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河北 075000 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
3. 中国石家庄 050021 河北省地震局监测网络中心
2. Zhangjiakou Seismic Station, Hebei Province 075000, China;
3. Hebei Earthquake Agency, Shijiazhuang 050021, China
氦气是惰性稀有气体,质量数小,渗透性和扩散性强,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其含量不同,自地球内部逸出后直接向大气层扩散,不再向地球内部循环。在地壳深部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过程中,氦与地震活动异常具有密切关系(孔令昌,1996;耿杰等, 1998, 1999;魏汝庆等,1999)。在邻近地震发生阶段,可以监测到地壳浅部的地下流体中氦气浓度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只要地下流体观测井周围存在孕震应力场作用挤压岩石,使岩石裂隙中富集的氦气析出(孔令昌等,2007),使用测氦仪即可监测到氦气的变化。WGK-1型测氦仪是根据氦的特殊物理化学特性,采用氦气对石英的高渗透性原理,借助于真空学和电学,从而将测得的氦气浓度变化以电信号形式输出,在地震监测预报分析中具有一定作用。
河北怀来后郝窑地震台怀4井测项在多次地震前均有短临异常出现,如1989年大同6.1级地震、1997年怀安4.7级地震、1998年张北6.2级地震、2002年沙城4.4级地震、2014年涿鹿4.3级地震。2012年,怀4井配备WGK-1型测氦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发)进行氦气监测,观测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均达到地下流体学科要求,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但是,测氦仪长期运行导致灵敏度下降,且数采偶尔出现故障,数据连续率降低。2019年7月,为了提高氦气观测完整率及观测质量,在怀4井试运行郑州晶微科技公司研发的WGK-1型测氦仪,运行状态较为稳定,与旧测氦仪产出数据具有同步性变化特征。文中就新旧测氦仪动态稳定性、内在质量及观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怀4井新WGK-1型测氦仪观测的可行性。
1 怀4井概况怀来后郝窑地震台怀4井是河北省流体观测手段较完善的高温自流井,成井于1970年,构造位置处于祁吕系东翼广灵—狼山大断裂带北侧(张凤秋等,2005;宁海雯等,2018),位于祁吕系歪头山—万家窑断裂带、新华夏系杨家山断裂带及NW向施庄大断裂带交汇处(图 1),裂隙发育,热水沿构造破碎带上涌。
怀4井地面海拔487.0 m,井深500.34 m,位于后郝窑热田区,观测含水层为太古界片麻岩破碎带热水层,顶板埋深278.5 m(图 2)。2007年9月,对该井进行井孔改造,核心措施为:开挖深10 m的竖井,降低观测井泄流口高程,距主井管深度8.5 m处引出一个泄流口,将主井水引流到竖井中,在距地面8.0 m处设置气氡和气汞脱气装置及用于模拟观测的水样取样口,以保障观测井的水物理及水化学观测,保证了数字化及模拟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张常慧,2011)。2012年起采用WGK-1型测氦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发,整点值采样)测定观测井逸出气中氦气含量变化。该测氦仪运行正常,氦气测值最低为0.01%,最高为0.03%,变化比较稳定(宋晓冰等,2018)。
测氦仪性能优劣可根据其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判断,性能参数包括仪器检出限、测试精度、测试范围和稳定性等。新旧2套测氦仪出厂技术指标和参数标准见表 1。其中WGK-1型测氦仪(晶微)实现了网页实时数据监测及远程时钟校对、重启等功能,便于远程维护及监测。由表 1可见,WGK-1型测氦仪(晶微)测试范围与采样率较高,而WGK-1型测氦仪(地质所)检出限及测试精度较高。
怀4井采用直接集气方式进行氦气观测,观测系统布设示意见图 3。将观测井井口至水面的井管静空间作为集气装置,在主井上方井口处放置集气漏斗,引出气管至测氦仪传感器,随着水位的涨落,集气体积发生变化,引起氦气测值变化。2019年7月,将新测氦仪(晶微)串联并行观测(图 3),其中地质所测氦仪(测点E)为整点值采样,新测氦仪(测点h)为分钟值采样。
按照《地下流体专业技术设备评价》,分析测氦仪动态稳定性及内在质量,其中:动态稳定性要求一阶差分值标准差≤0.2;内在质量应保证一阶差分序列超过3倍均方差的百分比≤2%。
3.1 动态稳定性标准差可以反映离散度和测量精度,标准偏差越小,表明仪器测量的数值离散度越低,精度越高,同时更能反映仪器的动态稳定性(郭丽爽等,2015;张秀萍等,2017)。选取2套测氦仪2019年10—12月并行观测的氦气测值(整点值),计算得到其一阶差分标准差,结果见表 2。
由表 2可见,WGK-1型测氦仪(地质所)一阶差分值的标准差为0.002 4≥0.2,WGK-1型测氦仪(晶微)一阶差分值的标准差0.001 8≤0.2,说明WGK-1型测氦仪(晶微)动态稳定性符合标准。
3.2 内在质量选取2019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2套测氦仪氦气测值(整点值),利用Mapsis软件,进行逐月计算,分析二者观测质量,结果见表 3。
