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Vol. 42 Issue (3): 97-10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3.011
0

引用本文  

任静, 张丹, 李志强, 等.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法的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烈度分布快速评估的偏差特性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3): 97-10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3.011.
REN Jing, ZHANG Dan, LI Zhiqia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rapid assessment of seismic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Chinese mainland based on Levenberg-Marquard method[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1, 42(3): 97-10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3.011.

基金项目

地震应急青年基金(项目编号:CEAEDEM202026);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青年基金(项目编号:QNJJ202012,QNJJ1215041104805);地震观测报告的编制(项目编号:12150411003)

作者简介

任静(1987-), 女, 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工程和地震应急研究工作。E-mail: renjing19870824h@163.com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21-02-04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法的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烈度分布快速评估的偏差特性分析
任静 1, 张丹 2, 李志强 1, 黄帅堂 3, 谭专条 1, 王尅丰 1, 陈经纶 1, 陈宇星 4     
1. 中国北京 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 中国郑州 450000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3. 中国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4. 中国海口 570203 海南省地震局
摘要:地震灾害发生后,可根据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利用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初步评估烈度分布范围。为评定烈度分布结果的偏差特性,利用中国西部地区488个震例和中国东部地区182个震例的等震线数据,使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迭代算法进行回归,计算我国大陆分区域烈度衰减关系,并对中国大陆1990—2007年23次6.0级以上地震以及2008—2019年88次5.0级以上地震进行烈度评估。结果发现,应用本研究所得烈度衰减关系进行烈度评估,不同烈度区分布面积与实际震害面积存在一定偏差,体现在:①高烈度区:实际震害面积往往比模型面积偏大;②低烈度区:实际震害面积往往比模型面积偏小。据此提出,应用该烈度衰减关系估计震害面积时,应根据烈度大小适当放大或缩写模型面积,具体缩放度如下:8度区模型面积放大约1.5—2.0倍,7度区模型面积缩小约1.5—1.6倍,6度区模型面积缩小约1.8—2.0倍。
关键词地震烈度    衰减关系    等震线    灾情评估    
Analysis of the rapid assessment of seismic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Chinese mainland based on Levenberg-Marquard method
REN Jing 1, ZHANG Dan 2, LI Zhiqiang 1, HUANG Shuaitang 3, TAN Zhuantiao 1, WANG Keifeng 1, CHEN Jinglun 1, CHEN Xingyu 4     
1.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Beijing 100045, China;
2.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enter,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Zhengzhou 450000, China;
3. Earthquake Agenc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11, China;
4. Hainan Earthquake Agency, Haikou 570203, China
Abstract: After an earthquake occurs,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rapid assessment system can be used to initially assess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earthquake intensity. In order to study the dev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itial assessment, this paper uses isoseismal lines of 488 earthquakes in western China and 182 earthquakes in eastern China to calculate regional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using the least-square iterative algorithm for linear regression. Using the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intensity assessments were made for 23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6.0 or higher from 1990 to 2007 and 88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5.0 or higher from 2008 to 2019 in Chinese mainl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deviations between model and actual earthquake-damaged areas for different intensities: in high-intensity areas, the actual earthquake-damaged area is often larger than the model area and in low-intensity areas, the actual earthquake-damaged area is often smaller than the model area. When estimating the earthquake-damaged area using the relationships, the area of 8 degrees should be enlarged by about 1.5-2.0, the area of 7 degrees should be reduced by about 1.5-1.6, and the area of 6 degrees should be reduced by about 1.8-2.0.
Key words: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isoseismal lines    disaster assessment    
0 引言

地震灾害发生之后,对地震成灾范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快速估计,统称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是地震应急决策辅助建议的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杨天青等,2006)。

