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Vol. 42 Issue (S1): 1-4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S1.001
0

引用本文  

黄辅琼.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2021)”专辑序[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S1): 1-4.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S1.001.
HUANG Fuqiong.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f 2021 annual conference on China Earthquake Prediction Forum[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1, 42(S1): 1-4.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S1.001.

作者简介

黄辅琼(1967-), 女, 博士, 研究员,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协调人, 主要从事地震观测与分析预报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 hfqiong@seis.ac.cn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2021)”专辑序
黄辅琼     
中国北京 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f 2021 annual conference on China Earthquake Prediction Forum
HUANG Fuqiong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Beijing 100045, China
1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地震学会最初确定的专业委员会之一,自成立以来长期坚持举办年度学术交流。早期,参加交流的代表主要是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地震预报日常工作中面临的一些不能在震情会商会上解决的问题。2012年,马瑾院士撰文提出了构造物理实验“地震”的亚失稳理论,指出地震有前兆,应可预报。中国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委员会与河北省地震局于201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举办以“中国地震监测预报论坛”命名的年度学术交流活动,适时邀请了马瑾院士就亚失稳理论作大会报告。由于参加交流的代表人数较多,除了口头宣读(oral)报告以外,试着增设了张贴海报(poster)模式,同时设立了圆桌讨论(panel),深入探讨地震监测与预报如何结合的问题。丰富而生动的交流形式,增加了学术会议的内容,活跃了会议气氛,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增加。此次会议后,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指示下,在深入总结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提出设立“中国地震预报论坛”的设想。2013年正式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形式,在贵阳市首次举办年度学术交流会,确立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的学术交流模式:口头(oral)报告(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张贴海报(poster)和圆桌讨论(panel);会前设置专题征集论文摘要,印制论文摘要集;首次尝试开放行业学术交流,邀请行业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吸纳行业外相关学术思想与观测技术新理念。

2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年度学术交流摘要集

由于交流范围不断扩大,参加交流的代表不再局限于行业内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更多地震台站一线监测人员和地震预报工作者加入学术交流,更多行业外高水平专家做特邀报告,增加了学术交流的高度和广度。为了能够有效记录学术交流盛况,并有助于历次交流内容的查阅和检索,2017年起在《国际地震动态》出版论文摘要专辑。由于该刊改革与更名,2020年起不再出版“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论文摘要集。经多方洽谈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达成合作协议。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0年度学术交流文集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年第2期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2020)”专栏形式刊出。2013年以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文集被《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收录。

3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1年度云南大理学术交流文集

(1)文集概况。为了与期刊发展达成双赢模式,提升稿件质量,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1年度学术交流征文要求文字篇幅至少在1 000字以上,允许含3幅以内成果图和3篇或以上参考文献,以短文形式发表。为了方便作者撰文,期刊编辑部设计了征文模板和撰写格式。按照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提交的年度学术交流计划,本次征文初期按照7个专题进行。后因5月21—22日漾濞MS 6.4和玛多MS 7.4地震的发生,临时增设漾濞、玛多等近期地震特别专题。因此,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1年度学术交流征文和交流按照以下8个专题进行:Ⅰ.大地震孕震理论、预测方法与技术;Ⅱ.数字地震观测与预报方法及技术应用;Ⅲ.地震数值预测理论、方法及技术;Ⅳ.地震、火山、气象及滑坡等自然灾害过程中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现象、机理、观测新方法与数值模拟;Ⅴ.跨学科交叉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相关领域;Ⅵ.人工智能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Ⅶ.地震监测预报科普技术与方法;Ⅷ.漾濞、玛多等近期地震特别专题。

截至6月30日,共征集稿件113篇,其中92篇稿件通过《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特邀专家和主编、责任副主编的审核,在备稿期间,27篇稿件因全文被其他期刊接收而撤稿。受文稿篇幅所限,最终本专辑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以增刊形式出版65篇稿件。

年度学术交流大会于2021年9月14日—16日在云南省大理市成功举办(图 1)。

图 1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1年度学术交流代表合影(图片来自会务组) Fig.1 Group photo of meeting members participating the Annual of China Earthquake Prediction Forum held on September 14-16, 2021 in Dali City, Yunnan Province