WGK-1型测氦仪(地质所)氦气测值一阶差分值3倍标准差分布在-0.008 9%—0.008 9%之间[图 4(a)],超过3倍标准差的平均次数为7次,占比1.04%;WGK-1型测氦仪(晶微)氦气测值一阶差分值3倍标准差分布在-0.007 1%—0.0007 1%之间[图 4(b)],超过3倍均方差的平均次数为9次,占比1.26%。2019年10月,新测氦仪传感器高压模块放电,造成数据超差数量较多,2020年3月、4月,由于WGK-1型测氦仪(晶微)仅依靠电瓶直流供电,电瓶出现故障,造成数据连续率较低。数据对比可知,WGK-1型测氦仪(晶微)一阶差分序列超过3倍均方差的比例≤2%。综上判定,新测氦仪稳定性和内在观测质量均符合地下流体专业设备入网指标,但需加强日常维护,此为提高内在质量和确保数据连续率的必要环节。
为了确定数据的可靠性,选取2020年2月1日—29日新旧数字化测氦仪整点值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见图 5。因采样率不同,清楚可见旧测氦仪观测数据曲线“毛刺”较多[图 5(a)],动态曲线不明显,而新测氦仪观测数据曲线光滑[图 5(b)],有一定动态变化规律,但2套仪器产出数据具有同步性变化特征,表明观测数据真实可靠,能客观反映怀4井地下流体中氦气的浓度变化。
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以来2套测氦仪整点值观测数据,结合观测环境条件,与气温、气压、水位测项散点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见图 6、图 7、图 8。
由图 6可见,气温散点虽有差异,但整体呈负相关变化,表现为随着气温的升高,2套测氦仪所测氦气浓度缓慢降低。由图 7、图 8可见,气压、水位影响作用相对较弱。通过对2套测氦仪进行比测,判定气温对氦气观测产生影响,在排除干扰因素的前提下,能够提取更多地下流体信息(孔令昌,1991;王志惠等,2011)。
5 结论对怀4井2套WGK-1型测氦仪进行比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由2套测氦仪性能参数、运行率及动态稳定性、内在质量对比结果可知,WGK-1型测氦仪(晶微)符合《地下流体专业技术设备评价》入网标准。2套仪器产出数据真实可靠,具有同步性变化特征,能客观反映怀4井地下流体中氦气的浓度变化;②WGK-1型测氦仪(晶微)为分钟值采样,数据信息量大,观测数据日变化规则,能够捕捉到更多更完整的地下流体信息;③在相同观测条件下,结合气温、气压、水位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套测氦仪产出数据与气温变化存在负相关性。
新测氦仪使用时间较短,尚需较大范围的试验和实际应用检测。今后应加强日常维护,避免电源故障及高压模块放电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耿杰, 任桂香, 王忠民, 等. 山东地区水化学短临跟踪标志体系的研究[J]. 地震研究, 1999, 22(2): 144-152. |
耿杰, 张昭栋. 1983年荷泽5.9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分布特征及其有关问题讨论[J].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2): 15-22. |
郭利爽, 刘耀伟, 张磊, 等. DFG-B测汞仪与ATG-6138M测汞仪对比观测结果分析[J]. 震灾防御技术, 2015, 10(3): 615-620. |
孔令昌, 王桂清, 王志敏, 等. 观测井中氦含量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 28(6): 32-36.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07.06.007 |
孔令昌. 地下水中气体动态变化与地震的关系[J].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1): 64-71. |
孔令昌. 断层气体的释放与地震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J]. 中国地震, 1991, 7(4): 39-45. |
宁海雯, 李峰, 郑毅, 等. 怀4井氦气浓度异常与地震对应特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 39(2): 154-159.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8.02.022 |
宋晓冰, 张凤秋, 王锐锋, 等. 河北省怀4井氦气观测集气装置改造[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 39(2): 160-164.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8.02.023 |
王志惠, 武晓东, 朱石军, 等. 五里营氦气受水位影响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 32(5): 90-93.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1.05.017 |
魏汝庆. 聊古一井氦异常与地震的关系[J]. 西北地震学报, 1999, 21(4): 428-429. |
张常慧, 李海孝, 张彦情, 等. 面临断流的高温热水井的技术改造及其观测效果[J]. 地震地质, 2011, 33(3): 653-659.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1.03.014 |
张凤秋, 任佳, 李海孝, 等. 怀4井地下流体异常与地震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05, 27(1): 123-130.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05.01.014 |
张秀萍, 王曰风, 王志敏, 等. 河北赤城地震台水温观测对比分析[J]. 山西地震, 2017(3): 9-12. DOI:10.3969/j.issn.1000-6265.2017.0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