“九五”以来,中国先后有20余个城市和地区开展了震害预测工作,并各自建立了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GB/T 19428-2003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十五”期间,以震害预测研究成果为基础,基本实现了覆盖中国大陆的全国一体化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网络(帅向华等,2009),形成了国家、区域、城市三级地震应急指挥体系。这些震害快速评估系统或震害预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观测到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后,未达地震现场调查前,利用对应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给出震区不同烈度分布及影响范围,并快速估算地震灾害损失,提出地震应急决策和救援方案,供抗震救灾指挥部决策使用。此烈度分布确定的偏差程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可靠程度(许卫晓等,2012)。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地震资料丰富,研究者对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构造环境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各研究区统计关系,例如:汪素云等(2000)将中国大陆以105°E分为东部和西部2个区,并确定两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崔鑫等(2010)使用20世纪华南地区48次中强地震事件96条等震线数据,拟合得到华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王继等(2008)收集了1991-2006年华中、华南25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配合1918-1989年9次地震烈度分布图,重新拟合两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利用这些烈度衰减关系,可对相应地区将来发生的某次地震进行烈度分布评估,并对初评结果的偏差程度进行深入研究。

通常,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受震源特性、深部构造、传播介质、场地条件、建筑物结构类型和居民点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地区差异(汪素云等,2000)。为此,选取我国大陆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建立西部(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华中、华南地区)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就某些强震震例进行烈度分布评估,对其偏差特性和一般趋势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利用烈度衰减关系进行烈度分布评估的一般规律。

1 我国大陆地区椭圆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 1.1 震例选取

可依据以下原则选取震例烈度资料:①震例数据来源可靠;②震例等震线分布图清晰;③等震线图中参考点较充分,可准确地进行地理坐标配准和数字化;④烈度I和震级MS独立测定,以降低烈度I和震级MS之间相关性。

文中资料主要取自《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1999)、《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资料汇编(1966-1989)》(国家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2015)、《中国震例1966-2007》、(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1)、《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汇编(2001-2005)》(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2010)、《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汇编(2006-2010)》(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2015)、中国地震局网站及相关文献等。基于以上原则,选取1900年以来我国大陆西部地区4.0级以上震例488个,东部地区4.0级以上震例182个,分区统计结果见表 1

表 1 1900年以来我国震例统计 Table 1 The earthquake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since 1900
1.2 研究区域划分

沿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做法,以105°E为界,将中国大陆地区划分为东部和西部2个区(汪素云等,2000)。中国西部进一步细分为西南及西北2个子区域,其中:西南地区指中国西南部广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研究区域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广西;西北地区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广大地区,研究区域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105°E以西)、宁夏、新疆。中国东部进一步细分为华北、东北及华中、华南2个子区域(汪素云等,2000),其中华北、东北地区范围大体包括华北、辽东地区以及渤海和黄海大部,北至大青山,西至六盘山,南至大别山,研究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内蒙古(105°E以东)(崔鑫等,2010);华中、华南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王继等,2008)。

1.3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受发震构造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地震烈度图多呈椭圆形(杨彦明等,2017),故本研究采用椭圆模型进行烈度衰减关系拟合,公式如下

$ I=A+B M-C_{1}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R_{\mathrm{a} 0}\right)-C_{2}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R_{\mathrm{b} 0}\right)-D_{1} R_{\mathrm{a}}-D_{2} R_{\mathrm{b}}+\varepsilon $ (1)

式中:I为地震烈度;R表示震中距;M为地震震级;R0为近场饱和因子;参数ABC1C2D1D2为回归常数,其中C1C2表示几何扩散阻尼的影响,D1D2表示介质阻尼的影响;ε为回归分析中表示不确定的随机变量,通常假定为正态分布,其均值为零。

1.4 Levenberg-Marquardt法

应用非线性回归理论,任何反演问题可以如下形式表达。

$ G(m)=d $ (2)

式中,m代表模型参数,d代表观测数据,G为构造算子,由向量md构造而得。反演问题可以表述为给定观测数据d,通过最优算法寻找模型参数值m。文中采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反演方法(简称LM方法),寻找加权残值范数f (m)最小时模型参数值ABC1Ra0C2Rb0,公式如下

$ f(m)=\sum\limits_{i=1}^{m} \frac{G(m)_{i}-d_{i}^{2}}{\sigma_{i}} $ (3)

定义标量值函数(sclar-valued functions)为

$ f_{i}(m)=\frac{G(m)_{i}-d_{i}}{\sigma_{i}} \quad i=1,2, \ldots, m $ (4)

