表明地震丛集率对研究中强地震活动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马茹莹, 王培玲, 苏维刚. 青海北部及邻区地震平静对中强地震的指示意义[J]. 地震工程学报, 2017, 39(Z1): 88-93. DOI:10.3969/j.issn.1000-0844.2017.Supp.088 |
余娜, 张晓清, 杨晓霞. 青海及邻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J]. 地震, 2020, 40(4): 23-32. |
张晓东, 江志萍. 地震时空丛集程度的度量及震前异常特征初探[J]. 西北地震学报, 1996, 18(3): 37-41. |
郑建常, 李东梅, 王鹏, 等. 基于最邻近事件距离算法的丛集地震识别方法及应用[J]. 地震, 2014, 34(4): 100-109. |
Zaliapin I, Ben-Zion Y. Earthquake cluster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II: Classification and relation to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rust[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3, 118(6): 2 865-2 877. DOI:10.1002/jgrb.50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