(2)主要学术亮点。本专辑是中国地震预报论坛首次以长摘要或短篇幅论文形式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增刊出版年度会议文集。本期征稿的主题是“临震的过程特征、信号捕捉、异常提取与临震预报的瓶颈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临震过程的变形特征、失稳前兆信号及其异常识别与提取方法,有幸得到薛健博士、陈涛研究员和师皓宇教授赐稿。

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薛健博士,代表白以龙院士团队,展示了灾变破坏前幂律奇异性前兆的提取方法。他们的研究工作表明,仅从形变观测资料分析角度来看,目前强震临震预测的误差来源包括3大方面:①观测仪器的精度;②观测台网的布局与密度;③观测资料的异常提取方法。这3个方面无疑表明了当前强震临震预测面临的客观瓶颈问题以及要突破强震临震预测瓶颈客观问题所要切入的基本方向。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的陈涛研究员则从实际观测角度,阐述了他们通过对全球案例调查和对其所开展的空间大气静电场观测资料解译过程中的发现,强震前震中区域附近会出现临震气象和近地表大气静电场异常现象,得出异常的形态特征和时间特征,从行业外专家视角佐证了地震短临前兆的空间观测途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从出现异常的时间来看,空间大气静电场异常聚焦于临震前数小时内(注:目前的结果显示为24小时以内)。但获取信息的观测台站布局是重要因素。本次学术交流期间,陈涛研究员展示了其团队在云南地区拟布设台网的设计方案。

华北科技学院的师皓宇教授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探讨了微小应力对断裂带深部岩体应变能释放的触发过程及其可能性,该项工作从理论上解释了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应力扰动加载于地球系统而触发地震的机制,重要意义在于提示地震跟踪预报过程中需要关注特殊外部环境变化对地震触发的可能性。

本期其他稿件对当前地震观测和实际震情跟踪过程表现出的问题做了深入剖析,发现了新的问题并试图通过新的视角给出解释。特别值得推荐的一项工作来自薄万举研究员团队所完成的地震地壳形变观测历史资料的总结,他们把整个断层测量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清理,总结出了更多震情跟踪工作中未发现的异常,并且从更长时间域看到了更加完整的强震和大地震的前兆异常过程,这些研究成果对地震过程的跟踪与震情的研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详见Ⅴ专题)。

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浙江省量子精密测量重点实验室的林强教授团队的王凯楠博士,展示了量子绝对重力仪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价值,其便捷性让过去难以实施的绝对重力测量变成既可以流动观测又可以定点连续测量。该项工作的意义在于针对长期实施流动观测的测点和测网,同步实施定点和流动对比观测,利用机器学习,可以将今论古,建立对历史资料的有机衔接。更多关于观测技术的工作可以参见观测技术委员会的学术交流专题Ⅸ中的相关文章内容。

按照中国地震学会对分支机构的要求,强化科普与科学传播,本专辑收录了2篇科普文,分别涉及1515年云南永胜73/4级大地震和1966年邢台强震群。前者是中国地震历史上破裂遗迹保存完好的历史强震,该遗迹成为震灾宣传极佳的科普基地,后者是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里程碑,对中国的地震研究事业意义重大,抗震救灾的学术精神值得传承,详见专题Ⅶ。

针对新近发生的以漾濞、玛多为代表的地震,专辑共收录了13篇文章,对这些地震的及时总结,有助于震情形势的跟踪研判,内容详见专题Ⅶ及其他专题相关稿件。

4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2年度西藏林芝学术会议征文

2021年,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完成了第十届委员的换届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新委员对地震预报业务成果转化的潜力,2022年度学术交流征文专题调整如下:①新特提斯洋及中东亚壳幔动力过程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意义;②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多尺度结构和动力学环境;③强震短临预测/预报新理论新方法探索;④固体—流体相互作用与地震及相关链生灾害的监测与风险评估;⑤数值地震预测方法的实现途径探索;⑥地震孕育准备过程各阶段观测异常特征及其对地震预报的贡献;⑦微震观测技术与地震预报方法及应用;⑧近期显著地震案例总结;⑨地震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的传承、科学普及与传播。

诚邀对上述相关学术专题交流感兴趣的专家、学者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