定义向量值函数(vector-valued function)为

$ f(m)=\begin{array}{c} f_{1}(m) \\ \vdots \\ f_{m}(m) \end{array} $ (5)

通过下式计算梯度值,即

$ \nabla f(m)=2 J(m)^{\mathrm{T}} F(m) $ (6)

LM方法是一种迭代算法,根据式(6)计算Δm的值,并按照下式对模型参数进行更新,进入下一次迭代过程。

$ J\left(m^{k}\right)^{\mathrm{T}} J\left(m^{k}+\lambda I\right) \Delta m=J\left(m^{k}\right)^{\mathrm{T}} F\left(m^{k}\right) $ (7)

式中,I为单位矩阵,J(m)代表雅克比(Jacobian)行列式,定义为

$ J(m)=\begin{array}{ccc} \frac{\partial f_{1}(m)}{\partial m_{1}} & \cdots & \frac{\partial f_{1}(m)}{\partial m_{n}} \\ \vdots & \ddots & \vdots \\ \frac{\partial f_{m}(m)}{\partial m_{1}} & \cdots & \frac{\partial f_{m}(m)}{\partial m_{n}} \end{array} $ (8)
$ m^{k}=m^{k}+\Delta m $ (9)

当满足下式时,模型参数收敛,即加权值范数为最小,此时模型参数即为所求结果。

$ \nabla f(m)=0 $ (10)

根据式(1)和(3),得到本研究烈度衰减模型的标量值函数,有

$ f_{i}(m)=\frac{A+B M-C_{1}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i}+R_{\mathrm{a} 0}\right)-C_{2}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 i}+R_{\mathrm{b} 0}\right)-I_{i}}{\sigma_{i}} \quad i=1,2, \cdots, n $ (11)

根据式(8),得到雅克比行列式,公式如下

$ J(m)=\begin{array}{cccccc} \frac{1}{\sigma_{1}} & \frac{M}{\sigma_{1}} & \frac{\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1}}+R_{\mathrm{a0}}\right)}{\sigma_{1}} & \frac{C_{1}}{\sigma_{1}\left(R_{\mathrm{a} 1}+R_{\mathrm{a} 0}\right)} & \frac{\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 1}+R_{\mathrm{b} 0}\right)}{\sigma_{1}} & \frac{C_{2}}{\sigma_{1}\left(R_{\mathrm{b} 1}+R_{\mathrm{b} 0}\right)} \\ \frac{1}{\sigma_{2}} & \frac{M}{\sigma_{2}} & \frac{\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 2}+R_{\mathrm{a} 0}\right)}{\sigma_{2}} & \frac{C_{1}}{\sigma_{1}\left(R_{\mathrm{a} 1}+R_{\mathrm{a} 0}\right)} & \frac{\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 2}+R_{\mathrm{b} 0}\right)}{\sigma_{2}} & \frac{C_{2}}{\sigma_{2}\left(R_{\mathrm{b} 2}+R_{\mathrm{b0}}\right)} \\ \vdots & \vdots & \vdots & \vdots & \vdots & \vdots \\ \frac{1}{\sigma_{n}} & \frac{M}{\sigma_{n}} & \frac{\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 n}+R_{\mathrm{a} 0}\right)}{\sigma_{n}} & \frac{C_{1}}{\sigma_{n}\left(R_{\mathrm{a}n}+R_{\mathrm{a} 0}\right)} & \frac{\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n}+R_{\mathrm{b} 0}\right)}{\sigma_{n}} & \frac{C_{2}}{\sigma_{n}\left(R_{\mathrm{b} n}+R_{\mathrm{b} 0}\right)} \end{array} $ (12)

将式(5)、(11)、(12)带入式(7),得出Δm,进入迭代过程,直至满足条件式(10)时的m值,即为所求模型参数值,进而得出烈度衰减关系式。

Rb = 0时,代入式(1),得到沿长轴方向的地震烈度椭圆衰减关系,即

$ I_{\mathrm{a}}=A+B M-C_{1}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R_{\mathrm{a} 0}\right)+\varepsilon $ (13)

Ra = 0时,代入式(1),得到沿短轴方向的地震烈度椭圆衰减关系,即

$ I_{\mathrm{b}}=A+B M-C_{2}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R_{\mathrm{b} 0}\right)+\varepsilon $ (14)
1.5 回归系数

基于已选震例和中国大陆分区原则,应用LM迭代算法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回归系数结果见表 2

表 2 中国大陆地区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系数 Table 2 Regional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of seismic intensity in Chinese mainland
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成果 2.1 文献统计

我国大陆地区幅员辽阔,历史地震烈度资料丰富,相关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成果较多,如:①西部地区:汪素云等(2000)采用椭圆长、短轴联合衰减模型,选用云川藏、甘青宁、新疆发生的190个震例,统计得出中国西部地区烈度衰减关系;在此基础上,肖亮等(2015)选取新疆和川藏2个统计单元区247次震例烈度等震线资料,重新拟合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②东部地区:汪素云等(2000)采用椭圆长、短轴联合衰减模型,统计得出中国东部地区烈度衰减关系;崔鑫等(2010)利用华南地区20世纪48次中强地震事件96条等震线数据,拟合得到该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王继等(2010)收集华中、华南地区1991-2006年25次中强地震烈度分布图,配合l9l8-l989年9次地震烈度分布图,拟合得到两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以上文献所得烈度衰减系数见表 3

表 3 我国大陆地区已有文献中地震烈度衰减系数 Table 3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of seismic intensity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previous researches
2.2 衰减关系分区域对比

重新整理1900年以来,MS≥4.0震例的烈度等震线资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增加2010年以来各研究区发生的显著有感和破坏性地震,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我国大陆西部、东部地区及其细分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与汪素云等(2000)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见图 1-图 6

图 1 西部地区不同文献中烈度衰减关系对比 Fig.1 Comparison of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 in western China from different studies
图 2 东部地区不同文献中烈度衰减关系对比 Fig.2 Comparison of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 in eastern China from different studies
图 3 我国西南地区不同文献中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比 Fig.3 Comparison of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different studies
图 4 我国西北地区不同文献中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比 Fig.4 Comparison of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in Northwest China from different studies
图 5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不同文献中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比 Fig.5 Comparison of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in 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from different studies
图 6 我国华中、华南地区不同文献中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比 Fig.6 Comparison of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in Central China and South China from different studies
2.2.1 东西部地区综合对比

采用式(2)、(3),计算得到我国大陆西部、东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与汪素云等(2000)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见图 1图 2,可见大陆东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趋势一致。

汪素云等(2000)的研究结果相比,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以下特点:①在近场半径R<50 km范围内:当MS震级为5.0、6.0时,两研究结果相近,当震级MS≥7.0时,本研究结果偏小;②在中远场R≥50 km范围内,本研究结果衰减更慢。

究其原因可能是:①二者参与研究的震例样本地震强度组成不同,本研究中MS≤4.0震例样本比例较高,而在汪素云等(2000)的研究中,MS≥5.0震例样本比例存在较高;②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震级5.0以下的较小地震,低烈度区现场评估烈度值存在过大倾向;③在我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分析中,本研究使用了少量海域地震资料。

2.2.2 西部分区地震烈度回归分析

采用式(2)、(3),计算我国大陆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与汪素云等(2000)肖亮等(2015)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见图 3图 4,可见不同文献中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相似性。

汪素云等(2000)肖亮等(2015)研究结果相比,在我国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以下特点:①在R<50 km近场范围内,当震级MS ≥ 6.0时,本文的拟合曲线略低于肖亮等(2015)汪素云等(2000)研究者的拟合曲线,在烈度值上,沿长、短轴方向烈度估计值与两者相差0.1-0.5度左右。当震级MS = 5.0时,本研究拟合曲线和肖亮等(2015)汪素云等(2000)研究者的拟合曲线一致;②在R>100 km远场范围内,本文的拟合曲线高于肖亮等(2015)汪素云等(2000)研究者的拟合曲线,但长、短轴的“拟合曲线”比其他条曲线整体衰减缓慢。

在西南地区和西北2个区域内,造成本研究与肖亮等(2015)汪素云等(2000)研究结果有所不同的原因可能是:①研究区域划分范围:本研究与肖亮等(2015)汪素云等(2000)稍有不同;②震例样本:在回归分析中,肖亮等(2015)汪素云等(2000)选取MS≤5.0震例样本较少,而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中,本研究MS≤5.0震例样本占比较高;③烈度估值: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震级5.0以下的较小地震,低烈度区现场评估烈度值结果往往有过大倾向。

2.2.3 东部分区地震烈度回归分析

采用式(2)、(3),计算我国大陆华北、东北地区和和华中、华南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与崔鑫(2010)汪素云等(2000)和王继等(2010)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见图 5-图 6,可见不同文献中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相似性。

(1)华北、东北地区。由图 5可见,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以下特点:①在R<10 km近场范围内,当震级MS = 5.0时,本研究的拟合曲线略高于崔鑫(2010)汪素云等(2000)研究者的拟合曲线,沿长、短轴方向烈度估计值与其他二者相差0.3度左右。当震级MS ≥ 7.0时,本研究的拟合曲线要略低于崔鑫(2010)汪素云等(2000)研究者的拟合曲线;②在远场,本研究的拟合曲线在崔鑫(2010)汪素云等(2000)研究者的拟合曲线之间。在统计回归中,本研究选用震例为震级MS ≥4.0,长、短轴拟合曲线比崔鑫(2010)汪素云等(2000)的拟合曲线整体衰减缓慢。

(2)华中、华南地区。由图 6可见,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以下特点:①在R<10 km近场范围内,当MS≤7.0时,本研究拟合曲线的斜率,从MS = 5.0到MS = 8.0,具有从大到小的变化过程;②在远场,与王继等(2010)、崔鑫(2010)汪素云等(2000)的拟合曲线相对比可知,本研究拟合曲线较高,且长、短轴拟合曲线衰减缓慢。

在华北、东北和华南、华中2个区域内,造成本研究与王继等(2010)、崔鑫(2010)汪素云等(2000)研究者结果有所不同的原因可能是:①研究区域划分范围:本研究与王继等(2010)、崔鑫(2010)汪素云等(2000)研究者稍有不同;②震例样本:在回归分析中,肖亮等(2015)汪素云等(2000)选取MS≤5.0震例样本较少,而在华北、东北地区和华南、华中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中,本研究MS≤5.0震例样本占比较高;此外,在华中、华南地区,本研究使用了少量海域地震资料;③烈度估值: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震级5.0以下的较小地震,低烈度区现场评估烈度值结果往往有过大倾向。

3 灾情评估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我国根据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公式如下。

(1)西南地区烈度衰减关系,即

$ I_{\mathrm{a}}=2.7295+1.00372 M-0.67429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6.7391\right) $ (15)
$ I_{\mathrm{b}}=2.7493+0.99204 M-0.70817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4.8988\right) $ (16)

(2)西北地区烈度衰减关系,即

$ I_{\mathrm{a}}=2.24+1.2685 M-0.91526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8.6547\right) $ (17)
$ I_{\mathrm{b}}=1.8026+1.227 M-0.8572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0.7677\right) $ (18)

(3)西部地区烈度衰减关系,即

$ I_{\mathrm{a}}=2.5766+1.1372 M-0.7854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9.0078\right) $ (18)
$ I_{\mathrm{b}}=2.4734+1.0899 M-0.80135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5.7984\right) $ (19)

(4)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即

$ I_{\mathrm{a}}=4.2068+1.1089 M-1.1527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13.7867\right) $ (20)
$ I_{\mathrm{b}}=3.1247+1.1048 M-1.0033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6.7178\right) $ (21)

(5)我国华中、华南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即

$ I_{\mathrm{a}} =4.0229+1.0734 M-1.0594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10.4091\right) $ (22)
$ I_{\mathrm{b}} =3.5078+1.0716 M-1.0334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7.9512\right) $ (23)

(6)东部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即

$ I_{\mathrm{a}} =4.0404+1.0870 M-1.0809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a}}+11.8607\right) $ (24)
$ I_{\mathrm{b}} =3.3340+1.0897 M-1.0223 \operatorname{Ln}\left(R_{\mathrm{b}}+7.4965\right) $ (25)

选取1990-2007年23次MS≥6.0地震事件及2008年以来88次MS≥5.0地震事件,以实际震害面积与烈度衰减经验统计模型所得面积之比为指标,验证模型与实际震害的吻合程度,结果见表 4。地震烈度10度、11度区震害资料有限,未在表 4列出。因涉及震例较多,表 4仅给出部分典型震例结果。

表 4 统计地震的实际震害面积与模型面积之比 Table 4 Statistics of the ratio of actual earthquake-damaged area to model area

对于不同烈度区实际震害与模型面积比结果,由表 4可见:9度区面积比最大值为40.00%,最小值为6.07%,中位值为7.25%,剔除奇异点后平均值为6.62%;8度区面积比最大值为52.31%,最小值为0.39%,中位值为3.00%,剔除奇异点后平均值为3.70%;7度区面积比最大值为70.00%,最小值为0.09%,中位值为1.15%,剔除奇异点后平均值为1.75%;6度区面积比最大值为24.10%,最小值为0.01%,中位值为1.28%,剔除奇异点后平均值为2.22%。

通过以上数据对比发现,震害面积比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可达数百倍以上,说明地震作用的离散性大,但中位值与平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利用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评估震害面积有一定规律可循,具体体现在:与模型面积相比,高烈度区实际震害面积往往偏大,而低烈度区实际震害面积往往偏小。究其原因是可能是:①在椭圆烈度衰减关系模型中,烈度随震中距呈对数关系衰减,而实际烈度衰减关系受震源特性、深部构造、传播介质、场地条件、建筑物结构类型和居民点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②采用LM算法进行回归分析,等震线仅由式(1)中的6个系数确定,忽略了各影响因素彼此之间的耦合作用,故造成本研究结果与真实烈度数据有所偏差。

4 结果与建议

收集整理1900-2019年,我国大陆西部地区488个地震和东部地区182个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采用长、短轴椭圆模型,应用LM算法,拟合得到东、西部地区及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将研究结果应用到:1990-2007年MS≥6.0地震震例和2008-2019年MS≥5.0地震事件的烈度评估计算,以实际震害面积与烈度衰减经验统计模型所得面积之比为指标,验证模型与实际震害的吻合程度,结果发现:利用本研究所得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实际震害面积进行预判和评估时,与模型面积相比,高烈度区实际震害面积往往偏大,而低烈度区实际震害面积往往偏小。

建议按照本研究所得烈度衰减关系估计实际震害面积时,将8度区模型面积放大约1.5-2.0倍,7度区模型面积缩小约1.5-1.6倍,6度区模型面积缩小约1.8-2.0倍。

在进行烈度分布评估工作时,为了避免烈度衰减关系标定的等震线彼此之间产生耦合作用,可以分别统计不同震级下各烈度圈的长、短轴半径,与烈度衰减关系模型相结合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陈达生, 刘汉兴. 地震烈度椭圆衰减关系[J].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22(3): 77-82.
崔鑫, 苗庆杰, 王金萍, 等. 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的建立[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18-21.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10.02.004
国家地震局.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概论[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6.
帅向华, 姜立新, 王栋梁. 国家地震应急指挥软件系统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3): 99-103. DOI:10.3969/j.issn.1004-4574.2009.03.017
汪素云, 俞言祥, 高阿甲, 等. 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J]. 中国地震, 2000, 16(2): 99-106. DOI:10.3969/j.issn.1001-4683.2000.02.001
王继, 俞言祥. 华中、华南中强地震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08, 3(1): 20-26. DOI:10.3969/j.issn.1673-5722.2008.01.003
肖亮, 俞言祥. 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J]. 震害防御技术, 2015, 6(4): 358-371.
许卫晓, 孙景江, 杨松伟, 等. 应用烈度衰减关系进行烈度分布快速评估的偏差特性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12, 28(4): 100-104.
杨天青, 姜立新, 杨桂岭. 地震人员伤亡快速评估[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 27(4): 39-43.
杨彦明, 姜立新, 王祯祥.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方法的内蒙古及邻区地震烈度影响场改进技术[J]. 地震, 2017, 37(3): 117-126.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
中国地震局震监测预报司. 1996-200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1.
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 1966-1989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5.
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 2001-2005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0.
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 2006-201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5.